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工业巨 第115节

  看着一旁老神在在盘膝入定的朱,徐达上前小声问道:“皇子殿下,您不打算上岸玩玩?”

  皇子微微摇头:“吾心随海浪起伏,正参悟海洋的真理,不易登岸。”

  “若是徐叔叔您想登岸,那便去吧。”说完,朱再次闭上双眼。

  徐达一拍脑门,坏了,给皇子带偏了。

  本来想着给朱看看佛经道经的,转移转移注意力,别呕吐的那么难受。

  没想到在这摇摆的海面上,朱一边摇晃一边看书,居然顿悟了!

第211章 印第安部落

  徐达这边正担心皇子会不会走火入魔,另一边坐着登陆船登陆沿岸的小伙子,一个个正在奋力向着岸边划船。

  看到眼前越来越近的陆地,一个小伙子直接跳下了水,展开双臂往岸边跑去:“呜呼!靠岸了,靠岸了!”

  老兵看着新兵激动的模样,哑然失笑道"“跑慢点,给船锚扎地里,别被水冲跑了!”

  “等等,前面好像有人影!”

  徐达等人登陆地区,位于北美的华盛顿州附近。

  这个地方在这个时代,只有一些同属于印第安文化的内滋博斯人,以部落的方式在这片地区生活。

  刚刚登岸的新兵看到不远处树林后,不时显露出的人影,一个个突然紧张起来。

  为首负责压阵的老兵,对着身后的新兵打了打手势,示意他们把枪收起来。

  作为还生活在部落时代的民族,他们对于领地的意识还是很强的,如果身后这群新兵贸然开火,很可能会这直接得罪附近部落内的所有人。

  大明是来带这些人进入文明社会的,是要在美洲建铁路,开学校的。

  可不是来和这群人结仇的。

  虽然知道这些部落的人听不懂汉语,但是老兵还是习惯性的大喊道:“树后的朋友,别在藏了!”

  话音刚落,树后的人影攒动,走出了几个身上穿着兽皮,头上插着两三根羽毛的部落人。

  老兵见对方已经出现,手上虽然拿着弓,但是神态看起来还算比较友好,拿弓的那只手一看就十分放松。

  不过,这群印第安人的弓箭,一看就是很原始的弓,和宋元时期的反曲弓差上不止一星半点。

  由于从来没有和外域人交流的经验,老兵顿时尬在了原地,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做。

  这时候,有一个胆子很大的新兵,从怀中掏出自己临摹的玉米土豆地瓜等植物的画像,一手指着纸上的图案,一边大声说道:“我们不是敌人,我们是来找玉米的。”

  那群印第安人看起来也没什么防备,只是互相对视了一眼,便学着大明这边,让一个壮小伙将弓箭放下,空手走向大明这边。

  印第安人的动作都被老兵看在眼里,见印第安人只是一瞬间便反应过来【空手安全交流】,啧啧称奇道:“没想到这些印第安人还挺聪明,一眼就反应过来我们是做什么的,自己居然也能有样学样的模仿起来。”

  另一名老兵呵呵笑了笑:“还是张少傅厉害,听说这动作交流法,就是张少傅传给礼部,礼部在传给我们的。”

  原本的老兵皱了皱眉:“不对啊,我怎么听说是礼部的人自己研究的。”

  “张少傅是厉害,但是你也不能把什么都往张少傅身上冠啊。”

  两个老兵这边抬杠,胆子大的新兵已经和印第安人碰到了一起。

  等走近了才发现,这印第安人果然和华夏大地上的人长的很像,不过外貌上还是更偏向蒙元和女真族。

  和内地的汉人比起来,五官有些太过粗犷了一些。

  新兵指着纸上的玉米和土豆,看向那印第安人问道:“你见过这个吗?这个,我们要找这个!”

  那印第安人仔细看了看纸上的图画,随后很谨慎的指了指这张纸。

  新兵一看,见这印第安人想要手中的纸,心底犹豫了一下,想着就算被撕坏了,大不了再临摹一份,便将自己临摹的画递给了眼前的印第安人。

  那印第安人小心的接过纸后,轻轻的用手在纸上摩挲了几下,随后在新兵质疑的眼神中,将这张纸撕下了一个小角。

  新兵这边正疑惑,这是印第安人的什么特殊习俗?

  就看那印第安人指了指纸上的玉米和土豆,又指了指自己背后的林子。

  做完这些,印第安人便将纸还给了新兵,又转身跑了回去。

  见二人分开,老兵这才上前对新兵问道:“咋样,问出什么了?”

  那新兵皱着眉,对老兵说道:“没太看懂,他的意思好像是,他身后的林子里有土豆和玉米,或者说他也可能指的是自己家。”

  这时老兵在一抬头,却发现印第安人已经离开,老兵等人只能先派人回船上,将这件事报告给徐达,随后在原地搭营。

  第二天一早,老兵这边刚睡醒,便看到印第安人用藤条编成的箩筐,背后背着满满一大筐的土豆和玉米来到营地附近。

  将玉米和土豆放到地上,印第安人对老兵笑了笑,嘴里不知道说着什么听不懂的话。

  老兵看着印第安人的笑容,心想这里的人还真是没什么戒备心,看到自己这样的外人来,居然表现的还挺欢迎。

  这时那印第安人看到刚起床的新兵,上前拿出自己撕下的纸条,一边指着玉米和土豆,一边嘴里念念叨叨的。

  新兵思索片刻,想着难不成这群印第安人要的是纸?

  想到这,新兵从自己包里掏出两张没有写字的新纸,递给了眼前的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接过纸后,一手拍着嘴,发出呜呜呜的欢呼声,一边往自己的部落跑去。

  老兵见状给新兵使了个眼色,新兵见状点了点头,带上了武器,跟在印第安人后头,跟着他来到印第安人的部落。

  这是一个很大的部落,部落中足足有上百号人,部落中的女性也穿着兽皮,将身上的隐私部位遮挡住。

  在部落的中心,一些男人则踩在土豆上,女人则将踩成泥的土豆捏成一个个圆团,放进陶罐中等待着发酵。

  和新兵交流的印第安人,走进一个营帐中,没过一会便带着一个年纪很大女人,走出了营帐。

  那女人看起来极为年老,年纪预估应该有七八十岁,看身上的服饰和装扮,应该是这个部落中最有话语权的人,也就是族长之类的人物。

  那年轻人将手中的纸交给眼前的老女人,老女接过纸张,放在眼睛前,透过太阳仔细观察着眼前的白纸。

  随后,不知那老族长和年轻人说了什么,年轻人便招呼着新兵跟着他走。

  新兵和队友互相对视一眼,随后调整了一下身上的枪带,跟上了印第安人的步伐。

第212章 姚广孝悟了

  跟着印第安部落的酋长,新兵穿过茂密的树林,走了大概一刻钟,这才来到一处稍微宽敞的地方。

  新兵上前仔细看着位于丛林深处的神庙,看神庙的造型并不算大,只有大概二层楼大小,神庙的占地也很小,也不知道里面供奉的是什么。

  新兵也不敢贸然上前,只是跟在老酋长的身后,看着老酋长带着一沓纸,走进了神庙中。

  等了好一会,老酋长才从神庙中走了出来,走到两位新兵面前比比划划,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

  见二人听不懂,老酋长无奈的看了眼身旁的青年,那青年则很无奈的摆手,只能对着两名新兵比划着,要他们跟着回到村子里,看样子是打算用土豆和玉米在换一些纸。

  致远号上,徐达看着这些土豆和玉米,怎么也想不到这东西能有多重要。

  毕竟现在的土豆和玉米,还没有经过育种,玉米更像是超大号的狗尾巴草,土豆则真的和豆子一样,比婴儿拳头大不了多少。

  不过看这些土豆和玉米都差不多样子,心想可能是众多品种中的一种,徐达也没有多想什么。

  礼部这边,姚广孝经过简单的外交培训之后,很轻松的便通过了考试。

  也不知道是谁出的主意,考完试居然不让提前离场,也不知道这么简单的试卷,有什么多检查几遍的必要。

  走出考场,姚广孝伸了伸懒腰,兴冲冲的来到科学院。

  刚一到科学院门口,姚广孝就感觉到不对劲。

  今天的科学院怎么这么安静?

  打铁声呢?爆炸声呢?实验人员受伤的尖叫声呢?

  看了看周围原本戒备森严的侍卫,只剩下三三两两的阿猫阿狗,姚广孝微微皱眉。

  左右思索不通,姚广孝快步来到工部。

  赵翥的年纪越来越大,打瞌睡的时候也越来越频繁。

  不过赵翥也不知道怎么想的,可能是认为死在工作岗位上,传出去会非常好听,怎么也不愿意退休。

  甚至整个六部中,赵翥是唯一一个老朱追着要他退休,却一直没有选择退休的人才。

  姚广孝跟着李敏来到赵翥的办公室,果不其然,张天赐正在这摸鱼划水。

  姚广孝一脸无语的走到张天赐背后,刚想拍一下张天赐肩膀,吓唬张天赐一下。

  却见张天赐设计一个“大圆筒”。

  看着这个结构复杂,又有些奇怪的圆筒,姚广孝疑惑的问道:“这是什么?内部分了这么多分区,却又不封闭,是打算做什么的?”

  张天赐闻言一惊,回头一看是姚广孝,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是分馏器,用来制造汽油的。”

  姚广孝笑呵呵的问道:“汽油?以气作油?”

  张天赐一脸无语的看向姚广孝,随手将图纸卷了起来:“不是以气做油,是石漆加热之后,会蒸发向上,质量轻的会在最上方凝结成汽油,质量重的会变成柴油、润滑油、塑料原材料等等。”

  “可以这么说,如果将大明比做一个人,那现在的大明就是一具骨骼。”

  “这石漆便是大明的血液,钢铁便是大明的肌肉,制度则是大明的皮肤。”

  “有再多钢铁和再好的制度,没有血液的大明也不过是干尸罢了。”

  姚广孝半懂不懂的点点头,没太听懂张天赐说的东西是什么。

  不过鉴于张天赐将石漆比做大明的血液,那想来一定是很重要的东西。

  “刚刚张少傅说,大明现在是一具骨骼,却不知这骨骼又代表了什么?”

  张天赐随意摆了摆手,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考试通过了?什么时候准备去南洋搞事……额,游说。”

  姚广孝呵呵一笑,表情很随意的说道:“这个……自然是全听张少傅的安排了,张少傅权倾朝野,便是让贫僧跳火海,贫僧也不得不去啊。”

  听着姚广孝的阴阳怪气,张天赐便知道姚广孝这个贼子,是在怪自己刚刚没有解释清楚。

  揉了揉太阳穴,张天赐长叹一声,慢悠悠的给姚广孝解释道:“所谓的大明之骨,便是大明之民。”

  “多了我也不说,说多了会影响你。我只交给你一句,那就是……”

  突然,张天赐靠近姚广孝,用很小的声音说道:“人类文明的历史,就是由人民创造的历史,而所谓的个人英雄,观其内里,也不过是人民创造的大势所趋。”

  说完,张天赐拍了拍姚广孝的肩膀:“吕宋群岛四国内乱,你去想办法让那烧的更猛烈一些。”

  “或者等太子殿下的海军,到婆皇国和大城王国征战的时候,你去吓唬吓唬周边的其他国家。”

  “尽快选吧,时间不等人。”

  随后,张天赐也不理没有回过神的姚广孝,独自离开了赵翥的办公室。

  砰的一声,办公室刚刚被张天赐关闭的门,被风吹了开来。

  这一阵风,不仅惊醒了打瞌睡的赵翥,还让一直在思考的姚广孝,也从思维深处惊醒。

  “人类……历史……大势所趋?”

  “人类的历史,就是人民的历史?人民?是地里刨食,靠天食饭的老百姓?”

  “所谓的个人英雄,也不过是人民创造的大势所趋?”

首节上一节115/14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