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的老板朱元璋 第157节

  “我们冒昧上门,没有打搅到侄儿吧?”沈也没有仗着身份托大,十分客气的说道。

  “堂伯说的哪里话,快请入座吧。”

  沈经也客气的回应道。

  三人落座,沈先是夸赞了几句沈经,然后便道明来意。

  沈经听完后沉默不语,当初父亲和爷爷相继离世,而这个亲二叔首先想的却是抢夺家产,这让当时还年轻的他很是伤心了一阵。

  “当初是二叔做得不对,二叔在这里给你致歉了!”

  沈彬主动起身,拱手道,他钱都拿出来了,也不差这点面子了。

  沈经长长呼出一口气,轻声道:“算了,过去的事就让他过去吧。”

  沈和沈彬闻言对视一眼,神情都放松了不少。

  沈高兴的道:“这才对嘛,毕竟都是一家人,何必为了点钱闹得不愉快,二弟,快将之前答应归还的东西给侄儿看看。”

  “好。”

  沈彬答应一声,从袖中取出了准备好的表单,递给了沈经,沈经也没有客气,接过来看了下。

  在这上面,有现银三十万两,田产店铺若干,还有一些作坊。

  前面的那些沈经倒是没在意,都是意料之中的东西,不过这些作坊却令他感到些许诧异,如果他所料不差,这些应该就是沈彬从吴奇那里偷到秘方后建的。

  “这些作坊是?”沈经问道。

  “哎,之前一时糊涂做了些错事,还望侄儿在李驸马面前美言几句,让他不要怪罪二叔,二叔愿意再另外拿出些银两来作为补偿!”

  沈彬一副悔不当初的样子道。

第212章 两家叔侄各不同

  沈经瞥了他一眼,心中冷笑,什么悔不当初,还不是畏惧李大人如今的权势!

  “话我可以转告,但怪不怪罪那就得看李大人自己的意思了。”

  沈经淡淡的道。

  沈彬努力挤出笑容:“那就多谢贤侄了!”

  等两人交接完了,沈又再次开口夸赞起了沈经:“贤侄真是好眼光啊,在当初李驸马刚入朝堂的时候就追随在他身边,如今李驸马深得圣上信任,是朝中举足轻重的大人物,贤侄跟在他身边做事,将来飞黄腾达指日可待……”

  沈对着沈经连连夸赞,却句句不离李驸马。

  沈经应付了几句,最后发现实在唠不过他,无奈的道:“堂伯有话不妨直说。”

  “呃,这个,那好吧,咱们是一家人,我就有话直说了。”

  沈也不再绕弯子了,直说道:“实不相瞒,我对李驸马很是仰慕,我想请贤侄代为引见一下,不知是否方便?”

  沈经闻言,微微皱眉:“你想见李大人直接去求见不就行了,何需小侄引见?”

  “呃,呵呵。”

  沈尴尬的笑了笑,虽然他自己去求见也不是不行,但是效果肯定是不如有人引见得好,毕竟他一个小小的员外郎,人家肯定看不上眼。

  “李驸马公务繁忙,我也不敢擅自打扰啊,还得贤侄先行探问一下,看看李驸马什么时候有空。”

  沈经目光微顿,心里也明白了,这个堂伯就是想借着他的关系,跟李伟套下近乎。

  沉吟了一下,他便点头应了下来,就像沈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一样,他们毕竟是一家人。

  在这个年代,家族的观念是根深蒂固的,一人发达了绝对要拉着家族鸡犬升天的,也就李伟这样的无牵无挂的人可以只顾自己。

  沈见他答应下来,顿时眼前一亮,起身拱手道:“多谢贤侄!”

  “堂伯不用客气,就像你说的,毕竟咱们是一家人。”

  沈经也立刻站起来道。

  “说得对,说得对!”沈笑着连连点头。

  沈经说完顿了一下,又好心提醒了一句:“堂伯,今后若是见了李大人,最好还是称呼大人为好,李大人似乎不太喜欢驸马的称谓。”

  这对李伟来说虽然只是一件小事,但是对跟随在他身边做事的人来说,领导的小事在他们眼中也都是大事。

  沈听到这,有些惊诧:“哦,是吗?”

  沈经轻轻点头。

  沈目光顿时微微闪动,按照官场的规矩,一般称呼别人都是称其最高的职位,比如李伟现在,又是侍郎,又是驸马,还是明皇银行的主官,商会会长等等,按照朝廷的现行制度,驸马都尉在伯爵之上,侯爵之下,李伟的众多称谓中驸马最高。

  但是既然李伟不喜欢,沈自然不会去触这个眉头,默默的将沈经的话记了下来。

  “好的,我记下!”

  将事情定下来,几人又寒暄了一阵,沈和沈彬才起身告辞,沈经相送至门外,等他们走远才转身回府。

  次日,沈经趁李伟来银行的时候将事情俱实相告。

  李伟听完微微诧异:“这么说你们叔侄俩算是和解了?”

  “算是吧。”沈经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毕竟是家丑,说出来还是挺丢人的。

  李伟轻轻颔首,倒是没有多说什么,不过沈家的这对叔侄倒是让他想到了二十年后的朱棣和朱允这对叔侄来。

  这两家情况颇为相似,都是嫡系长子死得早,爷爷一走,叔侄就开始闹起来了,只不过沈家争的只是财产,而老朱家这对叔侄争的是皇位。

  沈家叔侄能和解,但老朱家这对叔侄恐怕只有你死我活,断无和解的可能。

  李伟微微摇了摇头,把这些胡思乱想的东西抛在脑后。

  沈经顿了顿,又取出了沈彬给他的那张表单,道:“李大人,这是我二叔归还的家产清单,请大人过目。”

  李伟诧异的看了他一眼,没有去接,而是问道:“这是他给你的,你给我看干嘛?”

  沈经微微一愣,仔细的观察了一下李伟,见其不似做伪,心中不由赞叹一声。

  这个清单上的东西虽然沈彬说是给他的,但他也没傻到以为照单全收就完事了,说白了这上面的东西大部分得给李伟这个大人物,毕竟沈彬认怂完全是冲着李伟来的,跟他没多大关系,若是他闷不吭声的全收下来了,那就是不懂事了。

  “李大人,这上面除了现银和一些沈家的田产店铺,还有几个作坊,这些作坊就是沈彬暗通吴奇拿到咱们的秘方后建起来的,您不妨看看。”

  “哦?”李伟微微惊讶,接过来看了看,这上面果然有几个香皂和煤球之类的作坊。

  “哼,算这个家伙识相。”

  看过之后,李伟轻哼一声,随即看到这张清单上的东西的总价值,又忍不住露出惊异的目光。

  好家伙,这沈家是真有钱,叔侄分家归还的部分家产就有百万家财,本来他以为这沈经是个十亿富翁呢,现在看来恐怕还不止。

  现在他虽然不缺钱了,但是百万贯的资产他还是没有的,哪怕是这次银行一切顺利,最后赚的钱也大都归朱元璋,他分两成,顶多也就是二三十万贯的样子。

  李伟看了几眼之后,就又将这张清单还给了沈经。

  沈经也注意到了他刚才的目光,于是轻声说道:“大人,这次二叔能归还我这些家财,还是仰仗了您的威名,我愿拿出一半来献给大人,还望大人莫要推辞!”

  李伟瞥了他一眼,他知道现在只要他现在开口,别说一半,就算他把这些钱全拿了,沈经也不会有意见的。

  但是这钱他一分都不会要,也不能要。

  “给你的你就收好,别弄丢了就行,这几个作坊就跟你现在的那些作坊合并了,一起给明黄商会供货就是了。”

  李伟淡淡的说道。

  沈经闻言,心里大为惊讶,之前李伟看清单时眼神中的惊异他可是看到了的,然而面对如此巨财,李伟此时仍能保持清明,分毫不动,实属难得!

  “大人,依我之见,这几个作坊本就是我二叔盗取大人的秘方所建,理应赔偿给大人您才是,另外他还愿意拿出些银两作为补偿,这些都是大人您应得的!”

  沈经诚恳的道。

  “不用说了,他给你的你就收好吧,至于补偿什么的就算了。”

  李伟摇了摇头,语气坚定的道。

  若是按照后世的法律,别人盗用他的发明专利,他要些赔偿也是应该,但是现在可没有这个说法,这些钱若是收了,到底算是赔偿还是受贿可就说不清楚了。

  他又不差这点钱,没必须冒这个险。

  沈经见他态度坚决,便没再劝说,同时心里对他更是敬佩。

  “对了,我堂伯沈想要拜会一下大人,不知大人什么时候方便?”

  沈经想起答应过沈的事,又赶紧说道。

  “沈?他拜会我干什么?”李伟疑惑的问道。

  “我堂伯在户部任员外郎,这个官职还是当年我沈家资助陛下修城时,陛下赏赐的呢,如今已有许多年了。”

  沈经轻声说道。

  李伟听完也立刻明白了,这是想升职,找他托关系来了。

  不过现在他也正缺人手呢,虽然这个沈也并不怎么值得信任,但总好过吏部随便塞给他的人。

  “这样吧,你叫他直接来工部找我就行。”

  李伟想了想,吩咐道。

  “好的,多谢大人!”沈经谢道。

  李伟随意摆了摆手,然后又问了下银行的情况。

  现在倒钞的速度大增,每天都有十万贯左右的金额进出,压力已经给到了印钞厂那边,按照这个速度,估计到明年初京师这边的旧钞就倒换的差不多了,到时候就可以向外开放了。

  还有存钱的事,李伟也已经安排下去了,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他安排的“百姓”在取钱的时候惊讶的发现银行多给了些钱,然后账房先生就会耐心的给他解释这是利息,而这个“百姓”就会惊喜的尖叫几声,引起人们的注意。

  隔三差五的来上这么一次,不怕真正的百姓不动心。

  工部衙门,李伟接见了前来拜会他的沈。

  沈表现的甚是恭敬,甚至有些谄媚。李伟也不在意这些,而是直接开口考查了一下他对纸币的认知。

  沈不愧是商贾世家出身的人,对李伟的问话对答如流,甚至还提到了朝廷信用的问题,令李伟惊讶不已。

  在他所有认识的人中,除了沈经,也就这个沈对纸币的看法最让他满意了。

  “不错,这样吧,明皇银行新设,正是缺人手的时候,你要是愿意的话,我便奏明圣上,调你过来做个正五品的官职吧。”

  李伟轻轻颔首道。

  沈顿时欣喜无比,躬身致谢:“谢大人!下官一定尽心用事,竭尽所能报答大人的提携之恩!”

  虽然从员外郎到正五品他只升了半级,但他已经许多年没动了,而且五品和三品是当官的两道门槛,别看只是半级之差,地位差距却是巨大。

第213章 希望你们谨记

  沈致谢之后,又是对他一顿奉承吹捧。

  过了片刻,他觉得听腻了,就端茶抿了一小口,沈见此,很是懂事,立刻起身告退了。

  沈走后,李伟微微叹了口气,其实刚才他也不是听腻,主要是有些听不懂,如果沈能像后世网友们那样张口就是我艹、牛比之类的直爽称赞,李伟绝对能跟他聊上一两个时辰。

  沈的拜访在朝中传开后似乎引起了连锁反应,有些郁郁不得志的、想升官、有野心的,各种各样的人,都陆陆续续的找上了李伟。

  李伟也不推辞,一一接见并予以考查,觉得能用的就记下,给他们安排相应的官职,能力不行人品太差的,就给赶回去该干嘛干嘛。

  数日后,李伟将这些人的名单以及衙门的选址等等拟成奏书呈给了朱元璋,朱元璋御览后,稍加修正,就批准下发吏部和工部办理了,吏部负责官员调任,工部负责开工建衙。

首节上一节157/20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