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158节

  工部自然没什么问题,是李伟自己的本家,而吏部就不一样了,阮在收到这份名单的时候脸色很是难看,官员任免升迁是他们吏部的掌管的,现在李伟招呼都不打一个,直接上书把这些人给要过去了,要都像他这样,那以后吏部岂不成了摆设!

  阮立刻联合赵本和张宗艺等几位大臣,上书弹劾李伟私相授官,结党营私,然而奏书递上去之后,却是像以前的弹劾一样,了无音讯。

  而李伟,已经把这些人招到了工部,正式组建起了新衙门的班底,现在衙门还没建好,他只能先借用工部的地方。

  他提交的明皇银行、行长副行长什么的称谓,由于和普通银行的职称难以区分,被朱元璋给否了,改成了掌行司,掌行使等,由李伟任掌行司的掌行使,从三品,王杰任副使,正四品,沈和原吏部主掌宝钞事务的一个主事冯安任左右参事,正五品。

  掌行司主管宝钞及金银铜钱等货币的行用兑换以及天下银行的各项事务,除了他们这些主要官员外,还有司务、知事以及一些吏员等等。

  李伟将自己制定的货币制度向众人详细介绍了一遍,然后分配好了各人要掌管的事务,现在主要是新钞发行旧钞回收的事,以后还有金银铜钱的兑换,等一切稳定了,还需要由他们这个衙门制定利率,提取准备金,以及监管所有的银行,包括李伟的这个明黄银行。

  事情很多,都得慢慢来。

  随着人手配齐,掌行司衙门的办事流程也正规了起来,有固定的运钞官带领着护卫往来于印钞厂和明黄银行之间,运送新钞回收旧钞,然后交由专门负责的人销毁。

  明黄银行这边,随着李伟安排的人连连演绎惊喜收到“利息”的戏码,再加上一些大额换钞的人必须存一个月以上,确实收到了利息尝到了甜头,普通百姓和商贾终于慢慢接受了这种存钱的方式,开始将暂时用不到的宝钞存在了银行里吃利息,也免去了自己保存的麻烦。

  而且那些在宝钞贬值时期囤货居奇,拒收宝钞的店铺和商家,此时也都到了崩溃的边缘,李伟就趁机推出了贷款业务,在存款利率的基础上直接翻倍,赚取利差。

  这些原本都快倒闭的商家,有了他的贷款支持得以存活,顿时纷纷对他感恩戴德。

  至于利息很高、宝钞大起大落本来就是他造成的,等等这些小瑕疵,自然是被人自动忽略了,有的人是不懂,有的人是懂装不懂,反正现在大局已定,他们听话,还能拿到贷款存活下来,不听话的,直接就得破产了。

  而且年利百分之十对现在的他们来说也不算太高,要知道有些高利贷可是九出十三归的,民间借货利率普遍在年利百分之二十以上,李伟这才百分之十,已经很仁慈了。

  明黄商会总部,李伟端坐在主位上,面前站着一群由货郎中选拔上来的管事,来福和阿布分左右站在他的身边。

  “老爷,这些就是我和阿布按您的要求挑选的管事……”

  来福开口介绍道。

  李伟观察着这些恭敬站立的管事,轻轻点头。

  现在明黄商会已经基本垄断了京师的所有店铺,又有了充足的资金,是时候向外扩张了。

  这些管事一部分是来福手下负责联系店铺做推广的,一部分是阿布手下纯粹送货干苦力活的。

  来福的这些人个个机灵,能说会道,而阿布那些人相对来说就要差很多了,不过反过来看,这些人也更加老实可靠。

  等来福和阿布分别介绍完了,李伟站了起来,沉声道:“诸位,你们都是商会里择优抽选出来的精英,能来到这里,说明你们的能力还是不错的,这次把你们叫来的原因你们也都清楚了,我就不多说了,另外有些话,我希望大家能谨记!”

  李伟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诸多管事连忙躬身道:“请会长吩咐!”

  李伟长吸了一口气,严厉的道:“那就是不要贪赃!该是你的你拿着,不是你的千万别伸手,否则别怪我心狠!”

  李伟目露寒光,沉声警告了这些管事一番!

  这些管事纷纷面露惶恐:“小人不敢,请会长大人放心!”

  他们也很清楚,面前这位会长不是普通的商贾,而是当朝驸马、朝廷重臣,如果真要惩治他们,那是真能要了他们命的!

  “嗯,那就好,希望你们谨记在心!”

  李伟微微颔首,他也知道,即便是这样警告,这些管事到了外地,肯定也会有人手脚不干净的,这事不管是强权镇压还是制度限制,都无法避免,但是他也不能因为这就固步自封,不向外扩张了,只能是警告一番,然后多做些监督什么的。

  李伟的话间落下后,众管事连连称是。

  之后,李伟又让来福把他去官府给他们办好的路引发给他们,嘱咐了几句需要注意的事项。

  这些人去到外地后,首先是考察一下各地的情况,具体要不要在当地开展商会还得再定,如果合适的话,他们就可以参考明黄商会在京师的这套模式,在当地开展业务。

  等他们落脚之后,明黄银行也会逐渐的跟着开展到各地,到时就可以上线汇兑业务了!

  不过明黄银行还得等准备好足够的新钞后才能向外扩展,不然光人去了,没新钞给人倒换,那也是白搭。

  随着宝钞的事基本稳定了下来,李伟也终于能抽出一些时间去处理其他的事务,书院那边的学生们需要他教授新知识,太子那里也该去报道了,不然老朱又要打人了,还有神机营,一堆的事,他都没时间去军器局研究个车床、电机什么的。

第214章 帮我弹他

  李伟趁这段时间有空的时候,就去跟朱标把货币的基础知识以及金融的运转一股脑的讲了一遍,也不管他听没听懂,反正该说的都说了。

  朱标英年早逝,跟他讲明白了他也没机会用,历史上他的死因不清不楚,再加上李伟又是个历史小白,即便想救朱标他也无从着手。

  时光荏苒,春去秋来。

  李伟按部就班的忙着自己的事,偶尔去上一次朝,就会招来一顿弹劾,索性就不去了。

  现在依附于他的人越来越多,即便他不去上朝,也自会有人告诉他朝堂上发生的事。

  比如今天,北征的大军即将班师回京的消息一出,就有人向他禀报了。

  李伟得到消息后,专门去找调任兵部的黄载要了份北征战报的副本。

  这已经是许久之前的战报了,对朝臣来说,早就不是秘密了,黄载便顺手给抄录了他一份。

  李伟回到工部,手上拿着战报仔细看了看,这次北伐很顺利,俘获颇丰,北元军队几乎是见到明军就逃,硬仗没打几场,但是胜利是实打实的,这些出征的将领回来后,赏赐肯定是少不了的。

  而蓝玉就是这些将领之一,这次他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充分发挥了人头狗的优势,拿下了不少战功,这次不但能将功折罪,说不得还能另有不少赏赐。

  李伟目光凝视着这份战报上的信息,脸色不禁有些难看。

  徐瑶的死,这个蓝玉是主凶之一,而且当时他自己也差点被这个狗给咬死,这个家伙受赏是他绝对不想看到的,即便现在弄不死他,也不能让他舒服了。

  只是要对付这个得胜而归的侯爵,却不是容易的事情。

  李伟皱眉思索了片刻,这些勋贵几乎都是骄横跋扈之辈,蓝玉更是其中的佼佼者,只不过他们这些不法行为连朱元璋都只能暂时睁只眼闭只眼,若要拿这事做文章,恐怕也只能无功而返。

  “咦,其实也不一定!”李伟低声呢喃道。

  他突然想起了那两个坑货,就是韩宜可和道同,他们御史弹人还是很疼的,若是能让他们带头,多些人弹劾蓝玉,即使朱元璋就算不方便宰了蓝玉,也得狠狠惩治一番做做样子!

  只是想到这两个坑货每次都痛击队友的行为,李伟就有些迟疑不决。

  想了老半天,暂时也没有其他的好办法,让他放弃不管任由蓝玉获得封赏,他又不甘心。

  “哎,算了,试试吧,再给他俩一次机会!”

  李伟叹了口气,打定主意后,就起身去了都察院。

  现在都察院名义上是由李善长署理,但实际上他并不大管事,都是任由这些御史各自为政。

  李善长是淮西出身,他虽然是文臣,实际上却跟武将走得更近,而朝中的其他文臣,大多都是曾经刘伯温和宋濂他们那一系的文人儒士,虽然他们现在失去了主心骨变成了一盘散沙,但是也没有跟李善长这个韩国公走到一起去。

  朱元璋把他召回京来,本来就是放在身边好盯着他,让他署理都察院就是因为都察院里都是原来刘伯温那帮人,不会听他的,他去了也只是个摆设。

  李伟来到都察院,直接找到了韩宜可。

  正在处理公务的韩宜可见到他,顿时感到非常稀奇:

  “李大人,你怎么过来了?”

  “呃这个,我有点事找你帮忙。”

  李伟有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鼻子,自从他认定韩宜可和道同属于坑货之后,他就一直躲着这两人,发誓绝不再找他们帮忙,然而时移世易,他还是来了。

  “什么事,你说。”

  韩宜可起身离开公案,把他引领到一旁会客的地方,示意他坐下说。

  两人落座后,李伟开门见山道:

  “我听说蓝玉骄横跋扈,纵容庄奴,欺压百姓,强占民田……你帮我弹他一本!”

  李伟把能想到的罪名使劲往蓝玉身上扣,也不管真的假的。

  韩宜可听得微微皱眉,李伟跟蓝玉有过节的事他也知道,现在李伟张口一大堆罪名,就要他帮忙弹劾,这显然属于挟私报复啊。

  韩宜可皱了皱眉,迟疑了一下,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开口问道:“李大人,你说的这些可有证据?”

  李伟微微一愣,道:“你们御史不是可以风闻奏事吗,我这风都给你了,还要什么证据啊?”

  韩宜可白了他一眼,道:“风闻奏事是不假,但是也不是仅凭你一句话我就去弹劾人家一个侯爵呀。”

  更何况你这还是目的不纯的挟私报复,韩宜可心里暗道。

  李伟闻言,顿时皱眉不语。

  韩宜可看了看他,又说道:“其实也不用证据确凿,但至少得有些可靠的依据才行。”

  风闻奏事,监督百官本就是他们御史的职责,如果李伟能拿出可靠的依据来,那他弹劾蓝玉就是职责所在,即便李伟不求他帮忙他也会去上奏陛下。

  李伟深吸了口气,目光微凝道:“好吧,证据我去找,到时候交给你,你帮我弹劾他!”

  “若是有可靠依据,我自然责无旁贷!”韩宜可正色道。

  李伟轻轻点头,随即又问道:“道同呢?”

  “哦,道同奉上命,出巡地方了,估计也快回来了。”韩宜可道。

  “哦。”李伟微微有些失望,弹劾的事要是能加上这个倔驴,那威力就大多了,希望他能尽快赶回来吧。

  跟韩宜可闲聊了两句之后,李伟就告辞离开了,他得赶紧安排人去调查蓝玉的罪证了。

  至于调查的方式,跟以前一样,依旧是发动货郎四处探听。

  以现在明黄商会的规模,在京师里要调查点东西还是轻而易举的,可惜派往外地的人才刚出发没多久,没法探查蓝玉在外的不法罪证,若是等将来明黄商会遍及全国了,那就方便多了。

  在李伟下达命令后,商会的货郎又再次干起了兼职调查员的工作,另外李伟自己也没闲着,每次办公的时候就对那些依附过来的下属痛斥蓝玉的罪状,众人听了几次也就明白了,这是上官要让他们一起找这个永昌侯的茬呢。

  只是众人虽然依附在他手下手下做事,但他们都只是一些小官,哪敢得罪永昌侯这种大人物啊。

  犹豫再三之后,他们也只能暗戳戳的上密奏弹劾蓝玉的不是,既给了领导交代,又不暴露身份得罪蓝玉。

  数日后,来福把货郎们调查的各种罪证交到了李伟的手上,李伟看着这些罪证,却是皱眉不语。

  这里面有蓝府家奴仗势欺人,蓝玉义子打架闹事喝酒不给钱等等。

  这些虽然也都是罪证,但是罪名不够大,他觉得即便交上去,朱元璋顶多训斥几句,不会在大军得胜归来的这个节骨眼上把蓝玉这个功臣怎么样的。

  “他就没有点比较严重的罪证吗?”

  李伟不满意的问道。

  来福脸色为难的说道:“老爷,咱这里毕竟是京师,天子脚下,蓝玉就算是贵为侯爵也不敢做的太过分。”

  李伟闻言,心中也是醒悟过来,确实,这些武将虽然嚣张跋扈,但是在朱元璋的面前还是很老实的,就算要胡作非为,也往往是到了地方上才敢,就像朱亮祖似的。

  思及此处,李伟不禁叹了口气,地方上的事别说是他了,就算朱元璋都不能完全掌握,即便蓝玉在外地时有不法作为,查起来也是费时费力,一时半会不会有结果。

  “行吧,你先下去吧。”

  李伟摆了摆手让来福先退下了。

  迟疑了片刻,他只能先带上这些依据,去找了一趟韩宜可。

  韩宜可看到这些罪证后,并没有太意外,这些开国勋贵的骄横谁都知道。

  “行,既然有这些,那我就上书弹劾他一番。”

  韩宜可收下后答应道,其实弹劾勋贵这种事他们御史可是没少做,不说天天有,那也是隔三叉五,家常便饭,只不过效果就很有限了,陛下对武将的容忍度远高于文官。

  “这些够不够治他罪的?”李伟皱眉问道。

  “哎,这恐怕很难,陛下对这些勋贵的态度你也知道,若非罪无可恕,恐怕是不会严惩的。”

  韩宜叹气道,以前他位卑言轻的时候,一直是见事不平就上书直言,然而得到的结果却往往并不如他所愿。

  自从升任佥都御史后,官位高了,见的多了,他也渐渐有些明白,有时候,光有一腔正直是不够的。

  李伟听到这话,也不禁有些失望,但是现在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

首节上一节158/2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