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30节

  “先不急,咱们先去校场看看吧。”

  “好,我带大人过去。”

  宋忠恭声道,现在李伟论品级比他高,更重要的是皇上安排他们听从李伟的命令接受训练,那李伟暂时就是他的顶头上司了。

  不过李伟倒是没有放在心上,而是像普通朋友那样看待他。

  宋忠带着李伟来到校场,这个地方还是挺宽广的,足够数千人列阵训练,两人来到一处空地角落,由于他们只有三十人,也用不了多大地方。

  “行,以后就在这吧,等我准备准备,明天叫他们早上九点之前,呃就是辰时三刻来这里集合,到时候咱们就开始训练。”

  “好的,李大人!”

  安排完宋忠,李伟又去了趟兵仗局,问了问燧发枪生产了多少了,结果不出所料,这好几天了,也才不到百把,李伟提了三十几把用于训练,这个已经找朱元璋批过了。

  自从试完燧发枪之后,兵仗局的守备就越发的严格了,本来皇城内就戒备森严,现在更是不许他人出入。

  让方建宝把枪支和弹药都准备好,并安排了几个熟悉的工匠,李伟便离开了。

  这批亲军的训练,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阵列,二是燧发枪的使用,尤其是装弹的速度,三是射击。

  李伟主要准备训练队列和装弹速度,至于打的准不准,无所谓啦,反正这些人主要是演示队列,又不是真要上战场去打仗。

  只要射击速度快,噼里啪啦的一通打,队列整齐不乱,让朱元璋看了心花怒放,黄金到手那就欧了。

  第二天一早,李伟来到校场的时候那些亲军已经等在那了,这些人个个高大威猛,卖相极佳。

  李伟是带着工匠一起来的,先是让工匠们给他们一人发了一把枪,然后跟这些人讲解这枪是怎么用的。

  其实也不难,就那么几个步骤,让工匠演示了几遍,基本就会了。

  但光会还不行,还是得快!

  练习装弹清腔是主要训练科目。

  另外还要练习队列,这方面李伟只能自己来演示了,教给他们转体方式,起步走跑步走,正步就免了,用不上。

  另外还有队列看齐报数什么的,挑了几样能用上的给他演示了一遍,然后就是按照口令进行训练了。

  三十个人,差不多像学校里一个班不到的样子,李伟好歹是正经的大学生,军训过的,而且经过叫声香皂的事,现在喊口号也轻轻松松,训练这些人感觉还可以。

  亲军们拿着手中制作精良的新式火铳,看着李伟不停的在演示各种动作,纷纷感到无比的新奇。

  在明军之中也有火铳,不过他们现在的火铳打完一枪基本上就只能当冷兵器使了,在战场上的作用并不大,实战中大多还是以冷兵器以及少量火炮为主。

  但是他们手中的这种新火器却不一样,虽然也是要装弹清膛,但不需要明火点火,纸包的定装弹也方便了很多,实战作用远超之前的火铳。

  在李伟的指导下,宋忠带领着这三十人开始了艰苦的训练,包括队列,装弹清膛射击,各个训练课目每天交替循环。

第43章 下雪打伞

  雪花飘落,整个应天府银装素裹,像变了个模样似的。

  应天府的天气比后世的南京要冷多了。

  乾清宫里,朱标正在跟朱元璋汇报一些政务,李伟在旁边玩电脑,呃,不对,是工作!

  这段时间他一有空就来这里,用电脑查查资料画点图,设计点东西什么的,趁老朱不在的时候也会偷偷玩玩游戏,好像回到了后世公司上班时那样。

  练兵的事,李伟主要是抓队列的,剩下的就让宋忠带着那些亲卫按部就班的练就是了。

  这些亲卫可不像后世的大学生,教官不在也没有偷懒的。

  朱标文采飞扬,在向朱元璋奏报一个元朝遗臣的事,大概是说这个人风骨不凡,为前元守节,不肯出士为官。

  朱元璋下旨召各地前朝遗臣出仕,使者去找这个叫伯颜子中的前元吏部侍郎,这个家伙就喝药自杀了。

  正在无聊玩扫雷的李伟,听着朱标的话,眉头越皱越深,终于忍不住从鼻孔里嘲笑的哼了一声。

  朱标停下来转头看向他,朱元璋也看了过来,皱眉问道:

  “你哼哼什么?”

  “没什么。”

  李伟收起嘲讽的表情,摆正姿态。

  “让你说你就说!”朱元璋不悦的斥责道,李伟在内阁挂职,是有资格发言的。

  “那我可就说了!”

  李伟早就有点憋不住了,一脸不屑的说道:

  “一个狗汉奸罢了,有什么好推崇的?”

  话音一落,朱元璋和朱标都是脸色一变。

  “李阁部何出此言?前元虽然残暴,但也是我华夏正统,伯颜子中虽是前元遗臣,但其正值守节的风骨也是值得称颂的!”

  朱标从小接受正统儒家教育,对此很是认同,见李伟张口就骂,心里很是不悦。

  朱元璋淡淡的看了朱标一眼,没有说话。

  “正统?蒙元统治华夏百年,从始至终都视我汉民为奴,有何资格称正统?你称它为正统,你问问天下百姓同意吗?”

  李伟也很生气,对于蒙元他是一点好感都没有,后世有些人推崇元朝打遍天下,为华夏开疆拓土,那都是属于自己的意淫!

  在他看来蒙元就是一帮子土匪,打到哪抢到哪,跟“统治”两个字完全不沾边!

  蒙元一直打到黑海,占领这么广大的疆域,但是这些地方却没有留下丝毫天朝文化的影子,蒙元一灭,这些地方立刻就恢复原样了。

  而且蒙元跟中原的元朝也不是一回事,虽然是同根同源,名言上是一家,但事实上是各打各的谁也不服谁。

  还有四等人制度,将汉人划为奴人,受人打骂都不能还手,还手就是违法犯罪!

  还有其他各种歧视制度!甚至元朝权贵之中有不少都想杀尽汉人,牧马中原。

  李伟话刚说完,朱标就被气的不轻,争辩道:“前元虽然无道,但也开科取士,尊重儒家德学,怎么算不上正统?”

  “儒家德学?呵呵,赵匡胤当年欺负孤儿寡母,他们一样当宋臣,蒙元蛮夷入侵,他们也同样当元臣,真是流水的王朝千年的儒家!还有那个什么衍圣公,我看分明就是个千姓家奴!”

  李伟嘲讽道,他还没说后面的满清呢,这帮伪君子一样给人当狗奴才,就连小日子,也就是打输了,如果赢了,他相信这帮满嘴仁义道德的伪君子也一定会把小日子奉为正统的。

  “你你,你放肆!”

  朱标气得说不出话来,虽然李伟的话有失偏颇,但也都是事实,他一时竟不知怎么反驳。

  “父皇,你说句话呀,前元正统可是你下诏承认过的!”

  一直沉默不语看着俩人争吵的朱元璋,听到这话嘴角微微一跳,说实话这话他不想接。

  当年承认前元正统他有自己的考虑,但不久之后就后悔了。

  当初大明初掌天下,官吏奇缺,如此广大的国土,需要很多官吏才能真正的统治。

  于是他对元朝遗臣的态度就是以招抚为主,一边招过来用,一边找理由杀,一边开科取士取代他们。

  只是后来他发现天下儒家同气连枝,即便是开科取士,后来的人也是这些人的师生故旧,很难彻底分清。

  此刻见李伟对蒙元和儒家如此反感,这让他意外的同时也感到很是满意,这才是他要的孤臣。

  “你刚才说,宋得国不正,元为蛮夷,那咱的大明呢?”

  朱元璋从另一个角度插入话题,这方面他有信心。

  李伟脸色一僵,他是真不想夸这个压迫剥削他的狗皇帝,但是,在这方面朱元璋确实没得说。

  “陛下起于微末,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得国最正,但是!陛下承认前元正统这事就很不好!”

  李伟不情不愿的把后世的评价快速转述了一遍,然后语气一转,着重说了下但是。

  “呵呵呵……”

  朱元璋听到先是高兴的笑了几声,然后忽然笑容一收,喝斥道:

  “你懂个屁!咱让你练兵你练好了吗?一天天的就知道偷懒!快给咱滚去练兵去!”

  刚才还义愤填膺指点江山的李伟,被他两句话噎得无法反驳。

  李伟暗中撇了撇嘴,转身小声嘟囔着收拾起了电脑放进包里,裹紧了衣袍离开了乾清宫。

  等李伟走了之后,朱元璋开始了对朱标的说教。

  “标儿啊,那狗东西的话虽然有失偏颇,但也并非全无道理……”

  朱元璋对好大儿哪都满意,就是对他迷信儒家的仁义道德很是不满。

  然而朱标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固有观念已经形成,是很难改变的。

  “父皇,儿臣也想去看看新式武器的训练。”

  没等朱元璋继续说下去,朱标就打断道。

  “哎,去吧。”

  朱元璋不满的皱了下眉,叹了口气,也没强留。

  朱标施礼就要告退,刚走两步又停了下来。

  “父皇,我拿点东西啊。”

  说着走到李伟留下的背包那里,从包里取出了那把自动伞。

  这些天包里的东西他也都摆弄过一遍了。

  朱元璋看了看,也没拦着,朱标拿上伞就走了。

  看着朱标离开的身影,朱元璋无奈的摇了摇头。

  “都怪宋濂那个老东西,把咱的标儿教成了这幅模样,哼!”

  朱元璋满含怒意自语道。

  “徐寿!”

  门外的徐寿闻声赶紧快步进来。

  “奴婢在。”

  “召毛骧进见!”

  “是!”

  徐寿接旨退了出去,安排人出宫去找毛骧了……

  朱标出了乾清宫,紧走几步就追上了李伟。

  “李卿家,等一下。”

  李伟回头,看到朱标跟了过来。

  “太子殿下何事?”

  “哦,孤想随卿家一起去看看新火器。”

  朱标说着来到李伟身旁,拿出自动伞来,在李伟面前啪的一声打开。

  “咦,李卿家,这么大的雪,你不打伞吗?雪落在身上还是很冷的,要不我的伞给你一起用下?”

  李伟看了看握在朱标手上的“我的伞”,嘴角抽了抽。

  我是真的冷,你是真的狗。

首节上一节30/2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