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616节

  “好!”

  陈荣华对交代修齐广的破事,更加没有心理负担。

  “小的跟修齐广,以及他手下的四大金刚,就是四位最得用的心腹打过交道。后来比较熟了,他们私下里有些赃物,还是小的转手帮他们处置的。

  常来常往,比较熟了,经常在一起喝酒,也听他们说起过他们的破事”

  陈荣华巴拉巴拉说了一通,然后总结道:“修齐广这四位心腹,都是跟他一个师傅的师弟,还一起在仁慈院当过护院。许多武艺还是他代师传授。

  隆庆元年,修齐广从大牢里出来,这四位师弟不离不弃,跟着他一起打江山

  要小的说,上梁不正下梁歪,修齐广坏得头顶长疮脚底流脓,他四位心腹也不是什么好东西。不过他的六师弟,四大金刚里的老四贾富贵,人称贾老六,还算是有良心。

  坏事从不抢着做,有时候还会伸手拉人一把。在燕子门那个粪坑里,他算是个奇葩。修齐广和其他人也都不是很喜欢他,但他天赋好,武艺高超,甚至反超修齐广一大截。

  据说贾富贵在仇家手里救过修齐广好几次命。修齐广还要靠贾老六保命,所以一直哄着他.”

  任博安和杨贵安对视一眼,对门口说道:“把贾在寅请进来。”

  “是!”

  过了一会,门开了,进来一人,身形雄壮,气势不凡,陈荣华看到他的相貌,猛地跳了起来,失口喊道:“贾老六!”

  来人哈哈一笑:“陈兄,在下贾在寅,字举业,现在恭居锦衣卫镇抚司特遣局正七品主事。”

  不仅陈荣华傻眼了,沈万象也傻眼了。

  任博安在旁边介绍:“举业出自保定蒙古达官,祖上跟着忠壮恭顺伯(吴允诚)自山阴归明。

  后来被安置在保定。举业十五岁时奉命潜入沧州,带艺投奔了修齐广的师傅。你真以为修齐广和他师傅有多高明,能教出举业这样的高手来?”

  带艺投师,难怪武艺高出修齐广一大截。

  贾在寅客气道:“在下十四岁那年手脚没轻没重,惹了大祸,于是戴罪立功,给锦衣卫做暗桩。

  想不到一做就是十二年。

  惭愧的很,在下在修齐广身边卧底十年,收集了不少江湖情报,只是一直不能探知到其幕后的黑手。

  倒是陈兄,八面玲珑,没多久就察觉出修齐广幕后的主子。不过你也很机警,察觉到不对马上放弃,还掩饰得很好,让修齐广打消了疑惑。”

  陈荣华心里一惊:“修齐广警觉到在下的打探?”

  “没错,你要是再稍微进一步,在下就只好用羌笛给你吹一曲了。”

  陈荣华吓出一身冷汗来。

  沈万象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锦衣卫果然名不虚传,恐怖如斯!

  “好了,陈荣华,你现在说一说,赵俊海和修齐广身后的主子贵人了。”

  陈荣华心有余悸地咽了咽口水,“好,赵俊海背后的贵人,我确信无误,但是修齐广身后的贵人,在下只是猜测。”

  “猜测也无妨,尽管说来。”

  三个多小时后,房间里只剩下任博安、杨贵安和沈万象三人,陈荣华下去休息,贾在寅有事离开了。

  沈万象放下厚厚一叠文卷,欣喜地说道:“任兄和杨兄所料不错,陈荣华的肚子里,确实有货!

  现在我对完成府尹的重任信心满满。”

  任博安和杨贵安相视一笑,没有出声。

  “不过今晚让在下刮目相看的是锦衣卫对人心的把握,真是让人惊叹不已。要不是两位连施妙招,还真降服不了陈荣华这只狐狸。”

  任博安连连摆手,“锦衣卫在暗桩、行刑等方面颇有心得,但是教化人心方面却是个草台班子。”

  好像有点道理。

  锦衣卫凶名赫赫,多半来自它的无孔不入和狠辣凶残,没听说它在收揽人心方面有建树。

  沈万象疑惑地问道:“难道是两位仁兄自学的本领?”

  任博安哈哈一笑,“这是我们跟政工处学的本事。”

  “政工处?”

  “对,就是以前的军中宣赞局。”

  沈万象问道:“宣赞局?记得李子明去那里观政了半年,后面不听其名了。”

  “宣赞局是孟春先生(杨凤鸣)在南海经略时组建的,在克复安南时立下赫赫功勋。

  后来推广全军,在团级以上设政工处,营连设政工教导员和指导员。它们隶属于中军都督府的政工总局,总都事正是孟春先生。”

  杨贵安一旁纠正道:“任兄,现在政工总局隶属于前军都督府。”

  任博安一愣,“改了?”

  “是的,前两日子《皇明朝报》有刊登。我听朋友说是中军都督府有参谋总局,权柄太重,所以把政工总局分到前军都督府去了。”

  “原来如此。沈令史,政工处平时宣传教化、肃正军纪,战时鼓舞士气、振奋军心。还负责教化俘虏,安抚地方。

  他们在教化人心上很有一套.”

  杨贵安在旁边补充道:“例如在下参加的湄潭响水坝伏击战,杨兆龙部属六千多土兵被俘获。政工处对他们进行分化瓦解。

  先是揭发检举,把平日作恶多端,吸血霸凌的军官揪出,举行诉苦大会,痛斥这些恶官的种种劣行,再当众严惩

  然后教识字,教唱歌,组织班会小组会,互相讲故事,述过往,批评与自我批评,展望未来,畅想幸福才五天,那六千俘虏有一大半归了心.”

  任博安又说道:“我们只是跟政工处学了点皮毛,他们才是真厉害。不用严刑拷打,只是跟你谈心,用不着几句话就让你恸哭流涕,悔不该当初。

  对了,你的同科李子明李令史,也是其间高手。听说他跟着第一师在施州卫、在石柱改土归流,领着政工处,把六七家土司搞得众叛亲离”

  沈万象又惊又喜,“子明居然如此长进,立下这么大的功劳,真是让我为他高兴啊。”

  心里又暗暗着急。

  子明兄,你进步得太快,我有些跟不上啊。

  唉,焦虑啊。

  即高兴兄弟有进步,又焦虑兄弟进步太快!

  把文卷整理好,任博安对沈万象说道:“沈令史,天亮了我们就进城去,向潘府尹和苏镇使汇报,然后请示下一步工作。”

  “好!我们有了重大收获,要趁热打铁!”

  三人出了房门,惊喜地看到东方由深蓝变成灰白,远处的地平线上一抹橘红色聚集着,然后猛地睁开,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照亮了整个天地。

  “天亮了!”

第710章 京师总医院

  太阳越升越高,到了九点多钟时,日头挂在朝阳门城楼上方,俯视着整个北京城。

  北城北居贤坊靠崇文门北街,有一处地方,绿树成荫,其中有几棵松柏长成参天之势。在松柏后面,绿树中间,有楼房若隐若现。

  这里是原柏林院,现在的京师总医院。

  西门前空地,停着二十几辆豪华马车,檀木的车厢通体墨绿色,镶挂着铜制的铃铛、云纹和包角,车厢前方两侧,两盏铜制风灯在阳光下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两匹骏马昂首站立,马蹄时不时在地上踢两下,身上抖动的鞍辔用上等皮革和精铜打造,华丽精美。

  这二十几辆马车款式大同小异,只是细节上略有差异,拉车的马多是白色,也有黑色青色,但两匹马都是同色。

  对于京师显贵人家来说,坐着混杂色马车出门,就跟裸奔一般。

  马车下来不少人,分别是英国公张、成国公朱希忠、镇远侯顾寰、西宁侯宋世恩、阳武侯薛翰。

  恭顺侯吴继爵、灵璧侯汤世隆、武安侯郑、安远侯柳震、永康侯徐乔松、武定侯郭大成、泰宁侯陈良弼、汝宁县公卢镗、襄城伯李应臣等等。

  京师里的勋贵能来的都到齐了。

  他们或穿蟒服,或穿飞鱼服,或穿斗牛服,头戴上折幞头,各个精神抖擞,自显威严。

  西门匆匆走出来两人,前者三十多岁,身穿儒袍,头戴网巾,正是胡宗宪的长子胡桂奇。

  后者六七十岁,身穿道服,头戴束发铜冠,道骨仙风,正是京师总医院院长李梃。

  胡桂奇叉手长揖,“诸位公爷、侯爷、伯爷,晚辈有失远迎,还请见谅。”

  李梃上前作揖,“不才李梃见礼了。”

  英国公张上前先扶住胡桂奇的手臂,“我们与宣城县公同殿为臣,惊闻他突然病倒,相约来看望,来得匆忙,还请见谅。胡公现在情况如何?”

  “回英国公的话,家父凌晨已经醒来,到了八点多能说话,刚喂了一碗清粥。”

  “醒了就好!”张转向李梃,“李院长,胡公乃国之干城,还请李院长和诸位神医施岐黄神术,让胡公早日康复。”

  李梃直愣愣地答道:“我等会尽人事,能不能康复还要看天意。”

  李梃,字健斋,江西名医,太医院院士,京师总医院院长。与太医院另一位江西名医龚廷贤,同属于江医学派。

  龚廷贤擅长广泛,涉及诊断、本草及内、外、妇、儿、五官各科,最擅长的是养生保健。

  李梃不仅医术高超,还善于海纳百川,集百家之长。

  编撰有《医学入门》,集此前医学之大成,第一次创造性地把医学分为基础、临床两大类。

  世人称此书全、细、深、简。

  全,指门类齐全,各科均有涉猎;细,指分类详明;深,指不乏深度又深入浅出;简,指简要实用,切合临床。

  此前是柏林医学院山长,后来组建京师总医院,又被请来主持院事。

  张等人知道他的性子,也不为忤,拱手道:“辛苦李院长和诸位神医了。”

  “嗯,你们要见梅林公,跟老夫走吧。

  李梃转身走在前面,胡桂奇弯腰舒臂,请诸位勋贵先行。

  卢镗走在最后,拉着胡桂奇的手说道:“小桂子,你跟老夫交个底,梅林公身体到底怎么样?”

  卢镗是胡宗宪的老部属,一起在东南剿过倭,交情非同一般。

  胡桂奇看了看前面,轻声道:“家父醒来后,其他无恙,但说话不利索,手脚发颤。”

  卢镗长叹一口气,“天不佑英豪啊!胡公当年带着我们在东南叱咤沙场,痛剿倭寇海贼,想不到却成了今日这个样子。”

  胡桂奇也是一脸黯然,叹了一口气。

  卢镗拍了拍胡桂奇的肩膀,“其他兄弟伙都在外面征战,有什么难处你就跟老夫说。”

  “多谢北川伯父。”

  卢镗比胡宗宪还要大七岁,年初刚纳了一对据说是朝鲜贵女的双胞胎做侧室,其中一位还有了身孕。

  胡宗宪却中风躺在病床上。

  你这上哪说理去。

  进到西门,里面环境幽静,有不少穿浅青斜襟衣,藏青束腿裤,头戴圆布帽的男子往来,或推着小车,上面满是瓶瓶罐罐;或推着轮椅,上面有行动不不便的病人。

  看到一群蟒服、斗牛服和飞鱼服的大人物走过来,纷纷避到一边。

  恭顺侯吴继爵戳了戳西宁侯宋世恩,指了指那些男子,“老宋,你老来京师总医院,说说,这些人是干嘛的?”

  什么叫老来医院,我以医院为家啊!

首节上一节616/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