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京都八大文才之一的黄启,果真不凡!”
“此文怕是能在那无字碑文上占有一席之地!”
围观之人纷纷点头认可,无一人言出不逊。
“黄公子当真腹有才气,老朽佩服。”
评判席上的一位老者呵呵一笑。
“宋老夸赞,学生愧不敢当。”黄启风度翩翩,气质儒雅不凡,面对师长赞赏,当场回了一礼。
“嗯,胸有文采而不骄,为大才也!”
严旭给了他一个极高的评价。
随后,他与众文士商讨一阵,遂将黄启的文章定为‘上品’。
“多谢各位师长抬爱。”
黄启爽朗一笑,转身就回到了好友边上去。
接下来又上去了几人,可他们的作品除了一人有可取之处外,别的都被定为了最普通的凡品。
可即使如此,现场的气氛依旧高涨。
还有不少人跃跃欲试,准备上台献文。
而这时,一名身穿粉色衣物的少女迈开步伐,向前走了几步。
其余人见状,硬生生地止住了脚步,不争不抢,任凭少女走上台去。
“小女闻幽蝶,做赞台诗一首,请诸君品析。”
粉衣女子执起笔墨,在白纸上陆续写下一行秀娟小字。
“天阶拔云接日高。”
此句一出。
现场所有人都瞳孔一缩。
此一句便展现出了高台举世无双的雄伟,不可谓是精妙无双。
闻幽蝶眼中含着光芒,继续写了下去。
“地柱宏都立磅礴……”
就连之前参与比试的几人也面露钦佩之色。
“不愧是天华久负盛名的才女!单凭两句诗,便已超过之前所有人。”就连敖都忍不住称赞。
周围人同样是发出类似的感叹。
闻幽蝶不为所动,继续写下两行诗句。
“举世苍茫无二座……”
随着旁人低语,在场众文皆是毛孔竖立。
但,闻幽蝶又写下了最后一句。
“万载独唯圣君台!”
这一句写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是一个激灵。
短短几字,直接将铜雀台和天华之君都夸了一遍,将其意义升华至新的高度。
“天阶拔云接日高,地柱宏都立磅礴!”
“举世苍茫无二座,万载独唯圣君台!”
特别是郑渊,他作为被吹捧的本人感触最深。
这两句诗简直犹如盛夏的一碗冰酒,爽透全身,甘畅无比。
“好诗,好诗啊!”
“如此诗句信手拈来,真不愧是当朝太师之后。”
“女中文杰,自然如是。”
坐在评判席上的几名文士不吝赞叹。
他们交头商讨,随即一致给予了这首诗‘极品’的评价!
“闻姑娘,这首诗的诗名你准备取什么?”太学副阁老严旭笑着问道。
“诗名:《圣庆上元观台有感》。”
闻幽蝶在略微思索后,给出了答复。
圣庆二字是当朝帝君‘渊’的年号。
他们虽然不明其中闻幽蝶取这个名字,但诗名涉及天子,所以也不便多问。
敖明眸善睐,微笑着询问道:“龙公子,你可有把握写出超过此诗的文词?”
PS:文中对词、文章、诗句,皆是作者现编现做,未参考任何词句,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第49章 学生龙傲天,也想一试!
“把握?姑娘也太看得起在下了吧。”
郑渊呵呵一声,脑袋止不住地摇晃。
他虽自问有些才气,不过要写出超过闻幽蝶这首诗的词文,应该不太可能。
除非……
“我观公子非寻常人,即使无法超过,那做出与之相提并论的词文也无不可。”敖目光深邃,似乎一直在试探着什么。
“姑娘,在下最多只有做出‘上品’文词的把握。”郑渊微微皱眉,再次说道。
“姐,龙兄弟都说了不能,你怎么还一直为难人家呢?”楚流风见此一幕,忍不住出言为郑渊辩解两句。
他明白这位族姐好胜心极强,所以也没多想。
“哪轮到你说话,一边去。”敖白了一眼,直接反呛回去。
楚流风神情一焉,没敢再说什么,只是颇为同情地给郑渊一个眼神。
“本姑娘也不藏着掖着了。”敖淡淡一笑:“其实我早就看出你并非表面那么简单。”
“姑娘想说什么?”郑渊眼皮一跳。
此女心智近妖,本领非凡,难道真看穿他隐藏起来的真身了?
“公子……”
敖嘴角弯起一抹优美的弧线,她向前走了几步,贴在郑渊耳边,用极其微弱的声音说道:“你也不想自己少年大儒的身份被别人知道吧?”
郑渊心头先是一惊,然后悬起来的心又缓缓落下。
原来自己还没露馅,不对,是只露了一点的馅……
所谓大儒,就是修出了浩然道韵的存在。
郑渊本没有这个学识,不过在去年的时候完成了长卷白图派发的一项任务,从而将浩然之气升级成了浩然道韵。
要知道,郑渊当年可只有十六岁啊!
十六岁的大儒……这简直是古今未有。
此物几乎与学识挂钩,寻常的儒生皓首穷经,不知要习得多少学问,才能修出一丝的浩然之气。
而郑渊年纪轻轻就修出了浩然道韵,说出去不知道要吓死多少人。
由于此物太过惊世骇俗,所以郑渊一直隐瞒着,从来没有在人前展现过。
不过他偶尔还是会故意露出一丝浩然之气,别人就算知道,也不会太过惊讶。
等到过几年,他再露出浩然道韵,别人就容易接受很多。
“此女到底修炼了什么神通……居然如此厉害。”
郑渊怎么也没想到,眼前的蓝发女子居然一眼就看破了他的伪装。
就在他和敖‘耳鬓厮磨’之际,楚流风在一旁眼色复杂的看着。
虽然没听到二人在说什么,但仅看这副暧昧的模样,他用脚趾头都能猜到其中的内容。
可毕竟是求人办事,又是敖主动贴上去的,所以他也不好说什么。
只能站在一旁若无其事的观赏风景,以及台上比试之人的文词。
“姑娘,龙某就算是少年大儒,又与他人无关,姑娘何必一定要在下写出技压群雄的词文来呢?”郑渊看着面前近在咫尺的美人儿,不禁出言询问。
“你年纪轻轻就成为了大儒,为何还羞于见人呢?”
敖淡淡一笑:“俗语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小女只是不忍明珠蒙尘罢了,想见识一下少年大儒的风采罢了。”
郑渊眼睛微微一转,笑道:“我做出来了如何,做不出又当如何?”
敖沉默了一下,幽深的瞳孔直勾勾地看着郑渊的眼睛,似乎在思考如何回答。
“这样吧,若是姑娘能答应我一个要求,在下就愿意上台一试。”郑渊微微一笑。
“什么要求?”敖疑惑道。
“我要见一见姑娘的真容!”郑渊一字一顿道。
“你……”
敖语塞当场,过了一会才缓缓叹道:“你这人可真是不简单呐。”
“姑娘既然想看龙某的学识,龙某自然也想看看姑娘的真容,这很公平。”郑渊不以为意道。
“好,我答应你!”敖略作犹豫,便点头同意了。
“爽快。”郑渊说完,便朝前方看去。
现在陆陆续续已经有二十多个人上台写文,不过最为出彩的还是一名少女的‘花台歌’,被授予了上品的标签。
“还有人要参加吗?”
负责文试的太学阁文士高喊。
方才一连十余人的文词都被打上了废品的标签,一番操作下来,直接把一些准备浑水摸鱼的人心态都搞没了。
所以该文士喊了半天都没反应。
此刻,整个文会只有寥寥十余人的作品得到了品级。
可周围围观的百姓和参与者,却有成千上万之多,所以能上台者基本算得上是百中无一了。
作为本次文试的发起者,郑渊对这个结果并不太满意。
他原以为入台的标准会很低,能有不少人能上台观景,但此时此刻发生的事,明显违背了他的初衷。
所以郑渊表面上是和敖打了个赌约,其实背地里是想改变这一惨淡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