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这番话后,次使偷偷看了眼头曼和众头领,却见头曼神情和方才一样严肃沉重,不知在想什么,那些头领却似有意动,但又有些挣扎和不甘。
见到双方的神态不一样,次使知道他的话起作用了,他什么也没多做,只是按刘老哥所言原原本本复述李念公子的话罢了。
但回归华夏,也即是成为秦人,有什么不好呢?
能穿上那些好看柔滑的衣,能吃上那些美味的食物,能住进那宽敞好看的住屋,能和秦人一样抬起胸膛做人。
要是他们是秦人,东胡人和月氏人还敢欺负他们?
也只有单于和头领们才不甘心……
第217章 为冒顿彻底盖棺定论
对单于和头领们为何不甘心,次使心里很清楚,无非是担忧回归后,将影响他们的地位权势。
在现在的匈奴,他们是最顶层的统治者,往上再无他人,整个匈奴都由他们说了算。
但如果回归大秦,情况就不一样了,他们头上会多出一堆比他们权势更大的人,像秦皇、那位李念公子、秦人重臣。
到时,这些人要约束他们,给他们下令,他们是听,还是不听啊?
他们本来在匈奴说一不二,潇洒快活得很,现在却多了一群能对他们指手画脚的活爹,谁会愿意?
而且,回归大秦,秦皇会不会让他们交出手里的权力?
万一交出权力后,秦皇还想要他们的命,又该如何?
就算秦皇不让他们交出权力,也不要他们的命,反倒依旧让他们治理匈奴,可那时的匈奴人还会像今天一样好治理?
头曼和众头领虽不知“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这句话,却也懂这道理。
但如果他们有朝一日失势,大秦愿意接受他们,庇护他们,那再重归那什子华夏,也不是不行。
你知道的,我只是生在匈奴,长在匈奴,在匈奴做事,但我心里一直心慕大秦。
不少头人心中都生出了这种想法,李念公子所说的那番话不能在匈奴中推行,但也不能拒绝,万一某天要用得到呢,甚至现在就可以安排一些人先到大秦去。
头曼扫了眼诸位头领,见有些人闪躲他的目光,立马懂了那位李念公子为何要说匈奴也为华夏之一,希望他们重归华夏的用意。
这是要使他们从内部分裂,让他们难以团结一心,这些头领中肯定已经有人想著要亲近大秦,给自己留退路。
解决方法也简单,禁绝次使告知的李念之言,以铁血手段肃清那些可能有异心的头领,但这么做的后果……
头曼只是想了想,便知道他不能这么做,且不说能否肃清得掉那些有异心的头领,关键是可能把秦人得罪狠了。
如果早在二十年前,他也许还有魄力和胆识去做,可如今,他虽称不上垂垂老矣,却也再无当年的心气胆魄。
头曼选择避而不谈,既不否定,也不肯定,装作不知那便没有烦恼,而且说不定他以后也要走上这条路呢,可不能在现在把路走绝。
‘那李念看似对我等友善,实则藏有祸心,此人远在秦地,可其一番话便使我等离心,确为大才。此人如此算计我等,定是因冒顿!’
头曼忍不住想起他已死的好大儿,觉得要不是冒顿跑去跟秦皇求亲,得罪了李念,李念又岂会算计他们?
那孽子死就死,偏偏还给他惹出这么大个祸,完全忘了出行前,他曾特意交代“若你在秦地惹出祸来,我不会保你!”
头曼道:“如此说来,李念公子对我等的确颇为友善,冒顿之死纯粹是因其擅闯大秦禁宫,与李念公子应是无关。诸位以为如何?”
这番话落,殿内众人看向头曼,心道:单于这是要将冒顿太子之死盖棺定论了啊,但那死的可是单于您的儿子,您就不计较了?
不过想想冒顿和单于之间那复杂的父子情,众人又觉得能理解,冒顿曾非常得头曼宠爱,但随著冒顿逐渐长大,越来越有自己想法后,头曼便开始既忌惮欣赏,又有些厌恶冒顿了。
大概是因为他从冒顿身上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一样的意气风发,一样的雄心壮志,一样的认为自己能带领匈奴强盛……
人往往会讨厌的跟自己相似的人,尤其是如果自己失败了,看见对方比自己更优秀,更有未来时,会更加讨厌。
头曼意气风发的年少时已经过去,冒顿却还有光明的未来,且冒顿比他在同样年龄时更加出色。
一头领道:“单于所言甚是,李念公子与我等如此友善,又岂会谋害冒顿太子?定是冒顿太子不懂事,犯了大秦律法。”
其他人也出声附和,将冒顿之死一事在匈奴也定论,日后口径统一为冒顿是年少轻狂,在秦国触犯了秦律而亡。
看著头曼和众位头领为冒顿之死盖棺定论,殿内的匈奴次使等人心中生出一些复杂的感受:冒顿可是他们匈奴的太子,就这样被当作弃子给放弃掉,这就是国小力微的悲哀!
要是大秦的公子死在了异国,甭管是何原因,秦人应当都不会妥协,会起百万秦军而讨之,让那一国付出代价。
匈奴次使等人不由想到了出使时遇见的那些秦人,见到他们不卑不亢,无所畏惧,因为其等为秦人,若有人敢冒犯,必讨之。
他们匈奴何时也能这样呢?
再偷偷看了眼头曼和众位头领,只怕是等不到了,但如今他们有机会,可以选择一个强大的祖国。
反正李念公子说了匈奴也为华夏,他们回归华夏,成为秦人不算背叛,只有在大秦治下,匈奴才能拥有强盛美好的未来。
头曼又问道:“秦人此番回使有何目的?”
次使道:“回单于,秦皇陛下派使者回使是为三件事:一为向单于回礼;二为和我匈奴正式建交;三为在建交后,与我匈奴签订合约。”
建交?签订合约?
在头曼和诸位头领疑惑的眼神中,次使逐一解释道:“回礼是秦皇陛下因单于恭贺秦皇陛下称帝,回以赠礼。”
“建交则是‘创建邦交、创建外交关系’,互相承认,友好和睦相处,据说双方将各派使者常驻于对方之地,设使馆。签订合约是在建交后,我匈奴和大秦可进行一系列交易……”
此去咸阳,次使也学到了很多新鲜的东西:“如我匈奴的牛羊可以售卖到大秦,大秦的衣食之物也可售卖至我匈奴,双方定好价格,约好交易地点,书写记录下来,再签上各自姓名或按上指印,即为签订合约。合约一旦签订,便不可再随意更改,违反合约将受惩处。”
头曼和众匈奴头领听后,只有一个感觉:专业!
不愧是强秦,从这些事上便可看出,超出他们实在太多了,每一步给人的感觉就是规范专业,条理清晰,不像他们想到一出是一出。
第218章 出使的目的
对次使的最后一句话中说的“违反合约将受惩处”,头曼等人倒未曾在意,和大秦签订合约,他们哪敢违反?而要是大秦违反了合约,他们还敢去惩处大秦不成?
这合约其实就是盟约承诺,而盟约和承诺有时候是可以不讲的,关键还得看拳头够不够大。
拳头够大,即使随便说一句话,也是铁律,人人都会遵守,拳头不够大,即使将盟约刻在石头上,也没用。
听了次使之言后,头曼和众头领悬著的心算是彻底放松下来,如此看来,除杀了冒顿之外,秦人对他们没有恶意,也不会以冒顿为借口向他们发难。
不过,那正式建交后,双方派使者常驻于对方之地,设使馆,不正好可让他们安排自己人到秦国,说不定以后就能用得上。
就算一时用不上,也可以通过在秦国的自己人购买那些秦国华美之物,送回匈奴让他们享用。
头曼和诸位头领都生出一样的心思,这“派使者,设使馆”一旦达成,他们一定要在其中占到一份,还有那和秦人的交易,他们也一定要参与其中。
这些人只是失去了雄心和胆魄,并不蠢,已经看出其中所能带来的巨大利益,只是他们心里依旧有疑虑,秦人为何如此友善?
他们才不信那“匈奴本为华夏之一,与大秦是兄弟”的鬼话。
按这种说法,燕、赵、韩、魏、楚、齐也是华夏之一,和大秦是更亲近的兄弟,还不是被秦一个接一个给灭了?
什么鬼扯的重归华夏,不就是将别人国家灭了,强行夺走了别人的土地和人丁?
秦人待他们如此友善,难道是秦人外强中干,其实根本没有他们所想的那般可怕?
这应该不可能,他们和燕赵打过多次交道,深知燕人和赵人的可怕,但燕和赵都为秦所灭,秦肯定比燕赵强,自然也就比他们强。
那么只有一种可能:秦人现在不太好出兵,所以要友善待他们。
想想也是,秦灭南边的六国,占了那般大一块地,肯定要肃清原先的六国余孽,安抚治理好原先的六国之民,短时间内抽不出力量来针对他们。
这么一想,头曼和众位头领更松了口气,觉得明日正式接见秦使,和秦使会谈诸事,也多了些底气,秦军强虽强,却不好出动,也就暂时不会对他们带来威胁。
头曼和众位头领询问匈奴使团出使之事时,王庭某间屋舍,陈平和椒离也正在夜谈。
听陈平讲说了今日入城时所见,椒离敏锐地觉得陈平想搞些什么,他看著直视陈平,正告道:“不管你想做什么,千万不要坏了此次出使的大事!”
这厮明明看上去挺俊秀和善一个人,实则一肚子坏水,常琢磨一些惊人的事。
陈平笑了笑,道:“椒兄放心,你为正,我为副,你为大,我为次,纵有谋划,也会提前让椒兄知晓,得椒兄应允。”
入城那时,感受到那名匈奴少年的目光,陈平还真生出一个计划,挑衅匈奴年轻一辈,让其等袭击使团,最好造成使团一定的伤亡,然后再借此事要挟逼迫匈奴高层,让大秦得到更多的利益:比如他们如今所在的这座城。
尽管大概率已经不会再有汉,但陈平和汉朝的使者想法还真是出奇的像,他要是能和张骞、班固、安国少季等生于一个时代,肯定有共同语言。
只是想到出行前,李念曾召见他们,给他们的交代,陈平才放下了这计划。
李念实则也是担忧这帮人到了外面会搞事,所以才提前打预防针,大秦必定会搞事,但不是现在。
听了陈平讲说后,椒离眼神变成了“果然如此,你这厮还真起了坏心思”,陈平又道:“李念公子思虑深远,其与我等交代之事比平所想更好,看似于匈奴有利,实则会给匈奴埋下极大祸患。”
“且还不会触怒匈奴人,彷如将一颗种子种入匈奴体内,种子会在匈奴体内成长,将其撑开,待长成为树,开花结果,兵不血刃即可夺取匈奴。”
陈平也是一路才琢磨清楚李念所制定的那些看似对匈奴有利的合约背后潜藏的用意,杀匈奴于无形,可谓在大秦不能以军事直接征服匈奴时最好的策略。
最妙的是,这个策略不仅可用于匈奴,还可以套娃用到其他国邦上,唯一的硬性条件是大秦足够强盛,使诸国畏惧。
这般想来,大秦好似黑夜中的一盏极为明亮的灯,看似为其他国邦指引前路,实则是将他们拉入大秦的阴影中,变为大秦的形状。
陈平所想的没错,这正是李念仿照后世鹰酱给大秦设计的道路,鹰酱虽然是个流氓,但其确实是地球一霸,影响力巨大,看鹰酱大当家选举的关注度便可知。
而且,大秦或者说华夏在这时代就是文明的灯塔,当世没有国邦能和大秦相比,大秦不做灯塔照亮其他国邦,难道要让埃及、印度和希腊来?
再者,要让华夏文化思想输送到世界各地,也需得这么做,但李念给大秦选择的标签不是“民主、自由”,而是“先进、文明、强大”。
这年代很朴素,大家不懂什么民主自由,但你吃的更好,穿的更好好,住的更好,修的城更大,建的房更美,比我知道的东西多,却是实打实看得到的。
而看到了,其他国邦自然就会心生羡慕,进而追随模仿大秦,像以说大秦之言、写大秦之字为荣,以来自于大秦的事物为贵,以拿到大秦的户籍为豪。
此次椒离、陈平出使匈奴,也是李念的一次实验,看鹰酱那套做法在这时代是否有效,大秦的兵力暂时不可能遍布于全世界,但文化思想却可先行一步。
尽管陈平说他已放弃了谋划,但椒离还是道:“有任何事,都要先告知于我,不可妄动。”
陈平点了点头,道:“匈奴单于和那些头领只要不蠢,定会想到大秦目前不好对他们用兵。”
椒离接话道:“所以还是得和匈奴人比上一场,让他们知道大秦只是暂时不想打他们,而不是打不赢他们!”
晚上还有一更,果然,电脑比手机舒服多了,就是不能久坐。
第219章 同匈奴建交
第二日,昨日举行宴会的那座匈奴王庭宫殿中,头曼和匈奴众头领正式接见椒离、陈平所率领的大秦使团。
身为正使,椒离站在使团众人最前,持著旌节道:“秦人椒离奉大秦皇帝令出使贵邦,今见过单于!”
“皇帝陛下威加四海,御极宇内,应天下民心而称皇帝,开古之未有。陛下感单于遣使恭贺之善意,特派吾等为使,还礼单于。”
“今还礼锦五十匹、绸缎五百匹、盐万斤、十三香三百副、蜂窝煤万块、火炉两百架、琉璃器具三百件……”
听到椒离的话,头曼和众头领的笑容都快从脸上溢出来,秦皇居然回了这么多的礼,不愧是大秦皇帝,出手就是阔绰,而且回的这些事物一听就是好东西。
可惜没有大秦的美人儿,他们可是送了几百名匈奴美女过去,要是秦皇能回些南人美女,那就更好了。
但他们也只敢在脑子里转转这想法,不敢说出,秦皇没有回赠美女,九成是被那位李念公子说的“不赔款、不割地、不和亲”给影响到了。
他们要是当著大秦使者的面说秦皇咋不回赠几个美女给哥几个乐呵乐呵,和当面辱秦皇有啥区别?引发的后果就算头曼也不敢说能承受得住。
实际上,始皇回赠匈奴的礼物看起来很多,实则在价值上并不如匈奴所赠的礼物。
且这些礼物是特意准备的,为的便是让以头曼为首的匈奴高层感受到大秦之物的好和爽,让他们日后都想用大秦之物,不想再用匈奴的事物。
匈奴自个儿制作生产的东西都什么破垃圾,唯有大秦的东西才配得上他们尊贵显赫的身份。
等各种礼物被抬进殿内时,头曼和众头领脸上笑意更浓,尤其是那三百件琉璃器具,瞬间将他们的目光全吸引过去。
没办法,三百件玻璃器皿摆在一起造成的视觉效果好的惊人,且这些器具颜色形状不同,有的为碟,有的为杯,有的为碗,有的为灯,每一只看去都精致典雅,一看就是只有尊贵者方能享用之物。
头曼和众位头领身为匈奴最高层的统治者,见过不少好东西,如黄金、玉石,但还是给吸引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