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 第612节

  老朱哼了一声,说道:“先关几天给他们长长记性,然后全部发配南洋。”

  发配南洋?

  陈景恪恍然大悟,说道:“原来如此,既惩罚了他们,又为南洋增加了人口,一举两得。”

  “陛下英明。”

  朱雄英也说道:“这个办法好,南洋动乱之后,剩下的汉人数量严重不足。”

  “华夏百姓乡土观念很重,很少有人愿意远离家乡。”

  “以前都是朝廷强行迁徙人口,不少人心中是有怨言的。”

  “现在这个办法好,流放……不过,我觉得不应该用流放这个借口。”

  朱元璋疑惑的问道:“哦?为何?”

  朱雄英说道:“因为谣言就流放几万百姓,别人还以为咱们多残暴呢。”

  “而且这些人是带着罪人身份去的,也会备受歧视。”

  “就按照正常的非议君主来定罪,然后给他们一个选择,去南洋可以免罪。”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选择去的。”

  “实在不愿意去的,那就按照正常程序法判就可以了。”

  “如果用的好,这个做法还可以长久使用。”

  “只要不是性质特别恶劣的犯罪,都可以选择去海外藩属国免罪。”

  事实上,类似的法子大明一直在用。

  只不过以前是单纯的流放,并没有免罪这一说。

  而且会被流放的一般都是重罪,罪名轻的就地劳改了。

  现在朱雄英属于更进一步,去了就能当正常人。

  而且罪名重的反而不给去,只有罪行性质不恶劣的才能去。

  手段更加的柔和,也能给朝廷留下一个好名声。

  “之所以这么做,也是为了诸侯国考虑。”

  大明的扩张、分封诸侯,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统治那些地方。

  如果不分罪行轻重,一律流放过去,会给藩属国带来严重的治安问题。

  只让罪行轻,又情有可原的人过去,既不会有治安隐患,也给了那些人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甚至可以说,这是一项善政。

  一旦这项政策长期实施,真的可以挽回无数悲剧。

  当然,肯定会让一部分有背景的人,借此逃避惩罚。

  可对于有背景的人来说,就算没有这个政策,他们一样有别的办法可以逃避刑罚。

  对那些没有背景,又有心悔改的人来说,这是他们最后的救命稻草。

  听完他的解释,老朱深感老怀大慰,大笑道:

  “好,乖孙终于长大了,这天下交给你咱也放心了。”

  这是自周德兴案爆发,他第一次如此开心。

  听到这个笑声,周围人都忍不住松了口气。

  天知道这些日子他们是怎么过的,那真是提心吊胆。

  心脏不好的都熬不到今天。

  随后老朱又把朱标喊过来,四人具体讨论了朱雄英的政策,很快就拿出了一个大致方案。

  接着,朱标出面召见了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让他们把这个方案完善。

  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两人,也正在为那么多百姓的事儿头疼呢。

  现在见朱标发了话,还拿出了这么符合‘仁道’的政策,别提多开心了。

  立即就带着人开始完善这份计划。

  并且这个政策很快就传遍朝堂,群臣也都松了口气。

  这可以说是目前最好的法子了。

  至于那些犯人的家属会怎么想,已经不重要了。

  有些瓜不能随便吃,这是他们必须付出的代价。

  当这项政策公布天下的时候,一直被高压笼罩的朝野,终于感受到了一丝丝喘息的机会。

  这项政策意味着,虽然皇家对秽乱后宫的事情很愤怒,但还没有失去理智。

  否则也不会拿出这样的处置办法。

  皇家还保持理智,就算要借机肃清朝堂,也不会牵连的太大。

  这对群臣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

  事实上他们猜的没错,朱元璋虽然很愤怒,准备借机来一波清洗。

  但他也同样不想破坏当前的大好局面。

  在拿到锦衣卫的详细调查报告之后,他对现有权贵挨个进行筛选。

  最终确定了一份四百余人的名单。

  是的,对他来说,这个名单已经是收着写的了。

第419章 再补一块短板

  当陈景恪看到那份密密麻麻名单的时候,不禁感到一阵头皮发麻。

  大明开国的时候,实际上并没有分封多少勋贵。

  加起来总共就三十六人,也就是俗称的六公、二十八侯,两伯。

  建国后陆续晋封了一些,但和废除的平衡一下,其实并没有增加多少。

  直到重启军功爵制,勋贵开始大规模出现。

  大明有一个与之前朝代都不一样的地方,那就是立国二十多年都未能真正平定天下。

  以隋唐为例,建立没几年基本就四夷平定了。

  宋朝虽然始终未能完成大一统,中国长期处于南北对峙阶段。

  但大多数时候南北两国都是相对和平的,大规模交战反而比较少。

  大明则不然,一直到朱棣时期都在征战。

  北方有北元残部,辽东直到洪武二十年才收复。

  西方有察合台汗国、河西七王公等等。

  南方也不太平,云南直到洪武十五、六年才打下来。

  两广、川蜀的土民时不时的就会作乱,朝廷不得不常年委派大将坐镇。

  交趾那边就更别提了,直到朱瞻基放弃这里,一直处在动乱之中。

  接连不断的战争,消耗了大明太多的国力。

  直到仁宣时期国库才有所盈余,政治制度也是在这个时期才稳固下来。

  有人要问了,大明的军队战斗力太拉胯了吧?

  不说和汉唐相比,怎么连带宋都不如?

  事实上并不是如此,秦汉隋唐到带宋,朝廷对南方多采用羁縻制度,并不追求实际统治。

  说白了,只要你名义上臣服中央朝廷,逢年过节来朝觐就足够了。

  这样一来,自然就轻松许多。

  但大明不一样,老朱有种种缺点,但他有个很大的优点。

  对华夏传统意义上的国土,有着很深的执念。

  拿出地图看一看,是老祖宗圈下来的地,那咱大明就必须拿回来。

  不光是名义上拿下来,还要进行实际统治。

  但是,世代生活在当地的山民,他们只认识左右邻居,只知道部落酋长。

  肯定不愿意接受,远在千里之外的皇帝的统治啊。

  对于那些部落酋长来说,以前我们只需要名义上向皇帝效忠就可以了。

  在这一亩三分地上,我们就是土皇帝。

  现在你远在天边的皇帝,派遣几个流官,就想多走我土皇帝的权力,那肯定不行。

  反抗就成了必然。

  可以说,有明一朝一直在和土民进行拉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最终完成了改土归流。

  华夏文明真正实现了,对那些国土的实际统治。

  就以云南为例,正是经过大明两百多年的开发,有了沐英等先贤的牺牲,才有了后来的彩云之南。

  在这一点上,带清真的享受到了太多大明留下的遗泽。

  陈景恪穿越后,大明扩张的步伐更是直接拉满。

  打仗多,立军功的机会就多。

  自重启军功爵制以来,每年都能涌现一大批有为将士,完成身份的阶级跨越。

  朝廷的勋、爵位和批发一样的往外发放。

  七八年时间,就有了五等爵五百余人,九等勋八万八千余人。

  不过,勋虽然多,大多数却都是最低级的七八九等。

  只要斩首就能给,所以比较容易获得,这才造就了堪称海量的勋集体。

  实际七八九等勋更多的就是荣誉,没有实质性特权。

  如果非要说有,那就是见官不拜,退役之后可以去地方担任捕快、游檄、缉盗一类的吏员。

  再往上就断崖式减少了。

  比如六等勋大夫一级,作为中等勋的守门员,就只有区区三千多人。

  最高级的柱国,目前就只有九个人获得。

  所以,大明的勋虽然多,却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首节上一节612/6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