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在两边海岬修建要塞和炮台,东边海岬的山被取名东柱山,西边的自然叫西柱山。
第二就是在合适的位置修建港口和城堡。
要塞、城堡和炮台,都是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基柱,再用丰富的木材做栅栏,里面填土。舰队总共才四五千人,轮流来施工也干不了多少活。
再说了,也没有那么多水泥和钢筋。
先凑合着用,等巽洲农垦师派人来了再说。
第三就是派出多支先遣队,向四周勘查。他们雇佣熟悉环境的暂居民做向导,在一个多月的时间勘察了方圆四百多公里的区域。
这片区域有七个部落,大的有上千人,小的有三四百人,见面就干架。
明军对这些同宗同源的夏商遗民也不客气,滑膛枪、六零短管炮、手榴弹,咣咣乱打,死伤一大片。
没法子,这些族人出走太久,蛮化太深,需要好生教化。虽然教化的手段强硬了些,但是不打不成器。
要想脱胎换骨,重归华夏文明,必须经历一番痛苦。
等这些土著部落都知道厉害,心生畏惧,勘查队这才转换态度,用一点点白糖、食盐、棉布收买部落首领和祭司,表示以后大家和平相处。
你们可以用皮毛、猎物以及食物来跟我们交换白糖、食盐、棉布等各种好东西。
青壮可以来昭明城帮工,可以挣工分,工分可以换那些好东西。
首领和祭司看到这些新来的人,翻脸时心狠手辣,可好好说话却很和气,又听到这么好的条件,试着交换了几次,很公道。
又组织了几百人来帮工,果真能挣工分,工分真的很换好东西。只是一天工分换的东西很少,但土著们觉得太值了。
这些好东西以前不要说见过,连想都没有想过,现在居然有机会换到!
不就是辛苦些,多出力多流汗吗?
没关系!
以前我们流再多的汗、出再多的力也换不来这些好东西啊!
这些土著青壮们大声疾呼!
我们希望能多流汗,多出力!
我们要求加班!
使劲地拿我们做牛马,只要能多给工分,让我们换到更多的好东西。
有了三四千名土著牛马加班加点地帮忙,昭明城的工程进度非常快。
两个多月后,东西柱山的要塞和炮台筑好,昭明城也初见规模,方圆两里多长的棱堡修建成功。
石头和钢筋混凝土基柱,上面是前后木栅栏夹夯土。墙高四米,开两门,防御一般毛贼和海盗足够了。
海港也修好了三条栈桥,可以同时停泊十二艘战舰。
看到差不多,王逢巨留下两艘护卫舰、三艘巡航舰和一艘通讯舰,还有五百守军,主力离开昭明港,继续北上。
很快来到小海湾港,跟吓得心惊胆战的葡萄牙“红木”领地总督进行了友好亲切的会谈。
王逢巨郑重告诉他们,根据大明皇帝圣诏,大明在巽洲给葡萄牙人保留了一块南纬十五度以北,南纬五度以南,海岸线纵深一百公里的暂居区。
等到你们国王塞巴斯蒂昂一世同意大明的和谈条件,再送你们撤到蓐收海几座岛屿上。
你们的国王不会同意?
呵呵,那太好了!
我们连蓐收海那几座岛屿都能省了。
通知正式送达后,王逢巨带着舰队继续北上,他们的目的地是商州句芒郡东部海岸,新修的春木港。
万历六年三月十一日,舰队穿过芒种岛(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这其实是两个岛屿,南边的主岛是芒种岛,北边小一点的岛叫芒种北岛。
它们属于东蓐收群岛最南端,因为发现它们的舰队路过这里时,正好是芒种节气,就取了这个名字。
从芒种岛和芒种北岛之间穿过去,就进入到蓐收海域。
海军部计划在这里修建一个港口和城堡是正确的,它是蓐收海与巽洲东、南部的通路门户。
“发信号,通知各舰加强警戒。
北边的东蓐收群岛,岛屿众多,海域复杂,是西夷海船隐匿的好地方,不要掉队,谨防有胆大包天的偷袭。”
“是!”
过了两天,一大早,王逢巨和皇甫檀在舰长室与朱法、以及舰上军官一起吃早饭,突然有值旬官跑来报告。
“前方警戒侦查的通讯舰雨燕号发来信号,发现战舰!在我们东南二十六海里方向!”
第862章 蓐收海第一战
舰长室静了两秒钟,然后是呼呼地咀嚼声,大家自觉地在加快速度,把剩余的早餐飞快地塞进嘴巴里,咽进肚子里去,又喝下一杯煮开的羊奶。
嘴巴一抹,哗哗地都站了起来,随着座椅嘎吱移动声和噔噔的脚步声,十几位军官快步向甲板和艉楼跑去,剩下大厨带着炊事兵收拾。
顺着楼梯走上甲板时,王逢巨、朱法把拿在手里的天青红边圆顶硬檐帽戴上,还把有弹力的帽带系在下巴。
待会打起仗来,风急浪高,不要把帽子吹掉了。
朱法上了甲板,向后转去沿着楼梯走上艉楼,下令全舰准备战斗。
王逢巨站在甲板上,抬头说道:“朱舰长,打旗语,全队展开,护卫舰翠鸟号、黑雁号、山羊号六艘前突。
建新号、武康号和开封号前队押阵
平凉、西充、梓潼号中队押阵
长沙、曲江和龙岩号后队押阵,掩护武装帆船
护卫舰赵州桥、金钱豹号率领梅花鹿六艘巡航舰掩护左翼,护卫舰白洋淀、麦积山号率领白头翁五艘巡航舰掩护右翼.
各队各自散开,抢占上风,注意保持三三作战队形
这是我们在巽洲第一战,祝大家旗开得胜!
大明万胜!
大明海军万胜!”
朱法大声应道:“大明万胜!大明海军万胜!通讯官,立即打旗语向各舰传递提督的命令!”
“是!”
王逢巨下达完命令,沿着甲板快步走到船首,靠着斜桅杆,举着望远镜观察远方。
后方,朱法的命令、水手长、火炮长、大副的应答和口令声在海风中传了过来。
“全帆抢风!”
“左转舵十五度!”
“火炮准备,独弹装填,随时待发!”
嘎吱声响,平凉号的船头缓缓向左转动。
砰的一声,它冲破一道海浪,激起万千白色的浪花,海水啪地一声拍过来,击打在船舷上,发出轰的巨响。
平凉号被海浪一托,船头猛地抬起,从这个浪头飞跃到另一个浪头,两千多吨的船身在海浪上轻如无物,轻轻掠过。
但是落入到海浪时,沉重的重量给了海浪狠狠一击,把小山一般的它击得粉碎。
轰的一声,白色浪花从船底飞出,沿着船舷两边向空中溅开。
但是海浪并不服气,再次奋力一击,又把如山丘城堡的平凉号托起,向前面的海浪甩去,然后又是轰的一声巨响,平凉号击碎一座新的海浪,向前飞跃了一步。
平凉号的船头在海浪中上下颠簸,王逢巨左手牢牢地拉着缰绳,右手举着双筒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动静。
王逢巨跟朱法不同,他是第二分舰队指挥使,需要注意整个战场的变化,随时给各编队和各舰发信号,调整部署。
“报!雨燕号发出信号,敌舰十艘以上,打着西班牙旗号!”
在前方十余海里,可以看到四发信号弹腾空而起,拖着长长的尾巴向西北方向飞去,每条尾巴都是不同的颜色,红黄蓝三色相间。
从左到右,前两发是蓝黄,意味着前面船只数量是十位数,但不会超过二十艘。
第三发是红色,意味着是成建制的海军敌舰。
蓐收海域,大明成建制的敌人只有西班牙。
第四发蓝色,说明敌人也发现了我们,不敢应战,正在转头要跑,跑的方向正是信号弹指向的方向。
“通讯官!”
“在!”
“马上发信号弹,打旗语,前队加快速度,向前猛插,尽快接敌。
中队向左转,参与到对敌舰穿插。左右两翼掩护扩大范围,组成外围包围圈。
后队跟着前队路线,保持距离,作为预备队!”
“是!”
海面上嗖嗖地腾空升起十几发信号弹,同时通讯官爬上“平凉”号主桅杆顶上的望哨,监督旗语手把命令传达出去,再及时验证各舰收到命令后发回来的确认信息。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风航向,王逢巨的望远镜里可以看到西班牙船的影子。
晃动的圆圈光晕里,最先出现的是四艘三桅帆船,还是典型的卡瑞克船型。
战争让人成长。
西班牙这几年被明国海军追着打,正在疯狂地造船,同时在造船中吸取经验、更新技术和船型。
再不努把力,就要彻底完蛋了。
西班牙海军在本土制造的主力战舰,目前都改进到盖伦船型,艉楼更低,船身更修长。
但是大部分民用船只,以及新大陆制造的船只,还是沿用卡瑞克船型。
没办法,西班牙造船技术,能够学习葡萄牙人的卡瑞克船型,进化到现在这一步已经很不容易了。
不是谁都有一位天纵英才的皇帝,直接拿着完全成熟的大帆船模型给船厂抄。
大明造船厂经过改革,具备了工业革命的工厂实力。
先是大量制造福船和卡瑞克船混合体的吴淞船,数量在五千艘以上,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
然后跳过卡瑞克和盖伦船型,直接迈进到“三位一体号”、“胜利号”,“马赛号”和“短衬衫号”船型。
经过不同船型的试验船的实际航海、海战实践,大明造船厂放弃了三位一体号,海军战舰仿制胜利号,武装帆船模仿马赛号。
再加上工业革命的技术和工艺革新,科技人才的不断培养,大明的造船业迅速发展,制造能力和制造技术足以让外人绝望。
西班牙人再如何努力,也是徒然啊。
这些念头在王逢巨的脑海里飞闪,平凉号船头一沉,清凉的海水飞溅出来,有一些拍在脸上,让他的脑子一激。
抹了一把脸上的海水,王逢巨继续观察着远处十几海里外的西班牙船只。
这四艘西班牙帆船应该是在新大陆建造的,有可能是黑曜石旧地的港口,或者西蓐收群岛那几个大岛(古巴、牙买加)港口的造船厂。
这四艘帆船船长应该在四十米以上,重量可能在六百吨以上,从舷窗看可能装备了二十四门左右的火炮。甲板上应该还有数量不明的旋转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