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94节

第174章 朱棣要做什么

  按照华夏文明的传统礼节,姚广孝可不能轻易答应别人就要出山,若是轻而易举答应了对方,那岂不是说自己很廉价?

  所以说,就算对方没有三顾茅庐,最起码还得再来请自己一次吧。

  况且姚广孝更害怕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套路,毕竟看朱棣的说法,好像朱棣和他兄弟,都开始大规模的组建起自己的势力。

  按理来说皇家有钱有势,搞个小团队也很正常。

  可是,事实就是很反常识的,历史上哪有这么搞的?你朱元璋就不怕自己的孩子刀兵相向?

  姚广孝虽然想出名,想要改变世界,但是姚广孝可不是傻子,自然要仔细查一查在想要不要答应朱棣的邀请。

  而朱棣随后又开口劝了几句,然而因为姚广孝一直在摇头拒绝,最后朱棣无奈之下只能说道:“那既然大师现在不想出山,那本王便先走了。”

  “大师什么时候想通了,打算出山。随时都可以来找本王。”

  对于朱棣来说,刚刚和姚广孝的聊天中,朱棣能清楚的感觉到,姚广孝身上的那股谋士的气质。

  以及谈吐间,姚广孝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对时局独到的见解。

  这也让朱棣认为,姚广孝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这也是为什么,朱棣最后会对姚广孝说,想什么时候来就什么时候来。

  一般人哪有这待遇?如果一般人这样,那面对的就不是邀请,而是朱棣的屠刀了。

  至于朱棣为什么需要这么多人才,那还是要归功海外大开发。

  朱棣已经被暂时认定,作为前往欧洲的急先锋,也是因为如此,朱棣才会这么急切。

  对于姚广孝这样一个人才,朱棣认为还是跟着自己一起去欧洲,和那些蛮夷开干才是真的。

  留在这里当个和尚,岂不是浪费了他的才华。

  可惜姚广孝没答应下来,不然怎么说也要给姚广孝搞一个官职,起码把人家的温饱问题搞个托底。

  等朱棣走后,姚广孝叫来主持宗泐,询问道:“主持,不知您对张天赐可算了解?”

  主持宗泐一听到张天赐三个字,便直接打了个哆嗦。

  作为朱元璋钦定的天下庙宇之首,除了享有崇高的威望之外,还有代替官府管理天下寺庙的责任。

  当初洪武元年的时候,天界寺的日子还是挺舒服的,不仅早早摆脱了战乱,恢复了生产。

  因为朱元璋的赏赐,天界寺一度掌握了大量城外的土地,前朝鼎盛时期的诞生出的贷款业务,也有了复苏的迹象。

  然而好景不长,张天赐这个狗贼上位了。

  宗泐到现在都能记起那个下午,那个被礼部叫去议事,听到寺庙人均只能用有十亩地,而且还要交税的消息时,自己那崩溃的模样。

  而且不止于此,张天赐还提出还,佛曰修心,所以寺庙内每年都会有礼部的人来查账。

  一旦寺庙内的银子珠宝,多于人均五十两银子的限制,朝廷就会无条件全部没收。

  这是人能想出来的政策?

  当时宗泐就站出来言辞反对,反正说了一大堆话,总结起来的意思就是:这样的生活太苦了,徒弟们受不了,所以和尚不能交税,也不能限制银子的存续。

  张天赐那是什么人,大明第一毒士。

  你要是觉得当和尚辛苦,那没任何关系,大明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

  当和尚辛苦是吧,那回去当农民吧。

  朝廷绝对不拦着你们,只要到当地官府报备一下,朝廷就帮你们恢复户籍。

  这一套政策小连招打出来,当时就给宗泐打的晕头转向。

  宗泐和张天赐讲业障,张天赐就和宗泐说要加税。

  宗泐和张天赐谈仁爱,张天赐就提议让和尚代替徭役,不去折腾农民。

  宗泐气急败坏,说张天赐这样下去,大明会失去佛教的支持。

  张天赐转头就和朱元璋提出,就用当年朱元璋当和尚的时候,见过太多蝇营狗苟做理由,直接把所有和尚杀光。

  遇到张天赐这样的人,宗泐最后只能认栽。

  现在是朝廷说什么,那宗泐就听什么做什么。

  宗泐也不是没想过用消极怠工来反抗朝廷,但是……

  你见过用官员绩效指标,去约束和尚的吗?

  宗泐以前没见过,但是张天赐上来之后,他就见识到了。

  尼玛,张天赐你是真的恶毒!

  听宗泐越说越激动,越说越手舞足蹈,姚广孝不禁在心底对张天赐肃然起敬。

  真不愧是大明第一毒士,这些计谋,无论哪一个都是打在对方的七寸之上,甚至连一直避祸于世外的佛教,都被张天赐硬是拉进红尘之中。

  如此可怕的手段,果然不愧毒士之名。

  唯一让姚广孝觉得不对的是,张天赐这么做,他能获得什么?

  难不成这天下,真的有完全不在乎个人的利益,而只看重天下的人?

  不,不对,张天赐不是看重天下。

  他的这些政策的最终获利这,并非是朝廷!而是老百姓!

  姚广孝先是微微低眉,随后宗泐说道:“还希望主持帮帮忙,我想会一会张天赐!”

  三日后,正月初四。

  张天赐喝着茶水,看着跑到科学院来找自己的姚广孝,张天赐觉得有些无语。

  自己要不是今天正好有点事,要来科学院和没家可以过年,继续守在这搞研究的周恒交代点事情,还真不会被姚广孝给堵到。

  “说吧,找我有什么事?”对于和尚这个职业,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张天赐对他们都没什么好的观感。

  虽然不至于厌恶到赶尽杀绝,但是却会从心底不喜欢和这群和尚拉进什么距离。

  “张先生目含凶戾,当多看般若波若经文,以平心静气……”姚广孝微微皱眉,这张天赐是怎么回事?

  自己应该没得罪过张天赐吧,怎么他的眼睛中的神情来看,好像看自己很不爽啊。

  张天赐眉头一挑,冷笑一声:“姚广孝。你头脑空空荡荡 ,应多看基础物理,以丰富学识。”

  “佛经那玩意,蒙元统治百年,五胡乱了百年,不知道多少和尚、念了多少遍世界和平。”

  “姚广孝,你说这世界和尚这么多,念了千年的经,怎么就没能和平呢?”

第175章 姚广孝的疑惑

  对于张天赐出言嘲讽整个佛家的行为,姚广孝虽然心头一痛,但是却毫无办法。

  原因很简单,实际上的佛家和张天赐说的一模一样!

  念了千年的经,期盼了千年的和平,战争是一点没少,和平也一点没多。

  这不就纯纯说明,这佛家啥用都没有,还要浪费朝廷的税务么。

  然而,当姚广孝想要开口反驳,说佛家是让人坚守本心,不修恶道,渡人向善的好宗教的时候。

  不等话说出口,姚广孝便想到自己为了出名的所作所为、宗泐为了寺庙营生的咬牙切齿。

  一个连自己都没办法说服的理由,姚广孝又怎么可能利用这个理由说服张天赐?

  就在这时,姚广孝又转念一想。

  如果连他姚广孝这样读透了佛经的人,还是和普通人一样,那他的话又有什么意义?又怎么可能说服张天赐。

  见姚广孝欲言又止,张天赐咧嘴轻笑一声:“行吧行吧,你来找我来做什么就快说吧。”

  “我这边还有事,今天还是假期,不要浪费我的时间好吧?”

  姚广孝低下头,思索片刻后,将心中原本想问的问题抛到了一边,转而对张天赐问道:“张先生,你有通天之才,民间传言您是生而知之,不知民间传言可是真的。”

  一听姚广孝这问题,张天赐差点被气的笑出声。

  一脸无语的看向姚广孝,张天赐砸吧砸吧嘴说道:“就问这个?你是沙币吗?”

  “就为了这个无聊的问题,跑到着不由分说的拦住我,然后浪费我的时间让我回答你这个问题?”

  说完这句话,张天赐转身就要走。

  姚广孝见状,赶忙再次移步挡在张天赐的面前,对张天赐快速说道:“张先生留步,我知道了,是我愚蠢了。”

  “那我换个问题,敢问张先生,您的通天之才,可让世界和平吗?”

  听到这回的问题,张天赐这才停下脚步,眼神中露出还算满意的神色:“这个问题还算可以。”

  “所以你明白了吗,我是不是生而知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的知识会用在哪。”

  “关于你的问题,很遗憾的告诉你,我脑海中的知识并不能让世界和平。”

  听到张天赐这个回答,姚广孝立刻将眼睛瞪的溜圆。

  姚广孝不禁冷哼一声,心想你张天赐既然这么说,那可就要被我抓住你语言中的漏洞了!

  毕竟佛家不能让世界和平,这可是你说的。

  你说完之后,又说你张天赐自己的知识也不能让世界和平,那你又有什么脸面,来说佛教的不是!

  以为抓住了漏洞的姚广孝,面色一变不禁冷哼一声:“张先生,空你有大才,既然不能让世间少些杀戮,又有何脸面来指责我佛!”

  张天赐叹息一声,倒不是叹息姚广孝胡搅蛮缠,而是没想到这姚广孝,居然才这点水平。

  不过转念一想,姚广孝就这点水平倒也是正常。

  一来现在的姚广孝还很年轻,没有那么多的阅历。

  二来姚广孝的认知也不够。

  他不曾知晓未来世界的地缘博弈,更没有见过国际战队不为利益,只为解放人类的大同思想。

  如果张天赐还用现代人的思想来要求姚广孝,那反而显得有些刻薄了。

  毕竟姚广孝只是一个古人,一个被儒释道三家禁锢住思想的古人,再怎么聪明,在地缘格局和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他也比不上张天赐这个现代人。

  张天赐冷笑着看向姚广孝,对他说道:“现在,你脱光了衣服舔自己的菊花,你能做到我便让世界变得和平。”

  “来吧,快做吧。”

  姚广孝一愣,根本就没有反应过来,刚才聊的好好的,怎么突然蹦出这么一句狼虎之词?

  “张先生,你这……”

  张天赐挥手打断姚广孝的话,随后对姚广孝继续问道:“所以结果就是,你不相信我能让世界和平,你也不会去舔自己的菊花。”

  “看到了吗,我如果就是这样空口白话对你说,就算说的天花乱坠也说服不了你。”

  “不知听谁说过这样一句话,那就是:人的思想是固执的,他可以接受扭曲,但是不接受侵犯。”

  “若是真想看到我到底要做什么,那你就睁大眼睛看,而不是凑到我面前来问我来质疑我,这样只会显得你很沙币。”

  张天赐一番话直接怼的姚广孝哑口无言,姚广孝也立刻意识到,张天赐说的居然就是事实!

首节上一节94/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