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武将最高的荣誉
蒙恬正疑惑成吉思汗是谁,竟被称为“一代天骄”,便听嬴政道:“成吉思汗是后世一位胡人帝王,其所攻下的疆域直达柱洲(欧洲)、阳洲(印度),数倍于大秦。”
一听这话,蒙恬顿时明白那成吉思汗虽是胡人,但也是一位不得了的帝王,不过连成吉思汗这种胡人帝王都有沛公血脉,那沛公后人是有多少?
沛公人虽死,但其后人多,不仅让血脉传承了下来,倘若气运好点,说不定还有机会重复大汉荣光。
这种多子多福多机会的路子,大秦似乎也可学习借鉴一二,日后的天下,便不是刘季后人最多,而是他嬴政。
李念道:“后世人会打出沛公子孙的名号,主要还是因大汉强盛深入人心,威名远扬,让许多人思慕!”
确实,如果不是大汉的国祚悠久,强盛深入人心,后世人又怎么如此深记这个朝代?
大秦就算学习借鉴大汉的策略,若不能做到这些,也依旧无法和大汉一样。
说来也有趣,历史上大汉的许多策略是以大秦为鉴而定,大秦摸著石头过河,大汉摸著大秦过河,现在这个大秦却反过来要采用大汉的一些策略。
“武帝不仅解决诸王之患,同时还打击抑制豪强,强令许多地方豪强迁移,以削弱他们的实力,将盐铁收归专营,收回铸币权。”
“在人才教育上,创建察举制,令郡国举孝廉及秀才、贤良方正,在长安设立太学,又令郡国皆立学官,为朝廷选拔培养人才。”
“以上皆为对内的治理,但武帝谥号‘孝武皇帝’,自然免不了‘武’之一事,后世人对武帝的崇敬也多源于此,因其显赫的武功!”
李念道:“武帝和他的父亲和大父都不同,他的性格更强硬,而彼时的大汉经过多年的修生养息,国力已相当强盛,草肥马壮,粮草充裕,加之又有卫青、霍去病这等优秀将领可用。”
“武帝不再像文帝和景帝那般对匈奴妥协求和,而是敢于主动和匈奴开战,将曾不可一世的匈奴打得被迫远徙。在华夏历史上,被无数武将视为最高荣誉之一的‘封狼居胥’,便是在武帝朝,由冠军侯霍去病完成。”
蒙恬、蒙毅眼中冒出火光,虽然他们也能干文臣的工作,但他们的本职是武将,如今从李念口中听到了武将最高荣誉之一是那“封狼居胥”,心中既有不服,但同时也很想知道那霍去病究竟是立下了何等武功,才能被称为武将最高荣誉。
白起将军战功赫赫,没被称为,王翦将军战绩彪炳,同样没被称为,那霍去病是何功劳,有何能耐?
只听李念道:“霍去病,卫子夫、卫青外甥,极得武帝喜爱,待其如同亲子侄,在其年少时便侍中之职,可出入宫廷,随侍武帝左右。”
“武帝视霍去病为一块绝世美玉,想将之雕琢为他麾下的最强之将,而霍去病本人也争气,他在军事上的天赋相当卓著,有武帝精心雕琢,加之个人天赋卓绝,再加上霍去病自身肯努力。”
天赋、资源背景、个人努力方面全都拉满,天才已经很可怕,这个天才还努力,背景又厚,那还得了?
“霍去病十八岁时随舅舅卫青第一次出征匈奴,率八百骑深入大漠,斩首捕虏二千二十八级,得匈奴相国、当户,斩匈奴籍若侯产,捕匈奴单于季父罗姑比,功冠全军!”
确实是个天生的将才,第一次上战场,就敢率八百骑深入大漠,那大漠可不是啥好地方,说不定走著走著就迷路了,但霍去病不仅没迷路,还在他的带领下,取得了数倍于己的战功。
作为第一次上阵的将领,这功劳相当耀眼,但还称不上武将最高荣誉,这霍去病肯定还有更大的战功,只听李念讲道。
“霍去病因战功而被武帝封为冠军侯,武帝也意识到他精心雕琢铸造的这柄绝世尖刀已经可以用了,遂在接下来几年中,武帝多次让霍去病领军出征匈奴……”
听著李念讲说的霍去病那些战功,嬴政、蒙恬、蒙毅心中亦有所动,大汉的这位冠军侯也太生猛了,嬴政想的是可惜与大秦差了百年,惜乎不能使其为大秦之将。
蒙恬、蒙毅则在想他们能否做到和那霍去病一样,答案似乎是做不到,他们在和霍去病同样的年龄时,大概是做不到如霍去病一样。
年轻,又如此能征善战,无怪乎那位大汉武帝会那般喜爱,何况这位绝世将领还是自己培养雕琢出的,看到自己雕琢出的人取得了非凡成就时,那种成就感和满足感难以言喻。
“元狩四年春,武帝命卫青与二十二岁的霍去病各率五万骑再征匈奴,在此次出征,霍去病再取赫赫战功。”
“太史公在《史记》中记曰:‘汉骠骑将军之出代二千余里,与左贤王接战,汉兵得胡首虏凡七万余级,左贤王将皆遁走。骠骑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翰海而还。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
“此便是‘封狼居胥,饮马瀚海’!”
嬴政、蒙恬、蒙毅听得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名年轻的将领,在击溃强敌后,站在原本属于敌人的一座高山上祭告上天,向大漠的这片天宣布:从此以后,这里就是我汉家之土,大漠之南再无匈奴王庭。
霸气而强大,又令人心生向外,难怪会被后世众多武将认为是武将最高荣誉!
但三人也想到了一点,霍去病在二十二岁时就已经达成“封狼居胥,饮马瀚海”这等成就,按常理想,霍去病的人生还长,大概率能获得更高的成就,可李念话中却没有更高的武将荣誉,也即意味著霍去病接下来没有再获得更高的战功。
三人在心中想到:‘难道是武帝不能容忍霍去病之功,认为其功高震主,因而限制了霍去病,甚至设法谋害了霍去病?’
也是,霍去病太年轻了,如此年轻就有如此战功,居如此高位,而武帝却比他年长,武帝对霍去病生吃忌惮,实属帝王常情。
就算武帝自信可以压住霍去病,但后继的大汉帝王呢?且霍去病自己的心思会不会随时间推移而变呢?
霍去病在年轻时会忠于武帝、忠于大汉,但等时日推移,却越发位高权重后,会不会生出别样的想法?
三人都很想知晓霍去病的结局,比对武帝还感兴趣,都已经快忘了李念本来是在讲武帝。
李念给他们讲说霍去病,既是出于对冠军侯的崇敬,也是觉得在这世界恐怕不会再有冠军侯霍去病这个人了,所以想讲出他的事。
第260章 大汉因何让后人称道
李念道:“然而,天妒英才,元狩六年,武帝打算再一次对匈奴出兵,彻底解决匈奴单于主力时,霍去病因病离世,年二十四岁!”
大汉朝最年轻最璀璨的那颗将星就此陨落,李念的话让嬴政、蒙恬、蒙毅陷入沉默,他们在心里想过霍去病的很多结局,但没想过霍去病会在二十四岁时就病死了。
那个十八岁出征,十八岁封侯,二十二岁“封狼居胥,饮马瀚海”,杀得匈奴漠南无王庭的年轻人就这样死了?
虽不为霍去病的君主,没和霍去病生在同一时代,三人心里依旧为霍去病惋惜唏嘘,惋惜其才,唏嘘其命运,当真天妒英才。
嬴政主动问道:“霍去病因何病死?武帝没让人医治?”如果他手下有霍去病这等将领,肯定会召集天下医者为其医治。
李念道:“武帝极其喜爱霍去病,怎会不让人为他医治?”
“后世对霍去病的死因,多认为是他领兵在大漠同匈奴征战,长时间处于艰苦环境,吃不好喝不好休息不好,日渐积累所致,但也有人认为霍去病是感染了某种病而亡。”
“这两种可能性较高,霍去病虽年轻,但长期频繁领军征战,且霍去病征战时率领的是骑兵,常跨越数百里乃至上千里,对身体的负担尤其严重,病症暗积于身,一朝突发,遂至暴毙;”
“至于感染上某种疾病而亡,匈奴人与汉人生活习俗不同,且匈奴人常同西域往来,带有某种未知的疾病不足为奇,再传染给霍去病也很有可能。”
“像武帝暗害、其他人出手谋害等原因,可能性不大,武帝正准备再征匈奴,没道理暗害霍去病,其他人也知霍去病得武帝喜爱,若被武帝知晓霍去病是被人谋害,武帝定会震怒。”
闻言,嬴政叹道:“霍去病,为其取名者是希望他一生去病去疾,无疾病之忧,然最后还是死于疾病之上。”
李念道:“霍去病死后,武帝十分悲痛,允许霍去病陪葬在他的帝陵,并赐其谥号为‘景桓’……”
听完武帝在霍去病死后的一系列操作,嬴政道:“能得武帝如此,足见其对霍去病之喜爱,君臣相得至此,实为佳话。霍去病为武帝之将,然武帝实若待为子侄。”
李念道:“霍去病由于太年轻,去世时仅留下一子,然此子也于六年后病卒,后虽有霍云、霍山过继为霍去病之孙,然在宣帝时,因霍家某些作为,为宣帝灭族,霍去病由此绝后。”
虽取得了许多名将都望其项背的荣耀,但也太短暂了,死后甚至还绝了后,断了香火,难道真有上天,看不惯霍去病在死前太顺?
李念继续道:“武帝不仅征伐匈奴,解除匈奴对大汉之患,也征伐百越、卫氏朝鲜,周边诸国几乎就没有没被大汉打过的。大汉也由此开疆拓土,威名播于四方!”
“至于大汉威名到了何等地步,看看大汉的使者便可知道。大汉会派使者前往诸国,这些汉使在他国境内杀其他国家使者、杀国君、抢王后、掀起叛乱,对他国君王呼来喝去,视之如犬马……”
李念越说越觉得有种莫名的既视感,汉使们的操作咋这么眼熟呢,想起来了,这不就是后世鹰酱搞的操作吗?
原来鹰酱整的那些个操作,汉朝的祖先早就已经干过了。
听到李念话后,蒙恬、蒙毅眼皮子一跳,这些汉使都这么莽,这么胆肥不怕死的吗?
但他们也想通了汉使会如此胆大的原因,有强盛的大汉在后为他们支持,诸国能对他们如何,敢对他们如何?
甚至某些汉使还巴不得被人杀,那样大汉才有出兵的理由:要么我弄死你,要么你弄死我,但你要想清楚了,你弄死了我,明天大汉天兵就会从地上滋生出来,将你的国变成大汉一个郡。
难怪后世人思慕大汉,将之与那个叫作“唐”的王朝并称“汉唐”,确实强,而且是对外的强,凌于诸国之上,能让国民挺直脊梁,无须躬身事他国。
“汉使使于四方,不仅拓展了疆土,更促进了文化学术方面的交流,但臣以为其中最重要的是给华夏带回了许多未有的作物。”
“在臣所来自的后世有一个‘张骞严选’的说法,张骞是众汉使中最出名的一位,其曾两次出使西域,带回了葡萄、苜蓿、石榴、胡麻、黄瓜、胡椒、核桃等多种作物。”
“既有水果,亦有蔬菜,更有调味料,丰富了我华夏饮食,影响颇为深远。因张骞带回的作物在后世较为实用好吃,因而被后世人笑称‘张骞严选’。”
李念又道:“武帝在位五十四年,文治武功皆有,在华夏历代帝王中为翘楚,能与之相比者不多。然武帝有功,亦有其过,其虽铸造了大汉之威名,却也造成了一些问题。”
李念神色一正,“一为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武帝并无使儒家壮大之意,只是想借此加深其权,但儒家也确实因武帝的政策得到了发展。”
“二为武帝频繁用兵,虽打出了大汉之威,但也将文景二帝好不容易恢复起来的元气再次消耗一空,而其还想再要用兵,却不知民力已乏,造成关中流民超过二百万人,不在户籍者四十万,出现了‘城郭仓廪空虚,民多流亡’‘天下虚耗,人复相食’的局面。”
这番话令嬴政想到了李念所言历史中的那个自己,同样滥用民力,但武帝似乎比他好些,武帝滥用民力是想要对外用兵,而他在干啥,修长城,修陵墓,修宫殿……
“三为武帝年迈畏死,迷信仙神,召集方士炼制延寿不死之药,甚至曾亲赴东莱求仙,并热衷封禅、郊祀,迅游地方。”
这下,嬴政的既视感更重了,难怪被并在一起称为“秦皇汉武”,难道雄主迟暮时,都会这样?
但李念的话马上就让嬴政觉得在迷信上他还是比武帝要好点,只听李念道:“由于武帝迷信,因而天下诸多方士、神婆巫汉聚于长安,有人便想到可通过揭发对手用巫蛊之术诅咒武帝,借武帝之手来除掉敌人。”
蒙恬问道:“可以此法构陷他人,待武帝醒悟,其等所为乃是欺君,不也危险?且他人也可用同样之法还于彼身,不怕反遭其祸?”
第261章 都是父子不相见
李念道:“蒙将军问的是,但祸不临头,许多人都会抱有侥幸的心思,认为祸事降不到他们身上。巫蛊之祸方起,便成功借武帝之手害死了当时的大汉丞相、两位公主,以及卫青的长子。”
“见此法效果这般好,武帝的刀又快又利,其他人不仅没收敛约束,反而有样学样,尤其武帝宫中的美人,相互向武帝揭发他人以巫蛊诅咒武帝。武帝大怒,杀妃嫔宫人及大臣数百人。”
“杀了这么多人,且每条人命都和巫蛊相关,武帝心里被播下了怀疑的种子:有很多人都想害他,就算有些人暂时没表现出来要害他,但谁说得准在暗里有没有以巫蛊诅咒他呢?”
这是“总有刁民想害朕”大汉武帝特制版,有人正在害朕,有人正准备害朕,所有人都不可信,包括皇后、太子,你们不是已经在害朕,就是在准备害朕的路上……
“有名叫‘江充’的武帝宠臣看出了武帝这种心思,便生出了一个更大胆的想法,他和武帝的太子有仇。“
“江充想到他此时虽得武帝宠信,但武帝已年高,若武帝离世后由太子继位,他肯定没活路,甚至会族灭,何不想办法解决了太子。”
“反正武帝的刀能杀得了公主、屠得了丞相,只要谋划的好,让武帝挥刀杀个太子也并非没有可能。”
听到这,嬴政又涌现出莫名的既视感,代入一下,他是武帝,武帝太子是扶苏,那这江充不就是大汉版的赵高,都是因为和最有可能继承大位的人有仇,所以想方设法谋害了储君。
但他在这点上,他还是比武帝好,在这轮比较中,始皇感觉他从武帝那扳回了一城,至少他生前没成为赵高的刀,帮其害了儿子。
“正巧武帝某日白天入寝时,梦见数千木人持拿棍棒要打他,将武帝从梦中惊醒,之后便身体不适,生了病。此事为江充所知后,江充知道他的机会来了,便对武帝说这是有人用巫蛊之术咒他所致。”
嬴政、蒙恬、蒙毅想了想,也觉得这确实容易联想到巫蛊之上,因为巫蛊之术便会使用木人,而武帝梦到袭击他的正是数千木人。
如此一来,武帝怎么可能不多想?这还真是上天赐给江充的机会,要让其谋害武帝的太子,时也命也!
李念这时却破除了三人刚生起的想法,“其实武帝会梦到木人,有一句话可解释,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武帝那段时日老是觉得有人要用巫蛊之术害他,会梦到木人实属正常。”
“可惜武帝迷信鬼神,认为梦是上天对他的预示,遂酿成了后来的灾祸,迷信害死人!”
嬴政觉得他听出了李念的意思,这小子是要让他莫要学武帝,迷信于鬼神之事。
李念继续道:“在江充告知武帝此事可能是巫蛊之术所致后,武帝便派江充为使者,查处巫蛊案。”
“于是,江充便借武帝所赐之权大肆构陷栽赃他人,他肯定也抓到了一些真想用巫蛊之术害人的人,但他抓来的更多人都是无辜之人,可面对江充的酷刑,这些人不得不认罪。”
“在江充刻意为祸下,京师、三辅连及郡、国,坐而死者前后数万人。对于太子,江充也想到了解决之法,他让手下的胡人巫师向武帝进言:‘宫中有蛊气;不除之,上终不差。’”
此后便不用李念多说,嬴政也猜到了后续,必然是武帝因胡人巫师之言让江充入宫搜查,然后查著查著就查到了太子头上,只要武帝给他查的权力,他就一定能查到太子头上。
就算武帝太子没以巫蛊之术诅咒武帝,但并不妨碍给太子按上一个:说你有你就有,没有也得有!
果然如他猜想,只听李念道:“江充得武帝令入宫查巫蛊,在太子宫中找到了木人,以及记载了大逆不道之言的帛书。”
蒙恬发问道:“如此栽赃构陷,武帝岂能信?武帝但若不蠢,只需召太子一问,江充所谋自破。”
只要是个正常人都不会信,都会怀疑江充在栽赃陷害太子吧,何况是武帝这等人,只要将太子叫来问一问,父子俩说清楚,不就能让江充的阴谋破产。
嬴政和蒙毅却已经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因为按照李念所说的历史,他和扶苏也是如此,不过他比武帝好点,他并没有想害扶苏的心思,只是没将扶苏留在身边,才给了奸人可乘之机。
李念笑道:“按蒙将军的确有可能破除江充构陷,然武帝太子在那时根本见不到武帝,父子无法见面,又如何说清其中误会?”
“武帝太子见不到武帝,心中恐惧,问其师石德,石德也害怕被武帝连坐,遂向太子提及先前因巫蛊而被害的丞相、公主以及卫青之子,并言皇后、太子久不能得见武帝,兴许武帝已故……”
说到这儿,李念停顿了一下,才道:“石德还用陛下和扶苏公子向武帝太子举了例。”
嬴政:“……”
蒙恬则头脑飞速运转,至此他已彻底确定了他的猜想,但陛下对扶苏公子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