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276节

  尤其是休养生息了接近两年的时间,使得他部队、粮草都十分充裕,曹操可以烧毁袁军几十万石粮草,袁军依旧能有补给运上来。

  可曹操败一次,就满盘皆输了。

  因为他已经没有了败退的余地,他中军营地被突破,大军甚至无法后撤重整形势。

  因为江东北伐的大军已经逼近他

  与袁绍交锋的前线!

  他的左右两路军队慌乱之下被袁、孙两军夹击,会顷刻间崩溃,南逃的军队将一片溃散。

  只是,孙策想过会打赢曹操,却没想到会这种情况下打败曹操。

  袁营的将领张、高览非但没有叛乱,反而拼命奋战,一战击破了曹军主营。

  可现在的局势下,袁、孙联军具有压倒性的优势,曹军败亡是注定的,连天子都不敢出兵,更何况两名河北将领?他们怎么可能弃优势而投曹?

  孙策看向舆图,目光微凝,说道:“天子到底是没有中兴之主的魄力!他若果断出兵河内,导致袁绍仓促回援,兵败之际,我等再破曹操于补给断绝,则天下可立定也!”

  随着周瑜、诸葛亮的两路进军,近乎完全切断了曹军的补给。

  当前形势下,对江东最有利的态势无疑是袁败曹胜,然后江东的北伐大军力挫曹操,收拾残局。

  那孙策将携大胜之威,一举扫平天下。

  可惜了,天子终究不是穿越者,根本没有这种孤注一掷的魄力。

  朝廷的公卿官员,大多保守腐朽,能混一天是一天,非常畏惧主动改变。更没有以自身为码,参与这场天下归属的棋局的勇气。

  所以时局竟然真的发展到了当初孙策所预料的一般,朝廷军队集结于河内,似乎有观衅而动的打算。可朝廷没有魄力北伐,最终错失了良机。致使袁绍将成席卷天下之势。

  贾诩则继续说道:“将军,以某愚见,曹操此时败退已成必然,陈留一隅之地,不足以养其军,将军宜速遣使携车马以迎之,纳其为藩。否则若其归附他人,终为我大患。”

  “归附他人?”孙策惊诧的问道:“贾卿此言何意?”

  贾诩大步走到舆图前,手指舆图西部,说道:“袁绍大军已突破曹军中军,将曹军分为左右两部,曹操所在左部,上接黄河,西邻河南,其去势仍未可知也!”

  仍未可知!

  也就是曹操除了投降孙策、袁绍之外,还有别的地方!

  孙策蓦然反应过来,问道:“贾卿言下之意是,曹操可能率部归附天子?”

  以袁绍那封讨曹操檄文,和袁曹交战以来这么久的血仇,曹操肯定不敢赌自己投降袁绍之后的结局。

  汉末这些诸侯,胸襟气度都稍微差了一些,他曹操跟张邈、张超争兖州的时候,可是把这些发小、故友的三族尽数夷灭了!

  他以己度人,怕是也不敢投降袁绍。

  包括孙策,也觉得曹操若是投降,袁绍大概率会借他首级一用,以壮威势。

  所以曹操如果不率部南归于孙策,那就只能西进归附天子!正好他左路军也与河南近在咫尺。

  那这兜兜转转一圈,历史还是回归了他的正轨,曹操怕是又遇到了奉天子以令不臣的宿命。

  以曹操之奸诈,哪怕是以政治权斗,也可能取得朝政

  之权,更何况他还带了数万军队归附。

  贾诩立即点头,说道:“某深忧于此啊。若曹操、刘备皆率军拱卫关西,则天子将拥众不下五万,其有虎牢之险,关中之富,又兵精将猛,终为雄据关西之势。而刘璋暗弱,朝廷之令,其恐难以违抗。若益州归于朝廷,则关西势起矣。”

  孙策暗吸了一口凉气,好家伙,这些曹魏要变西魏了!

  而孙策记得,西魏的宇文泰好像就是搞均田制,建立关陇军事集团,然后称雄于天下。

  这跟曹操还真是有点类似,就看曹操是否该屯田为均田了。

  在关中均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地有大量的荒田,只要给流民授田百亩,很快就能恢复生机。

  孙策有些后悔当初没有采纳张的上计了,张、荀都劝他纳曹操为藩篱,可惜他深受后世观念影响,迟迟难断。

  许县已经被攻破,曹操三族近乎被斩尽杀绝,这种情况下,就算自己派车马过去迎曹操,他归附的可能性亦微乎其微了。

  此时派使节过去,也只能算是亡羊补牢。

  孙策立即做出决断,说道:“快马传讯给周瑜、诸葛亮,让其全力进军,以抢占兖州郡县。再派使节前往曹军营中,迎其南归。”

  如果曹操肯归附,孙策不吝于将陈留、济阴、昌邑一线都借给他,供其养军兵,筹粮草。

  孙权借荆州给刘备,自己借兖州给曹操!

  孙策这里一边下令使节疾报,一边亲提大军全力向北进发。

  走在路上,四面八方的信使就极速汇报过来。

  张、高览这一战攻破曹军营地的效果已经快速显现,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出来曹操败亡不可避免。

  首先是战场附近的曹营士吏纷纷大举投降袁绍。

  这些人早在袁绍南下之前,便畏惧袁绍之威,暗献降书。

  如今曹操主营被破,军队被一分为二,大势已去,这些人立即顺势而降,济阴、济北、东平等郡县皆献城归顺于袁营。

  就连陈留太守也想归附袁绍,只是周瑜当即立断,丢下军队辎重,先率六百余轻骑,兼道倍进,冲入了慌乱的陈留城中,控制了陈留郡府。

  而正在与诸葛亮对抗的吕虔等人,直接率军归降,使诸葛亮也迅速抢占了济阴郡的治所定陶。

  诸葛亮大军入城不久,袁军将士就赶到了城外,要求江东军队撤出兖州。

  双方因此而爆发了一场争斗,魏延促然发难,直接斩首了袁军主将首级。

  由于双方还是盟军,自然不可能展开阵势,以堂堂之阵打一仗。

  所以谁更狠绝,谁能更当机立断的斩杀敌方主将,谁就能占据优势。

  袁军主将被斩,三军震怖,被迫后撤了十余里,以待将令。

  这是有极大战略意义的,不然魏延也不会冒着巨大的风险,直接斩杀盟军将领。

  袁军撤离定陶,则意味着江东军队进驻到了济水一线,将来袁、孙两家划界必然是以酸枣、定陶一线南北分治兖州,隔济水相望。

  而曹军右路的数万军队则已经来不及被孙策所染指了,他们距离袁军太近,除了万余人奔溃南逃之外,近三万曹军精锐,举众而降于袁绍。

  袁绍此次大破曹操,的确是声威大振,曹营将校皆以为袁绍善用兵如神,乃北方之雄主,故而纷纷归附。

第293章 曹操绝路

  袁、曹双方的划地对峙持续了非常漫长的大半年,但分出胜负的关键出现后,局势的变化又极快无比。

  随着曹军被分割成左右两部,袁军还没有来得及合围右路,右路局势就演绎了一个兵败如山倒,数以万计的军队投降袁绍。

  而离孙策更近的左路虽然没有崩溃,但也形势转危,再不复能与袁、孙联军对峙时的恢宏气度。相反才短短数日,这一路就败退的十分狼狈,断粮加敌军的追杀,使得曹军损失惨重。

  尤其是河北的胡骑,不断骚扰曹军,使得曹军士卒多披创伤,盘跚而退。

  孙策连夜派是仪携车马、仪仗前往迎接曹操,但很快是仪就返回复命了。

  见到他面露遗憾的表情,以及略显仓皇的仪态,孙策就有不好的预感。

  果然是仪一开口,就传来了一个不利的消息。

  “禀将军,我已见到了曹孟德,力陈将军欲聘其为上将,分郡县予其以养兵马,然曹孟德怒发冲冠,言将军与其有灭族之仇,其宁死不屈于将军之下!待我返回之际,曹操已经西进至中牟一线,如今算路程应该已至荥阳-敖仓一带。”

  这里有此前朝廷准备的粮仓,以迎曹操供奉。

  曹操如果夺下了这一带,不论是稳住形势,还是向天子称臣,形势都会更从容。

  袁曹对峙的战场距离河南实在是太近了,几乎就是一步之隔,曹军只要向西转进几十里,就能进入天子治下。

  这对袁绍、孙策而言其实都非常不利,孙策这种诸侯,自然不会将一切都指望在一个虚无缥缈的可能性上。

  本来曹操南附的可能性就极低,所以在派遣是仪前往迎接曹操的同时,孙策也已经让部下星夜兼程向陈留进军,在周瑜、吕蒙、张辽等人麾下集结了五千精骑,准备袭杀曹操。

  如果曹操不肯归附,那就一举将其铲除,来一次当阳之战的重演。

  这也是他麾下大量文武的主张,这么大的势力,当然不可能只有一种声音。

  有张、贾诩这种主和纳藩的派系,自然就有周瑜、吕蒙这种主战的强硬派系。

  曹操如果成为江东的藩镇,那当然会极大的影响江东武将们的利益。

  这世界上能征善战的将领难道只有他曹操一人?

  周瑜、吕蒙、张辽、张飞等人都强硬主张,宜趁其败,疾击之,以除此大患。

  铁骑一日一夜三百里,不论何时出兵都为时不晚。

  此时周瑜等将领已经在开封城内厉兵秣马,随时准备开拔。

  开封即河南尹最东南角的县邑,距离许县只有三百余里,距离陈留的郡治陈留县更是只有不到百里。

  大军粮草后勤都已经备齐,只待孙策一声令下,立即迅捷出击,斩杀曹操。

  铁骑一日一夜三百里的情况下,曹操率领大军主力可能还没转进几十里,阵脚还没有稳住。

  如今是仪传

  回曹操答复,那就是铁骑出击的时刻了。

  现在唯一的顾忌和掣肘就是曹操已经退到了天子治下,不论哪个时代地方诸侯和割据强藩,明火执仗的带着部队攻击天子京都附近,这都是一个有失天下之望的举动。

  江东治下还有不少的文臣武将都有着匡扶汉室的理想,比如赵云、魏滕等人。

  孙策如果称帝,再与汉室开战,或许阻力还会小一些。

  在没有称帝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以为孙策是效仿桓、文霸业,尊王攘夷。这时候冒然攻击天子治下,总会让人疑惑,是不是欲效仿董卓、郭汜等人,动摇社稷,危害天下。

  孙策正在犹豫,刘晔这位皇室宗亲却忠烈慷慨,厉声进言,说道:“将军,曹贼祸害天下,荼毒朝廷郡县,一路劫掠西进,我等正是追杀溃兵、乱军,为朝廷除大害也!”

  他这位皇室宗亲尚且态度坚决,孙策立即不再迟疑,做大事者不拘小节。

  己等只要打着为天子除害的名义,就算稍有逾制,也无碍于大局。关键还是在于除掉曹操!

  曹操被除,哪怕天下稍有物议,也已经无碍于大势。

  所以孙策立即下令,说道:“让周瑜、吕蒙、张辽、张飞等立即领铁骑五千全力追杀曹操!”

  刘晔继续说道:“只恐天子会出兵接应曹军啊。”

  如果天子出动两万朝廷军队在荥阳一线接应,五千铁骑纵然击破曹军怕是也难以斩杀曹操。

  孙策看向是仪,问道:“袁军如今追到哪一线了?”

  是仪立即回道:“大概在原武、汴水一线,即河南尹北部,沿黄河一线。”

  那这正好与江东大军在一南一北两个方向上追杀曹操。

  铁骑从开封出发,是沿鸿沟以南向敖仓一带疾行。

  将来袁、孙两军也很可能以鸿沟为界,南北中分天下。

  孙策还在思考铁骑追杀是否会跟天子兵戈相见,是仪接着又说道:“将军,袁绍追杀的态度极为坚决,该部不仅有胡骑追击,传闻亦有数万大军正一路西进。”

  闻言,帐内诸人皆是一惊,袁绍这是不满足于击败曹操,欲以席卷之势继续破天子于三河一带?

  雒阳这块地方,可并非什么适合防守的要地。

  他没有关中之险,自北而东,都有大片的平原可以进攻。

  如果袁军趁大胜之威,继续西进,很容易就可以拿下河南、河内两地。

  天子的两万军队绝对挡不住袁绍的兵锋。

首节上一节276/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