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572节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算算日子,快到春汛和夏汛。湖北荆州到黄州一带,江道弯曲,极易发生洪灾,偏偏大江南北都是鱼米之乡,关系重大。

  明日起,我们从武昌出发,沿着大江走一遍,检查河工堤坝。”

  “是!”

  武昌府嘉鱼县新滩镇北岸,王一鹗穿杂色半身衫长裤,头戴遮阳大帽,与差不多装扮的李鄂,站在江堤上,看着脚下滚滚的长江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云英,前面就是赤壁山啊。”

  “是的督宪,前面就是苏东坡写赤壁赋的赤壁山。”

  “不对啊,苏东坡被贬黄州,离这里还有两百多里,苏东坡跑这么远来夜游?不对吧。”

  “哈哈,督宪,这是历史公案,学生也说不好。”

  “对,历史公案,不去管它。云英,你看大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大弯,到东江脑又拐了一个大弯,成了一个‘几’字。

  人弯弯绕绕要不得,河道弯弯绕绕更要不得。汛水一来,这里是最容易决堤的地方。人手都撒下去了吗?”

  “督宪,都撒下去了,按照你的要求,分段抽查河堤的坚固。”

  “本督做过几年漕督,管过淮河和黄河一段河工。天下河工,最肥莫过于黄淮,也是舞弊最多的地方。

  本督那几年跟那些河耗子们斗智斗勇,跟他们学会了不少本事。到了这里,正好派上用场。”

  “督宪刚到任湖广,抓的第一件事就是大江河工。督宪王命旗牌第一次开张,就是杀河工衙门的贪官污吏。

  卑职记得,总共四批,黄冈、嘉鱼、石首、公安,这四个地方杀了足足四百六十位贪官污吏。想必应该有所收敛。”

  王一鹗冷冷一笑:“收敛?财帛动人心啊,有的人就是要财不要命。这样的人,本督就好好成全他!

  本督不信他们的指天发誓,只信亲自调查的真相。你有交代他们便衣乔装,不得惊动地方吗?”

  “督宪,有交代过。这些检查员,都是从去年秋试中,湖北湖南两省招录的举人中挑选的。熟悉实务,脑子灵光,做事踏实。

  为了以防万一,卑职还做了交叉安排,在他们互相不知情的情况下,重叠复查。”

  “好。云英,江堤大事,关乎大江两岸千家万户的安危,马虎不得。不要怕繁琐麻烦,我们这里麻烦一些,多费些时间,及时查出漏洞来,能救活多少人命。”

  “督宪,卑职记得。”

  “云英,此事你多盯着些。要是地方和河道衙门滋事阻扰,你马上调警卫军。”

  “是。行辕经历司给湖北警卫军指挥使司行过文了,叫他们给附近的警卫军下达军令,随时候命。”

  王一鹗站在江堤上,背抄着手,眺望着奔流不息的大江。

  此时的阳光非常炽烈,江面上反射着耀眼的光芒,就像无数的钻石洒在上面。上游下来几艘船,扬帆顺流,疾如奔马。

  几只水鸟掠过桅杆,在光影间追逐着船只。

  下游几艘船只,划着桨,缓缓前进,在江面上留下一道白色的长水迹。

  江的南岸,在阳光和波光粼粼中,显得缥缈模糊,仿佛海市蜃楼。

  王一鹗盯着江面看了一会,不由自主地转身看向西南的天空,目光仿佛穿越了千山万水。

  李鄂跟几位随从交代完事情,走回来看到王一鹗的神态,抬头跟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那里不是思南城方向吗?

  “督宪,你担心子明他们?”

  “是啊。算算日子,这会思南正打得激烈,第一份军报也该传过来了。不知道子明、邓云卿他们,打得顺利吗?

  也不知道杨应龙,有没有如我们预期的,把家底都掏出来了。”

  李鄂劝道:“督宪神机妙算,布置周密,肯定一切顺利。”

  “这世上那有什么神机妙算,不过是在算对手的心性。本督就是利用了杨应龙的野心和狂妄,利用了他对朝廷的蔑视。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现在我们尽了人事,就看老天爷帮不帮我们了。”

  “督宪,老天”

  “报!”一位警卫从江堤里面远远地跑来,喘着气大声道。

  还没等他跑到江堤上来,又一位警卫从远处跑过来,大声喊道:“报!急报!”

  王一鹗和李鄂对视一眼,两份急报?

  前线出了什么大事,居然连发两份急报?

第673章 有我在,谁也跑不掉!

  第一位警卫已经跑上江堤,喘着气禀告:“督宪大人,礼部左侍郎、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张大人,连同文化委员会经历司副长史兼主任令史沈一贯,赶到了沙镇,请求拜会督宪。”

  王一鹗吃惊地问道:“张四维跑得这么快?不到十天就从襄阳跑到了这里?他从哪里过来的?”

  “回督宪的话,张大人一行从沔阳仙桃镇上岸,走直道到沙镇。滚单上说,张大人在路上斋戒了十天,在钟祥上岸,祭拜了显陵。然后再顺汉江下来了。”

  王一鹗笑了,“徐少湖的衣钵传人不是张太岳,而是张凤磐。八面玲珑,面面俱到,好一颗玻璃珠子。”

  第二位警卫满头是汗地冲上江堤,“督宪,辰溪急报,思南城打起来了。这里还有总督令史李明淳大人的密件。”

  “给我,快给我。”王一鹗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去,拿到急报和密件,先拆开急报。

  “三月二十六日,杨家返乡狼兵在思南城等船逆乌江回播州时,鼓噪作乱,意欲抢掠思南城,被水德江长官司正长官张和蛮夷长官司正长官安岳联手弹压。

  消息传到石阡苗民司,播州宣慰使司兵马指挥使杨兆龙,指责思南城恶意诬陷,试图截拦播州兵回乡。

  双方争执不下。三十日,杨兆龙突然下令出兵,播州兵四千出龙泉坪司,四月初三过鹦鹉关,直抵思南城西北方向。

  六千播州兵出苗民司,四月初二顺乌江而下过桶口铺,直抵思南城西南方向。三千播州兵出石阡司,四月初四过塘头铺,直抵思南城正南方向。

  至此,播州兵一万三千人包围了思南城.

  此外,播州黄平安抚司、白泥司聚集了六千兵马,向镇远府西北要隘偏桥司进逼。”

  “出动了两万兵马,好啊!杨应龙把他的家底都掏出来了。”

  李鄂兴奋地说道:“督宪,杨应龙总兵力也就三万左右。现在他光在东面就动用了两万兵马,其它方向就兵力空虚了。”

  王一鹗看了他一眼,没有出声。

  李鄂也马上闭嘴,不再多言。

  “我们去沙镇。”王一鹗摔下下江堤,“李鄂,你去告诉他们,暗访巡查江堤的结果,本督等着,要是有疏漏或隐瞒,本督把他们丢到大江里去祭江。”

  “是。”

  马车奔驰在通往沙镇的官道,王一鹗坐在马车里,就着车窗外的阳光,看着李明淳写的密件。

  “三月二十五日中午,一千归乡的播州土兵,抵达了思南城乌江东岸的缠头铺。

  思南两长官司派人送去猪羊酒米,并告知他们,长官司正在筹集足够的船只,好让他们坐着船,逆乌江而上,过石阡从余庆司入播州。

  当晚,潜伏在思南城的杨氏细作找到了播州土兵的首领,传达了杨应龙的密令,叫他们在思南城作乱,伺机冲进思南城,占据各地。

  还说杨兆龙会在苗民司接应,这边一起事,那边马上就出兵,两三天就顺乌江抵达思南城,合兵一处。

  这与督宪预料的一样。据俘获的细作头子,杨应龙子侄杨朝东交代。

  杨应龙需要找到一个借口,出兵思南城。他其实并不在意这三千土兵,他只是希望能借着土兵回播州的机会作乱。

  朝廷安排土兵从镇远回播州,他就伺机在镇远作乱,再趁乱一并吞下思南;朝廷安排土兵从思南回播州,就在思南作乱,再一并吞下镇远。

  吞下镇远和思南,就切断了贵州布政司与湖南的联系,杨应龙就能肆意妄为,顺势侵占贵州布政司贵阳府、都匀府和安顺州等地,再与永宁宣抚使奢效忠瓜分了水西宣慰司,他就可以割据自立,做他的夜郎王。

  只是杨氏万万没有想到,督宪早就料到了他们的狼子野心,将计就计。

  一千播州土兵,只有三百真正的播州土兵,还都是死心塌地跟着朝廷走的,其余七百土兵,是以镇兵为核心的湘西土兵,由黔中都司第二师师长朱珏亲自率领”

  王一鹗看到这里,会心一笑,心里满是自得。

  自己定下这计谋,算到了杨应龙会在这一千土兵上做手脚。

  其实暗地里还有预案,就算没有杨朝东带着细作来怂恿唆使,这一千土兵也会在思南城“作乱”。

  然后思南土司兵趁势平乱,发文公开指责播州。杨应龙在石阡等地囤积这么多兵马,怎么能按捺得住?

  反正是不管用什么法子,都要把杨应龙的主力兵马,从播州勾出来,勾到自己预设好的“客场”作战。

  出来了,想再退回去,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只要黏着住这些兵马,杨应龙这头野心勃勃的恶狼,就能被自己牵着鼻子走了。

  王一鹗继续翻阅李明淳的密件。

  “我们制造了一场作乱,朱师长带着这一个加强营的兵力,配合思南土兵,剪除了死忠于杨氏的那些军官头人,抓住了思南城里潜伏的五十多位播州奸细。

  我们加强城防,严阵以待.四月初二,乌江上游下来的播州土兵进抵城下;初三、初四,龙泉和石阡的两路播州土兵陆续进抵城下。

  统军将领是杨应龙的弟弟杨兆龙,初四,他就下令开始攻城。加强营带了一千枝万历元式线膛枪,士兵们在城墙上居高临下,一百五十米之内一枪一个.”

  万历元式线膛枪,王一鹗见识威力。

  枪炮局的工程师介绍过,他们用镗床在枪膛里拉出四根膛线,再配合新式铅弹,精度非常高。

  他们演示过,新式铅弹呈长锥体,尾部有圆锥凹孔(米涅弹),火药被点燃,铅弹尾部瞬间胀开,紧紧地贴住枪膛膛线。弹体跟着膛线旋转,出枪口后也一直旋转不停,不会像滑膛枪铅弹那样空中乱飞,精度非常高。

  普通射手加以训练,一百五十米能击中目标。优秀射手,两百米甚至三百米内可以射中目标。

  由于拉膛线成品率不高,万历元式线膛枪的产量不高,目前都配置给上士、军士长以上士兵使用。

  每班有一到两位,作战时不会跟普通士兵,列成一排同时开枪。他们会行走在队伍旁边,猎杀有价值的目标,比如军官将领、骑兵、传令兵等,也被称为猎兵。

  “万历元式线膛枪在我们守城时太好用了。一千名黔中第四师的士兵都是老兵,枪法真的神了。播州土兵仰攻思南城,在城下集结时,他们的军官、头人们,就被我们的猎兵击杀殆尽,士气大落。

  到第二天,他们的军官和头人们穿着跟土兵一样的衣服装扮,可他们终究要指挥部队,还是会被我们的猎兵认出来,又被猎杀。

  过了第四天,播州土兵兵丁损失不到一千,光军官和头人就死伤两三百人。他们一万四千左右兵丁,才多少军官和头人。

  我连忙找到了朱珏师长,叫停了猎兵们的猎杀。这样打下去,我们各部还没进抵各自的位置,播州土兵可能会被我们吓跑,缩回播州。

  朱珏师长觉得很有道理,跟张、安岳两位长官商议后,第四师加强营先撤下来,随时待命,让思南的土兵们先顶上。

  于是从第四天开始,思南土兵和播州土兵开始攻防战。跟前三日的战事一比,大家都觉得是菜鸡互啄,但一致认为,这才是正常的打仗”

  看到这里,王一鹗哭笑不得。

  确实,播州土兵在训练、装备和作战经验方面,肯定是远不如嘉靖四十一年后逐渐改制的镇卫军,连营卫军都打不过。

  他们唯一仰仗的也就是地势险要。

  一旦他们放弃这一优势,暴露在占据地形优势的镇卫军的强大火力下,那绝对是一边倒的屠杀。

  王一鹗庆幸自己把李明淳放到了思南城。

  他最了解自己的心思,也最清楚自己的战略意图,要是放别人在思南城,噼里啪啦打得上头,待着杨兆龙所部往死里打,真把他们给吓着,又缩了回去,那就是大麻烦。

  坐在对面的李鄂看着王一鹗满脸喜悦地把密件收起来,问道:“督宪,思南那边打得不错?”

  “不错,钓到大鱼了,现在开始收网,希望不要惊着他们。也希望邓子龙、陈、吴广他们的动作能快些。

  本督费尽心思把杨家的主力调出来,可不能空手而归。”

  “督宪,邓师长、陈师长、吴师长他们都是久经沙场的宿将,这点轻重还是分得轻。思南那边一开打,他们肯定会兵贵神速,抓住杨应龙的七寸往死里打。”

  “对,所以我还是比较放心的。你行文给凌抚台和胡藩司,现在战事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后勤一定不要出岔子。

  要是贻误战机,本督能饶得了他们,皇上可饶不了他们。”

  “是,到了沙镇,卑职马上以行辕名义行文给湖南抚台和藩司。”

首节上一节572/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