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292节

  黛玉几乎每日都会去宫中打听河西的消息,多少人在她背后幸灾乐祸。

  什么公主、县主的敕封她都不在乎,她就想让贾琮安安稳稳的回来。

  悔教夫婿觅封侯,这句诗还真是写尽了将门女眷的苦楚啊。

  当然,这些都只是黛玉担忧贾琮时偶尔生出的埋怨。

  琮哥儿出身武勋之家,又是立志文安邦武定国的人。她作为琮哥儿的未婚妻子,自然不会给其拖后腿。

  想到之前在龙首宫时,她听到的太上皇对河西战事以及贾琮所做作为的评价,黛玉揪住贾琮的耳朵就开始念叨起来。

  “从明天起,每日课业加半个时辰,好好跟我读史!”

  “藏书阁里还有先祖、外祖父他们的兵法纪要,什么时候你读完了学会了,你才可以出门!”

  “之前你让人送回京城的书信,写的字竟然还没以前好,明显是退步了。明日起每天写十张大字,不写完不许吃饭!”

  ……

  整个晚宴,贾琮都蔫蔫的,几女凑在一块嘀嘀咕咕,惜春还不时跟贾琮扮个鬼脸。

  黛玉“教训”贾琮的事根本就没瞒着众人,老太太与贾敬、林如海乐见其成,便是向来最宠贾琮的迎春都没有出言阻拦。

  他们这一次实在是被凉州的事吓怕了,贾琮心性跳脱,是该有个人好好管上一管。

  咚、咚、咚……

  景阳钟响,宫门打开之后,迎着晨曦众文武排好了队伍依次入宫。

  今日大朝首议河西大胜以及有功将士的奖赏,兵部已经按照平西都督府所报之功勋订好了封赏。

  皇帝看完后将贾琮的功劳单列出来,暂时压下不做处置。反倒是贾十一与薛蟠二人的封赏又加了一重,位列大功第二等。

  当然,这一回的功劳第一等是主持大战的主帅王子腾,以及主持凉州战事的贾琮。

  第二等是凉州时贾琮的副将张岱岩,突袭瓦剌汗庭的贾十一,俘虏瓦剌可汗夷澜的薛蟠等,

  虽说薛蟠这个功劳得来的太容易,跟白捡的功劳一般,但说到底人家是老天爷强行喂饭,想不服都不行。

  “敕曰,自古帝王平定天下,式赖师武臣力;及海宇宁谧,振旅班师,休息士卒,俾封疆重臣,优游颐养,赏延奕世,宠固河山,甚盛典也!都太尉统制县伯王子腾忠贞于国,克摅猷略,宣劳戮力,镇守岩疆,释朕西顾之忧,厥功懋焉。敕封其为奉天翊运推诚宣力武臣宁远县侯……”

  轰!

  奉天殿顿时哗然一片议论纷纷,兵部的人也懵啊,不是说加散阶闲职就好?

  至于其他人则都是在议论皇帝此举的含义,王子腾忠贞于国?天下的笑话。

  满京城谁不知道,王子腾这些年可没少给皇帝扯后腿。

  便是贾琮都感觉脑瓜子嗡嗡响:难道是我要长脑子了?怎么就想不通皇帝老爷为什么要这么做?

  “肃静!”

  夏守忠浮尘一甩大喝一声,殿御史忙出来整顿秩序。

  皇帝抬手下压,朗声说道:“朕有功必赏,此战王子腾大功于国,朕晋其爵,亦是给平西大军吃一颗定心丸。河西虽平,但西域之乱至今未解决。朕已经给王子腾传旨,平西都督府继续西征,为朕、为大夏彻底平定西疆!”

  “夏守忠,继续念!”

  “诏曰:朕闻褒有德,赏至材,武德将军、太子左卫率左付率薛蟠勇武忠正,宣德明恩,守节乘谊,以安社稷,朕甚嘉之。晋轻车都尉、授怀远将军……”

  ……

  一连串的封赏很快就让奉天殿热闹起来,殿御史拿出小本本都压不住殿中的喧闹。

  皇帝老爷也懒得管,夏守忠一声无事退朝就结束了今日的早朝。

  等皇帝老爷都走了,殿中众人才意识到一个问题:贾琮呢?他的功劳可是与王子腾同列一等。

  一直不怎么受皇帝待见的王子腾都封了侯,没道理贾琮这个皇帝“亲儿子”半点赏赐都没有啊。

  不到午时,宫中就有消息传了出来。

  圣人昨日第一时间将回京的贾琮诏入龙首宫,跟教亲儿孙一样拿戒尺狠狠抽了一顿。说是圣人恨铁不成钢,不满意贾琮作战时的表现……

  同时又传出了一则消息,皇帝老爷直接跟贾琮明言他在位时贾琮爵位不会再有晋升,说是要让太子将来再封赏“亲儿子”。

  嘶!

  谁说贾小三不是二圣的亲孙子亲儿子,亲儿孙都没这么受宠好不?

  什么宁远侯大将军,我等也想让圣人拿戒尺打手心,我等也想让皇帝老爷留给未来的天子大用。

  月票推荐票

  今晚更新晚了,抱歉,明天继续。晚安!

第33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或许是昭武末年那场惨烈的夺嫡大战影响,二圣对太子刘弘的培养可以说是倾尽了全力。

  不但重设了东宫六率让刘弘有了亲信兵马,更是将好几位年轻一代的优秀武勋充入东宫麾下,将宁荣两府、英国公府、镇国公府等忠贞之家与东宫绑在了一起。

  这一次河西大战,刘弘这位储君亲赴前线,河西二十万大军直接印上了太子的印记,成为未来天子的武力之一。

  此战受赏的将领中,一半的将校或多或少都与刘弘有联系。让不少原本观望的家族后悔不已,特别是呆霸王薛蟠成了军中新秀,不知红了多少人的眼。

  虽说实职还是未变,依旧是太子左付率,但散阶却是连升三级,跨入着紫袍的三品序列。

  而且皇帝对脑子有些一根筋、傻乎乎的薛蟠很是看重,认为这人将是儿子麾下最适合当亲卫统领的人选。

  像这种你让他往东绝不往西的憨人,太珍贵了。

  于是乎皇帝下旨追封了薛父,同时赐予薛夫人三品淑人的诰命,将薛家的门楣直接抬到了等同六部侍郎的级别。

  薛家门楣的抬高,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宝钗的亲事。这几年薛夫人没少心忧闺女的亲事,可京城各家向来是高门娶妇,认为薛家不过皇商之家,宝钗又是幼年丧父,便是七品京官都不乐意与薛家结亲。

  如今薛蟠成了东宫新秀,已经十六岁的宝钗顿时成了香饽饽。这才两日,就有好几波的媒人走进了薛府的大门。

  薛夫人乐此不疲的给宝钗说着一位位少年俊才,可宝钗对此兴趣寥寥。借薛蟠要去荣国府拜访之机,登上了马车前往贾家避难。

  宝钗将车帘子掀开了一条缝,看着街面上热闹的人群,心中泛起淡淡的忧愁。

  少女情怀,谁又不想有个情投意合的心上人。

  可她自幼被其父培养,心怀大志,不想困于后宅为了争夺一个男人斗的你死我活。

  往家中提亲之人,要么是攀炎附势之徒,要么只是贪图美色。无论是哪一种,到最后自己就只会像一尊美丽的瓶,被放置在后宅,一辈子都不能出头。

  她不像黛玉,出身高贵,如今又被陛下收为义女,成了尊贵的文安公主。

  有公主这个身份,黛玉可以出入宫禁,可以为国朝出谋划策,甚至与宫中的皇妃、宗室的贵女扶危济困,赢得文武百官与京中百姓的赞誉。

  而她自己,不过是出面巡视了家里的铺子,就让人传成了抛头露面不守规矩,甚至连亲事都不被看好……

  “妹妹若是有了心上人,不妨跟我说说,我也好让人好好去查一查,这样更放心些。”

  薛蟠是个钢铁直男,他闹不清楚妹妹为何每每说到亲事就心情不好,还以为跟戏文话本中一样,喜欢上了某个穷书生不敢给家里说。

  啊?

  突然凑过来的大脸吓了宝钗一跳,红着脸抿着嘴摇摇头。

  薛蟠一看宝钗红了脸,还以为自己说中了她的心事,立马开始在脑海中回忆自家能接触到的人。

  思来想去,薛蟠最后长叹一声:“唉,琮哥儿是好,可妹妹总不能去给琮哥儿做妾啊!”

  嗯?

  宝钗在羞恼之后,竟被自己哥哥乱点的鸳鸯谱给逗笑了。她羡慕贾琮与黛玉两小无猜的感情,但对贾琮真没有什么儿女之情。

  她送给薛蟠一个白眼:“哥哥在想些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可是大了琮哥儿整整五岁。我只是……只是……算了,不说这些了。哥哥给几位师傅的礼物都带齐了吗?可别落下哪位师傅。”

  宝钗这僵硬的话题转移也就对薛蟠管用,薛蟠指了指身后马车上的东西回道:“都带着呢,出门前我还专门检查了一遍。三师傅和七师傅他们最喜欢美酒,我把宫里赐下的美酒都带来了……”

  兄妹俩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闲话,很快就抵达了宁荣街荣国府门外。

  薛家在荣国府住了一年多,二狗子远远就认出了薛蟠。

  不多时两人被贾琮、宝玉迎入府中,宝钗被王熙凤带去了荣禧堂,薛蟠则带着礼物挨个去拜访曾经教授他武艺的荣国府亲兵。

  今日正逢休沐,贾政与林如海都在家中。

  午宴摆在了前厅,几人说起前两日的论功行赏,政老爷对薛蟠连声夸赞。

  夸归夸,但政老爷还是再三叮嘱薛蟠莫要骄傲自满,要忠贞于国,用心做事云云。

  林如海也是差不多的态度,夸赞了一番薛蟠后,又给其讲了些官场上的规矩,还赠了薛蟠几本兵法书籍。

  相比赦大老爷,薛蟠更怕政老爷与林探这样的读书人,捣头如蒜连连称是,让一旁陪坐的贾琮与宝玉憋笑不已。

  这顿饭让薛蟠吃的脑门上满是细汗,送走了长辈后他才算是放松了下来。

  “琮哥儿,过几日我就要回河西了……”

  太子刘弘还在河西,薛蟠这个太子亲卫自然不能离开太久。

  贾琮想到早前自己与太子定下的事,点了点头说道:“那正好,薛大哥走时帮我带封信给殿下。一时半会我是去不了了,今秋的乡试我得下场试上一试,若有幸过了乡试,明年的春闱自然不会错过。”

  乡试就在下月初八,距离那日只剩十几天了。贾琮虽说还惦记着土豆、玉米在河西的推广事宜,可他根本没时间过去。

  好在太子要在河西,为西征的王子腾坐镇大后方,顺便盯着河西的地方官,万万不能让刚刚展开的推广大业中途夭折了。

  “怪不得这两日你连门都没出,原来是准备乡试啊……”

  薛蟠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样,点头应道:“放心吧,我一定把信安全送到殿下的手中。对了,差点忘了正事。夷澜让我带话,说他想见你一面。”

  贾琮诧异道:“夷澜要见我?”

  薛蟠肯定的回道:“嗯,夷澜入京后被安置在四方馆中,陛下派我带夷澜游览京城。他在回四方馆的路上,跟我说的。不过你在忙着备考秋闱,要不要我帮你回绝此事。”

  贾琮无所谓的笑笑,摇了摇头:“不用,我倒是想听听这位瓦剌可汗要跟我说些什么。”

  “也是,以琮哥儿的才华,区区乡试罢了,考个状元都不在话下。”

  他倒不是恭维,实在是贾琮这几年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似乎不管遇到什么事,在贾琮面前都能迎刃而解……

  咦?有了!

  薛蟠突然一拍脑袋:“琮哥儿能不能帮我个忙?”

  “什么忙?薛大哥遇到了什么难事?”

  “还不是我妹妹的亲事,来我家提亲的人我一个都看不上,琮哥儿面子大、人脉广,能不能帮我相看相看?”

  薛蟠想起来时路上与宝钗的交流,一脸的遗憾:“唉,当初我还想着将妹妹跟你凑一对来着……”

  噗~

  一旁的宝玉猛地一口将茶水喷的老远,震惊的看向薛蟠。

  贾琮也是瞪大了双眼,不可思议。

  “薛大哥你也太没谱儿,宝姐姐可比我大了五岁有余。”

  越说这个薛蟠越是遗憾,忍不住盯着贾琮上下打量一番,懊恼的摇头:“可不是,你要是能大上三五岁就好了……”

  贾琮总觉得薛蟠的眼神一直在往自己胯下瞧,忙摆手道:“大三五岁也不行,我这辈子只会娶林姐姐为妻,薛大哥别打我的主意了。不过宝姐姐的亲事,确实有些坎坷了。这事还得让老太太出马,京城的哥儿,基本上都在她老人家的那本册子上。”

  宝钗被老太太留在家中暂住,当然这事也是宝钗请了黛玉出马,她实在不想回家面对母亲的碎碎念,能躲一时是一时吧。

首节上一节292/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