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1节

  “不用!”

  李伟抖落肩上的雪花,潇洒的向前走去,出身北方的他,表示下雪打伞纯属矫情。

第44章 人肉摄像头

  其实这段时间李伟跟朱标的关系处得还是不错的,他就爱跟朱标这种脾气好的人相处。

  只是今天由于理念不同,却是闹了点不愉快。

  不过李伟也没放在心上,且不说朱标会不会为这点事找他麻烦,就算会他也不怕。

  在这大明,除了朱元璋让他稍稍有那么一点点怕之外,其他人他还真没放在眼里。

  只要朱元璋不想杀他,其他人想杀也没那么容易。

  至于将来,反正朱标又当不了皇帝。

  况且十几二十年之后,在他的带动下,这大明还不定变成什么样子呢,到时掌握核心科技的他,可就不是那么好拿捏的了!

  从放弃了人情事故开始,李伟就坚持着“自己有本事才是真牛X”的发展道路,正所谓一力降十会,他相信凭自己的能力,真要放开了手脚搞科技,轻轻松松就能把这些权谋诡计给压的抬不起头来!

  现在制约他发展的唯一原因,就是他和朱元璋之间的利益分配问题了。

  他可不想自己辛辛苦苦搞出来的东西全都落在老朱家的口袋里,最后再给他来个兔死狗烹,连个富贵都落不下。

  走了十来分钟,李伟和朱标一前一后来到了校场上,宋忠正领着那三十亲军在列队训练,见李伟和朱标来了,他们暂时停了下来。

  “见过太子殿下!”

  “免礼。”

  众人先是向太子朱标见礼,之后宋忠又跟李伟拱手。李伟应付了一下,便让他归列了。

  随后李伟来到队伍前,开始调整队形。

  “立正!”

  “向右看齐!”

  “向前看!”

  在李伟的口令下,这些亲军的队列迅速变得更加整齐,随后李伟又指挥他们按三段击的队形展开,开始练习。

  朱标看着这支纪律严明的队伍,内心充满了惊讶,他没想到这个李伟不但会制造各种奇物,竟然还对练兵也挺擅长。

  本来亲军侍卫就是纪律严明的精兵,此时在标准的口令下行动起来更显的威武!

  看着李伟指挥着这些亲军一排一排的轮流举着新式的火器噼里啪啦一通打,朱标震撼的同时,也立刻意识到了新火器的不凡,将来这种火器恐怕会成为主宰战场的主要武器!

  而李伟,看着这群雪地里艰苦训练的将士,不由的想起了刚毕业那会,在某个轮胎厂实习时,狗X老板竟然也让他们入职前先军训,也是大雪天的练队列,路过的捡破烂的大爷都骂他们这群学生傻X,为那千八百的至于吗?

  工作了几年后再想想,当时真的太傻了!

  而现在这些亲卫,这么辛苦卖命,虽然不知道他们饷银是多少,但想来也是不多的,不知道将来他们会不会为今天的付出感到不值。

  ……

  踏着积雪回到家,李伟早早的就钻进了被窝里,天真的很冷!

  这时,一阵笃笃的敲门声响起,小青轻柔的声音在门外响起:

  “老爷,阿布有事找你,你看让他进去吗?”

  现在天还早,李伟屋里的灯也亮着,小青知道他还没睡。

  李伟诧异的看了一眼门口,纳闷这么晚了有什么事。

  “让他进来吧。”

  李伟裹着被子坐起来,对门外喊道。

  过了片刻,阿布推门而入,拱手一礼:

  “老爷,我白天干活的时候有些步骤不太明白,想向老爷请教一下。”

  阿布说着,拿出一张纸条来到李伟面前递给了他。

  李伟疑惑的接了过来,打开看了看。

  “有人监视,身手不凡。”

  纸条上简单的八个字,跟阿布说的事毫不相干,却是让李伟心中一懔。

  阿布嘴上不停,继续说着白天干活的的事。

  “老爷,你看这些事要不要我解决一下?”

  阿布指了指房顶,又在脖子上比划了一下。

  这些人都是朱元璋派来的亲卫,个个身手不凡,阿布虽然也很不错,但也直到今天这些亲卫着急靠近厨房打探香皂制作方法,他才发现。

  李伟皱眉想了想,他知道虽然自己从来不上朝,但是朝堂上却经常有人弹劾他,比如某户部尚书就因为他那个预算表的事栽跟头了。

  在朱元璋刻意为之的情况下,他在朝中的人缘可是差得很,可要说有谁会派人监视他,李伟觉得还是狗皇帝的嫌疑最大!

  只是他历史学的不好,但他好歹也是看过好几部锦衣卫的电影的人,对这个特务组织印象深刻,虽然到现在他也没听说过大明朝有这个组织,但李伟觉得也可能是已经暗中存在了,只是自己不知道罢了。

  想了想,李伟摇了摇头道:“这事你不用管了,干好自己的活就行。”

  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动手是肯定不行的,去质问老朱那也肯定没好下场。

  监视就监视吧,以前又不是没在老板装的摄像头下工作过,无所谓了。

  虽然他没说太清楚,但阿布很容易就明白了,便点头称是。

  “对了,咱们的香皂秘方可千万不能泄漏了,你注意点。”

  李伟想了想,又嘱咐道,虽然当初他给朱元璋说香皂的时候老朱表示看不上,但也保不齐见自己赚钱了又回来抢。

  对于朱元璋的人品他现在是保持充分怀疑的态度的!

  让阿布退下之后,李伟裹着被子坐在床上,哀怨的叹了口气,以前在车间干活有老板的摄像头盯着,回到古代还是没能逃得了,改人肉摄像头了!

  次日,李伟照常上班,小青照常带着小月、来福继续制作香皂卖,而阿布却一反之前勤快的样子,不时的就到门口、窗前的转悠一下,,惹得来福一阵报怨。

  负责监视李伟的这些亲军们也有些着急,皇帝让他们打探香皂的事,他们到现在也没搞清楚,更可恶的是这个叫阿布的汉子,老是在窗前晃来晃去的,逼得他们不得不躲开,以免被发现。

  马上就要年关了,李伟每天照常去内阁打卡,上午偷懒,下午练兵,抽空还去玩会电脑手机什么的,日子还算过得不错。

  这一天,燕王朱棣也从凤阳祖地返回了应天,在礼仪司的引导下,先是去皇宫拜见父皇,随后去东宫拜见太子,一套流程走下来之后,才可以真正的跟家人聊聊家常,谈谈感情。

  过了年他就要去就藩了,说实话,他是很想早点去的,呆在这京城,整天被慈父盯着,天天除了读书就是挨打,没别的事。

  要是去了属地就不一样了,天高慈父远,想打也得派人千里传旨,来回一趟最少也要好几天。

第45章 老头子真小气

  朱棣生的也是很高大,而且并且不像朱标那样虚胖,是真正的壮,颇有武将的威猛之感。

  朱元璋这一家子其实长得还是都可以的,不说才貌出众,至少也是五观端正,尤其是朱元璋,高大威猛,气质威严,并不是那种瘦巴巴的鞋拔子脸。

  在古代,权贵也是看脸的,长得难看,官都不让你当,尤其科举到最后,皇帝面试的时候,要是看你不顺眼,文采再好也没用。

  皇帝也是一样,要有天子之相,长太丑了没什么威信别人也不会跟着你干。

  朱棣在皇宫里给长辈们挨个请安问好完毕,才拖着疲惫回了自己的王府。

  徐妙云早就带领着下人在门口迎接了。

  时隔大半年,再次见到自己的爱妃,朱棣有点小激动,他与徐妙云两人自结婚至今,感情一直很好,很是恩爱,要不然也不能结婚五年生了四个孩子。

  “臣妾见过王爷。”

  “爱妃快起来。”

  朱棣笑着将徐妙云扶起,宠溺的牵着她的小手进了家门,下人们低头等他们进去才跟在后面。

  吃过了饭,朱棣沐浴一遍洗去这一路的风尘,才和徐妙云回了房间。

  “妙云,最近朝堂可有什么事吗?”

  云雨过后,朱棣开始询问这一年朝堂上的事务,他毕竟是亲王,多少还是得关注点的。

  “嗯,到是有一件,陛下不知从哪找来一个奇人,据说陛下废除中书省这事就是这个人的建议,可是惹恼了那帮文官……”

  徐妙云将李伟被文官痛骂奸佞,以及这几个月来他做的事给朱棣说了一下,中书省废除这么大的事朱棣当然早就知道了,不过其中细节到是不甚清楚。

  父皇此举目的他大概也能猜得出来,无非是加强集权,而这个李伟,他觉得不过是父皇推出来的挡箭牌罢了,便没有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五品官,还不值得他一个王爷去关注。

  除了李伟的事,徐妙云又跟他说了些其他的事务,王爷不在,她这个王妃自然要多关注一下。

  说完公事,又聊了些闲话,直到夜深,房间里才安静下来……

  三日匆匆而过,寒风呼啸中,李伟迎来了自己来到大明的第一个春节。

  靠近皇城的这处区域都是权贵人家,个个门口都挂起了大红灯笼,不时的有烟花升空,绽放一片灿烂。

  小青和小月两人准备好了年夜饭,李伟让她把来福和阿布也叫了过来,在他的强硬要求下,大家一起围着大方桌坐下,共度除夕。

  小月、来福对李伟的随和都深表感激,就连阿布也开始对李伟另眼相看,这位老爷跟他们过去接触过的官员权贵都不一样,一点架子都没有,对他们这些下人如家人一般。

  李伟坐在主位发表了一番感言,中心思想就是吃好喝好,然后在他的带动下大家都开动了起来。

  穿越之前,李伟每逢过年就躲在城里,错开了年节再找机会回家看看,原因嘛三十岁左右的人都懂。

  每次回到家看着父母大哥一家,他就有种自己是个外人的感觉。

  自从上初中开始他就住校,每个月能跟家人相处的日子一个月也就那么几天,后来上大学、毕业工作离家更远了,一年才回去一两次,虽然有血浓于水的亲情,但难免还是感到一些陌生。

  每当到了过年的时候,城市里的人全都回老家了,整座城市就突然空了下来,再加上烟花管制,过个年一点年味都没有。

  而现在,五人围在一张桌子上吃喝谈笑,让他颇感温馨,除了没有春晚当背景,其他的都要比往年来的更有年味。

  吃过年夜饭,他又拉着大家一起看别人放烟花,李伟自己没买,不是因为没钱,而是忘了,自打没了手机,他的日子过的就糊里糊涂的,都不知道是星期几了呢。

  在几人的欢笑声中,他来到大明的第一个年头就这么过去了。

  次日一早,李伟难得的起了个大早,因为今天有大朝,要向朱元璋拜年,这是一年一度的盛大礼仪,跟平时的朝会不一样。

  本着凑热闹的心态,李伟时隔数十天,再次来到了奉天殿。在殿廷礼仪司的指挥下,跟着群臣一起高呼,向朱元璋恭贺新年。朱元璋乐呵呵的接受了群臣的朝贺。

  但刚来时还兴致勃勃的李伟,过了没多久就开始郁闷了,这些繁琐的礼仪实在太累人了,虽然不用议事,但是搞这玩意也一点不轻快啊!

  下次再也不来了!

  李伟满肚子的后悔,但是来都来了,中途溜号也不行,那些纠察御史可都看着呢。

  好不容易等到朱元璋发言完毕,百官还要上贺表,那个嗦劲,直让他想打人!

  终于熬到结束,下面就是喜闻乐见的发红包和赐宴环节。

  赐宴设在了谨身殿,还有李伟心心念念的教坊司的舞乐表演。

  李伟领了自己的红包,十贯钱,不多,也就他卖一天香皂的收入。

  “李爱卿啊,大明如今百废待兴,咱也没法给你太多啊。”朱元璋意味深长的说道。

  “没事陛下,我不嫌少。”

  “咱的意思是,大明缺钱啊!”

首节上一节31/2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