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万历帝 第447节

  唯独老师敏锐地嗅到了危险。

  老谋深算的他马上意识到,海瑞这把举世闻名的太阿剑,也只是个吸引世人注意力的幌子,奉密诏查案的另有他人。

  现在海瑞突然冒出来,说明案子查到关键时刻,有可能会惊动案犯,于是让海瑞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吸引世人的目光,也包括案犯,免得他们生疑。

  恩师心思机敏,为何就不能像严介溪那样,拿得起,放得下呢?

  此外,皇上策划的这起大案,恩师可能只是网里的一条大鱼之一。张居正心里也泛起不安,只是他不想去猜。

  很多事情,经不起猜测的。

  现在他考虑的是,如何救恩师上岸。

  恩师给自己写了求援信,又派出孙子亲自来京师拜门,要是自己不管不顾,名声不好听。

  现在自己已经得罪了一大批士林官绅,要是把中立的那一拨士林官绅,乃至让支持自己的那一群人都心生不满,那自己真就无立足之地了。

  迟疑了两天,张居正还是决定递牌子到西苑。

  朱翊钧很快就在紫光阁接见了他。

  “张师傅,今日有什么事吗?”

  朱翊钧身穿燕居服,笑眯眯地问道。

  张居正迟疑一下,掏出徐阶的那封信,“皇上,臣的恩师徐公,叫他四孙带了一封书信,亲自送到臣的府上。

  信中所言,关乎重大,臣为内阁总理,要以身作则,维护法纪;又为门生弟子,要遵循师道,尊师敬道。

  左右为难,臣只能向皇上坦诚。”

  朱翊钧看了张居正一眼,从祁言手里接过那封徐阶亲笔信。

  历史上,张居正以老师身份,联手李太后、冯保,三位一体,降维打击,把万历帝收拾得就像老鼠见了猫。

  现在嘛,谁是猫谁是老鼠,就不好说了。

  朱翊钧很快看完,嘴角浮现出讥笑。

  “张师傅,朕给过徐公机会的。

  隆庆年间,海公在松江徐府门口,遇到蔡国熙一跪那一次。他只是让长子出家,咬牙跺脚,只吐出了三十万亩田地。

  徐府名下还挂着十几万田地。甚至在那一次之后,还暗地里补回了四万七千亩。

  怎么?朕的话不好使啊?”

  张居正嘴巴张了张,没有出声。

  朱翊钧继续说道:“第二次是他致仕回乡,朕好说歹说,几次提到严嵩,提到严家靠祠堂三千亩义田过日子。

  严家能过,徐家不能过?”

  张居正憋了许久,终于憋出一句话:“皇上,少湖公还是有功于朝廷社稷。”

  朱翊钧不客气地答道:“徐公最大的功绩就是斗倒了严嵩父子。”

  张居正一时无语了。

  严嵩父子不是你老人家斗倒了吗?怎么算到恩师头上?

  朱翊钧从张居正眼神里看出他想说的话,轻轻一笑。

  要不是徐阶二十年如一日地暗斗严嵩父子,把他俩一步步引到悬崖边上,我怎么可能轻轻一脚,就把严世蕃踢进悬崖里。

  张居正缓缓说道:“同是前首辅,严嵩无疾而终,终得善终。臣恩师徐公,如果难得善终,臣担心舆论汹涌。”

  “张师傅,要是天下人知道徐阶儿子们做的那些破事,知道他们一向敬重的道德标杆、君子模范,居然纵子做下这么多龌龊之事,会不会转爱为恨?

  同是前首辅,严嵩识时务,终得善终。徐公为何就割舍不下呢?”

  张居正更加无语了。

  严嵩得善终,一是献祭了独子严世蕃,让当时还是世子的皇上对清流和天下人有了一个交代。

  其次是神庙先皇即位时,严嵩及时上疏,把世庙先皇做的那些破事,杀夏言、杨继盛等,全揽到自己头上,让踌躇满志的清流们空欢喜一场,也最终保住了世宗皇帝的身后名。

  坏事都是严嵩做的,世宗皇帝是被蒙蔽的。

  这样的严嵩,就算天下人都喊杀,皇上也会竭尽全力保下他,让他得善终,还会让他孙辈后代福延连绵。

  恩师徐阶当初致仕荣归时,皇上当着自己的面,几次提醒恩师,回乡后无官一身轻,主动把徐府名下投献的田地吐出来,戳破国朝百年投献陋习,以为东南缙绅世家榜样。

  再上疏提出官绅一体纳粮的建议。

  恩师要是这样做,就算全天下人要说杀他,皇上也会保他终得善终,子孙福延不休。

  可是恩师不愿意,一直在跟皇上打哈哈。

  现在好了,皇上要跟你算账了。

  不过张居正能理解徐阶的郁闷和悲哀,老子伺候你爷爷四十年,接着又伺候你们父子俩,好容易熬到致仕,你们还要我捐出家产,拿一世清名做你解决难题的契机。

  你比你爷爷还要狠啊,你是要我们奉献一生后,还要把我们的老骨头拿来熬汤喝。

  张居正已经明白朱翊钧的意思,徐阶你既然不识趣,不愿意出头做贡献,那朕就拿你作个典型吧。

  朱翊钧淡淡地对张居正说道:“张师傅,既然徐公的孙子到了京师,你就留他在这里住下。听说徐公的这位孙子,画画得好,送他去翰林院书画院进修两年。”

  张居正明白了。

  皇上这是给自己一点面子,示意自己把恩师的这个孙子,留在京师,可保他无虞。

  最坏打算,徐府还能有个孙子传袭香火。

  张居正低着头,黯然地走出南华门,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隐在朱墙黄瓦的西苑。

  唉!

  圣威炎炎,天意难测!

  张居正刚在值房里坐下,有书吏来报,顺天府少尹潘应龙拜见。

  他来干什么?

  他是胡宗宪、谭纶、杨金水为首的东南系的新一辈俊秀,跟自己不是一路人,平日里也是少有往来,怎么突然来找自己?

  有什么事?

  “快请。”

  不一会,潘应龙匆匆被引了进来,见面就说到:“张相,大事不好,林有才服毒自尽了。”

  林有才?

  谁啊?

  他服毒自尽跟老夫有什么关系?

  潘应龙连忙补充一句:“林有才,就是户部稽核司经历,前日被张相立为不遵考成法的典型,暂被免职,等候严惩处置。”

  张居正听明白了,脸色一变。

  他服毒自尽?

第565章 居然真被你弄到手了?

  这个林有才,户部稽核司经历,说他几句,罢免他的官职,赶回原籍,就气愤不过服毒自杀了?

  什么时候大明官吏变得这么脆皮了?

  动不动就自缢、服毒玩自杀,还能不能好好说话?

  张居正心里有一万头神兽汹涌跑过。

  潘应龙在一旁说道:“张相,此事不简单。”

  张居正定了定神,“凤梧请坐,我们坐下说。来人,上茶。”

  等杂役上茶后离去,张居正问道:“凤梧,你说此事不简单,怎么个不简单?”

  “张相,林有才住在西城日中坊。他原本只是户部经年书办,打得一手好算盘,户部上下都是有名的。

  隆庆年间官制改革,胥吏书办考试补录入吏部名册,转为正式官吏。

  第一次补录考试,他就被录取,成绩卓异,跳过未入流和入流两阶,直授从九品官阶,而后三年间政绩优异,磨勘转迁为正八品经历。”

  潘应龙把林有才的来历如数家珍。

  张居正听在耳朵里,眼睛不由微微地眯了起来。

  厉害,果真是东南派系看重的青年俊才,重点培养的领军人物。

  能第一时间接到消息,说明他对顺天府掌控力非常强,京师五城发生任何事情,他能第一时间收到风。

  其次收到消息,他知道是林有才,马上叫人调查背景。说明此人非常机敏,按照皇上的说法,叫做政治灵敏度非常高。

  这么快就能调查到背景,说明他对京师五城的基层机构,各城警巡局、坊正所等,如臂使指。

  他出任顺天府少尹才多久?

  不仅把京师五城治理得井井有条,还兴起南城改造大工程,得到皇上的赞赏,自己身为内阁总理,对他的“城市经营”能力也是赞叹不已。

  期间他还把突然交代下来的端午节暨万寿节南苑游乐会,操办得十分完美,官庶军民无比交口称赞。

  这不叫能臣,难道王世贞那样的才叫能臣?

  张居正捋着胡须说道:“凤梧请继续。”

  “谢张相。

  据林有才邻居家说,前日林有才被斥贬回家,垂头丧气躲在家里,收拾行李,叫家仆雇佣马车,预订五天后的通州船票,准备回乡。

  晚上有人到他家拜访,第二天上午又叫不要收拾行李,把船票退了。到下午,又叫收拾行李,再去预订船票。

  黄昏时分,又有人来拜访林有才,邻居隐隐听到有争吵之声。结果今天一早,邻居就听到林有才浑家在屋里嚎哭,说是林有才服毒自尽了。”

  张居正听出端倪来了。

  “凤梧说有人拜访过林有才,然后他迟疑不决。昨晚又有拜访他,结果一早就死了?”

  “张相,是的。”

  “看来有人在打他的主意。只是他可能知道里面的深浅,一时迟疑不决。然后那些人急了”

  “林有才怎么死的,下官暂且不知,还需要侦查。张相,对于某些人,死了的林有才比活着的林有才,更有用处。”

  “呵呵,有人想复制隆庆元年那件旧案。”

  “是啊,隆庆元年年底,国子学从六品助教魏云来因为户部发放俸禄折色过多,自缢而死。此事逼得当时的户部尚书高公焦头烂额。”

  张居正淡淡地说道:“过去三年了,这些人是一点长进都没有。”

  他现在一点都不着急。

  顺天府少尹潘应龙随便一查,都能调查到这个地步。换做锦衣卫往深里查,什么都能查出来。

  “张相说的是。本官还听说,锦衣卫镇抚司已经接手林有才的案子了。”

  “多谢凤梧相告。”

  潘应龙笑了笑,目的已经达到,也不多留,拱手告辞离去。

首节上一节447/82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