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第257节

  房玄龄接上话茬道:

  “恐怕我大唐的公主还没到,这西突厥大可汗项上人头就已不翼而飞矣。”

  甘露殿众臣对于胡人习俗并不陌生,一旦动乱起来换可汗简直比换衣服都快。

  若是能让各部落都有好处可拿,那你就是至高无上的大可汗。

  可你居然想割让一半领土去娶一个公主?

  那就休怪十姓部落连夜起兵为突厥诛贼了。

  秦琼闷闷道:

  “陛下无错,对胡人,打服比什么都好使。”

  李世民开心的点点头,甚是赞同。

  不过心底反而升起一抹阴云:

  这已经是贞观二十年了,那唐太宗的生命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有生之年能看到西域尽归于唐否?

  【贞观二十一年年末,李世民再次下达了灭国诏令。

  这一次的目标是焉耆西边的龟兹国,而所有人都知道,此乃敲山震虎。

  真正的目标乃是龟兹国身后的西突厥。

  诏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契何力为副手。

  郭孝恪为前锋军,同时诏铁勒诸部,以及突厥吐谷浑等番兵,合计十万大军,剑指龟兹国。

  大唐的正式起兵让整个西域顿时山雨欲来风满楼。

  面对即将来临的大战,西突厥大可汗选择先行肃清内部。

  前可汗的部将亲信阿史那贺鲁被追杀,走投无路下选择叛出西突厥给唐军当向导,这里我们简称他小鲁。

  有了带路党,唐军的大军行进的相当顺利,一战直接击溃了重新被西突厥占据的焉耆,随后继续向西进军龟兹。

  龟兹王在西突厥的支持下早就有所准备,起五万大军,准备称称唐军的斤两。

  而面对实诚的西域人,唐军则是玩儿起了心眼子:

  前锋韩威率千余人进攻龟兹,在遇到龟兹大军后佯装败退,而在后方唐将曹继叔早已准备好。

  龟兹王只觉得唐军一触即溃徒有虚名,随后就踏入唐军陷阱,五万龟兹大军被唐朝先锋军击溃,龟兹王惊惧而逃。

  面对逃跑的龟兹王,唐军紧追不舍,龟兹王最终逃入拔焕城,也就是今天的阿克苏,如今盛产苹果。

  龟兹王据城而守,坚持了一个月,这个成绩已经可以自傲了。

  破城后人,龟兹勋贵几乎尽数被唐军擒获,唯独漏了龟兹宰相:

  此人继续西逃,去西突厥请到了一万突厥精兵,然后他想要断唐军的后路。

  西突厥精兵在龟兹宰相的带领下偷袭了被唐军镇守的龟兹国都。

  靠着宰相的身份,龟兹宰相顺利入城,并号召了一部分龟兹人加入反抗,与唐军展开了巷战。

  突然被袭击的情况下,名将郭孝恪落单战死,龟兹人士气大盛。

  直到此时曹继叔与韩威才率军赶到,面对依然还在猛攻唐军的龟兹人,两人率部加入巷战。

  战斗从头一天的傍晚打到了第二日的凌晨,最终西突厥的援军败退。

  但龟兹宰相犹不死心,不过数日后,便再次带领西突厥人进犯。

  但这次没有了偷袭的优势,韩继叔率领唐军正面击败了西突厥军队,龟兹宰相也被龟兹人擒获,献给唐军。

  龟兹国亡。

  而大唐的将军永远都能给二凤惊喜,行军长史薛万备挟灭龟兹国之威,率五十唐骑,直入于阗国。

  一番交涉下,于阗国投降,国王亲自去长安朝贡,于阗国亡。

  随后唐军在焉耆、龟兹、于阗、疏勒设置军镇,称安西四镇。

  疏勒也在事实上亡国。

  至此,时隔四百年之后,在李世民的有生之年,西域再次被纳入华夏统治疆域。

  唐朝的威名也比大汉时代传播的更远,对中亚正式有了影响力。】

  李世民情不自禁站了起来,心里不断回荡着那四个字:

  有生之年!

  这就足够了,他不想所谓的奋六世之余烈,自己的功业,还是由自己完成比较好。

  当秦王的时候,曾羡慕汉武,为皇帝后,又立志超越汉武。

  好在,有生之年真的完成了这个宏志。

  没有穷兵黩武,没有劳民伤财,这就已经足够了。

  光幕上大唐的疆域前所未有的辽阔。

  侯君集满眼都是失落。

  李靖捋了捋胡子,很是欣慰,这大唐功业,他的功劳直到千年之后也没忘记,就已足够。

  李世看着瞧了瞧北面,一边开心一边狐疑:这薛延陀不过一国,剩下的两国呢?

  随即瞧了眼苏烈:

  小老弟,好好呆着,去打些边边角角吧。

第168章 王玄策

  成都府衙。

  益州的气候相较来说算是比较温暖的。

  但此时厅内俱是一片抽冷气的声音。

  不同于读史书时,对于“饮马翰海”、“燕然勒石”等词只能凭空想象。

  那唐朝的疆域被用相当醒目的朱红之色标识了出来。

  这片朱红色随着时间的推进,向辽东推进,与那高句丽僵持。

  然后向北推进,将整个薛延陀吞并了进来,疆土扩大了近乎一半。

  接着通过细长的河西走廊,鲸吞西域,这片朱红色与北方连成一片。

  最终呈现在他们面前的就是一片空前辽阔的疆域。

  “何其……壮也!”

  张飞一时失语。

  图像表示本就比文字要直观,更遑论后世这种会动的图了。

  刘备凝视着这个飞速扩张的帝国。

  大汉十三州无人不知,刘备自己房间里挂的就有一幅如此的大汉疆域图。

  如今所领之地方才荆益两州,不过大汉天下十之一也。

  对刘备来说能尽复十三州就已经能傲视先祖了,更别说能尽纳西域……

  “不愧为后世所赞之千古一帝。”

  察觉到孔明关切的视线后,刘备轻轻摇了摇头,示意自己无碍。

  大汉本就有高皇帝,文、武二帝,光武皇帝等珠玉在前。

  于他而言,不过是能作为标杆追赶的目标又多一个罢了。

  这些杰出的帝王如同一杆杆画笔,勾勒出了一个优秀的天子应当是什么样的。

  时时自省,日日比照,不求文治武功能超越其人,只要能接近一些,想来对天下来说都是幸事。

  孔明勾勾画画总结出来一个看法:

  “养马场真的很重要。”

  “马愈多,兵愈快,战事结束愈早,粮草消耗反而愈少。”

  典型的反例就是光幕旧史中,入益州,战汉中,进夷陵。

  动辄半年一年,打完之后府库全空,甚至不得不给士卒允诺府库之财,反致自己陷入尴尬境地。

  如今入益州靠大势压之,取汉中主打一个出其不意,荆襄早有筹谋。

  细细算来也就荆襄之战时所耗的粮草多了点,但也都在计划之内,没让己方陷入窘境。

  刘备颔首,然后看了一眼法正和张飞委派道:

  “此事还需孝直与士元多多操劳。”

  法正正求之不得,大笑领命。

  【而在唐军在西域势如破竹的时候,东南方还发生了一件小小的外交纠纷。

  贞观二十一年,李世民忙着用天价彩礼跟西突厥扯皮的时候,大唐使节王玄策被袭击了。

  自从玄奘大师返回大唐后,天竺就跟唐朝多有来往。

  比如贞观十五年,天竺主动来朝;十七年,李义表和王玄策友好回访。

  贞观二十一年,王玄策再次出使天竺,但这一次遇上了意外:

  戒日王在恒河里淹死了。

  这位就是给玄奘开佛法大会的那位国王,戒日王朝的扛把子,也是大唐和天竺友好关系的发起者之一。

  虽然丈育UP经常调侃印度的历史就是被吊打的历史,但漫长的历史中当然也有过意外。

  戒日王朝就是其中之一,这个王朝很难得的是印度的本土帝国之一。

  巅峰时期占据了印度三分之一的领土,因为位于印度中部,所以又称中天竺。

  606年建国,647年国除,王玄策很倒霉,到达中天竺时候就是647年。

  戒日王死的时候没有留下子嗣,于是全世界的剧本差不多都一样:

  大臣阿罗那顺自立为王,然后不知道这位三哥哪根筋不对了,对大唐使团发动了袭击。

  使团三十位随从皆被擒,仅王玄策和副手蒋师仁逃到了吐蕃。

  正所谓忍一时越想越亏,退一步越想越气,王玄策决定要复仇。

  当时吐蕃是文成公主的丈夫松赞干布当政,双方处于蜜月期,王玄策将这事儿跟松赞干布说道了一下,松赞干布借了一千二百兵马。

  松赞干布的意思也很清楚,借你人马壮壮声势,将使团的人要回来,这事儿就算了了。

  但王玄策咽不下这口气,又去到尼婆罗召集了七千人,最终合八千人马,气势汹汹杀了回去。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率军进攻阿罗那顺,在茶和罗城激战三天,斩首三千,溺亡万人,阿罗那顺弃城逃跑。

首节上一节257/38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