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726节

  同时辅导员也要监察村长,有没有依仗手里的权力,为非作歹、作奸犯科!

  一旦发现村长有欺压村民、受贿、徇私舞弊等不法活动,立即向乡镇公所报告,请求对村长停职,组织调查组对其进行调查。

  查实后正式免职,涉及到违法犯罪的,移交县检法局”

  潘应龙眼睛越听越亮。

  辅导员等于是县府派到各村的“钦差”。

  村长名义上是一村之长,可处处受其羁制和指导。实际上辅导员才是带头人,村长只是执行具体事务的副手。

  但辅导员只是县府派下来指导推选过程,监督辅助村长的日常工作。换了个说法,披了件打掩护的马甲,村民们就不会排斥。

  那些想当选的村长候选人,还会千方百计巴结他。当选后的村长也不敢得罪他,还会帮他融入到该村里。

  妙啊!

  不过潘应龙想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皇上,各村辅导员从转正三年内的官吏里挑选,必定是年轻官吏。现在各地省、郡、县急缺官吏,尤其是年轻有识的官吏。

  现在各地连乡镇公所都没有配置完整,还要往各村派驻辅导员。臣担心这人手紧缺会更加严重。”

  朱翊钧摆了摆手,“凤梧,我们不能这么想。宰相必起于州部,那郡县起于哪里?必须是村吏乡官。

  我们此前的官吏选拔机制,非常不合理。

  先是官吏分开,中间有一道天堑。

  然后乡试会试一旦中试,就鲤鱼跃龙门。没有任何施政抚民经验的进士举人们,赶鸭子上架,担负起治国理政的重任。

  这不是开玩笑吗?”

  朱翊钧语气一转,继续说道。

  “当然了,进士里也出了不少大才,比如张师傅、赵公、谭公等一大批股肱重臣。举人也出了不少大才,刚峰公、卓吾公。

  但是成材率太低了,然后形成断层现象.”

  “皇上,请问断层现象是什么意思?”

  “断层现象就是此前国朝每三年录取的那么多进士举人,能胜任治国理政的寥寥无几,能合格主政地方也只是少部分。

  大部分要么是无所作为的平庸之辈,要么是只会打嘴炮的清流御史。

  形成的官吏队伍里最上面优秀官员只有一点点,次一点不错的官员只有少部分,再下来的合格能用官员几乎没有了。”

  潘应龙默然无语。

  他太清楚皇上的标准了。

  在皇上心里,合格能用的官员不是会写诗作词,或者写得一手好八股文,而是起码能把日常的政务琐事处理明白。

  可是此前国朝正途出来的官员,大部分都是嘴炮和清谈。

  夸夸其谈,指摘别人,都是他们的拿手好戏。

  要他们处理地方具体政务,马上现了原形。要么交给幕僚师爷,要么被下面的胥吏架空。

  如此一想,皇上说的没错,以前确实是断层了。

  “在朕看来,朝廷选录合格的官吏,最后形成的官吏队伍应该是金字塔形。

  最下面也是人数最多的,应该是能力一般,勉强胜任本职工作的官吏。分布在各县府衙门和乡镇所里。

  他们是大明王朝庞大机器的一颗颗螺丝钉。

  县往上是郡,郡往上是布政司,是内阁六部诸寺。一层层递升,越往上对能力的要求越高,人数也越少。

  朕的设想里,这金字塔的官吏队伍,应该是大浪淘沙,一层层筛选,最后从数十万大明官吏里,选出一百二十几位朝议大夫,二十四位资政学士,四位资政大学士。

  实践出真知!

  在朕看来,这才是最好的培养和选拔机制。而村辅导员,是金字塔淘沙筛选的第一步。

  响应号召,自愿担任村辅导员的年轻官吏,他们应该是朝廷重点培养的对象。未来的郡守同知、知县县丞就应该从这些人挑选。

  未来的各省巡抚藩司、内阁尚书正卿,应该从这些郡守知县里挑选。”

  潘应龙点点头:“皇上,臣恭领圣意。

  臣就任吏部后,马上成立专事小组,负责遵行皇上的圣意。

  吏部与顺天府、河北布政司和滦州直隶州沟通,在京畿选十来个县,作为村辅导员的试点县。

  再在这些县里各选十到二十个村,作为试点村。

  试点下派辅导员,指导各村推选村长,辅导当选村长带领村民建设新农业和新农村。

  在试点过程中,以此为契机,探索国朝地方基层组织及其运作机制的完善,同时开始建立良好的自下而上优秀官吏培养和选拔机制”

  朱翊钧满意地点点头。

  在外面宾馆的六楼,六一二房,梁梦龙坐在房间的客厅里,与海军中将卢相、海军少将邓子龙在说着话。

  房门被敲响了。

  “他们应该来了。”

  梁梦龙起身走到门口,开了房门,门口站着七八个人,齐声喊道:“鸣泉公!”

第811章 开始经营天赐之地

  站在门口最前面那位,是梁梦龙的长史沈明臣。

  他恭敬地说道:“鸣泉公,大家都到齐了。”

  梁梦龙欣然道:“诸位快进来坐。”

  沈明臣侧身站在门口,客气地伸手地请道:“诸位请。”

  七人鱼贯而入,进到不大的客厅里,挤得满满当当。

  卢相和邓子龙看到这么多士子,站在那里不知如何开口。

  “本官来介绍。这位是海军中将卢相卢神机,北山公(卢镗)之子,此次被任命为青龙舰队都指挥使。

  这位是江西丰城邓子龙邓云卿,海军少将,此次被任命为青龙舰队都指挥副使,兼第一行司指挥使。”

  介绍完两位海军将领,梁梦龙介绍七位士子。

  “这位是顾养谦顾益卿,江苏通州人士,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现为广东参议;这位是萧廪萧可发,江西万安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现为陕西户曹参政。

  王家屏王忠伯,山西大同人士,隆庆二年进士,现为司农寺主事,甘肃支农小组成员,甘肃农牧厅副厅长。

  金学曾金子鲁,浙江钱塘人士,隆庆二年进士。现为工部主事,诸位乘坐火车入滦的京秦铁路,他是营建郎之一。

  王士崧王仲叔,浙江临海人士。江西巡抚敬所公(王宗沐)之子,嘉靖大学法政学院毕业,现为武昌郡检法局检法官。

  胡应麟胡元瑞,浙江金兰人士。湖南藩司伯安公(胡僖)之子,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院,卓吾公的得意弟子,现为南京大学教务处助理。

  朱琏朱文卿,江西临江人士。隆庆二年江西乡试举人,现为通政司书记员。”

  卢相、邓子龙和七人见礼:“原来都是栋梁俊杰,有幸,有幸!”

  沈明臣叫宾馆杂役提了六张凳子过来,摆在空处。

  大家客气一番,都坐了下来。

  梁梦龙坐在上首的沙发上,左边沙发是卢相和邓子龙,右边沙发是顾养谦和萧廪。其余众人都坐在凳子上。

  沈明臣坐在梁梦龙旁边,其余五人围坐在左右沙发的外面。

  “客厅里有点挤,大家将就将就,多担待。”

  “鸣泉公客气了。”

  梁梦龙开门见山:“今日御前朝议大会,本官的任命正式通过,不日圣旨会下来。东征经略总督、节制艮巽洲陆海军、巡抚夏商等州。”

  众人面面相觑,神情各异。

  “卢将军和邓将军正好在秦皇岛有事,回京路过滦州。故而本官请到两位,商议东征事宜。

  他俩会率领青龙舰队轮换战船,和本官一同出发,接替鲁直福、强昂两位将军,出任艮巽洲海军主副将。

  陆军方面的主副将是薛易和董一元、李如松。本官在京师已经跟他们聊过.”

  梁梦龙的声音沉缓有力。

  “艮巽洲被皇上称之为大明天赐之地。那里不仅山川险要、沃野万里、物华天宝,还有夏商遗民早居其地。

  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全。

  李超、鲁直福两任提督,披荆斩棘、筚路蓝缕,数年间在艮巽洲为大明打下一片基业,还笼络了二十多万夏商遗民以为羽翼。

  此前我大明在艮巽洲的方略,海攻陆守。海军积极进取,配合海军陆战队,沿海路四处打击西班牙势力,解救夏商遗民、炎黄苗裔。

  陆上修筑城堡要塞,耕地通路,以防御经营为主。

  而今西班牙海军被驱逐到到艮巽洲以东地区,龟缩数处。李超、鲁直福派遣的多支勘测队,发现夏商州以东还有大片土地,远比夏州肥沃。

  那里还有数百万夏商遗民,身陷愚昧之中,被西夷肆意凌辱。

  皇上给臣等的圣意,艮巽洲也到了从陆路向东向南拓展的时候了。”

  梁梦龙顿了一下,目光在在座的众人脸上扫了一圈,尤其是被汪明臣带来的七人,目光在他们脸上来回地扫了两三遍。

  “这六七年间,大明向夏商州移民男女八万有余,物资不计其数。不过朝廷决定,从今年开始,从陕西甘肃、绥远归化、吉林黑水、辽东海东等地,大力招募移民。

  目前统计,今年可移民两万五千人。此外,内阁还调拨了一大批物资,包括采矿、冶炼、火药、锻造、纺织、水泥、造船等大批厂矿设备。

  夏商两州,今后不仅要粮食自给自足,还要建立基础工业体系,棉布、水泥、铁器和火药要能自给自足。

  什么物资都要万里海运过去,怎么解救夏商遗民、从西班牙人手里解放艮巽天赐之地?”

  众人默默无语,倾听着梁梦龙讲述的朝廷对艮巽洲的战略大计。

  “此前数年间,大明在艮巽两洲的经略非常粗略,可以说以开拓为主,只有作战,没有什么经营。

  皇上的圣意,艮巽洲从今年开始,要改进方略,以经略为主,作战和经营并进。

  因此除了继续发展农业,奠定工业基础,教化也非常重要。”

  梁梦龙决定考考在座的七人。

  “本官问问,为何夏商两州的教化工作被突然拔到如此高的位置?”

  七人面面相觑,年纪稍大一些的顾养谦和萧廪笑道:“还是让仲叔、元瑞他们先说。”

  “机会还是让给晚辈。”

  其实王家屏年纪在七人中第二大,仅次于萧廪,比顾养谦还要大几个月。

  可顾养谦是嘉靖四十四年进士,王家屏是隆庆二年进士,最后一批“正途进士”。晚一科就是晚辈,不论年纪。

  王家屏不客气地说道:“因为人!”

  梁梦龙点点头,“忠伯请继续。”

  “而今大明中兴,工商大盛,各行各业都缺人。《商报》、《三吴报》、《浙江政报》等报纸有报道,东南等地,由于缺人,少数地区出现田地荒芜的情况。

  可见缺人缺到何种程度。

首节上一节726/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