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 第163节

  要知道威震天下的平东将军、平陶侯吕布都已经被孙策一战击败于淮右。

  其正是威震淮南之际,军中士卒闻孙策之名便不敢心怀抗拒之意。

  刘偕不得不再一次对纪灵说起近几日屡次谈及的事情:“纪将军身为大将,当为全军做长远之计,焉能拘泥于军令?寿春远

  在千里,对军情皆不知晓,其令差之谬矣。将军当效仿周亚夫,独断军情,以定胜负。”

  纪灵焦躁的走在帅帐之中,这能一样吗?周亚夫独断专行,那是能打胜仗,所以君王诸侯都对他宽厚奖赏,不计较其违抗君令。要是他周亚夫没打赢试试?天子第一个砍他脑袋,诛他三族。

  自己这要是违抗后方将令,带着部队撤离前线,怕是回到寿春一定结局惨烈。

  到时候,自己一个畏孙策如虎的罪名一定是免不了了。

  虽然全军都惧怕孙策,但至少其他人还能伪装,甚至一边伪装内心的胆怯,一边指责他纪灵的怯战。

  这种事,从袁术以下,所有人都是相同的德行。

  袁术那也是看见曹操率军来讨伐他,就能立即丢下部队,从豫州讨回寿春的不堪存在,只留下将领在前线死守,被曹操一个接一个的砍了脑袋。

  但袁术虽然怯战,他要求部将死战的勇气还是有的。

  纪灵和刘偕都写信给袁术请求撤军,可袁术言辞激烈的拒绝,要求纪灵一定击破刘备。

  可能袁术也知道,纪灵他打不赢孙策,所以对孙策的存在直接选择了忽略,回信中没有任何对孙策应对的方法。

  好像刻意忽视了这个人,前线孙策就不存在了一样。反正就是要求他纪灵,一定要大破刘备。至于孙策怎么应对,只要我没有提及,我就可以假装他不存在。

  这就是只提要求,不管条件。

  遇到袁术这么个老板,纪灵也很绝望。他只能恨恨的骂道:“孙策小儿,叛主背恩,不思廉耻,还主动与我等为敌,简直无耻小人,合当天诛!”

  但他也就只能偷偷骂一骂,这种事他根本不敢宣之于全军。

  甚至连袁术都不敢大肆声扬,自袁术以下,就仿佛无视了江东藩镇的自立,无视了孙策与袁术的决裂。

  自始至终,哪怕到袁术身死,也没有任何一个淮南系文武臣子公开骂过孙策一句。

  这主要原因就是没法宣扬!要是骂孙策,就会动摇淮南的根基,让士兵心生疑惑。

  毕竟孙策是因为反对袁术称帝,才导致的与袁术决裂,这是占据天下大义的。他孙策可是朝廷正式任命的讨逆将军,又不是袁术自行招募的属吏或者部曲。

  孙策因反对袁术称帝而与其决裂,可谓大义在身。

  反倒是袁术以汉家将领臣子的身份,僭越称帝,大失人望民心。

  普通士卒看不清太多,但他们一旦得知连袁术麾下最战功卓越得大将都因为袁术称帝而决裂,他们就会思考自家主公得称帝是否正确。

  甚至大部分将领也会迷惑,比如刘偕,他现在就慌张的口不择言,问道:“主公也是不知作何想,非要称帝!如今北有吕布,南有孙策,东有刘备,西有刘表,还有更加恐怖的曹操。我等对这些诸侯,就未尝大胜一次

  。若称帝引得这些诸侯来攻,我等可如何抵挡。”

  他刘偕可以不怕吕布、刘备,但对孙策、曹操的恐惧那一定是深入骨髓的。

  纪灵恼怒的说道:“想这些又有何用?想想怎么撑过当下才是务实之法。天地大寒,营中士卒冻疮者十有二三!必须严加守卫营垒,防止为敌所趁。你部将士,需担负重任。”

  还让我担负重任?

  刘偕恼怒,他部下本来就怨声载道,再顶着严寒冰雪戍卫营垒,他都怕引起营啸,自己死于叛乱之中。

  但刘偕还没来的及抱怨,亲卫忽然撞开营帐,闯进来惊恐的喊道:“将军,将军,大事不好,前营被攻,燃起大火,正陷入混乱当中,吴广陵遣使前来,急求救援。”

  “什么?前营被攻?”纪灵立即掀开营帐,扑面而来的寒风如刀子一般割在其手上。

  而更让其身体僵硬寒冷的是前营方向,火光冲天,黑雾弥漫!

  如此大火,前营必定大乱,只靠前营怕是根本守不住了。

  纪灵立即喊道:“集结营中将士,即刻随我前去救援!”

  “且慢!”刘偕立即止住纪灵亲卫,说道:“纪将军,切不可莽撞啊。这大火起的未免太快,十分蹊跷。难道吴广陵连稍微抵挡都抵挡不住?据我所知,孙策可是只率千余骑前来支援。攻营的主力必然是徐州将校。而徐州将校,战力何时如此卓绝了?”

  纪灵一愣,随即愤怒的变色:“他吴景亦叛变了?我就知晓,这些孙家部曲皆靠不住!”

  刘偕也不敢乱下定言,不然将来若是吴景没有叛变,他就成污蔑同僚了,所以他说道:“还不宜妄下定论,我以为稳妥起见,应派斥候前去勘查一番。”

  纪灵也踌躇了,若吴景没有叛变,他这一耽误,就救之不及了!

  刘偕见此,低声在纪灵身旁说道:“纪将军何必迟疑?若吴景已然叛变,故意里应外合,引我出兵,此举可以避免大军受敌埋伏。即便吴景未叛变……纪将军不是正缺一个退兵借口?”

  纪灵顿时眼神一亮,重重点头。到时候自己退兵就可以将责任皆推到吴景身上了。五路伐刘,正是因为吴景所部被击溃,其他各路才不得不撤军。

  “那先不着急集结全军,即刻派斥候前往前营探查形势。”纪灵阴恻恻的笑着下达军令,就让他们孙家部曲自相残杀吧!不论吴景死活,对自己而言都是一件有利之事。

  他死了自己正好休兵止战,不用再取广陵了。跟孙策对垒这种事情,还是交给其他人吧。

  而相比于纪灵这里的云谲诡波,正在猛攻前营的关羽所部就刚猛果烈太多了。

  甚至其刚猛悍勇,让观战的孙策、蒋钦等人都为之震撼。

  关羽亲自披坚执锐,统帅三军,猛攻吴景统帅的前营。

  严寒当中,士卒弓弦被冻僵,难以拉开。

  故而

  关羽不避锋锐,亲自身先士卒,正面猛攻前营辕门。

  二十余名袁军将士挺矛而上,关羽奋长矛重铠,大呼先入,手斩贼将,又驰突四击,当其锋者,无不应刃而倒,其身后士卒皆奋死而战,以一当十,敌军披靡!

  只一次猛烈突击,徐州将士就在关羽率领下,猛然攻破了袁军营门。

  密密麻麻的徐州精锐,从辕门之下鱼贯而入。

  关羽骁勇无比,征战之处,左右驰突,所当皆披靡,真真正正的万人敌!

  蒋钦看着关羽亲自奋死,攻击之处无所不破,军锋所到敌军无不披靡,震撼的问道:“将军,这般猛将,大军如何才能挡住?”

  孙策也看向营寨之中,袁军一切试图抵抗的方阵,都被关羽冲击披靡,溃兵满营,不得不说道:“如此猛将,正面堂堂之阵,实在是难以与其争锋啊。”

  难怪他能威震华夏,破敌七军。

  关键是关羽不仅一人勇猛,其体恤士卒,军心如虹,此战,诸军争奋,所向无前!

  关羽更是率亲卫突击到营垒中,夺吴景大纛而舞,三军将士,无不士气振奋,勇战向前。

  而袁军士卒皆疲敝不已,身体冻疮,连长矛都握不住,根本挡不住士气如虹的徐州军士卒。

  激战只半个时辰,袁军就已经抵挡不住了,近五千人的营地,已经摇摇欲坠。

  孙策果断举起长槊,下令道:“全军随我冲锋陷阵,踏破敌营,插入敌军之后。”

  孙策一声令下,上千铁骑立即策马而动,红袍玄甲,在晨曦之中,光照日月。

  守营的袁军士卒,一见到这旌旗飘扬,势如狂潮的铁骑,军心瞬间彻底崩溃。

  “孙郎!是孙郎的铁骑!”

  “孙郎亦至,莫要无谓挣扎,死亦白死,快逃。”

  “逃吧,我们凭什么抵抗孙郎铁骑?莫要白白送死!”

  一片混乱的袁营,再也抵挡不住,吴景不得不率领十余骑突围而走。

  孙策看了一眼吴景突围的方向,立即下令:“诸将士,跟我插入敌后,断敌退路!”

  上千铁骑立即鼓号齐鸣,跟着孙策踏破敌阵,突出营垒,向着西南疾速进军,一直追杀溃兵二十余里,大量溃兵直接被碾进了淮河,坠水而亡者数以百计。

  而此时徐州上万大军的猛攻依旧未结束,纪灵所部左军都督李丰率军疾驰,救援前营,却被刘备所埋伏,刘备亲自冲锋陷阵,引大军猛攻。

  李丰所部能调用的三千余人在行军中措不及防,来不及列阵,就被刘备大军截断,被打得大败而归。

  当场被阵斩上千人,余部溃不成军。

  刘备所部则继续攻击敌军左部,彻底大破敌军,阵斩李丰于营中。

  此时纪灵、刘偕才确定,这一战并非是敌军的试探,而是倾主力而来,欲将其一战彻底击溃。

  但此时,他们反应过来已为时已晚,袁军前营被彻底击破,死伤无数,左营等卸甲投降。

  刘备、关羽汇集主力包围向洪泽之畔。

  纪灵急忙集结全军,背湖据险自卫。

  可是三万余大军,此时能够集结起来的部队也就寥寥万余。

  其不论军心、器械,戎装补给,甚至连人数规模都不及孙刘联军。

  下午,孙策与刘备、关羽便集中兵力,三面围攻纪灵于洪泽之畔!

第175章 丰厚缴获,一夜暴富

  洪泽之畔这场战事,已经堪称是汉末以来规模非常恢宏的战事之一了,此战胜负将直接决定整个淮右地区的归属。

  袁军大将纪灵与都督刘偕、梁刚等人聚众万余,沿湖布阵,据险自卫。

  由于孙策铁骑猛插敌后,切断袁军归路,彻底切断了纪灵与淮南的联系,袁军不得不背水列阵,决死一战。

  而孙刘联军也是集中兵力于此,刘备、关羽、陈到、麋芳等将领率上万步骑从三面猛攻敌阵。

  孙策更是直接带领上千玄甲铁骑,列阵战场之侧,准备亲自率领具装龙雀突骑,攻敌薄弱之处,一击定鼎战场乾坤。

  田豫跟在孙策身边,看着前方自家徐州大军旌旗招展,高歌猛进,各路奋进,也是壮气益烈,说道:“袁军仓促间背水列阵,阵列不展,占地狭隘,使其勇者不得前,精锐不得奋击,而关将军所向无敌,必能将敌阵势彻底捣乱。”

  眼下就是最经典的锤砧战术,只是这一次担任砧板的变成了洪泽湖水,刘备、关羽等徐州精锐大军则是钢锤,每一次猛烈突击,都会挤压纪灵大军的阵线空间,当一个一个间隔排列的方阵被挤到了一起,当士兵们再没有了队列空间,不得不密集的靠在一起,连长矛都无法调转方向,那就只能认人鱼肉了!铁骑一次突击,将彻底碾碎这些无法抵抗的敌军。

  此时双方弓矢难开,拼的只有短兵相接,比的只是三军奋勇,靠的全是将士用命!

  这一刻,战场上,徐州将校占据了完全的上风。

  刘备亲自冲锋陷阵,率领精锐士卒,猛攻右翼梁刚所部。这位昭烈帝,此刻终于展现出其名将之风。

  他手持双剑,左砍右杀,胆气奋甚,跟在其身后的亲卫平日里深感其宽厚得人,此时皆愿奋死命,高呼而战,所向无前!数百名将士,手握重戟长矛,直砍直刺,不避锋锐,简直所向披靡。敌军根本不敢奋死与其争锋。

  战场上,刘备之勇武,堪称当世猛将。其冒白刃,突强固,奋不孤身,手斩二十余人。

  而关羽更是挺身陷阵,万人辟易!

  他率部从左翼猛攻刘偕所部,刘偕麾下精锐重装庐江上甲也根本挡不住关羽兵锋。

  其亲自横冲其阵,出入重围,拔旗斩将,所向无敌。

  在刘备和关羽的猛烈攻势下,只用了一个时辰,袁军左右两翼就被彻底驱赶至中军之下,乱作一团。

  此时的袁军,已经再无余地调度支援。

  刘备乃派遣使者孙乾抵达孙策面前,问道:“孙将军,我孙、刘联军,协力破敌。但此战一直是我徐州将校在奋死而战,难道孙将军麾下这上千精锐铁骑就打算一直这样束手旁观?我主遣我来询问,吴侯何时发起攻势。”

  孙策毫不客气的说道:“如今还未是我出战之时。请

  告知贵主,将中军、右翼主力,皆调往左翼,集中兵力发起猛攻。在战机合适之时,孤必会亲自率领铁骑,冲锋陷阵,一击破敌!”

  面对这般强硬果烈的孙策,孙乾一时语塞,难以与之争执。他只感觉自己气度上就不足,没有这份掌握全局,不容置疑的坚硬决心。

  就像现在,孙策的态度强硬坚决,孙乾明确的感受到一份将军的钢硬气度,自己不论说什么,都不可能改变吴侯的决断。

  此时田豫开口,对孙乾说道:“吴侯神武雄才,举三军之众,决机於两陈之间,与天下争衡,所向无敌。公何须质疑吴侯决断,只需如实汇禀刘使君即可。”

  孙乾咬了咬牙,便当即跟孙策告辞,疾速打马而归。

  刘备亦不愧是当世豪雄,在孙乾汇禀之后,没有任何拖沓,果断开始抽调部队,增强左翼。

  而战争就是要是追求广阔战场上我方能够形成局部优势,呆板的防御只会导致输给规模庞大的敌军。

首节上一节163/31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