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御猫 第238节

  “柳二郎倒是个好哥儿,就是年纪大了些……”

  老太太这么评价柳湘莲倒是贴切,贾琮也是觉得柳湘莲挺不错的,唯一的缺点就是大了二姐姐迎春太多。

  柳湘莲今年已经二十二了,迎春明年二月初二才及笄,两人差了八岁有余。

  不过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心性已定,也更会疼人。

  贾琮仔细琢磨了一下,跟老太太提议:“祖母不妨给父亲去封信,问问父亲的意见。”

  “这是自然……”

  老太太点头应下,随后又补充了一句:“还有一事,我打算将二丫头跟你记入你母亲名下,你觉得怎么样?”

  “啊?”

  贾琮不想老太太会突然提起这个,心中感激的同时又有些哭笑不得。

  “原本孙儿也打算跟您提这件事,不过将二姐姐记在太太名下就好,孙儿不缺一个嫡子的名头,咱们家的嫡子有二哥就够了。”

  老太太看向贾琮的眼神复杂起来,最后还是顺了贾琮之意。

  这个孙子别看年纪小,却是府里主意最正的一个。

  这时鸳鸯在外敲门,说是府外有人前来拜访。得知是山西大同孙家的太太,贾琮脸上的笑意渐去。

  老太太也露出了不悦:“这个孙家是咱家的门人旧部,不过那孙绍祖是个不安分的。之前你母亲带着二丫头、玉儿去大报恩寺参加法会,这厮竟不知避讳,有死缠烂打之举。”

  贾琮顺势笑问:“那就不见了?反正您‘病’着呢,孙儿远途劳累,也想好好歇一歇。”

  老太太会心一笑,跟鸳鸯说让其回绝了孙家的拜访,随后继续与贾琮说着柳湘莲的事。

  ……

  首辅大人一怒,京城文武无不战战兢兢。

  贾琮从宫中复旨回来后,荣国府大门继续紧闭,安心在家读书陪伴亲人。

  山东的乱局已经进入最后的扫尾阶段,徐晋送来书信,给贾琮细说山东后续外,更是连拟了数道题目,算是给贾琮留足了一个月的作业。

  每日里贾琮辰时起床,用完早饭就在黛玉的辅导下学习四书,未时入东府接受贾敬的教导,学习经义。

  三日一休,贾琮大多数时间都是陪着姐姐妹妹玩耍,算是过着跟宝玉差不多的生活。

  柳湘莲托人提亲的事在贾琮回来后,由老太太亲自告诉了迎春,同时询问迎春自己的意见。

  要说柳湘莲这人,长得是真的漂亮,用如玉公子来形容,丝毫不为过。

  这日小雨绵绵,黛玉罕见的给贾琮放了半天的假,与姐妹们坐在凉亭赏雨玩耍。

  荣国府的姑娘真是聚天地灵气而生,短短半个时辰,就已经作了数首极其不错的诗词,倒是让贾琮这半个“诗人”汗颜不已。

  “可惜宝姐姐最近忙的厉害,要不然还能再得两首好诗词,咱们的诗集就更有光彩了。”

  围观黛玉记录诗词的众人纷纷点头,附和湘云所说。

  贾琮疑惑的问道:“不是说薛姑妈请了他家侄子来京城主持家里的生意吗?宝姐姐怎么还这么忙?”

  “宝姐姐现在可不是忙什么生意……嘿嘿……”

  湘云捂嘴笑了起来,神神秘秘的跟贾琮说:“宝姐姐现在可忙着跟薛夫人参加各家的赏宴呢。”

  赏宴不过是个名头,开春之后,京城的赏宴一场接着一场,各家夫人其实都是一个心思:给家里的崽儿姑娘相亲哩。

  “哦~”

  贾琮心中明了,宝钗的年纪可比宝玉都要大上两岁,今年已经十六七了。

  再不定下亲事,按照国朝的制度,十八还没嫁人,官媒就该上门给直接定下人选了。

  薛夫人能不着急吗?

  不过根据“小神探”湘云的消息,宝钗的亲事还真是波澜壮阔,每每刚要定下人选时,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意外,让宝钗的婚事夭折。

  贾琮越听越觉得其中有鬼,于是在仔细询问了其中的内情后,临时出了内院喊来了贾十一。

  “十一叔去查查这几家,看看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让他们主动取消了与薛家的亲事。”

  贾琮将手中记下的几家都是突然提着礼物上薛家道歉,言及取消与薛家的亲事。

  薛家如今可不是之前摇摇欲坠的皇商薛家,如今的薛家家主薛蟠得东宫重视,是太子六率重要武将之一。

  薛家已经正式步入官宦之家,这几家虽然家世还算可以,可真正说起来,他们能娶宝钗都是高攀了。

  没道理这么好的亲事,之前都说的好好的,突然就给取消了。

  月票推荐票

  今天的更新太水,抱歉了。

  主要是要转剧情加快节奏,有点卡文。

  我去补充一下知识,今晚就先更到这儿,明日继续。晚安。

第289章 宝二爷要科举?

  前朝乃夷狄入中华,婚丧嫁娶之古礼多有废弛。

  自本朝太祖开国始,礼部曾查阅古籍,另立婚俗,多行问名、纳采、纳吉、纳徵(又称纳币)、请期、亲迎六节,尤以问名、亲迎为重。

  但民间婚俗一般只行纳采、纳徵、请期、亲迎四项礼节。

  薛氏再入官宦(薛家祖上曾为紫薇舍人,也算官宦之家),自然不会违了礼制让人笑话,故而哪怕两家暂定婚事,亦是相约寻良辰吉日再请媒人上门,置换庚帖行问名礼。

  说来也是宝钗命途多舛,婚事很是一波三折。好不容易摆脱了亲舅舅王子腾的算计,不想连定三家都夭折在问名之际。

  不知是谁将薛家为女相看的事传了出去,使其顿时成了各家议论的对象。

  可惜者有之,讥讽者更甚。又一次被人取消了既定的婚约后,薛夫人终于气病了,躺在床上长吁短叹。

  “太太,荣国府送来了帖子,太夫人病愈,请太太去府中做客哩。”

  丫鬟送来了帖子让薛夫人稍有了一丝精神,是了,她家成了京里的笑话,可她家不可能一直是京里的笑话。

  她的儿子是太子殿下的心腹,她家还有荣国府这等顶级武勋的姻亲。

  去求一求老太太,她那慈悲人定能为宝丫头寻一门好亲,到时候她要给之前羞辱薛家的人,一家一封请帖,狠狠打回脸去!

  想到这儿,薛夫人便问丫鬟宝钗的情况,得知是被荣国府几位姑娘请去开什么诗会,便笑了起来。

  “当初来京时我还说去娘家住,幸亏是住在了荣国府……”

  ……

  实际上此时的宝钗也在庆幸,当初在淮安府遇到了南下的贾家,一朝遇贵人,家族厄运至此逆转。

  哪怕如今她的婚事成了京城笑柄,心中烦闷了些,可她依旧挺直了脊背昂首笑对人生。

  “哥哥已经半月不归家了,太子殿下让哥哥在东宫六率中挑选了五百骑兵,由哥哥领着操训,说是来年要去九边巡视,到时准备与九边的勇士比试比试。”

  诗会不过是个幌子,不过是担心宝钗伤心难过,请她过来散散心、解解闷罢了。

  “那可真是件喜事,就是苦了些。我听二嫂嫂说过,之前二哥往延绥镇去了一次,吃了好大的苦,回来时整个人又黑又瘦。”

  哪怕迎春对朝堂的事没什么关注,但她依旧清楚被太子看重的薛蟠将来前程远大。

  其余姐妹纷纷附和,跟宝钗道喜。或许是姐妹们在一起说说笑笑的缘故,宝钗心中最后的一丝烦闷尽去,脸上笑容更甚了些。

  宝钗笑颜如,感激的说道:“若说哥哥能得了圣恩,还得感谢赦公、琏二哥跟琮哥儿。以前他可不是这样子,爹爹在时没少因此头疼。时移世易,不想我的哥哥也有当上将军的一天。”

  “三哥也是将军哩,还是好厉害的将军!”

  一听宝钗夸她哥哥,小惜春立马不乐意起来,撅起小嘴夸起了自己的哥哥。

  众人忍不住被逗得捂嘴笑了起来,黛玉伸手捏了捏惜春的小脸,逗说道:“你的将军哥哥这会还在书房咬牙切齿的写大字,你要不要去喊他来玩?”

  惜春立马从椅子上跳下,迈着小短腿就往院门处跑,小嘴还巴巴的喊着:“我去找三哥,他还说给我做只风筝呢……”

  听到黛玉的话,宝钗不由惊讶起来:“琮哥儿刚回来没歇几天就在读书了?”

  “没办法,青藤先生给他下了命令,让他明年二月下场一试,争取三试报捷,拿下秀才功名。”

  黛玉想起贾琮今日被自己“打”了手心,按在椅子上练字的情形,忍不住眉眼弯弯的笑出声。

  看着小姐妹过的恣意,宝钗心中羡慕的同时,也为黛玉高兴。

  想起当初在淮安府时,瘦瘦小小的黛玉,跟如今比起来,真是令人感慨万千。

  “宝姐姐可不知道,前两日他去宫中复旨,圣人跟陛下都赐下赏赐来,回府后差点哭出声。嘴里一直念叨着什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说是赏赐哪有赏赐功课的,这不是欺负他吗?”

  越说越觉得有趣,知道此事的迎春、探春、湘云都跟着黛玉笑了起来。

  便是宝钗也想象出了贾琮当时的模样,眼睛弯成了月牙儿。

  笑归笑,屋子里的几人实际上都盼着贾琮能连战连捷,在明春的童子试上一举报捷。

  “爱哥哥跟我说,他也打算去考上一考?”

  嗯?

  湘云突然冒出来的话让众人惊诧不已,宝玉竟然也想去考科举?他不是最不耐读圣贤书吗?

  特别是探春,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这是真的?”

  湘云自豪的连连点头:“爱哥哥说,琮哥儿都去考了,他若不考个秀才回来,二叔回来还不揍他。”

  噗嗤……

  众人实在没忍住,不约而同的咯咯笑成一团。

  竟是因为这个原因,她们还以为宝玉真的转了性子哩。

  “你们笑什么呢?”

  贾琮掀起了帘子走了进来,身后的惜春抓着贾琮的手摇来摇去,嘴里念叨着风筝风筝之类的碎碎念。

  他将惜春抱起放到黛玉身旁,随后靠着窗沿边上的椅子坐下。

  得知是宝玉要与他一同赴顺天府童子试,不但没有笑话宝玉,反而言辞凿凿的说道:“你们可别笑宝二哥,别说秀才,以宝二哥的才情,考个进士都不是什么难事。”

  宁荣两府文华之气实际上钟情三人,为首的是考中二甲进士的敬大老爷。

  其余二人都出自荣国府二房,政老爷长子贾珠十四岁进学,十六岁中院试拿下秀才功名,十八岁顺天府乡试第三名经魁。

  当年人人都说荣国府珠大爷才华横溢,被仕林评为京城十公子之一,可见其文华之气甚盛。

  实际上宝二爷的才情真不比贾珠差,甚至在某些方面要更强一些,比如他若专心于某事,往往能做到忘我之境。

  可惜就是天性不喜功名利禄,贾琮若不是多出了个“天生宿慧”,他还真比不过宝玉。

  当初元春给宝玉启蒙,四岁识字,七岁能诗,差点没把赦大老爷气死。

  这可不是说赦大老爷不喜宝玉,反而是太喜欢宝玉了,一想到荣国府的未来毁在了“含玉而生”这件事上,气的恨不得将王夫人扔进井里去。

  不管宝玉这一次是不是一时起意三分热度,贾琮还是报以期望。

  将来如何暂且不提,若宝玉真能考个功名,那真是大大的喜事。有功名与没功名,那真是天差地别。

  有了功名,将来宝玉就是没了进项要去卖自制的胭脂水粉,那也是秀才牌、举人牌胭脂,身价绝对暴涨。

  扯远了……

首节上一节238/42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