暮汉昭唐 第265节

  侍从满脸谄媚,答道:“启禀丞相,陛下正在殿内用膳。”

  “德,你率甲士先行入内。”

  “诺!”

  为防宫内有伏兵,袁术指使蔡瑁先入殿。毕竟袁术可是经历了汉末剧烈宫变的男人,上次大意险些被杀,如今行事自然以稳重为先。

  由蔡瑁领头,猛地推开殿门,上百名甲士披甲持锐,径直闯入宫殿。

  一行人,甲叶哗哗作响,脚步沉稳有力,冰冷的甲胄,凛冽的眼神,让人不由为之畏惧。

  “蔡德,安敢无诏带甲兵入宫!”

  很快,殿内便响起了刘协的惊呼声。

  蔡瑁朝外拱手,沉声说道:“臣奉丞相之令,何谓无诏入宫。”

  刘协得知袁术所为,心中大为惊慌,问道:“你等意欲何为?”

  得知宫内无伏兵,袁术遂大胆入宫,沉声说道:“孤需让陛下下诏。”

  见袁术出现于眼前,刘协壮起胆子,说道:“封公,授九锡之诏,朕绝不从之!”

  “呵呵!”

  袁术不予理会,而是看向邓察。邓察眼神领悟,从怀里取出诏书,说道:“宫中有奸人作乱,臣恳请陛下颁布诏书,以便仆便宜行事。”

  “何人作乱?”

  刘协伸手接受诏书,定情见上面内容,神情为之骤变,说道:“皇后贤良淑德,并无过失,何来作乱之说,丞相莫非有误!”

  “若陛下不想下诏!”

  见火候到了,邓察顺势再取出新的诏书,说道:“那恳请陛下改下此诏!”

  刘协瞧着邓察手中的诏书,心中顿生不妙,说道:“劳卿直言!”

  见刘协不亲览诏书,邓察便展开诏书,说道:“丞相有大功于汉室,今恳请陛下下诏册封丞相为楚公,并授九锡。”

  刘协脸色顿变,刚想说什么,却见袁术冷眼一扫,将到口的话咽回嘴里。

  “望陛下能谨慎考虑!”

  蔡瑁慢吞吞说道:“臣闻皇后怀有身孕,今若选择不当,伤及皇子,则是臣之罪也!”

  刘协怒视蔡瑁,心中对蔡瑁的威胁恼怒至极,说道:“君妄食汉禄!”

  说着,刘协看向袁术,故意调拨离间,说道:“蔡瑁旧为汉臣,今能为卿背我,往后待卿衰败,更能背卿!”

  闻言,蔡瑁大笑了声,说道:“臣姐有幸服侍丞相,遂令瑁与丞相有姻亲之交。故何来背丞相之语,陛下莫要调拨离间!”

  袁术无意逼刘协太甚,于是走至刘协前头,举起案上的酒樽,敬向刘协,说道:“臣术劝陛下慎重行事!”

  见袁术至眼前,并蔑视自己,刘协忍不住心中怒火,不满说道:“自古无不亡之国,卿欲与汉室比寿,朕岂会畏乎!”

  见刘协敬酒不吃,袁术大为恼怒,说道:“朕,朕,狗脚朕!”

  说着,袁术怒摔酒樽,说道:“敬酒不吃,而欲吃罚酒,休怪孤无情了!”

  “德殴之!”

  “安敢?”

  见袁术一言不合要打自己,刘协顿时蒙圈,震惊又惶恐喊道。

  蔡瑁早看刘协不爽,今袁术令他殴之,已是急不可耐,举起沙包大的拳头,朝着刘协的脸砸了下去。

  “啊!”

  刘协猝不及防,左脸挨了一拳,口水混杂菜渣喷了出来。

  “殴身!”

  为了给刘协保留体面,袁术提醒道。

  “诺!”

  蔡瑁兴奋不已,举起拳头猛捶刘协,连续两下,打着刘协抱头鼠窜。

  “住手!”

  瞧着刘协狼狈模样,袁术喊停蔡瑁,讥讽说道:“陛下恐不知,朝廷玉玺在孤手上。我今有玉玺,尚能尊重汉室,便是看在汉室恩德之上。望陛下能妥善下诏,否则下次怕非三拳,而实为三刀!”

  为了配合袁术施威,蔡瑁故意露出佩剑,而刘协被蔡瑁三拳打怕了,身子不由颤抖了下。

  “请陛下下诏!”

  邓察将册封袁术为楚公的诏书摊开至案几上,示意刘协赶快下诏。

  望着案几上的诏书,刘协扫视周围众人,念及自己被蔡瑁殴打三拳,心中莫名凄凉,长叹了口气。

  “传尚符玺郎中!”

  为了自己的妻儿,刘协放弃了抵抗,说道:“朕为丞相加封公爵,授九锡!”

  “多谢陛下恩典!”

  见刘协选择屈服,袁术大喜过望,说道:“陛下正在用膳,臣不便打扰,臣于府上恭候诏书。”

  “恭送丞相!”

  邓察作揖而拜,送别袁术。

  袁术大笑几声,他似乎已能看见登基称帝的日子。

  待袁术退下,刘协满脸无奈,朝邓察发问道:“卿为新野邓氏子弟,旧先人为邓侯(邓晨),与世祖有姻亲之交,今怎能为不轨之徒效力!”

  邓察神情不变,淡淡说道:“汉室苛政待下,百姓无所活,今汉室俨然将衰,望陛下能顺势而行。”

  刘协长叹了口气,终是为诏书盖上玉玺,册封袁术为楚公的诏书顿时生效。

  ……

  “恭贺明公受封楚公,得赐九锡。”

  宫门外,随行众人向袁术拱手庆贺,神情多有欣喜。人群中唯有阎象神情有忧,与众人格格不入。

  袁术咧嘴而笑,说道:“皆赖诸君辅佐,方有孤之今日。”

  说着,袁术眼神瞄见阎象,不满问道:“今值大喜之日,卿为何不乐!”

  阎象迟疑少许,说道:“明公进位楚公,又受赐九锡,仆岂敢不喜。仅是忧袁绍、张虞二人反应,二者皆据有一方,与明公鼎立天下。如今明公为楚公,恐二人及其部下生怨。”

  “河北、山西如若生怨,将会指责明公心怀不轨,置明公于火上。及朝堂诸公非议,则明公将受舆论之所害!”

  闻言,袁术神情收敛,思索封公之影响。

  如阎象所言,他迎奉天子已受张虞、袁绍忌惮,而今突破人臣之爵,率先进封楚公,如果张、袁二人嫉妒,他将受人指摘。

  且他因要篡位,已是得罪杨彪、孔融等名士,如果不能得到张虞、袁绍二人的承认,岂不是天下舆论皆反他。

  “卿可有见解?”袁术问道。

  阎象说道:“若明公舍得,不妨另求陛下册封张虞、袁绍、刘和为公,以搪塞世人之口。”

  阎象倒有智谋,知道袁术称公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故不如拉上世间有名有姓的诸侯称公,以分担舆论压力。

  袁术顿有不舍,说道:“世无二主,今表众诸侯为公,那往后为王呢?”

  “况袁绍为袁氏奴子,张虞一介牧人,安能与我并尊!”

  见袁术舍不得,阎象叹气说道:“张虞、袁绍为诸侯,威震一方,如欲进位王、公,岂是明公所能阻。故表众诸侯为公,实为明公而考虑。”

  “汉室余恩尚在,士人皆仰附之。明公受九锡,首当其冲,必受非议所扰。况公独受九锡,众诸侯为公,二者岂能相提并论!”

  袁术心有所动,说道:“卿所言不无道理,而今当册封何号?”

  蔡瑁顺势接话,说道:“古之众诸侯尊者,莫过于楚、秦、齐、晋、魏、赵。明公受楚公号,何不如表袁绍为魏公,拜张虞为赵公。”

  见蔡瑁将张虞、袁绍与自己并尊,袁术略有不乐意,说道:“张虞为赵,袁绍受魏,岂不与楚并尊。”

  见袁术在礼法名号上扣扣搜搜,阎象已是无语,在他看来不就一称号吗?何必要为难张虞、袁绍。

  阎象苦口婆心,说道:“明公既封众诸侯为公,又何必于小事上刻薄,不如厚待之,以悦张、袁。”

  “罢了!”

  袁术手捋髯须,谓众人说道:“让天子多拟三封诏书,封张虞为赵公,袁绍为魏公,另封刘和为燕公。”

  “明公英明!”阎象恭维道。

  “哈哈!”

  袁术拍了拍阎象肩膀,大笑说道:“待孤称帝之时,君可入尚书台。”

  “多谢明公!”

  阎象挤出笑容,说道。

  PS:晚上有事,今天二合一。

第359章 在内将亡,出走则生

  八月,在袁术的强迫下,刘协以袁术有大功于社稷为由,下诏册封袁术为楚公,并赐九锡为荣。

  而袁术考虑到天下舆论,采纳阎象封众藩为公的计策,继而遣使拜张虞为赵公,册封袁绍为魏公,幽州刘和为燕公。

  朝野知袁术被授九锡后,众卿为之沸腾。于是杨彪以庆生为由,邀雒阳旧臣赴宴。

  杨彪府,大堂内。

  杨彪坐于席榻之上,董承、刘备、士孙瑞、孔融、祢衡等公卿列席左右。

  “哎!”

  宴饮正酣时,见众人饮酒赏乐,祢衡忽然大哭不已。

  “今为杨公庆生,正平何故发悲?”士孙瑞问道。

  祢衡抹去泪水,说道:“袁术欺君罔上,指使蔡瑁殴打陛下,强迫陛下授九锡于他。汉室四百年,未有受此屈辱,谁想传至今日,竟要丧于袁术之手。值汉室存亡之际,诸君聚会作乐,当妄食汉禄。”

  “而我今时哭泣,既为汉室而悲,更为自己之处境而悲。”

  “袁术四世三公,享食汉禄多年,今行王莽篡位之事,实令人难以预料。”孔融叹了口气,问道:“正平为己而悲,莫非得罪袁术?”

  祢衡环视众人,哽咽说道:“国家不存,人有何依?今者璎冠楚楚,未及多时,坐者为冢,卧者为尸。衡居于尸冢之间,能不悲乎?”

  闻言,宴会由是寂静下来,众人神情各异,皆对祢衡之语多有不满。

  很快,关羽不顾刘备阻拦,怒而起身,责骂道:“朝堂公卿皆居于此,狂徒安敢辱骂诸公。”

  “呵!”

  祢衡摊开双腿,斜眼蔑视关羽,说道:“屠狗之辈,今岂有你讲话之地。”

  在关羽发飙之际,刘备伸手拦住关羽,并呵斥道:“云长快些退下!”

  关羽丹凤眼露出杀气,若非刘备阻挡,他必一剑杀了祢衡。但考虑到刘备,只能向众人拱手,忿忿不平坐下。

  “咳咳!”

  孔融咳嗽几声,谓祢衡说道:“今日为杨公寿宴,正平岂能肆意妄为,速向杨公致歉。”

首节上一节265/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