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皇室遗孤的咸鱼日常 第115节

  马老头在他这里白吃白喝,还拿了如此多的好处,怎么也要帮下忙不是?

  “你大可直言。”朱乐也不解释,而是催促道。

  这可真的难住于谦了,他真的没有考虑过这些。

  一来是觉得此事根本没得选,二来是觉得无论在哪为官,他都会尽心竭力。

  思索了许久,实在没有头绪。

  于谦只能再次朝朱乐询问:“老师觉得呢?”

  “国子监!”朱乐秒回。

  这个答案,让于谦眉头一皱。

  所谓的国子监,实际就是朝廷建立的高等学府。而在其内上学的国子生,则大部分为官员之后。

  于谦明白。

  朱乐的意思,并非让他去国子监上学,而是授业。

  除去学生外,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典簿等职,说白了就是老师

  教书育人,于谦并不抵触。

  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将朱乐的基础数学,传授给其他士子了。

  可对于国子监的那些学生,于谦却非常不喜。

  因为相比普通的士子而言,这些学生不仅高傲,而且还难以管教!

  看出了他的想法,朱乐轻声劝道: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

  “此乃大德!”

  “滴水入海,方能永不消逝。尘粒入土,方能凝聚力量。”

  “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只有依托集体,才能改变世界。”

  “我知你心系百姓,可就算歹单精竭虑,又能帮百姓谋福祉到何等地步? ”

  “可如果是教书育人,每教出一个同样心系百姓的官员,便能造福一方百姓!”

  “此中利弊,你应该能懂。”

  听完这些,于谦沉思了许久。

  朱乐所说的每一个字,都如同烙印般在他脑海里挥之不去。

  确实如朱乐所说。

  就算他心系天下百姓,就算他早已立志,为天下百姓谋福祉。

  可就他一人,有多少百姓于水火?

  相较而言,教书育人所达到的效果,比这个大上了不止多少倍。

  良久后,于谦缓缓吐出一口浊气。

  他放下手中酒杯,拱手施礼道:“老师的话,我记下了。”

  “孺子可教也!”朱乐满意点头。

  之所以让于谦去国子监任职,除了表面上的大义外,他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若能通过于谦,将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导给其他人。

  如此一来,他就就不用再为天下操心了啊。

  而且为人师者,最为考验耐心。

  这能让于谦的性格受到很好的打磨,从而避免那历史上的悲惨结局。

  至于为何朱乐不自己去教书育人?

  这不明摆着吗?

  他要是适合这份职业,就不会天天宅在家里享受了啊!

  此次会试,通过的士子,足有百名。

  殿试开始后。

  这些士子便被锦衣卫,从贡院直接带入皇宫,最后进入奉天殿

  大殿内。

  朱棣身着龙袍,高座龙椅。

  文武百官两侧战立,不言不语。

  “吾皇万岁!”百名土子齐声跪拜。

  或许是被大殿的恢弘以及严肃的气氛所影响,齐声中明显可以听出许多颤音。

  “何人是于谦? ”朱棣开口道。

  被皇上点名,哪怕是于谦也心中一跳。

  不敢耽搁,他连忙出列回话:“学生正是!”

  “听闻你师承常乐伯? ”朱棣问道。

  “不错!”于谦坦率承认。

  “听⑻闻,⑸你醉⑺酒后⑹,骂朕不懂为⑹君,不懂为⑶父?”⑷朱棣⑷又问⑵。

  这句话明明没有任何情绪,却让大殿内的气氛顿时骤降。

  哪怕于谦向来胆大,此刻也不停心里打鼓,暗道:

  这皇帝不会是秋后算账来了吧?

  “不错!”最终,于谦还是硬着头皮点头。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此话的确出自他口,若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他就不叫于谦了啊。

  就在众人都以为,朱棣会大怒时。

  “哈哈!”朱棣畅快一笑,“不愧是常乐伯的徒弟,就连胆量也与众不同

  笑声的出现,让气氛为之一松。

  不少士子在心中暗自嘀咕。

  对于骂自己的事,皇帝都可以一笑置之。其心胸之广阔,令人赞叹。

  殊不知,这实际就是朱棣的目的。

  余仓在众目睽睽下,士子齐聚时,抓走于谦。

  就算此事已经过去,但朱棣依旧想挽回一下,他在士子们心中的评价

  从结果而言,效果的确是极好的。

  “咳! ”

  亲口一声后,朱棣端正神情,接连道:

  “尔等自通过会试起,便已是大明的基石。”

  “此番殿试过后,望尔等能为国分忧,为民谋福。”

  “如今百姓困苦,国库空虚。”

  “究其根源,来自边关!”

  “若非草原各部,一直蠢蠢欲动。朕也不会多次亲征,耗费钱两无数

  “朕知尔等,对朕亲征一事,颇有微词。”

  “那朕就给你们一个机会!”

  “今日殿试就以'边关之患'为题,尔等谁可为国分忧?”

  边关之患!

  这就是此次殿试的题目!

  众士子对这道考题,都颇感意外。可既然考题已出,就只能作答

  士子们当即打起十二分精神,细细思索起来。

  在众人思索的时间里,于谦则对朱乐的才智,更加敬佩。

  果然如朱乐所说。

  这次殿试的考题,正是事边关之患!

  虽心中早有腹稿,但于谦并没有立即作答。

  他想先听一听其他士子的回答,再考虑自己的答案是否需要进行修改。

  唐文同样参加了此次的殿试。

  思考良久后,他出列道:

  “陛下!边关之患历朝皆有!若想一劳永逸,何不效仿大汉,以夷制夷?”

  “以夷制夷?”朱棣眉头一挑。

  “不错!”唐文郑重点头,随即侃侃而谈:

  “大汉对付匈奴,前后共用三策。”

  “刚开始时,用的是和亲加赠礼的方式,以图瓦解匈奴的战争意志。”

  “此法虽有效,却折了国威。且高祖皇帝曾有言,不和亲、不割地、不纳贡。”

  “因此,此策不可取。”

  “随后,大汉又对匈奴展开大规模的征伐,虽接连大胜,却拖垮了国家财政。

  “此策同样不可取。”

  “最后便是这以夷制夷之策了!”

  “此策,让大汉彻底战胜匈奴。”

  “我朝可效仿大汉,用重金扶持草原其中一部,让其攻防其他部落。”

  “长此以往,此消彼长。草原各部实力互相消耗,而我朝则静观其变。”

  “待草原各部彻底虚弱后,那时一战可定!”

  方法虽好,但唐文却忘了一点。

  大汉的边关情况,与大明有所不同。

  大汉时。

首节上一节115/474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