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398节

  “退堂!”

  ……

  没想到《大夏律》对于勋贵公卿来说,有这么多可以避开律法制裁的手段。

  要么是有个内阁首辅的外祖,要么是手中有块可免罪的丹书铁券。

  原来《大夏律》有这么多的漏洞可以钻,原来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只是说着忽悠老百姓的。

  一场官司打成这样,也算是让京城的百姓看尽了热闹,同时也让百姓对新政中振纲纪强律法的措施,有了更大的期盼。

  宝玉抱着自家那块丹书铁券走在贾琮的旁边,犹豫的好半天才开口问了一句。

  “我把李保坤打成那样,会不会给咱家惹来麻烦?周阁老那里……”

  “小人拜见伯爷,拜见小贾大人。”

  刚走出顺天府大堂,兄弟俩还未来得及好好交流交流,就见方才给贾雨村送手令的中年武者迎了上来,抱拳给两人行礼。

  贾琮镇定的看向这位内阁首辅的护卫,颔首问道:“何事?”

  武者躬身道:“大相公请永丰伯移步前方茶楼一叙。”

  “啊?”

  宝玉刚想说话,却见贾琮伸手制止。

  他笑呵呵的跟宝玉说道:“宝二哥先回家,我去见见周阁老。家里的人估计都等急了……放心,周阁老还没有小肚鸡肠到因为这点破事为难我。”

  实际上他还有一句话没说,就看现在这情况,周大相公恐怕压根就不在乎他那个外孙。

  就算在乎,他能拿自己怎样?谁背后还没个粗大腿似的。

  贾琮不顾宝玉的担忧,将其直接塞进马车,就带着贾十一去了前方不远处的茶楼上。

  茶楼已经被人清空,周炯正坐在二楼临街的雅间等候贾琮的到来。

  “阁老好雅兴,一边悠闲的品茶,一边看着顺天府的热闹。”

  “老夫可没永丰伯有雅兴,在顺天府玩得过瘾吧。”

  果然,周炯对于李保坤这个亲外孙,明显不怎么在乎……

  “别用这种眼神看老夫,老夫可不是冷血之人。被永丰伯打断腿,总比丢了命要强。”

  周炯亲自将一杯茶放在贾琮面前,做了个请的手势。

  “李保坤状告贾珏之事,是老夫亲自安排的。”

  哈?

  贾琮觉得此时的雅间中有两个自己,因为他……裂开了!

  这是什么操作?亲手送外孙挨揍?

  只听周炯继续说道:“老夫挑女婿的眼光不及你的祖父,李鹤年野心太大,能力、心性却不足以支撑他的野心。我那女儿也是个糊涂人,溺爱子女,不知天高地厚。这次李鹤年在报纸上连篇驳斥新法之言,并非老夫指使,永丰伯可信?”

  “信啊!”

  对于这一点,贾琮自然是相信周炯的。

  周炯清楚自己的定位,知道皇帝为何将他放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

  新法既是他的抱负,亦是他的护身符。

  他失心疯了才会让自己的女婿朝着新法开炮,那不就是自己伸手打自己的脸吗?

  不过信归信,但这事挺逗的,堂堂内阁首辅大学士,竟然管不住女婿跟外孙。

  贾琮憋着笑:“所以,阁老的女婿竟然跟您不是一条心?您选女婿的眼光实在不咋滴啊!”

  “噗嗤~”

  ,实在没忍住啊!

  贾琮呲着洁白的牙齿说道:“我就是牙齿有点热,放出来凉快一下啊,没别的意思。阁老,您可千万别怪罪我啊~”

  “想笑就笑吧……”

  周炯倒是坦然,无所谓的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算是因为这个小小的玩笑,将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活跃了起来。

  “事实上老夫很想不认这个女儿、女婿,但终究是亲生闺女,老夫还狠不下那个心。”

  周炯说到这儿,颇为失落。

  只听他诉苦般对贾琮说道:“昭武末年,京城的水有多浑永丰伯也清楚。那会李鹤年从地方入京,老夫原本想要劝他离京任职,可他不听。最后竟然走了褚邦正的路子,进了翰林院。”

  “谁?褚邦正?”

  前内阁辅臣褚邦正?

  这老小子人脉挺多啊,有个时任内阁辅臣的岳丈老子,竟然还跟另一位内阁大学士关系密切。

  “既然如此,为何李鹤年十年未进一步?您老就没想过提拔提拔自己的女婿?”

  周炯瞥了贾琮一眼:“你觉得老夫是傻子吗?褚邦正的确为人清正,可他是两浙党魁,与西林、复社关系关切。而且他手底下的人敢给李鹤年走门路,要是没点算计谁能信?再说了,李鹤年既然不愿意听我这个岳父的,那老夫为何要提拔一个不是一条心的人?”

  呃~

  这倒是~

  贾琮点了点头,继续问道:“那后来呢?”

  “后来老夫一直压着李鹤年,十年让其未进一步,一直留在翰林院修书。直到魏文正突然薨逝,老夫接掌内阁,他的野心又一次露了出来。”

  周炯从袖中取出一封书信递给贾琮:“看看,这就是老夫宁愿女儿与我离心,亦是死死压着李鹤年的原因。”

  书信的内容令贾琮吃惊不已,时间应该是周炯接任内阁首辅不久,前浙江右布政使纪通亲笔写给他的信。

  信中所言,纪通代表两浙官绅集团,愿与周炯结盟同进退,并愿尽全力支持周炯,让他达到前首辅魏庆贺的权力威势。

  那会的朝堂,要么是齐党,要么是褚党,周炯除了十几个年轻无权的门生外,手中根本没几个可用之人。

  两浙之人都以为周炯绝对不会拒绝他们抛出的橄榄枝,却不想周炯在内阁当了数年的纸糊阁老,早就看清了局势。

  他直接投靠了皇帝,成为帝党的核心。

  并且接手了魏庆贺的新政变法大旗,毫不犹豫的朝着齐党、褚党以及朝中那些反对变法的官员挥动了刀子。

  “老夫也没想到,这些人竟然早早就盯上了老夫,在我这个纸糊阁老的身边安插了人。李鹤年还以为是他的能力被人看上了,实际上他们的目标是我。”

  “这不是很正常?褚邦正被陛下贬出京城,您老上位,浙党肯定要重新选一个朝堂的代言人。”

  贾琮也能理解,浙党可以说是仅次于西林的将来官商集团,成员中不是大官僚大地主就是豪商巨贾。

  “所以,朝廷这次改革税法,这是戳到他们的痛处了。他们要对您老出手?”

  周炯却摇了摇头:“不只是针对老夫,他们是针对你我。要不然仅靠一个李鹤年,能拿老夫怎么样?他们估计就没有意识到一个问题,老夫虽不及魏文正,可也不会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你家……不对,是与整个武勋争得你死我活。”

  “明白了~”

  贾琮终于明白周炯喊自己来的目的,这是在跟自己表明态度。

  “所以说,您老跟我爹联手演了一出戏,只有我跟我堂兄,傻乎乎的入了局。”

  周炯再次摇了摇头:“不算,事实上是荣国公先开唱,老夫不过是顺势接个腔,看一看这戏能不能唱下去。最好能先解决了老夫的家事,也好方便把戏台子扩一扩,多拉几个角儿进来。”

  贾琮翻了个白眼,这群老狐狸,一个比一个狡猾。

  “那接下来该怎么唱?唱什么?您老直说,我也好配合下去。”

  只听周炯说道:“徐青藤已经在东南各省全面推开赋税改制,律法的改革也必须跟上。没有律法的约束与支撑,先前的努力就是空中楼阁。今日这场戏,就是老夫的第一步棋。永丰伯,接下来就需要咱们两家相互‘攻讦’,推动强法制、振纲纪的政策尽快实施。”

  嘶~狠人大帝啊!

  好家伙,这是拿自己当基石,为新法的顺利推动铺路。

  “您老就不怕我不守约定,真将您赶下台去?”

  周炯哈哈大笑起来,许久之后才冲着贾琮眨巴了下眼睛说道:“你贾琮是什么样的人,老夫还是很清楚的。就是你爹贾恩侯,也是个明白人。文武之间,只有保持着斗而不破、即斗亦合的状态,才是陛下需要的臣子。”

  “陛下需要老夫站在台前推动新法,那么你与你父亲,就不会真对老夫出手,要不然老夫怎么会与你父亲前后配合,唱这么一场戏出来?”

  月票推荐票

  今晚就先更到这里,明日继续,晚安!

第436章 宝二爷硬了啊

  “这个老狐狸……”

  赦大老爷与乖孙女七七,毫无国公爷威严的坐在厚实的羊绒毯上玩耍,与贾琮有一搭没一搭的扯着李家的这桩事。

  一说起周炯配合他唱了这出戏,赦大老爷就撇嘴吐槽了起来。

  “内阁里的那几个,肚子里都长了十八个心眼子。我原本是真的想找个借口把李鹤年这厮拉下马来,好给你跟林丫头出出气,没想到让这个老狐狸给利用了。”

  说到此处,赦大老爷郑重其事的跟贾琮叮嘱道:“你可别被这老狐狸给骗了,他看不上李鹤年这个女婿是真的,但关心闺女与外孙也是真的。信不信过几日他就会求陛下将李鹤年贬出京去,甚至是不惜罢官也要让他女儿一家从这摊浑水中脱身。”

  贾琮哪里敢不信,别说内阁的几位大学士,能在坐到六部九卿的人,哪个不是长着十八个心眼子?

  估计周炯的所作所为,大家心里都是一清二楚,就是没往外说。

  “这也怪他自己,当年眼馋你爷爷抢回了个好女婿,想要有样学样,没想到抢回家的是个白眼狼,嘿~”

  幸灾乐祸的赦大老爷给贾琮讲起了古,原来周老爷子也是被榜下捉婿给害了。

  昭武三十六年的甲辰科人才济济,不说被代善老爷子抢回荣国府的探郎林如海,当年上榜的进士,基本上都在官场上闯下了偌大的名声。

  周大相公偏偏就挑了个李鹤年,二甲传胪啊,全国第四名,竟然是个满脑子蝇营狗苟的蠢货。

  蠢都没什么,有他这个岳丈老子,就算没啥大能力,混都能混到三品官去。

  可偏偏这个蠢货还是个没脑子的白眼狼……

  当时从翰林院散馆后,周炯了大力气将其送去浙江担任某地的同知,想着过上一任就能调回京来。

  恰巧遇到了昭武末年的夺嫡大乱,那会贾代善感觉京城这个漩涡不适合林如海这个官场新人,就与其商量让他留在江南,避一避京城的倾轧。

  当时扬州巡盐御史空缺,老圣人得知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代善给他的好女婿求官,就下旨让林如海上任扬州。

  那个时候,李鹤年一看同届的林如海得了巡盐御史这个大肥缺,眼红啊,立马也给他的岳丈老子去了书信。

  可周炯知道,林如海上任扬州,那是人家姑苏林氏不缺钱,林如海能力也足够,老圣人专门让林如海去打理盐政的。

  就他李鹤年在任上的表现,连个上中都不是,哪里能轮到什么好职位啊。

  不过李鹤年蠢归蠢,到底是他自己挑的女婿,含着泪也得为其谋划谋划,就琢磨着让其去湖广某地担任知州。

  没想到的是,李鹤年的眼界、能力、心性皆与其野心不匹配,竟然还是个眼高手低的主,压根就看不上知州的缺。

  甚至他还认为岳丈老子一直拿自己与林如海相比,处处嫌弃他,觉得让他去湖广知州任上,就是单纯的瞧不起自己……

  这人嘛,千万不能钻牛角尖。

  李鹤年这牛角尖钻的,立马就被浙党给钻了空子。

  等周炯得知自己女婿走了前内阁辅政大学士褚邦正得力大将的路子,谋了个翰林院侍讲学士的空缺时,差点被胸腔中的一口老血呛死。

  那会他亦是内阁辅政大臣、太子少保、东阁大学士,四相之一。

首节上一节398/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