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好圣孙! 第158节

  “哼,孙真人都认证了,岂能有假?”阎婉哼了一声:“我看你就是推三阻四,不想和我好了!”

  “哪有!我对爱妃之心,天日可鉴!”李泰连忙起誓发愿。

  “是吗?”阎婉眯起一双眼睛,狐疑地打量着李泰:“我看大王八成是另有新欢了。”

  “怎么可能!”李泰连忙分辩道。

  “是吗?”阎婉哼了一声,“那走,跟我进屋。”

  “不是,爱妃,你拿我当牲口了?”李泰哭丧着脸道:“这……下午吃太多了……”

  “你别等我来硬的啊!”阎婉眼中含煞,“肘,跟我进屋。”

  “我……呃,我不。”李泰说着就想跑。

  结果没跑了,被阎婉薅着回到了屋中。

  第二天早上起来的时候,李象看着明显有些颓废的李泰,关切地问道:“二叔,你怎么了?”

  “象儿,趁你现在还年轻,听叔一句劝……”李泰一脸难言地说道:“女人……沾不得啊!”

  李象:?

  咋的了这是?

  “那可不行,我可以心中无女人,不能身边没女人。”李象如实回答道。

  李泰深吸一口气,伸手指指李象,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唉,等你到了那天,有你后悔的!”

  李象丈二的和尚摸不到头脑,二叔这是咋的了?

  怕不是被二婶拿捏了?

  这样想着,他端着茶碗走到门口,拿着柳树枝沾上咸盐,便开始净口。

  不刷牙,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呢。

  这年头没有牙膏,只能如此简陋……是时候发明一下牙刷了,那东西简单得很。

  只不过是用猪鬃,呕……

  洗漱完毕以后,李象便找到了李漱,吃饭的同时,还不忘了聊收购晒出来的咸盐的事儿。

  这年头小鬼子和欧美还没有污染海洋,海洋还是很健康的,至少不用担心各种工业污染和核污染。

  保护海洋,人人有责啊……

  不把问题留给后人,这是李象的一贯原则,他是坚决不相信后人的智慧的。

  一定要根除后人的隐患!

  “这盐,象儿觉得多少钱收购合适?”李漱看着面前陶罐里洁白如雪的咸盐,一边喝着粥,一边问道。

  贞观年间的盐价并不贵,十文钱便可以买到一斤;而粮食则更便宜,贞观四五年到贞观十年的时候,一斗米四五钱上下;而到了贞观十五年的时候,粮价更为便宜,甚至达到了一斗二钱。

  这样对比下来,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九月,京西、京东、河北、河东、江淮、两浙、荆湖、福建、广南等路大丰收,官方报告每斗米价格为七到八文钱,而盐价则为五十到七十文不等。

  这样以粮价为参照物对比下来,宋朝的盐价还是要比贞观时期贵上不少的。

  一方面也是贞观时期的铜钱购买力强,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初唐时期没有搞盐铁专营,所以盐价才会相对来说这么低廉。

  考虑到这样的盐价,所以李象便说道:“都督府是统一价格从盐农手中收购的,毕竟晒出来的盐,要比平时卖的盐纯净许多,且杂质也较少。若是发卖的话,可以适当调高一些价格,这样一来,也不影响市面上粗制盐的价格就是了。”

  这年头运输成本太高,所以运到越远的地方,价格就会越贵。

  “你说的有道理。”李漱微微颔首,伸出手指拈起一点盐,在面前仔细看了看,随后伸出粉嫩的小舌,在指尖轻轻舐了一口。

  “唔,的确很纯净。”李漱表示着肯定:“既如此,可以作为中上等的盐来宣传售卖,想必有了对比,百姓们也愿意选商队的盐来买。”

  “姑母定吧,你拿个章程就好。”李象笑着颔首道,李漱办事儿,他放心。

  洗出来的盐,也只是相对干净,优质盐依然是井盐。

  但井盐的价格嘛……

  “除了盐之外,还有咸鱼。”李象继续说道:“最近水师打了不少鱼上来,而且第一批出海的那拨人应该也快回来了,等到他们回来之后,再做计较。”

  “嗯。”李漱也没什么说的,登州的事情毕竟还是李象懂,所以也没多说什么。

  “象儿。”边上的李治忽然说道。

  “嗯,幺叔,怎么了?”李象问道。

  “这登州有什么好玩的地方?”李治问道。

  李象想了想后说道:“蓬莱边上就有海滩,其实想玩的话可以过去玩玩,但是千万不要下水。”

  “为什么?”李治不解地问道。

  “水里有海蜇,蛰人容易致死。”李象吓唬他说道:“还有大鲨鱼,好大的鱼,虎纹鲨鱼,那么大。”

  说着,他还比了好长一段儿。

  而后继续开始胡诌:“鲨鱼这种东西其实是不吃人的,但是它比较好奇,看到什么都想咬一口,前段时间文登就有个村民下海,结果被鲨鱼咬了胳膊,好家伙那叫的一个惨,方圆百里都听得到呢……”

  李治想了一下,被吓得小脸儿煞白。

  他咽了一口唾沫道:“既然……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去了。”

  “在海边玩玩呗,还能捡捡螃蟹吃。”李象笑着说道。

  李治疯狂摇头。

  但是摇头也没用,不一会儿,他就被李承乾和李泰一起架了出去,脸上的表情那叫一个生无可恋。

  李象其实想多了,李承乾三兄弟来登州,一方面也是为了看看他,另一方面更是为了出来散散心。

  在洛阳城里待着,实在是过于无趣,而李承乾这辈子最远的地方也就是去一趟洛阳,何曾来过这么远?

  当务之急,就是好好玩上一玩,玩个痛快。

  然而李象不知道的是,他这一封信,李世民却品出了另外一番意思。

  (求月票)

第169章 圣人御赐打王鞭,而今撑住半边天!(求月票)

  接到信件的时候,作为半个政治生物的老李,首先想到的是张亮。

  他耳不花眼不聋的,当然知道张亮不受李承乾东宫一系的待见,要不然也不能紧急给他丢出去外放当都督。

  但是问题在于,被太子排挤以至于抛弃的张亮,只有一条道路选择,那就是跟随魏王。

  他没有别的路选择,不然等到太子登基以后,他还是要倒霉。

  现在的关键性问题在于,张亮在登州是手握四五万大军的,李象的手中只有两万新兵蛋子。

  张亮他可太了解了,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倒是不成气候。

  再说周边还有尉迟恭和程咬金二人盯着他,就算借他几个胆子也不敢做什么。

  想到张亮,李世民也有些明白,前段时间李象没有异军突起的时候,李承乾和李泰兄弟二人到底相争到了什么地步。

  但是问题在于……李承乾和李泰这俩冤家不在自己身边,会不会起什么龃龉。

  没有自己这个当爹的压制,他们俩会不会演都不演,直接人脑子打成狗脑子。

  若是直接把他俩召回,又显得好像多不信任他们一样。

  思前想后,李世民想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他召过人来,让人传出去两道旨意,和一封信。

  附信的是一杆纯金的鞭子,还是他想到李象当初讲的那“三侠五义”故事。

  这封信是八百里加急送的,特批鸿翎急使。

  洛阳到登州,原本要跑个五六天的路程,那信使一天半就奔到了。

  李象看着那上气不接下气的鸿翎急使,眼皮子直跳。

  “辛苦了。”李象勉励了几句后,让人扶下他去休息。

  “等等,郡王……”鸿翎急使呼哧带喘地指着一旁说道:“那……那马上还有一杆金鞭,是……是圣人让,让我带来的……”

  福宝不敢怠慢,一溜小跑过去从里面抽出那杆沉重的金鞭,双手捧到了李象的面前。

  鞭,是我国古代兵器之一,短兵器械的一种。

  鞭起源较早,至春秋战国时期已很盛行。

  鞭有软硬之分,硬鞭多为铜制或铁制,软鞭多为皮革编制而成。

  常人所称之鞭,多指硬鞭。

  其实长得和锏很像,反正至少李象是有点分不清区别。

  他扛着金鞭走回正堂,见他吃力,冯盈盈起身走上前来。

  “大郎,我帮你。”

  最近冯盈盈和他混的挺熟的,本身她也是个无拘无束的性格,所以在称呼上也比较亲近。

  裴雪青依旧坐在原地打毛衣,只是鼻翼稍稍动了动。

  “你小心点宝儿姐,有点沉。”

  自从知道冯盈盈的乳名后,李象就这样称呼她了。

  “放心,我晓得。”冯盈盈说着,单手便把那金鞭提了起来,冲着他一笑:“也不重嘛。”

  李象眼皮跳跳,忘了她是怪力女了。

  他坐回椅子上,打开书信,开始阅读。

  李世民那浓浓舐犊之情他是感受到了,并且还说,在阿翁心中,象儿你这个好大孙,可比你爹和你二叔稳重得多。

  为了防止他们两个人胡乱指手画脚,破坏你的改革成果,朕,决定赐下你一柄打王金鞭,见鞭如见朕,可以上打庸王,下打佞臣!

  李象双眼一亮,好东西啊这是!

  这种传说中的物件儿,一般都是在各种演义话本里的圣遗物,寻常人还拿不到呢。

  有了这个东西,我是不是就可以……

  他继续往下看,后面就是老李的备注了,大概就是另外随信还有五封余信,分别给你晋阳姑姑、高阳姑姑、阿耶、你二叔和你幺叔。

  李象再一拆,果然是,分别还注明了给谁的。

  “咦,这是什么,象儿?”李明达走过来的时候,眼睛还不住地往冯盈盈单手耍的金鞭上瞄。

  “这是阿翁赐我的打王金鞭,让我号令阿耶和两位叔叔的!”李象叉着腰,给他牛逼坏了。

  他现在感觉自己就像是开了大的斯温流浪剑客这下牛逼了。

  李明达咕唧一笑,她捉着扇子轻轻扑打了一下李象,嗔怪地说道:“小皮猴子,都敢编排你阿耶和两位叔叔了?”

  “喏,你自己看。”李象拿着李世民的书信,递给了李明达。

  李明达接过书信,她的第一反应是不信。

首节上一节158/343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