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我的权臣父亲 第29节

  究其原因,还在于他麾下虽有强将,但是精兵太少。

  如今石斌麾下兵强马壮,足有见十万大军,自己只凭着一万多人的家底,主动进攻关中,必然血本无归。

  不久,梁州边境传来消息,赵歙终于将王猛请了过来。

  桓熙大喜,若非担心自己太过热切,引发朱序、邓遐等人对王猛的不满,桓熙非得离开汉中,前往边境相迎。

  以王猛的才能与他在原时空中的成就,绝对当得起这份礼遇。

  当王猛跟随赵歙来到征虏将军府,桓熙放下手头的事情,第一时间接见了对方。

  厢房之中,二人相对而坐,桓熙仔细打量着王猛,只见他瑰姿俊伟,不同于原时空中拜谒桓温时,身穿麻布短衣,扪着虱子与桓温坐谈的模样。

  王猛面见桓熙,衣着整齐。

  因为他早就确认了桓熙对待寒门的态度,尤其是进入梁州以来,耳闻桓熙颁布求贤令,唯才是举,自然无需再故意作出邋遢的模样,来试探桓熙的心意。

第35章 大贤来投

  “终于是让我见到了先生。”

  桓熙感慨道。

  说是这般说,但其实他也没多少心思,只是写了一封信罢了,真正受苦遭难的还是赵歙。

  桓熙打量着王猛的同时,王猛也在注视着他,有时候,生得一副好皮囊,确实在人际交往中,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王猛赞道:

  “在下也是久闻将军之名,果真是难得的英杰之表,今日一见,足慰平生。”

  说着,王猛也不再客套,径直道:

  “王某此来,愿闻将军之志。”

  桓熙满上茶水,递向王猛,见王猛接过,他深吸一口气,正色道:

  “如今神州陆沉,百姓困苦,我欲伸大义于天下,再造功德,还黎庶一片安宁乐土。”

  王猛反问道:

  “既然将军有志北伐,为何不在高力叛乱之时,趁机出兵关中。”

  桓熙早有准备,只见他脸色从容道:

  “高力之乱,看似声势浩大,可他们没有远志,一如流寇,难成气候。

  “其兴也勃,其亡也忽,若是不能攻克邺城,必然一败而亡,归根结底,在于其并没有一个稳固的后方。

  “不瞒先生,桓某原本打算坐山观虎斗,高力若能灭国,我将趁机袭取关中,高力将士归乡之后,得偿所愿,必然不愿再度西征,我可坐收渔翁之利。

  “高力如果败亡,纵使我占得关中,赵人举倾国之兵来犯,我亦难以坚守,若是就此退去,关中父老大失所望,桓某再想涉足关中,可谓难上加难。

  “故而,桓某决定留在梁州,发展生产,选拔将士,以待天时。”

  王猛并未因为桓熙按兵不动,错失良机而感到失望,他赞叹道:

  “知人者易,自知者难,将军面对高力之乱的诱惑,能够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为所动,实在难得。

  “只是将军静待天时,不知要等到何时才能举兵北上。”

  桓熙正色道:

  “石虎病重难愈,待其一死,诸子夺位,中原、河北必将大乱,赵人无暇顾及关中,当是我出兵之时。”

  王猛没想到,桓熙也同样预见到了石虎死后,后赵即将面临的乱局。

  当下心中恍然,难怪他能够忍耐得住,不曾出兵相助高力,只怕也是存了麻痹赵人的心思。

  王猛又问道:

  “我听说将军曾在江陵进献考成法,如今又在梁州推行均田令、求贤令,将军就不怕惹得士人生怨?”

  桓熙侃侃而谈:

  “如今,国家以门第取士,使得庸碌之人充斥朝堂,而真正的贤才去碍于门户之见,难得一用。

  “桓某虽然愚钝,但也知道,在乱世之中,欲成大事,自当举贤任能,以求经世致用。

  “他日我若掌权,必当废黜九品官人法,而以才学取士。

  “既然本就与士族并非一路人,又何必委屈求全。

  “况且,以家父之威势,足以遮蔽风雨,我亦无需畏首畏尾。”

  王猛追问道:

  “将军与士族交恶,就不怕桓公百年之后,生出变故。”

  毕竟桓温也不仅仅只有桓熙一个儿子,若是桓温死后,江南士族转而支持桓济等人,桓氏可能因此分裂。

  桓熙正色道:

  “正是因为心存此虑,才迫切想要得到先生的辅佐,若能以关陇作为根基,侵吞北地,南方士族又何足挂齿。

  “能者上,庸者下,若是国家被尸位素餐之辈所占据,即使有朝一日,桓某侥幸,能够北定中原,但再度沦陷,也不过是早晚的事情。

  “先生若能助我,并非成就桓某一人之愿。

  “我愿在治下大兴文教,打破自九品官人法颁行以来,士族对官位的垄断,不问出身,选拔贤才,开创万世之基业。”

  王猛被桓熙一番话说得心潮澎湃,他起身郑重一礼,俯首拜道:

  “既闻将军之志,王某敢不效犬马之劳。”

  桓熙等的就是这一刻,他强忍激动,一把将王猛扶起,朗声笑道:

  “我得先生,如鱼得水。”

  二人彻夜长谈,这一次,不再是王猛问而桓熙答,而是王猛尽情在桓熙面前展现自己的才学。

  王猛被誉为是诸葛武侯一般的大贤,可不仅仅是精通治国之道,他熟读兵书,善于谋略。

  桓熙在交谈中,充分领略了王猛的才能,不由让他沾沾自喜道:

  “当年,汉高祖有三杰相助,方能定鼎天下。

  “今日,我得先生一人,足可当汉初三杰!”

  桓熙所言,有过誉的嫌疑,但也并非没有道理。

  汉初三杰分工明确,萧何治国、张良用计、韩信统兵。

  而王猛堪称全才,他能够兼顾治国、用计、统兵,三项能力,无一不是上上之选。

  得王猛一人,便等同于得到一位精通治国的贤相,一位运筹帷幄的谋主,一位号令严明的将帅。

  又怎能不让桓熙为之欣喜若狂。

  桓熙当即拜王猛为征虏将军府主薄,并唤来朱序、邓遐、桓伊、沈劲等四人,为亲信们隆重介绍王猛,桓熙语重心长道:

  “王主薄是我的孔明,我两次遣人去往关中,才能请他出山,我知道诸君疑惑我为何如此重视他,但请莫要怀有偏见,不可轻视,假以时日,诸君必能知道王主薄的才能。”

  众人见桓熙都这般说了,只得强压心中的不满,想要看看王猛是否真的当得起桓熙的赞誉。

  若是此人沽名钓誉,自然得要想方设法将他逐走。

  王猛与四人相互见礼,至少目前来看,桓熙有言在先,众人至少表面上看来,还是一团和气。

  而桓熙也对王猛满怀信心,认为以他的才能,一定能够折服自己的僚佐。

  只是对于王猛来说,征虏幕府还是太小了,仅仅执掌一府机密,不足以尽显他的才能。

  桓熙立即以王猛兼任南郑县令,将梁州首府交由王猛治理。

  这一项任命,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桓熙征辟王猛为幕僚,是他的私事,旁人无权过问。

  但王猛出身低微,又无甚功绩,怎能出任南郑县令。

  关于桓熙任人唯亲的传言再度甚嚣尘上,但桓熙并不在意,夏虫不可语冰。

第36章 畚箕县令(3000)

  王猛自知他出身寒门,恐怕难以服众,欲治南郑,必先立威。

  他在就任之前找到桓熙,问道:

  “倘若下官治下有人作奸犯科,是否应当先行请示主公?”

  桓熙明白他的意思,既然当众询问,自然是希望桓熙给予他生杀大权,桓熙正色道:

  “我素来信奉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今日竟然将南郑县交给了先生,如何治理,先生可以自作主张,无需事事向我请示。”

  王猛心中一暖,他知道,自己果然没有看错人。

  翌日,王猛未经朝廷任命,仅仅是桓熙一句话,得以就任南郑县令,在坐衙的第一天,王猛就在县衙之外设立鸣冤鼓,意欲听取民众冤屈。

  王猛想要杀人立威,但他初来乍到,一时之间,也难以辨明忠奸。

  桓熙或许清楚,但王猛不愿意事事仰仗桓熙,否则对方又何必费尽心机邀请他出山相助。

  王猛苦思冥想,终于得了一个法子。

  竟然他在南郑县人生地不熟,不如就让苦主自己找上门来,与他倾诉。

  王猛指着一面鼓,使唤小吏道:

  “将此鼓设于衙门之外,命人在城中张贴告示,若有冤屈,尽可击鼓鸣冤,我必会升堂问案,绝不姑息。”

  小吏知道这位新任的县令有桓熙作为靠山,不敢怠慢,唯恐被王猛拿下,杀鸡儆猴,尽皆打起了精神,一丝不苟的遵照王猛的吩咐做事。

  然而,鸣冤鼓是架了起来,但民众对此却抱着怀疑的态度。

  虽然王猛审理了不少纠纷,但始终没有他所期待的大鱼出现。

  究其原因,百姓不清楚他是否真的要为民做主,还是借此邀揽名声,同时,他们畏惧打击报复,因而迟疑。

  汉中郡,南郑县,李府。

  家主李徵之子李顺在府中宴请宾客,众人把酒言欢,话题不经意间引向了梁州舆论的中心人物,王猛。

  李顺也不知道从哪里得来的消息,他当众讥讽道:

  “我听说王景略不过是贩夫走卒,早年曾以贩卖畚箕为业,这样的人,居然也能被委以重用,世道果真是变了。

  “诸位还得告诫家中子侄,往后在外游学,切记不可说是南郑人士,免得遭人耻笑,竟然是畚箕县令治下之民。”

  众人闻言,尽皆哄堂大笑,畚箕县令之名,不胫而走。

  事情传扬出来,王猛还未有所表示,桓熙却对这份屈辱感同身受,他义愤填膺的对王猛说道:

  “必当斩杀此獠,为先生出气!”

  反而是王猛在宽慰桓熙:

  “主公无需动怒,下官早年贫困,是曾贩卖过畚箕,全靠它养活一家,如今得蒙主公看重,委我一县之地,又岂能忘本,羞于提及此事。

  “主公无需迁怒旁人,下官正为民众不能明白我的诚意而发愁,如今畚箕县令之名远扬,南郑百姓也应当明白,王某也曾经历过苦日子,与他们是同样的出身。”

  桓熙这才消了怒气,否则,哪怕与南郑李氏决裂,他也要严惩李顺,为王猛撑腰。

首节上一节29/116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