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92节

  如今孙策询问朝廷的意向,钟繇立即答道:“宋公兴义师,朝廷必全力相助,召天下义士,共赴国难!如今天下扰攘,忠臣义士,皆在待宋公振臂一呼,便云集响应!”

  “袁绍无毫芒之功,纤介之善,而猖狂于时,妄自尊立,势力板荡,人心不安,破之易也。”

  “其又废长立幼

  ,以袁尚为东宫,使得治下文武不合,自相分裂。”

  “此乃倾覆之势也。宋公只需挥师进讨,大败袁绍一阵,则其势必分崩离析!”

  “今宋公兴大义以救苍生,当须先入邺城,而号令天下。若逡巡不前,将恐从义之徒一朝解体。还守江南之地,此为贼耳,非仅难以进桓文之霸业,且难以自全也!”

  孙策赞许的点了点头,钟繇说的也是事实。

  如今袁绍正是板荡之时,人心动乱,此时挥军击之,一战可破也。

  若逡巡不前,让袁绍稳定了形势,反倒是显得孙策这个宋公在天下三方之中,最声势不足,为天下之奸贼。

  所以孙策说道:“孤将节制天下军兵,督内外诸军讨贼,关中形势目前如何?”

  讨伐袁绍之战,这是一场关乎天下大势的决战。

  绝非小打小闹,局限于一两郡境内。

  而是西起陇山、关内,中出雒阳、兖、豫,东至青州、东海,全面的向袁绍发起猛攻。

  孙策的军队虽然只有十几万,可参与北伐讨伐袁绍的军队恐怕不会低于二十万。

  关中之地攻河东、并州,洛阳之地攻河内、东郡,而孙策大军出兖州、青州,纵横战场数千里。

  这样会极大的削弱袁军的兵力,减少孙策的军事压力。

  使孙策不至于以一己之力,而独对袁绍,让朝廷坐收渔翁之利。

  而且这种局势,会使得袁军丧失兵力上的优势。

  袁军精兵十余万,但防守的兵力应该不止二十万,毕竟袁绍一直号称雄据四州之地,拥众数十万人,北有胡弓劲马,南有燕赵之豪杰。

  数十万人,孙策觉得他是在虚张声势。

  但像窦建德一样,有能征战南北的精兵十万,以及镇守地方的普通士卒十万,合计二十余万应该不在话下。

  如果只孙策孤军奋战,不仅胜负难料,而且免不了军队损失惨重。

  袁军当中再有几位能征善战的将领,据坚城以抗强敌,使江东十几万大军顿兵坚城之下,那就形势难定了。

  孙策希望关中、河内之地,至少吸引袁军两三万的精锐主力离开。

  钟繇此前一直持节都督关中,与关中诸将关系莫逆,对关中形势他应该是最了解的。

  钟繇也没有夸下海口,而是实事求是的说道:“关中诸将目前仍惧袁绍之威,未敢轻动也。毕竟若宋公不动,其一旦兴兵,遭袁绍大军临之,其必败无疑也。”

  “如今正是宋公为天下先,号令群雄之际。”

  孙策点了点头,也理解关中诸将的畏惧。

  袁绍大军或许打不赢孙策,但收拾他们实在是轻而易举。

  数万大军兵出渭水,哪怕引而不战,就足够关中诸将崩溃的了。

  所以孙策说道:“关中诸将武力既弘,所缺者粮也。孤希望卿自建康返回之际,莫要回雒阳,而是持节至南阳,送粮二十万石至关中,督关

  中诸将即时兴兵!”

  钟繇眼神一亮,惊喜的问道:“二十万石军粮?”

  “不错!”孙策从容说道:“这二十万石军粮,是孤赠予关中诸将的粮草,助其起兵而兴大义。孤所求者,仅武关一地也!武关由我部将士把守,则可顺利将二十万石粮草运往关中。”

  已经料到袁绍会称帝,江东又怎么会不早做准备?

  一直在积粮练兵的荆州,早就将数十万石粮草运到了前线的南阳。

  不论是孙策选择助汉室还是助袁绍,关中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若是孙策选择助袁绍,毫无疑问孙策的大军立即就会从南阳出发,兵出武关而溯丹水而上,这是当初曹操规划的讨董路线,也就是占据南阳的袁术应该进军的道路。

  曹操作为一名良将,眼光是毋庸置疑的,兵出此地,将掐断雒阳与关内的联系。

  当初讨董联军要不是皆不思进取,袁术果断兵出武关,而威胁关中,也就不会有后来董卓焚烧雒阳,迁都长安那些事了。

  这个方案,显然也是孙策一方毫无疑问会采取的最优进军路线。

  而如今孙策选择相助汉室,那大军不必自此而出,只需将粮草赞助给关中诸将即可。

  坦率讲,如果关中诸将真的兴兵十万,那这二十万石粮食,也就够他们吃一个月多一点,绝对不足两月之所需。

  但孙策绝对不信关中诸将会在进攻中拿出十万羌胡大军。他们为了防守,可能会竭尽全力,为了进攻断然不可能如此兴师动众。

  他们要是真的能组织起十万人的进攻局面,那孙策现在要防备的绝对不是袁绍,而是他们了!

  防守战中聚集起来十万部众,跟兴兵十万,跨越州郡,出兵数百里,绝对不是同一个概念。

  毕竟到目前为止,连孙策还未组织过十万精兵北伐。

  曹操也只是组织了十万人抵御袁绍,对峙于济水沿线。

  真真正正组织十万大军进攻的,只有袁绍一人。

  所以,孙策断言关中诸将最多出兵两三万,那这二十万石粮食至少足够他们半年之所需了。

  侧翼呼应半年,已经足以影响孙策跟袁绍对峙的大势。

  但孙策给他们二十万石粮草也不是无偿的,孙策必须要确保武关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待覆灭袁绍之后,大军随时可以出武关而进攻关内。

  武关其实距离长安极远,但是距离南阳的重镇南乡很近。

  关中诸将的主要势力分布在长安以西,在长安东南只有粱兴所部在蓝田,刘雄鸣所部在商县。

  其中商县的刘雄鸣距离武关是最近的。这是一个平民出身的山贼,少以采药射猎为事,后聚众山岭,盘踞于南山一带。

  他的野心和眼界,都只在自己的山上那一带,连商县都没有进驻,恐怕更关注不到几百里外武关的重要性。

  所以钟繇思考了片刻,对孙策回复道:“某会入关中,为宋公说服关中诸将,陈述利弊,令其割武关一带,以给南阳。”

  孙策当即起身,说道:“有钟卿此言,孤知义师当连横千里,所向无敌也!孤亦将调集三军,陈兵边境,枕戈待旦,不日便誓师北伐,诛除国贼!”

第310章 进攻演练

  天子刘协应对袁绍称帝的处置堪称是十分优秀,曹操将他政治方面的果决狠辣演绎的淋漓尽致。

  不过也可能是因为当初袁家已经称帝过一次了,所以汉室已经有了周备的应对方案。

  应对袁家称帝,朝廷采用的一直是同一个方法,即广封将军,号令天下诸侯共击袁家。

  这一次天子除了封孙策为宋公之外,又封张燕为征东将军,令其出黑山而袭扰常山、中山一带。

  又封鲜于辅为建忠将军、幽州牧,令其连结乌桓、鲜卑、幽州名豪等举兵十万,南下讨贼。

  当然,关内诸将,朝廷也全部厚加封赏,关中十将全部位列将军号位,马腾、韩遂等人则进位至左将军、右将军,就连马超、庞德、阎行、程公英等马腾、韩遂部将也晋升为中郎将、校尉等职。

  好在朝廷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对孙策治下的这些官员没有进行封赏。

  现在孙策治下的官员,与孙策关系本来就很微妙,各州刺史都诚惶诚恐,惟恐孙策猜疑其忠心所向。

  这个时候,如果汉室过来封赏他们为州牧、将军,他们将愈发心中不安。他们若是领了汉室的州牧、将军位号,那不就成了自成一系的藩镇?有叛乱、独立的倾向。

  可是他们非常清楚,他们若是举兵叛乱,今日举兵,次月就悬首建康了。

  各州刺史没有兵权,甚至募兵的财政都是从建康划拨下来的,他们根本不敢妄想兴兵之事。所以为防孙策猜忌,也根本不敢与汉室有任何接触。

  孙策也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局面,已经是如履薄冰,再无退路,此时此刻,不进即身死族灭。

  所以他送走天使钟繇之后,就带着文武诸将抵达昭明宫外的玄武湖,在这里视察水军的训练情况。

  这里常年驻扎了百余艘战船,演练水战之术。

  孙策另一位比较注重的大都督陆逊此刻就担任这支水师的代理校尉。

  江东大军的扩军,不仅仅增加了步骑规模,水师规模也同样有所增加,陆逊正是因为常年在这里训练,又表现优异,所以才成为了行平虏校尉。

  孙策率文武将校到处,就是看江东大将周瑜组织的水军登陆演练。

  这一次演练,水师集结了三万人,孙策等人在玄武湖登船之后,便随艨艟顺流而入长江,与江面上的三万主力舟师汇聚。

  如今江南正是秋高气爽之时,三万大军集结,规模恢弘而浩荡。

  与三万大军主力汇聚之后,孙策便从艨艟转到了楼船之上,舰队劈波斩浪,迎面的风吹的孙策朱红色大麾猎猎作响,孙策不禁扬声开口:

  “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戈矛成山林,玄甲耀日光。”

  “猛将怀暴怒,胆气正纵横。”

  “谁云江水广?一苇可以航。”

  “不战屈敌虏,戢兵称贤良。”

  “古公宅岐邑,实始剪殷商。”

  “孟献营虎牢,郑人惧稽颡。”

  “充国务耕殖,先零自破亡。”

  “兴农淮泗间,筑室都徐方。”

  “量宜运权略,六军咸悦康。”

  “岂如《东山》诗,悠悠多忧伤!”

  在甲板之旁,周瑜跟随着孙策,说道:“宋公豪情万丈,此诗有豪迈之风。”

  孙策笑着说道:“豪情壮志都是三军所壮,孤这豪情能否雄扬万里,还是要看公瑾水师是否能建奇功啊。”

  周瑜看了一眼江面上密密麻麻云集的三千多艘舰船,意气风发的说道:“有此雄师,何忧敌虏不灭?某已准备完全,请向宋公演练。”

  “可!”

  随着孙策下令,周瑜立即接让一旁的校官挥旗,发出旗语。

  旗舰上的命令发出,顿时百余艘舰船脱离了舟师大队,载着大量士卒,劈波斩浪,疾速向北岸驶去。

  虽然江面上风高浪急,这些船只还是如离弦之箭一般,猛烈且迅速的抵达了岸边,数以千计的将士,在船只刚靠岸的情况下,就跳下了船舶,踩着江水冲上了暗滩,然后有人快速列阵,向前推进,有人快速修建木桥、码头,接引后方舰队的大船抵近。

  此时岸上也出现了大量的烟尘、胡马,由江东铁骑充当的假想敌正迅速的冲击暗滩。

  双方箭矢激射,除了没有真的安装箭头之外,可谓是已经极限接近实战了,损耗的箭矢数以万计。

  而很显然,骑兵只依靠骑射,无法击溃岸上的守军。

  虽然登岸的是水师,可他们的箭阵也未弱于普通的弓弩手,尤其是指挥登岸作战的陆逊,将部队并未摆在很险峻的险阻之地,而是就在滩涂平原上,甚至给骑兵留出了一块平原浅滩,仿佛在邀请他们冲击。

  指挥骑兵作战的陈武见此以为水师有埋伏,果不敢冲击。

  双方对峙了一个多时辰,可能是因为演习的缘故,反正也没有孙氏,陈武最终还是没忍住,冲击了过去。

  可随着箭阵的万箭齐发,这片浅滩迅速转变成了一处吞噬双方的沼泽地,中箭的士卒被迫撤退,立即就阻挡了后续的冲击,在战场上,就意味着这里已经一片尸山血海,不宜再冲锋。双方只能在这里添进去有限的部队,不断绞杀,消耗。

  而江东有部队规模优势,至少在登陆这一点处,江东有绝对的规模优势。

  后续的部队增援迅速赶到,双方消耗,很快就判定进攻的陈武战败。事实上此时陈武已经亲自冲阵,阵中间将士激烈冲撞,沙土飞扬,等陈武被拖出来的时候,已经是灰头土脸。

首节上一节292/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