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251节

  其实袁绍一直都知道手下谋臣们之间矛盾重重,只是他无意去调和,或是说他乐意维持现状。毕竟臣下存在矛盾,袁绍才能更放心坐稳冀州牧位置。

  而今打发走逢纪,无非是袁绍想向田丰咨询形势,不想让逢纪打扰,更不想让逢纪知道。

  很快,田丰脸色已是平和,趋步入大帐,拱手向袁绍问好。

  “我本欲待张虞兵马疲惫之时,再出兵安邑,逼张虞率兵回师。而张虞三月下陇,用兵迅猛,出乎我之意料。”

  袁绍邀田丰入座,问道:“今元皓有大智远见,试问张虞平陇右之后,明岁可会用兵?我军应当如何应付?”

  见袁绍缓和二人关系,田丰心中不满尽是消散,用手磨搓杖头,沉吟说道:“张虞连年用兵,兵民疲惫,征讨河北,无半载难分胜负。故以丰之见,明岁张虞当会休养生息一年,待粮草富足,兵马精锐之时,率兵东出河北。”

  “而张虞若出兵河北,以丰所料不差,其之兵锋必直取邺城,下魏郡,通河内,以谋缘山诸郡。”

  “用兵邺城?而非常山?”袁绍反问道。

  “邺城临漳水,城高且坚,人口殷实,土地肥沃,得之可望冀州。”

  田丰摇了摇头,说道:“以地理观之,邺城毗邻上党,张虞如能取邺城,则能虎视河北诸郡。出兵常山虽好,有黑山、幽州为援,但却不足以为取河北之根基。况魏郡人口殷实,岂是常山所能比。”

  说着,田丰叹了口气,说道:“眼下张虞平定陇右,明公将难有外援可用。而张虞北讨公孙,举刘和为州牧,则能引幽州为援,明公如与张虞交手需以稳重为上。”

  田丰的判断可非空穴来风,邺城作为旧冀州州治,及作为历史上的诸多割据王朝的临时性首都,自是有独到之处。除了人口殷实、土地肥沃外,更重要的是邺城交通便利,连接冀州数郡。

  如河北多条河流发源于魏郡,顺河流而行,可前往冀州任何一郡。故占据邺城,控制魏郡诸县,张虞则能辐射冀州,将山西兵马源源不断投送到冀州诸郡中。

  “元皓所言甚是,孤不敢忘尔!”

  袁绍神情收敛,张虞四月下陇的战绩实在吓人,如今他已视张虞为大敌。

甲流,请假一天

  今天得甲流了,头昏脑胀,实在没发写。让我休息一天,明天稍微好转,我便更新。后续几天三更补上,欠的章节。

  二月请假有点多,实在是不好意思!

第336章 不破不立,走至江淮

  东平国,寿张,曹操军营寨。

  “呼!”

  曹操哈着白气,紧裹大氅入帐,谓左右将领,说道:“冬天寒冷,大雪连下数日,诸子需好生照料士卒,莫要再发生逃兵之事。”

  曹洪拱手说道:“使君,我军缺粮少衣,而今欲安抚兵卒,粮衣供给是为关键之事。”

  曹操摆了摆手,说道:“粮衣等辎重之物,诸子不用担心,稍后便会运至,先安顿各部兵马先。”

  “诺!”

  众将对视了眼,齐声应命,而后默默退出大帐。

  待诸将离帐之后,曹操神情颓废了下来,一屁股坐到榻上,双手捂着满是疲惫的脸。

  今年曹操依照荀所建议之策,与吕布争夺兖州。初期用兵顺利,眼看就有将吕布驱逐出兖州的希望,然随着袁绍、袁术的插手,兖州形势大变。

  曹操不仅没有夺回兖州,反而因持续作战,令帐下兵马损失严重,物资供给上愈发依仗袁绍的支援。眼下军中饥寒,将士士气低迷,故多有发生逃兵之事。

  见曹操心情烦闷,程昱说道:“使君为帅,营中将士皆依仗使君。使君如若沮丧气馁,众兵将士气岂会高涨!”

  曹操抬头看向程昱,说道:“争夺兖州两载,徒劳而无功,文武背我而投敌众多,眼下仰人鼻息,受制于袁绍。纵我欲重振士气,亦不知从何下手!”

  说着,曹操语气低沉,自我怀疑道:“兖州为四战之地,吕布、张邈、袁术、袁绍等人皆据有郡县,而我仅据有数县之地,无力再夺兖州。张虞坐拥山西,兵马剽悍;袁绍治下殷实,士民悦服;袁术地跨三州,兵多将广。我今欲为田横,却无能为也!”

  “使君兵略超群,不亚韩、白。今下之失非战之罪,实因使君手上无基业啊!”程昱说道。

  “基业?”

  闻言,曹操长叹口气,说道:“天下虽大,但今欲建基立业,何其难也!”

  “使君今时困顿迷茫,何不如咨大计于荀君!”程昱说道:“荀君有良、平之能,当能为使君参悟大计!”

  曹操若有所思,说道:“去岁时,孤便向文若咨询大计,文若彼时之见,以为夺回兖州为上计,西讨徐州为下计。若形势危机,或能远走淮南。而今粮匮少衣,前程难料,需重商大计。”

  说着,曹操吩咐左右,说道:“来人,为我请荀君至此!”

  “诺!”

  去年吕布夺兖州之后,曹操治下情况危急,一度犹豫是否归降袁绍,经程昱的劝说下,曹操以田横为志,誓不愿为彭、韩。

  在信念坚定之后,恰逢徐州陶谦病逝,曹操担忧收复不了兖州,于是有意西征徐州。而经荀的分析劝谏,曹操才重整旗鼓,出兵与吕布争夺兖州。而今各大势力插手兖州,曹操夺回兖州的希望愈发渺茫。

  因此对曹操而言,他若不想被袁绍控制住,需要有人为他分析时局,寻找到立业之地,以便于他摆脱袁绍的影响。

  少顷,却见身形消瘦的荀趋步入帐,向榻上的曹操微微拱手。

  “使君!”

  “文若请坐!”

  曹操热情招呼荀,并让左右奉上茶水,说道:“今兵马困顿,甲士不足万人,而兖州分裂难以复夺。文若有匡扶天下之能,不知能否为我指点迷津,往后当何去何从?”

  荀先抿了口茶,沉吟良久,说道:“自董卓以来,天下崩乱。袁绍兼霸冀、青,南征徐、兖,北以公孙为援,其根基俨然大成,使君莫能与之为敌,需引以为友。张虞四月下陇,用兵如鬼神,坐拥雍、并,兼有两河,北以刘和为援,南以吕布为前驱,实有问鼎天下之志,与袁绍必将决分胜负于中原。”

  “袁术地跨三州,治下人口殷实。然袁术得人不能用人,兵多而不精,好战却寡胜,可为使君之敌。扬州有江淮之险,以舟舸为马,人口多达百万,袁术与刘繇争霸江淮。今兖州纷乱而不能为基业,使君家族耕耘江淮多时,故使君不如南走江淮,夺扬州以为基业!”

  曹氏一族常年在扬州任职,故曹氏在江淮人脉深远。昔曹操、曹洪与曹仁起兵时的第一批兵马,皆来自于江淮地区。

  曹操继续问道:“袁术迎奉天子,更替扬州刺史,委任江东诸郡郡守,而刘繇因难避走九江。今欲夺扬州为基业,恐难与袁术抗衡!”

  荀捋须而思,说道:“昔使君之所以能据有兖州,实因刘岱战没于黄巾之手,而众郡守惶恐无主,故迎使君入兖州。而今刘繇避难九江,畏袁术讨伐于他,故使君南至江淮,刘繇必视使君为友。”

  “江左诸郡民殷国富,智能之士思求明君。使君于淮南营造水师,待时机变化,率兵横渡大江,将能开江左基业。据淮南,并江左,则使君将有高祖之‘关中’,世祖之‘河内’。中原动荡之际,使君挥兵北上,将能重据兖、豫。”

  闻言,曹操不由从榻上而起,负手在帐中踱步,思量至淮南立业的可行性。

  “我军兵马不足万人,至淮南需经徐、豫,恐袁秘、陶商出兵击我。况我与刘繇无亲无故,不知能否与之联合!”曹操担忧说道。

  东汉时期的淮南由扬州九江与徐州广陵、下邳三郡国构成,毗邻豫州的沛、汝南二郡国。曹操如欲至江淮,其实穿行沛国便能至,仅是沛国被袁术控制。

  沛国既然不能通行,则需绕道徐州,沿泗水南下。但曹操屠戮徐州太狠,徐州难免不会出兵痛击路过的曹操。

  荀说道:“袁绍与刘繇有姻亲之交,刘繇因受袁术胁迫,故引袁绍为外援。使君欲与刘繇交际,何不如求袁绍出面。据所知,袁绍欲表二子袁熙为兖州牧久矣,仅碍于使君颜面,迟迟未能表举。”

  袁绍人脉之广超乎常人想象,刘繇的哥哥为旧兖州刺史刘岱,而刘岱与袁绍有姻亲往来,是故刘繇与袁绍关系匪浅。随着袁术威胁刘繇时,刘繇寻找袁绍为外援则能不难理解。

  “故以之见,使君如欲至江淮立业,不如转表袁熙为兖州刺史,使君求领扬州刺史,言南下伐袁术。而至淮南道路,可借与高干同伐徐州为名,使君率兵南下。待高干下徐州,则使君可暂借广陵郡为基。”

  “今在兖州,我尚有数县为基。若南走江淮,深恐无地容身啊!”曹操负手踱步,犹豫说道:“袁术兵马不下十万之众,与之争夺江左,恐袁术将兴大兵来犯。”

  见曹操前瞻后顾,程昱说道:“不破而不立,兖州形势已为乱局,不足以开业立基。而徐州诸郡,使君两征屠戮,难得士民之心。豫州为袁术根基之地,使君无力与之争夺。”

  “纵观天下州郡,扬州尚无强主占据,是为使君用武之地。至于袁术兴兵而伐使君,昱以为袁术志大骄横,而使君用兵如韩、白,岂会不及袁术?”

  “仲德所言甚是有理!”

  荀说道:“张虞以上党一隅之地开业,凭其武略而兼并两州。使君军略超世,为何不能效张虞而开江淮之基业。袁术性情骄横,用兵多败而少胜,使君驱三万兵,便能与袁术十万之众抗衡。今将兖州数县让于袁绍,换扬州刺史,借广陵郡,为何不可为?”

  程昱、荀选择曹操,可不是说他们天生便知曹操能成事,而是曹操出众的军略吸引二人。毕竟在天下乱世之中,军略若不出众将不具备一统天下的资格,故程昱、荀二人坚信曹操能成大事。

  而今别看袁术眼下疆域辽阔,但袁术的统治水份很大,更多是依靠‘袁氏’名头而成事。在与曹操、袁绍交手中,袁术几乎是没有讨到什么便宜。因此曹操如能在淮南扎下根基,扩兵能有数万,未必不能与袁术争锋。

  “二君所言开我之顿悟!”

  曹操大为感叹,说道:“兖州为四战之地,因控制河、济而能威慑中原。但我今时力弱,难以夺兖州而威四方。江淮旧为蛮荒之所,但今人口殷实,民富而国险。我今至江淮,借先人之余恩,或能于扬州开业。待中原变化之际,率江淮之众北上,可成吴、楚之霸业。”

  东汉末年的扬州虽比西汉时期富庶很多,但依旧难改中原人刻板印象。曹操因先人多在扬州任官,故对江淮观感尚可。而荀劝曹操至江淮立业,无非觉得兖州已成一本烂账,河北被张虞、袁绍瓜分,前往江淮尚有所发展机会。

  “张虞今平陇右,早则明岁,晚则后年,必与袁绍开战。故使君既有南至淮南立业之念,还需尽快联络袁绍。以南讨袁术之名,转表兖州刺史于袁熙,并言助高干南征徐州,向袁绍讨要兵粮与官职。”荀说道。

  听到张虞下陇右,将与袁绍交战之语,曹操心中不禁羡慕张虞,昔他与张虞共在雒阳为禁军校尉,彼时饮酒作乐,是为同道中人。

  两年前,张虞据有并州,他有兖州,皆是称霸一方之雄,差距尚且不大。而短短两年之后,他沦为丧家之犬,而张虞已是坐拥山西之强藩,能与袁绍一较高下的存在,二者差距实在太大了。

  念及于此,曹操不由想到何进的美艳儿媳。据他所知,张虞破了关中,便纳何进儿媳为妾,美人、江山应有尽有,实在令人羡慕啊!

  “善!”

  曹操收敛心神,说道:“我将前往东武阳,亲自拜谒袁绍,向其表述志向!”

  “使君英明!”

第337章 论英雄,剑履上殿

  “哦!”

  花圃内,袁术顿时吃惊了下,说道:“张虞六月出兵陇右,十月便平陇乱,其用兵怎如此之快!”

  “不仅如此,张虞将陇上叛将尽数擒杀,韩遂被擒,马腾投降,宋建被斩。”阎象说道。

  袁术踱步行于廊道上,惊叹说道:“昔陇上作乱多年,皇甫嵩、董卓、张温等将连讨不克,凉州六郡屡次损兵折将,遗祸十余年。而张虞仅凭数月,便将诸寇荡平,实令人难以想象!”

  陇上叛军的难啃程度,袁术怎会不知?

  十几年没解决的叛军,今被张虞一杆子解决,纵是心高气傲的袁术,也不得不钦佩张虞的用兵水平。

  “陇上险远,陇人剽悍,韩遂多谋,金城难讨,张虞怎费四月便平陇右?”蒯越不知细情,蹙眉问道。

  “张虞先断韩遂兵粮,待韩遂撤军时,张虞两日追击五百里,于兴国以疲军万人大破陇上叛军两万。会战时,张虞率两百甲骑陷阵,大破陇军兵阵,一役而平陇。”阎象如实汇报。

  闻言,蒯越眉头舒展,惊讶说道:“张虞为君上,兼程五百里,穷尽陇上叛军,临阵身先士卒,率甲骑破阵,当真出人意料!”

  在蒯越的认知里,以张虞这等身份的君上,即便率军亲征,不应坐镇指挥吗?而今率骑陷阵,让人有种不真实的感觉。或许正是因为张虞身先士卒的行为,才有四月下陇的耀眼战绩。

  袁术莫名心生嫉妒,淡淡说道:“张虞放羊牧马之辈,粗鄙好勇,昔从军之初,便身先士卒,以力而胜敌。陇人好勇斗狠,当和张虞用兵习惯。”

  “明公所言有理!”

  阎象说道:“然今大争之世,兵强马壮为先。张虞粗鄙好勇,但帐下兵马多精锐,当为明公之强敌!”

  袁术不以为然,说道:“张虞与袁绍早晚一战,坐山而观虎斗,将是孤能取利之时。”

  见袁术不知张虞帐下兵马的精锐,甚至有些轻视。阎象忍不住说道:“天下强兵,世人所畏者,有并、凉、幽之卒,及匈奴、屠各、湟中、西羌七种,而今被张虞所拥,以为爪牙。明公若不重视,往后恐会因轻敌而遭败。”

  袁术神情微沉,说道:“荆楚以舟舸为先,张虞帐下骑兵虽多,但至水乡之地,亦难布置兵马。况丹阳兵马精锐,不弱北疆边人与羌匈杂胡。若以兵马骁勇与否而分胜败,今天下岂不已被董卓所有。”

  说着,袁术见阎象还想继续说,便伸手打断说道:“用兵之事,孤自有思量,诸子勿要涨他人志气。”

  “诺!”阎象郁闷而应。

  从廊道溜达到屋内,袁术坐到榻上不久,便念及朝廷诸公,问道:“近来陛下与何人往来?刘玄德可有与陛下联络?”

  “禀明公,陛下深居宫中,除偶与国丈董承往来外,便寡与公卿交际。而刘玄德则是在家耕作,不理朝廷变化!”韩胤说道。

  袁术沉吟了下,问道:“诸君以为何如?”

  蒯越思虑少许,说道:“刘玄德虽出身卑贱,但却非甘心农事之人。今刘玄德在家后宅耕作,恐是有所图谋。”

  “有理!”

  阎象说道:“刘玄德忠奉汉室,明公迎天子虚置之所为,必令刘玄德不满。而今刘玄德耕作农事,恐是欲让明公懈怠,而后暗谋大事。”

  袁术指敲案几,沉吟说道:“既然如此,今命人请刘备至府上,容孤好生与他交流一番!”

  “遵命!”

  少顷,刘备在黄忠的‘邀请’下,换上一身干净衣物,前来拜见袁术。

  庭院内,雪花渐飘,袁术坐于亭内独饮。

首节上一节251/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