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553节

  沈一贯在旁边说道:“潘应龙下手不正好吗?冯公公被打了脸,岂肯罢休?他俩斗起来,凤磐公岂不就能坐收渔翁之利!”

  张四维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咚咚!”

  有人敲门。

  “进!”张四维还以为是伙计,随口答道。

  门开了,站着一人,拱手跟张四维和沈一贯说道:“凤磐公,不疑老弟,又见面了。”

  张四维和沈一贯脸色大变。

  “是你!”

第657章 姐姐姐夫,快来救我!

  潘应龙中穿棉袍,外罩衫,头戴上折幞头,笑着答道:“可不就是我。

  两位,能不能让在下进去说,站在门口不好看。”

  张四维和沈一贯连忙站起来,满脸堆笑,拱手相迎:“凤梧老弟/先生,请进,快请进!”

  “潘某叨扰了。”

  潘应龙满脸春风地走进来,张四维和沈一贯对视一眼,异口同声地请潘应龙上座。

  “那怎么行!凤磐公是前辈,潘某怎么敢上座?”潘应龙坚决不从。

  三人争执了一会,最后张四维坐上座,潘应龙坐在左手边,沈一贯坐在右手边。

  张四维做主,加了四个“硬菜”,新点了一壶杏花村。

  寒嘘几句,潘应龙说道:“刚才学生上来时,三楼闹出不小的动静。”

  张四维和沈一贯交换眼神,来了,图穷匕见了。

  沈一贯一脸好奇地问道:“晚生和凤磐公正在吃饭喝酒,听到了楼下动静,不知出了什么事?”

  “栾永芳被抓了。”

  沈一贯脸上的肉轻轻跳动了几下,“栾永芳?他怎么被抓了?”

  潘应龙看着他,似笑非笑地问道:“不疑老弟认识他?”

  “认识!”沈一贯承认得非常干脆,“他仰慕晚生的才识,时常去国史馆向晚生请教学问,有时候也出来聚一聚。

  他犯了什么事?居然被抓了。”

  “不疑有跟他聚会喝酒,难道不知道他酒品不好,一喝醉就砸东西打人吗?”

  沈一贯疑惑地摇了摇头,“晚生跟他喝过几次酒,都是谦卑有礼,从无失礼之处。不过晚生也风闻过栾永芳酒品不佳,只是没有亲眼见过。”

  “他肆意发酒疯,砸东西打人,警政厅里的档案压了厚厚一叠,不思悔改,还在肆意妄为,那就必须要绳之以法。”

  绳之以法?

  原来真是你做的!

  张四维和沈一贯心里不由生起了期盼。

  想不到你这么莽,冯保的小舅子,你说抓就抓啊!

  抓得好!

  你这边一抓,就是赤裸裸地打冯保的脸,要是不反击,以后还怎么自称内相?司礼监掌印太监之位,还怎么坐得稳?

  他一出面,小潘啊,你的前途就要受挫了,通政使的宝座可就轮不到你了。

  两人越想心里越得意,嘴角忍不住泛起笑意,被对面的潘应龙看在眼里。

  你们这些虫豸!

  潘应龙不动声色地给两人倒酒,“昨日学生进了西苑,皇上给学生看了一份凤磐先生的题本,真是写得太好了。

  看完后,学生顿觉茅塞顿开,恍如大悟。今日得知凤磐公在这里,这才厚颜前来请教。”

  张四维脸色僵住了,一时没反应过来。

  怎么好端端地突然提到我的题本?

  还是在西苑皇上给你看的?

  张四维下意识地问道:“不知皇上给凤梧看的,是老夫的哪本奏本?”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题本。凤磐公高瞻远瞩,见微知著,让学生受教不浅。”

  张四维彻底被整不会了。

  这份题本张四维耗费了心血,犹豫了一段时间,最后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心思递了上去,完全是想搏一把。

  皇上居然把这本题本给潘应龙看,然后这家伙还跑到自己面前,大加赞赏。

  信息量有些大,老夫需要捋一捋。

  皇上为什么会把老夫的题本给潘应龙看?

  皇上对老夫的这份题本,到底是个什么态度?

  张四维的脑子嗖嗖地转,比滦州钢铁厂吹氧炼钢炉的吹风机,还要转得快。

  叮!

  张四维脑子里响起了一记清脆的铜罄声。

  大概有了眉目,只是还需要从潘应龙嘴里掏更多的信息出来,以便验证。

  “凤梧,老朽有幸时逢圣天子励志图新,开创大明新时代。

  主忧臣辱,老夫身为三朝老臣,不能辜负朝廷期望。努力学习,领悟圣意,以图在此浩浩洪流中,略尽绵薄之力。

  这份题本是老夫在学习皇上新颁布的几份新诰制时,略有所得,还差得远。凤梧是济世能臣,新时代的弄潮儿,才识远在老夫之上。

  题本有什么不足之处,还请赐教。”

  张四维的态度摆得非常低,十分诚恳。

  你个老狐狸!

  上台唱戏你都不用画妆。

  潘应龙也是一脸诚恳地答道:“学生看了凤磐公的题本,高山仰止。尤其是抓住‘移风易俗’这个点,以文教化。

  大力推行新文学、新戏文、新话本、新习俗等新文化,铲除旧有的糟粕陋习,培养万民之新精神新气魄,以适迎皇上开创的新时代。

  说得太好了,对学生来说是醍醐灌顶,对朝野来说是震聋发聩!”

  新文化运动!

  以文教化,推行新文化,名为“移风易俗”,培养新精神新气魄,实则对大明官庶军民进行“思想改造”,推翻儒家理学建立的旧思想,建立新学为主的新思想。

  真被自己押中了!

  张四维心中狂喜。

  苍天不负有心人!

  自己身居清闲之地而心不甘,埋头诸多诰制诏书里,苦苦钻研,不仅被旧朋好友当面耻笑,还被得势的楚党和新党暗地里嘲讽。

  现在好了,自己终于把到皇上的脉搏了,也押中大宝了。

  尽情耻笑和嘲讽吧,老夫现在要咸鱼翻身,再走青云之路了!

  张四维一脸谦逊地答道:“这些都是老夫在整理皇上圣言宝录时,反复研读心有所悟。现在想来,只是体会到圣意的皮毛,还有不足之处。

  凤梧乃治国大才,对皇上圣言宝录定有不凡的感悟。”

  张四维站起身来,叉手作揖,郑重地说道:“还请凤梧先生赐教。”

  潘应龙起身,拱手回言道:“凤磐公是前辈,凤梧怎敢班门弄斧?”

  张四维正色说道:“学无前后,达者为先。凤梧虽然比老夫年轻,但闻道在前,见识比高,还请凤梧念在老夫诚心向道的份上,不吝赐教。”

  坐在旁边的沈一贯目瞪口呆。

  怎么回事?

  怎么说着说着画风就大变了,变成了张四维虚心向潘应龙请教。两人惺惺相惜的样子,我看了还以为他们真是一对十几年的老友呢!

  沈一贯也是聪慧之人,心头一转,明白了一二。

  关键是张四维的那本什么新文化运动的题本,入了皇上的法眼,潘应龙在西苑得了信,所以过来赞许了几句。

  不对啊,凤磐公,我视你为恩师,持弟子之礼,恭顺有加,你上题本这么大的事,我怎么一点风声都不知道啊?

  现在你极有可能要扶摇直上,我呢?

  凤磐公,你怎么能落下我呢?

  我可是你为数不多,一直对你恭敬有加的学生啊!

  沈一贯心急如焚,坐立不安。

  两人谦让了一会,潘应龙伸手道:“凤磐公,暂且请坐。”

  张四维看他有要作答的意思,顺势坐下。

  潘应龙开口道:“凤磐公的上疏,已经非常完美,学生学疏才浅,只能敬佩。皇上远见卓识,他看出凤磐公的不足之处,跟学生提了几句。”

  张四维心中更喜,自己猜中了!

  皇天不负有心人!

  “皇上的灼见,还请凤梧向老朽传达一二,让老朽好好学习,以补不足。”

  “皇上说,凤磐公见识有了,但看得还不够透。文化只是第一步,大明新时代建设新文化还不够,应该建立新文明。”

  “文明?‘经天纬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张四维由衷感叹道,一字之差,立意和境界差了千里,“皇上真是明见万里,洞悉千古啊!”

  “是啊,学生也是感叹不已,当时有感而发,‘圣人开运亿斯年,睿智文明禀自天。’”

  张四维双眼瞪圆,心里就跟几十只猴爪子在拼命挠。

  凤梧啊,要不你去跟皇上说一声,这句话你撤回,让我来说。

  我费尽心思写了这么长一篇上疏,上万字,殚精竭力,到头来还不如你这一句话。

  到此时,张四维也完全听明白,“皇上对老朽的上疏,还有什么垂训,请凤梧继续传达。”

  潘应龙也不客气,巴拉巴拉说了一通,张四维越听眼睛越亮。

  “学生听皇上的意思,是要成立一个专门的衙门,嗯,新的说法叫新部门,专司新文化运动的指导工作。

  名字皇上都想好了,大明文化建设委员会。凤磐公,学生觉得,你把那份上疏再润色几分,这委员会主任舍你其谁!”

  张四维马上答道:“凤梧老弟,就算老朽侥幸被皇上点中,出任文化建设委员会主任一职,也要仰仗凤梧老弟、梅林公以及张相等同僚的照应和支持。”

  “同殿为臣,自当要互相支持照应。”潘应龙客气地答道,“学生请教完了,也不敢叨扰凤磐公和不疑老弟聚宴,先行告辞了。”

  张四维客气地送到雅间门口,要不是潘应龙极力拒绝,他都恨不得送到楼下去。

  沈一贯坐在旁边,看着回坐的张四维,满脸的春风,心里酸得牙根都酥了。

首节上一节553/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