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言官,风闻奏事是特权,哪怕你明知道是我编的都没用。
再说了,谎话说一千遍那就是真的。
我东林党就是人多,我编的谎言马上就会有人帮我传播出去。
一传十,十传百,传着传着就变成真的了。
这才是东林党能做大的根本原因。
崇祯靠铁腕镇压了东林党,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
等铁腕君主不在了,他们继续出来兴风作浪。
直到多尔衮一举解决了这个问题。
他解决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取消言官风闻奏事的特权。
言官也要对自己的话负责。
没了这项特权,自然就没人敢光明正大的造谣。
东林党生存的土壤就没了。
再加上一些别的政治手段打压,他们在极短时间就消失了。
而且有一说一,满清确实没有特别厉害的党争。
最严重的一次,也就是康熙末年的九龙夺嫡,导致的官僚体系割裂。
但那也是皇家内部矛盾造成的,和制度没太大关系。
随着雍正登基,这种割裂迅速就被修复了。
虽然大家吐槽满清,但事情要分开看,他们的很多优点还是要给予肯定的。
比如收回言官风闻奏事的特权,解决了党争问题。
比如密折制度,解决了皇帝被堵耳朵的问题。
再比如,他们整治太监真的非常有一手。
当然,有些值得说道,有些就没必要尬吹了。
比如那个秘密立储制度,这玩意儿卵用没有。
看看历史就知道了,如果秘密立储真的有用,还会有弘时和弘历夺嫡之争吗?
作为嫡长子的弘时,因为夺嫡失败被废除所谓爵位,最后死的不明不白。
等到乾隆时期,活着就禅位给嘉庆了,同样没有用秘密立储。
后面道光、咸丰等皇帝,要么是兄弟不争气,要么就是独生子。
皇位传给谁都毫无悬念。
可以说,秘密立储制度,压根就没有真正使用过。
纯粹是后世地摊文学吹出来的。
关键是,满清开历史倒车,除了个别地方值得说道。
整体实在没啥好吹的。
陈景恪正在脑子里跑火车,就听到似乎有人喊他:
“景恪,景恪……”
然后他的肩膀就被重重拍了一巴掌,火辣辣的疼。
“嘶……”陈景恪转头怒视朱雄英:“你干什么,想打架是吧。”
占了便宜的朱雄英乐呵呵的道:“皇爷爷喊你呢,我在提醒你莫要君前失仪。”
“你别不识好人心。”
陈景恪咬牙切齿的道:“我真的是谢谢你了啊。”
朱雄英得意的道:“不用客气,应该的。”
陈景恪:“……”
老朱心下莞尔,说道:“你俩下去闹……刚才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喊你几声都没听到。”
陈景恪想了想,也没有隐瞒,就将言官风闻奏事的事情讲了一遍。
“老祖宗为什么制定风闻奏事的规则,已经不可考。”
“但时移世易,目前的情况明显不宜再继续保留这个规矩,否则必然会引起党争。”
朱元璋和朱标都有些迟疑。
一来,风闻奏事是延续了千年的政策,自有其道理。
二来,言官可以随意弹劾人,在目前确实有不小的积极作用,对百官是个不小的震慑。
但朱雄英再次站了出来:“我早就看那群言官不爽了,一天天正事不干,就知道听风就是雨。”
“做事要讲证据,这是最基本的逻辑。”
“不要证据就随便污蔑别人,那不天下大乱了。”
“咱大明朝不需要这样的人。”
得,见孙子(儿子)都开口了,老朱和朱标也没有再说什么。
废了就废了吧。
大明有监察使制度,有锦衣卫,现在又有了秘密政治。
不缺言官那点力量,没必要留着这个隐患。
陈景恪也长舒了口气,今天又是收获满满的一天啊。
在老朱手下做事,最大的难点就是说服他。
但一旦说服他,一切都会变得非常简单。
众人又聊了一会儿,会议才算是结束。
可对于外界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是个好消息。
在会议结束后,朱元璋就叫来了蒋和杜同礼,将那份四百多人的名单交给了他们。
“抓。”
第420章 标题困难户
“我为大明立过功,我为大明流过血,你们不能这样对我,我要见太上皇,我要见皇上……”
蒋一脚把抱着自己腿嚎哭的壮汉踢翻,不耐烦的道:
“把他的嘴堵住,拖走。”
马上有锦衣卫上前,将一团破布塞进他的嘴里,然后倒拽着给拖走了。
“现在知道后悔了,早干什么去了。”
蒋不屑的说了一句,然后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被抓皱起的裤腿。
站在他旁边的锦衣卫百户沈剑星,立即蹲下小心的给他捋直。
蒋非常的满意,嘴上却说道:“也是堂堂百户了,做这些事情被人瞧见了多不好。”
沈剑星说道:“若无指挥使,哪有属下的今日,属下想一辈子伺候在您身边呢。”
蒋用腿踢了踢他的肩膀,说道:“好了起来,精神点,别丢了咱锦衣卫的份儿。”
沈剑星顺势起身,说道:“指挥使您放心,我保证不给您丢人。”
蒋叮嘱道:“在杜指挥使手下做事机灵着点,他是陈伴读的人,真犯了事儿我这点面子不好使。”
沈剑星连忙道:“您是知道我的,为人最是憨厚老实,哪敢惹事。”
“憨厚老实?”蒋哑然失笑,你在逗我呢。
沈剑星老脸一红,转移话题道:“不都说您和陈伴读关系也非常好吗,为何……”
蒋说道:“若我和陈伴读关系不好,你还能当这个百户?”
确实是这个道理,锦衣卫这么特殊的机构。
新统领上任,一大半的核心层都会被陆续替换。
他能被留下,就是因为给蒋面子。
“但陈伴读是陈伴读,杜指挥使是杜指挥使。”
“我和陈伴读关系好,却并未和杜指挥使打过交道,你明白了吧?”
沈剑星点头道:“属下明白,谢指挥使点拨,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两人谈话间,那边已经完成了最后的查抄工作。
一名锦衣卫总旗过来汇报,案犯八十七口全部缉拿归案,钱财等物已经清点封存完毕。
蒋一挥手:“去下一家。”
二月份刚刚走出新年,洛阳却被肃杀笼罩。
锦衣卫和禁军联手,对在京的部分勋贵进行了抓捕。
短短的几日时间,三百余高高在上的权贵沦为阶下囚。
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也同样有类似的事情发生。
比如晋王朱,就出手拿下了西亭侯在内的三十几位勋贵,还包括他们的亲信六百余人。
西亭侯是最近几年才崛起的新一代将才,洪武十五年在征云南时崭露头角。
后南征北战功绩赫赫,短短数年就被封侯。
然而他为人跋扈,与不少同僚起过龃龉,还纵容家人为恶乡里。
他封侯时衣锦还乡,将当年有矛盾的人家叫过来一顿羞辱。
因为这事儿没少被弹劾。
朱标念在他有大功,就只是罚奉斥责,没有动他。
前不久被锦衣卫查出他家里人为了兼并土地,害的几户百姓家破人亡。
地方官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次大清算,也将他的名字列入其中,被朱出手给拿下了。
朱棣、傅有德等人,也都出手拿下了不少人。
这也是朱元璋拖到今年二月份才动手的根本原因,就是要全国一起动手,在短时间内结束这次事件。
拖的太久,会影响到朝廷下一步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