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汉昭唐 第241节

  大帐内,宋建愁眉苦脸,负手在帐中踱步,抱怨说道:“张虞深谙兵法,先是率兵打通清水道,而今遣将劫抄平襄,我军处处受制于张虞。眼下粮道断绝,若不早商应对之策,待军中粮绝,我军恐会兵败于张虞。”

  “是啊!”

  成宜无奈说道:“张虞坚守不出,或许便待今日。今粮草不多,我军需另寻计策退敌,或率兵围征平襄解围,或撤至金城郡避难。我军行事迟缓,不能料张虞用兵,则大军恐会深陷兵危中!”

  见帐中众人抱怨声不少,主将韩遂神情阴沉,心中甚是烦闷。

  得见韩遂神情难看,樊稠问道:“韩将军,军中粮草仅够支月余时间,不知能否向袁绍去信,让他出兵安邑,解我军今下之难。”

  “怕是困难!”

  阎行有关注中原形势,说道:“我闻袁绍南征兖州,与兖州吕布、张邈交手,而袁术在豫州支援,恐袁绍无余力西征安邑。”

  韩遂沉吟少许,说道:“仅是眼下遣使东行,沿途皆为张虞所辖郡县,今将求援书信送于袁绍,不知要费多少时日,亦恐会被郡县拦截书信!”

  “那以文约之见呢?”宋建问道。

  韩遂看向帐中众人,试探说道:“我深思至今,张虞兵强马壮,粮草充沛。而我军粮道断绝,形势不利我军,故我欲遣使向张虞求和,割让土地,遣送质子,以示顺服,诱张虞撤军东归。不知诸位以为何如?”

  “欲割何地?”成宜问道。

  韩遂说道:“我军保留陇西、金城二郡,将汉阳郡割于张虞。”

  宋建踱步而思,说道:“向张虞遣使者求降可,仅是我自号河首平汉王,恐张虞不能容我!”

  “事已至此,君何不如自去王号,向张虞献表求降。”韩遂语重心长,说道。

  对于宋建称王的行为,韩遂自是瞧不上,才占领多少地,便敢自号称王。若非形势危机,张虞兴兵进犯,他绝对不会联络宋建。

  “成!”

  宋建心中舍不得王号,但考虑形势大逆于他,唯有答应韩遂的请求。

  “韩君,若张虞不同意你我请降,那当如何是好?”成宜问道。

  闻言,韩遂眼睛微眯,说道:“陇右沟壑纵横,诸郡之间路途遥远。张虞若是不纳我军归降,你我可北归金城。”

  “金城者,固若金汤。其离冀县有上千余里,粮草补给困难,沿途百姓凋敝,与汉阳情形不同。张虞若跋涉千里伐我,你我而如旧策,劫掠张虞粮道,可令张虞缺粮而败。”

  之前有言韩遂大败张温、董卓军时,便是诱二将深入金城,之后以榆中为前驱,广遣骑卒劫抄大军粮道,最终先败而后胜。

  故对韩遂而言,如果张虞不接受他与众人的乞降,那么他不介意率军撤至金城,再打一场金城保卫战,利用战略纵深拖垮张虞。毕竟即将至九月时日,很快便到冬天,而陇右的冬天可不容小觑。

  其实对韩遂而言,他有两道防线,第一道是陇山之险,第二道便是金城之远,而这两道地理防线,乃是他与皇甫嵩、董卓等汉朝名将拉扯的根本。

  “伯杰,你今代我为使,向张虞上表请降!”

  韩遂扫视了圈众人,见唯有成公英通文略,便点名道。

  “诺!”

  且不说因什翼袭据平襄,陇上叛军人心惶惶,在韩遂的劝说下,诸将以成公英为使,拜谒张虞请求归附。

  秦亭,大帐内。

  张虞坐于马扎上,贾诩、荀攸、张辽等文武列席分坐。而成公英在侍从的迎奉下入帐,先向张虞问好,再献上礼物。

  或许是张虞年不足三十,年纪轻轻便统御山西,成公英不禁多看了几眼,暗叹张虞英武,气度不凡。

  “韩遂遣君前来,不知所为何事?”张虞问道。

  “禀大将军,韩将军无意与明公抗衡,今愿割地求和,遣送质子,恭顺明公。”成公英恭敬说道。

  “割地?”

  张虞渐有兴趣,问道:“不知韩君欲割何地?”

  “汉阳郡!”

  成公英说道:“若明公愿纳我陇上诸将归降,今后韩将军坐镇金城,为明公招抚羌人,令羌中诸部归顺,并通河西诸郡;宋建自去王号,献请罪表于君,之后坐御西戎,不复反叛;而马腾撤至狄道,请命为将,安抚羌、氐,不掠汉阳。”

  张虞摇头而笑,说道:“贵军粮道断绝,汉阳郡几入我手,君既是归降前来,所示诚意不足啊!”

  成公英斟酌少许,说道:“我军能割狄道以东县邑,诸将仅留偏僻羌地居住,不知君侯以为如何?”

  张虞摇头以示不满,显然成公英的条件不能让他满意。

  见状,成公英心中微沉,说道:“明公不知欲得多少地,方能准我军归降?”

  张虞露出洁白的牙齿,说道:“除非韩将军能将陇西、金城二郡一并割让于我,否则孤决不罢兵!”

  闻言,成公英脸色顿变,说道:“明公所言苛刻,诸将岂会答应,明公莫欺我军无人?况金城离此千里,试问大雪封道之下,明公军粮充沛否?”

  今已掌控战场形势,张虞怎会甘心只吃一点肉,他势必是要将陇右彻底降服,要不然待他撤军归河东,韩遂、宋建、马腾等陇右叛军会卷土重来。

  张虞将表按于案上,沉声说道:“你告诉韩遂,我朔方子弟不畏风雪。他若有意归降,那便献上城池,交出兵马,而我能保他一生富贵。”

  “至于宋建,他既自号河首平汉王,那我便将他首级悬于河首,以警示后来人!”张虞从马扎上起身,注视着眼前的成公英。

  不知是畏惧,还是敬服张虞气魄,成公英顿时沉默下来,过了半响之后,拱手告辞道:“明公之意,英必传达于韩将军。”

  “我愿与卿再见!”张虞挥手示意侍从放行,笑眯眯道。

  待成公英走后,张虞看向众人,说道:“今韩遂遣使求降,可知其军粮不丰,已无交手之念。诸君可有破敌之策教我?”

  “文和与韩遂相熟,能言计否?”张虞点名道。

  贾诩捋须而吟,拱手问道:“君侯可记得诩昔日破陇上诸将之言否?”

  张虞回忆旧事,斟酌问道:“可是离间之计?”

  当时张虞即将出征陇右,与贾诩谈论破敌之策。贾诩则是认为陇右诸将因势而合,在持续对峙与交手中,如能令陇右诸将势危,那么诸将则会因势而离。

  “然也!”

  贾诩笑道:“韩遂、马腾、宋建因惧君侯伐陇而合,当下敌寇粮草匮乏,韩遂有撤走之念,而宋建为君侯必杀之人。如不用计离之,岂不可惜!”

  张虞想起贾诩在历史上的操作,笑道:“既然如此,便劳卿书信于韩遂,以离其与宋建关系。”

  “不仅于此!”

  见张虞第一时间领悟自己计策,贾诩心中不由惊叹。

  顿了顿,贾诩补充说道:“马腾屯兵渭南,单独统率兵马。君侯何不如遣使招安,言已与韩遂谈妥归降条件,令马腾猜忌、自疑。而待君侯击破韩遂,则马腾见势危急,当会率军归附。马腾如降,陇西自平。仅金城路远而难安,恐需君侯日后征伐!”

  张虞按剑踱步,说道:“既是破敌,当毕其功于一役,如令韩遂潜逃金城,招引羌人为乱,则陇右又难安宁!”

第322章 一举而下陇右

  九月,陇上的夜晚已是渐冷,寒气在空气中弥漫着,夜空星光点点。

  略阳大营发烧,汉、羌兵卒巡视营地,脚步声沙沙而响。

  大帐内,韩遂从阎行手中接过书信,瞧了眼抬头属名,脸上闪过不解与疑惑。

  “张虞已拒绝我军求和,而今遣使通信与我,不知是为何故?”韩遂边拆阅书信,边对心腹阎行,问道。

  “或许张虞反悔了吧!”

  阎行拱手说道:“信使言大将军立等回复!”

  “嗯!”

  韩遂将书信展开,书信中字里行间出现的涂抹痕迹让韩遂为之疑虑,不解张虞为何送了封涂抹的书信与他。压抑心中的疑惑,韩遂仔细浏览张虞书信的内容。

  信中,张虞提了下归降之事,表示韩遂的归降条件不够具有诱惑,于是列了几项要求,其中第二项谈及宋建时,那句话整体被涂抹,仅前头与后头的第一、三项条件可知所写内容。

  “这~”

  韩遂蹙眉不解,嘀咕说道:“张虞好歹是大将军,观其用兵细腻,今写信怎如此马虎。”

  瞧了几眼,韩遂迟疑的提起笔正要给张虞回信。

  忽然,帐外传来宋建之声,这让韩遂顿感意外,手中沾满墨汁的笔微微颤抖了几下。

  “将军,宋建在帐外求见!”

  “请!”

  韩遂眉头微皱了下,自觉得宋建前来带有深意,下意识瞧了眼涂抹的信件,韩遂将信件背了面,省得宋建多疑。

  少顷,宋建趋步入大帐,见到避席而迎他的韩遂,问道:“文约,我闻张虞送信与你,不知信中谈论何事?”

  “你且自看!”

  闻言,韩遂心中沉了下,他与宋建早年有过冲突,今下因抗击张虞而合作,眼下若是见到涂抹书信,不知是否会生疑,自己稍后恐需好生解释一番。

  宋建先是看了眼韩遂,见信背面朝上,于是伸手翻了一面。

  信上涂抹的痕迹同样吸引了宋建的注意力,问道:“怎信上有涂抹字句?不知是何内容?”

  “原信如此,我不知为何!”韩遂尽力解释问道。

  宋建仔细瞧了几眼,见被涂抹的字句里隐约有‘宋’字,又问道:“为何张虞所写第二项细则被涂抹?”

  “我正为此而生疑!”韩遂说道:“张虞言约和条件,信上有四项细则,不知为何涂抹一项,四项仅剩三项。”

  “送人书信约谈降事,岂会草率马虎,将涂改书信送于他人。莫非文约怕我知晓详情,先行涂改,不愿让我知晓细则。”宋建狐疑说道。

  宋建无端猜忌,韩遂有苦难言,说道:“怕是张虞误送!”

  “我不信!”

  宋建紧盯韩遂面容神情,说道:“张虞为一镇诸侯,坐拥两州之地,岂会犯下这般差错!”

  因宋建猜忌韩遂,帐中气氛顿时凝重,众人大气不敢多喘,摇曳的烛光似乎在暗示韩遂、宋建二人的心思的不平静。

  半响,韩遂出于为大局考虑,叹气说道:“我与伯立并肩杀敌,不知伯立为何生疑,为何不愿信我?”

  闻言,宋建顿时语塞。他之所以猜忌韩遂,无非是不相信诡计多端的韩遂,之前他们同是反叛朝廷时,韩遂翻脸杀人的速度可比读经翻书快,他可不敢深信韩遂。

  且他与韩遂情况不同,他称王自大,上了张虞的必杀榜,而韩遂则是不同,张虞可是准他归降,他生怕韩遂会杀他以向张虞求和。故得知张虞避开他,独自送信与韩遂时,宋建难免多生疑虑,今特意前来拜见韩遂。

  韩遂心思深沉,在宋建沉闷不语时,他转眼便知宋建猜忌他的原因,于是问道:“伯立可是疑我独自乞降?”

  此语一出,宋建碍于面子,不好多说话,仅点了点头。

  见状,韩遂解释道:“你我陇上诸将是为一体,我若独自乞降,待陇右安抚,恐张虞莫能容我。况我早有规划,若今不能战,便撤守金城,以艰险据张虞。故伯立怎能疑我心意?”

  见韩遂言语辩驳有力,态度诚恳,这让宋建疑虑暂消部分。

  “张虞若不纳你我归降,大军可是要撤往金城。”宋建问道。

  “然也!”

  韩遂微微颔首,为了团结宋建,说道:“我军如若撤离,张虞必会率兵追击,届时我留精兵殿后,君与我齐撤往金城。”

  “那马腾呢?”宋建问道。

  韩遂说道:“仅能让马腾撤往陇西郡,暂避张氏兵锋。待冬雪将至,张虞长途跋涉,兵马疲惫,粮草匮乏,则是你我大军建功之际!”

  之前韩遂出于保全自己实力的念头,其实本意让宋建殿后。而今宋建猜忌他,岂能甘心为大军殿后,仅能忽悠其他人殿后,否则大军怕是难撤。

  “善!”

  今贾诩一封书信虽没能让宋建与韩遂互相残杀,但二人却是心生隔阂,已是不能齐心御敌。而在张虞离间宋建、韩遂之时,独自统兵于渭南的马腾为韩遂欲降张虞之事而疑虑。

  渭南,马腾军营寨。

  大帐内,马腾将手中书信放下,谓左右说道:“我闻韩遂与张虞正磋商归降之事,而今张虞遣人持书信招降,不知诸子以为如何?”

  庞柔沉吟片刻,说道:“张虞截断华川水,令金城之粮不得运至略阳。我军因临近陇西之故,尚能与满宠、徐晃二将对峙。从形势而言,待略阳军营粮绝,则是韩遂兵败之际,故韩遂与张虞谈和应是不假。”

首节上一节241/31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