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93节

  张天赐此时已经反应过来,哪还能给你朱标继续哔哔的机会。

  不等朱标继续说下去,张天赐直接一摆手:“不知道,太子殿下您走不走,您不走我可要带着媳妇出去逛街了。”

  张天赐也是觉得有些无语,这好好的休假怎么又来找我问这问那,你们老朱家都是吃白饭的吗?

  自己也是不争气,朱标简单一问,自己居然就这么上钩了。

  算了,你不滚我滚,谁愿意给你老朱家干活谁来,我是要享受假期。

  张天赐一甩衣袖就要起身离开,朱标见张天赐有些不耐烦,直接对张天赐说道:“孤便是大年初一都不惧辛苦,张师作为孤之师,怎能如此懈怠?”

  张天赐抬眼瞥了朱标一眼,冷哼一声:“太子殿下好说辞,明明刚才都是我在解决问题,到了太子天下的嘴里,反倒是我不知奴隶,耽误了成了太子殿下在努力。”

  “既然如此,那麻烦太子殿下回皇宫自己去努力吧,微臣恕不奉陪。”

  说完这句话,张天赐起身便要走。

  见张天赐真的打算离开,朱标赶忙拦住张天赐,随后又对常安怀使了个眼神。

  常安怀见状,心中便知晓朱标这是要说一些不能被外人所知的事。

  对着朱标点了点头, 随后对吴梦琪和吕氏说道:“他们两个大男人聊的东西甚是无趣,我们姐妹三人不如趁着新年,去街上赶赶热闹。”

  说着,常安若突然想起了什么,对吴梦琪和吕氏说道:“恰好,听闻天界寺来了一位高僧,听闻此人儒释道三家精通,不如去让那高僧为我们看看命理。”

  吕氏一听常安若提出要去天界寺,内心也觉得有些欣喜。

  倒是吴梦琪在内心叹息一声,对这种封建迷信的活动没什么兴趣。

  不过毕竟朱标和张天赐有要事相谈,而且这还是太子妃提的意见,吴梦琪也不好反对就是了。

  等三女离开,朱标这才叹息一声,开口说起正事:“父皇决定让二弟三弟跟着出海这事你知道吧。”

  张天赐点点头,不知道朱标突然提起这个事干什么。

  只听朱标继续说道:“这只是一个前奏,等到洪武八年,也就是明年,父皇打算让老二老三到时候提前就藩,熟悉熟悉。”

  “当然了,这也不算是正式就藩,不过每年估计也要有一半的时间是在封地度过。”

  张天赐听到这个消息后神情一愣,随后立刻紧皱眉头。

  原本的历史中,这些皇子应该是洪武十几年的时候才去封地就蕃的。

  怎么这回朱元璋变了性,这么快就让这群皇子先去适应封地生活了?

  难不成老朱有什么别的目的?可是那样的话,朱标怎么办?

  张天赐可不相信老朱想不到这些,朱标只要上位,那就必然会选择削藩。

  既然如此,让这群皇子提前就蕃,那不是让他们提前积蓄自己的势力么?

  朱元璋这么一个重视亲情血缘的人,他就不担心自己的孩子闹出血仇?

  想到这,张天赐半眯着眼,看向桌子另一旁的朱标:“太子殿下,您来找我,不会是来问我有没有什么好的削藩政策的吧?”

  朱标缓缓点头,见状张天赐嗤笑一声,一边叹气一边说道:“太子殿下,微臣只在乎大明的发展,您和您的家事,微臣没兴趣参与,更不敢参与。”

  朱标闻言也是叹息一声:“张师,孤这是实在想不到别的好办法了。”

  “孤担心这群兄弟到了封地之后就会变了,等十几年之后,万一再闹出什么事端,等日后孤到了地下,怎么好意思去见父皇。”

  “除了这些,孤更担心到时候这群兄弟没变, 他们老老实实的听了削藩的政策,那……那岂不是说……变得只有我么……”

  张天赐听着朱标的诉苦,也是在心底微微摇头。

  自古皇家便是如此,只要还是一个家族掌权的政治体系,那便永远都跳不出这个名为猜忌的怪圈。

  “太子殿下,任何方法都是只能拖延而不能解决,对此微臣也没什么一劳永逸的好办法。”

  说着,张天赐看朱标那落寞的神情,也是有些心软,犹豫片刻后还是对朱标说道:“虽然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但是却有能暂时缓解冲突的办法。”

  “随着武器装备的升级,生产、人口、经济都会越来越重要。”

  “到那时候,和敌国开战,地形将不再是第一首要目标,经济和工业重城将会变成攻击的首要目标。”

  “所以,无论是对敌于外,还是……太子殿下都可以使用限制和剥夺经济与工业的方式,来稳固权力。”

  “同时也应当取消某些阶级的免税甚至独立发展的特权,转而采用由朝廷包办收税,到时候只要让朝廷控制开支,自然可以对其进行完全的掌控。”

  朱标闭上眼睛,思索片刻后点了点头:“暂时只能这么办了。”

  “或许……可以让他们打出去?”

  张天赐一听朱标这么说,心底不屑的笑了笑。

  到时候你的兄弟们自立一国,然后和你对着干是吧。

  还是说,你是想让大明永不灭亡,让这天下的肉,都烂在你老朱家这口大锅里?

  那就不好意思了,随着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一定会迅速壮大。

  如果没有天下大同的思想作为后盾,到时无论你是全盘把握还是拉帮结派,你老朱家都得不到好。

  除非你老朱家将国策变成大同主义,只有这样才能限制资本主义。

  不过……很可惜。

  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大同主义,这三者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是一旦任何一方有哪怕一丁点的机会,都会选择消灭另外两者。

  所以无论你朱标是想控制这群藩王,还是想直接削藩,又或者是想让他们打出去,然后缓和矛盾,都是绝对不可能的。

  想让三个思想和平共处,那还不如想着长生不老,起码相比于三个思想的合作,还是长生不老更靠谱。

第173章 黑衣神/妖僧人

  龙翔集庆寺,官称天界寺。

  此寺庙地处城南地区,内有大雄宝殿、天王殿、正佛殿等数十个佛殿,当属于如今天下群寺之首。

  除了政治上以及名誉上的威信,这天界寺还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

  半年之前,曾有一身穿黑衣僧袍的和尚来到天界寺内,和天界寺的主持宗泐【le】比试佛法。

  听民间传说,二人从佛经比到辩论,一直连比了三天三夜,最后宗泐主持许是年纪大了,率先昏厥于禅房之内,这才为这场比赛分出了输赢。

  也是因为这件事,黑衣僧人当时也算小小的轰动了一下应天城,而那名黑衣僧人后来也顺势留在了寺庙之中。

  还是据民间传闻,那黑衣僧人本是乡间野庙下的一棵枯草,年年月月不知几百年来,一直听闻野庙内的僧人讲经,这才脱了妖身,化作人形行走在世间。

  没人知道这谣言是从哪传出来的,不过这谣言也没传多久,礼部便直接训斥天界寺。

  礼部直接对主持宗泐下了命令,说朝廷对这个谣言很不满,如果宗泐不赶紧想办法辟谣,明年朝廷对寺庙的税可就不是十税一,而是十税八了。

  到时候直接派税部的税兵亲自上门交收税,你别说是天界寺,就算你是雷音寺,交的税款不够,那也得用佛像抵债。

  这一套训斥下来,那黑衣僧人第二天便来到人数最多的菜市口,和应天老百姓辟谣,说自己只是个普通人,并不是什么妖怪修行出来的。

  说着,当时那黑衣僧人还用刀划破的自己的手臂,以表明自己确实和普通人别无二致。

  这场小小的风波之后,没过两个月,当时的民间紧随其后再次传出消息。

  这次却是说那黑衣僧人有通天的道行,知前五百年,知后一千年,算命算的很准,手段十分厉害。

  礼部知道这件事后是勃然大怒,心想你天界寺是真是给脸不要脸。

  既然你们这群和尚这么不听话,那不如直接换一批听话的和尚来。

  主持宗泐又无辜躺枪,心想这谣言也不是他传出去,为什么每次朝廷骂的都是他?

  无奈之下主持宗泐只能让那黑衣僧人再次出来给老百姓辟谣,而辟谣的地点还是在上次那个菜市口。

  两次个人名誉的宣传,都被礼部强行按下,那黑衣僧人便有了入礼部的想法。

  只可惜,礼部的入聘规则早就改了。

  以前的推举制早就入了垃圾桶里,现在所有的官员选举和任用,都只能从考中过功名的人中选拔。

  目前的科举还是三年一次,黑衣僧人若是想入礼部,只能等到洪武八年。

  黑衣僧人放弃了,但是可不代表朱元璋没注意到他。

  这黑衣僧人连续两次自我宣传,虽然不知道他要做什么,但是对他简单的防范还是有必要你的。

  期间,朱元璋还将这件事当成乐子,告诉了张天赐。

资源来源于网络,仅作学习交流使用,小说资源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张天赐知道之后,先是打听了这黑衣僧人的名字,随后便对这黑衣僧人的行为则觉得疑惑。

  你可是后世被称为黑衣宰相的妖僧姚广孝,怎么能做这么low的事?

  就不怕史书上把你的丑态都记下来吗?

  当然了,还有一种可能就是,现在的姚广孝还很年轻气盛,暂时还没到成熟稳重的年纪,所以想要做出一点成绩,也是十分合理的事。

  对于姚广孝这个鼎鼎大名的人,张天赐对他没什么特殊看法。

  主要姚广孝不是工科人才,对于张天赐来说姚广孝的存在属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就算要用这个人才,那也是等以后姚广孝在成熟成熟,进入到朝廷内部辅佐朝政,而不是让现在这个莽撞和尚来办事。

  天界寺内,姚广孝品着上好的岩茶,笑眯眯的看向坐在自己对面的朱棣。

  “四皇子的名字,当真有龙气。”姚广孝先行试探一番,看看朱棣是否符合自己心中的帝王之人。

  朱棣眉头轻挑,有些诧异的看向姚广孝:“大师不愧是大师,说的和张师差不多。”

  “父皇知道后,看样子也挺高兴的。”

  朱棣的话让姚广孝一愣,什么张师?哪个张师?你什么时候有师傅了?

  朱棣见姚广孝一副疑惑的模样,便解释道:“本王说的张师,指的便是张天赐。因为父皇要求张师每七日为我们授课一次,兄弟姐妹们便都称张天赐为张师。”

  姚广孝哦了一声,随后立刻注意到刚刚朱棣话中的一个盲点。

  兄弟姐妹?难不成……

  “咳,刚刚听皇子殿下说,兄弟姐妹……难不成张天赐……”

  朱棣点点头:“妹妹们年纪也不小了,张师直言,与其当做政治工具去做没有意义,并不能稳定朝政关系的联姻工具,不如让她们寻找自己的爱好去学习钻研。”

  “按照张师的话说,大明现在蒸蒸日上正发展着,不能有人做那干吃不做的蛀虫,便是皇亲也当为大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父皇对此没什么想法,母后倒是十分赞同张天赐的想法,便要妹妹们跟着一起喝张师学习了。”

  姚广孝张大了嘴巴,心中暗道,这倒是个奇人。

  不过自己也只敢私底下和朱棣说对方的名字有帝王之气,这张天赐居然能在朱元璋面前说朱棣有王者之气?

  而且朱元璋表现的很高兴?卧槽,难不成张天赐是朱元璋的私生子?

  姚广孝轻咳一声,心想这事太过诡异,必须赶忙转移话题,便对朱棣说道:“那不止皇子殿下,今日来找小僧是有什么事?”

  朱棣露出一脸理所当然的表情:“自然是寻找为本王做事的参谋了。”

  “本王听闻民间对姚大师有黑衣神僧的称呼,本王正好也在组建自己的队伍,便找上门来,希望大师为我所用。”

  姚广孝的表情在这一刻变得极为精彩,先是疑惑,后是质疑,随后直接变成了不敢置信。

  不是,现在应天很流行皇子光明正大的组建自己的班底吗?

  这事是能这么轻易就说出来的?

首节上一节93/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