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71节

这样一来,也算安排妥当。

日后无论谁人能雄富一方,氏族都可有一脉存于世,兴于世,也无愧于祖宗先烈了。

“希望,能顺利见到孟誉先生。”

诸葛玄感叹了一句,时日太少了,或许郭谊还没有恢复过来,毕竟见了这么多士人。

讲道理,不知收了多少礼,这么多钱,那不得关起门来清点十几日?!

真羡慕。

我在荆州,颗

粒无收,劳苦辛辞至此,不及人家接人拜见所得。

片刻后,叔侄两人只是最终抱有些许希望,到了门前,不料刚看到那守门的宿卫将军,他脸色一亮,马上招手。

“来来来,今日先生在家,正在堂上读书,二位尽管请进,俺差人为两位开了中门!”

诸葛玄和诸葛亮对视一眼,一时都不知发生了什么,怎么忽然前后态度差距如此之大,难道这才是孟誉先生的本来面目?!

收了礼,休息几日,接着狂揽。

好家伙,还有时有晌呢。

典韦大开中门,迎人至中庭,让人将礼品都抬到庭院内放下,除却锦布之外,还有金银、书籍等物,琳琅满目。

一位老者,带一年轻人及此,见郭谊而双手执礼,拱手而下。

小童也一样俯身,但却抬头偷看了郭谊一眼。

见其儒雅,身姿如长风,挺拔而正派,一时深深记住,但总觉少一羽扇,方可见其儒雅。

少年心里记着,日后若自己也能有此仪态,一定要补一把羽扇在手,方能儒雅有度,令人侧目。

“学生,诸葛亮,拜见孟誉先生。”

郭谊则是对这长者拱手,笑道:“阁下,诸葛氏竟并未趁乱而逃乎?君是何人?”

“某,诸葛玄,字胤谊,诸葛亮之叔父,听闻孟誉先生乃是慈明先生唯一之徒,特来拜会,并,求托一事。”

“此子,想随先生而学也。”

诸葛玄指了指一旁的少年,白净无暇如玉,面色跳脱灵动,双眸炯炯有神,很是讨人喜欢。

“请进吧。”

郭谊让了个身位,让这两人到堂上休息,“请。”

几人坐下,郭谊笑道:“寒舍,简陋,诸位随意些。”

“既然是说到了重托,且不知孟誉有何才干名气,能收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为徒。”

“先生过谦了,”诸葛玄笑了起来,拱手相对郭谊,道:“琅琊诸葛氏,在徐州不算大族,家中所能用之资,并不算多,此子若能入先生眼,也是缘分。”

这时候,就已经在给郭谊透底了,家里没钱,日后资助人脉也助不了多少,这孩子你若是收了,就看你们自己缘分了。

这还是厚道人,也没说什么大话,郭谊笑了笑道:“倒是不必,我受教时,也没有资助别人多少。”

诸葛玄乐得一笑,微微点头。

“听闻过先生与那位慈明无双之事迹,敬佩不已,先生二十三而出山,自二十五已名声大噪,方才得荀文若告知,所学为颍川家学。”

“也是,引为一段佳话呀。”

“啧,”郭谊还没开口,典韦在旁边面色马上就变了,一脸苦恼无奈的看着郭谊的后脑勺,满脸褶子都快揪起来了。

完了,又要开始了。

“先生,我只告知你一人,不可与他人说,”郭谊沉声说道。

果然。

典韦一听就麻了,这句话俺也听过。

当时还一阵感动

,感动了一日夜,后来又听过了好几遍,都是和不同的人说的。

“唉。”

“你唉什么!”郭谊直接转头盯着他。

“俺肚子疼。”

典韦哭着脸说道。

“忍着!”

“哎。”

典韦低着头在一侧站着,听得满脸难受。

郭谊接着看向诸葛玄,笑道:“罢了,不提也罢,此事多说无益,无非是我与慈明先生,是忘年交,辈分实际上要高一些而已。”

“罢了罢了,日后也不提此事了。”

郭谊将目光看向了那少年,实际上,这个年岁已经快可以称之为青年了,看了一眼,郭谊就说道:“跟随我左右,以勤学为主,不可怠惰,且一切要向我看齐,我若学时,你不能怠惰,就这一点点要求,你能做到吗?”

“学生可以。”

诸葛亮拱手而道,这老师是他自己三顾而得,几次都未能见到,已经知晓登其门有多难了。

今日虽说不知为何能入门,但恐是此前两次来拜访的决心打动了孟誉先生,故而收其为徒。

而且,只是跟随老师一同而学,又有什么难的,老师再刻苦也是人,总不能日夜不停吧,再说了,哪有这么多书可看,经学儒道的学派也就那么多,古学派的典策哪怕再多,也不可能看得完。

“但,我只教授我之所学,至于荀氏家学我无能为力,也无法用荀氏之资举荐,这一点你要记住。”

“所以所学需自己勤奋,如日后有能,再举荐,如何?”

诸葛亮也不在意,同样是执礼而拜,躬身向郭谊。

诸葛玄见这模样也只能微微摇头,这孩子是非郭谊不拜了,看来徐州之战,文武谋臣之中,郭谊的声名最是耀眼,令他崇拜不已。

罢了,人各有定数,倒是不必强求。

诸葛玄一看此事已经定了下来,也知道郭谊是颇为满意的,于是不舍的看了诸葛亮一眼,轻声道:“亮儿,你跟随孟誉先生身旁,应当以笃学为主,不可贪恋玩乐,凡事听从老师教诲。”

“若你顽劣难调,惹了老师不悦,便只能回归故里,你可谨记。”

诸葛亮悉心受教,鞠躬行礼的时候,郭谊一直在旁边淡淡的笑着。

这话他哪里还不明白,这是在叮嘱诸葛亮,若是觉得在身边学不到什么,或者是受了什么委屈,就回到琅琊老家去,好歹还有一个去处。

“我既然答应了,自然会对他好,不必担心。”

郭谊直接了当的把话摊在明面上说,让诸葛玄的脸色顿时有些许尴尬,但也只是片刻罢了。

愣神后,诸葛玄当即拱手而笑,“对不住了。”

“那就,托付给先生了,我侄儿既已择得良师,玄实在欣慰,所备礼物还请收下,另外诸葛氏藏书,君尽可取观。”

“好,多谢。”郭谊点头致意,听诸葛玄的意思,是不打算耽搁时间,立刻就启程,于是顺带着起身,准备送别。

谁知诸葛玄愣了愣。

不留我吃顿饭吗?

我家底都给你了。

……

拜别诸葛玄后,一人出来的老登确实也没想明白,此行竟然如此顺遂,进去出来不到一炷香,甚至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繁文缛节上。

若是快点说话,恨不得刚进去就结束了。

然后送他出城。

大门一关,冷意袭来,诸葛玄裹了裹,看了看两名宿卫还站在门外,心底里满是错愕。

秋风萧瑟,诸葛玄还是想开口问问。

你真的不请我吃顿饭?

第84章 你这憨货,怎凭空污人清白?

屋舍内,诸葛亮乖巧的跪坐在郭谊的面前,等待其回到主位上,两人大眼瞪小眼了一会。

场面略微有些尴尬,因为彼此都不知道说什么。

郭谊在送诸葛玄回来之后,才反应过来自己即将教导的,是以后的汉丞相录尚书事假节领司隶校尉益州牧赐金钺曲盖羽葆武乡忠武侯,诸葛亮。

这是武庙中的人,那么问题来了。

我有什么可以教他的呢?!

郭谊不禁自问,若是没能教导合适的才学,把他教歪了会怎么样呢?

想到这,郭谊内心变得略微沉重,终于开口道:“我也是第一次,当人老师,所以你尽可能,跟上我的作息,我们一同看书学习。”

“如果休息时,便好生休息,我一日观书较多,但你可以无需尽学,挑选自己有用的书去学习,然后不懂的问我。”

诸葛亮此刻面色一愣。

他能感受到郭谊说话较为认真,但是不明白他为何要如此郑重,以往看家中长辈教导别的年轻学子,也是随意嘱托。

其余的任由他自己学,一般一月,或者数月才会一起讲课一次,一次几乎就讲一个昼间的时间,不会超过太多。

其余所有也都是尽皆依老师之便,而不会问弟子。

现在郭谊这等身份,却为诸葛亮规划这么多,一时间他有些不习惯,只能惶恐躬身,恭敬等待郭谊将话说完。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道不可擅传,业不能强授,所以唯有解惑是每日可做,你须得日省数次,与我多商议。”

“再者,夜间若是放课,就去和典韦习武,这位是你典叔叔,你只管这么称呼便是。”

“哎!”

典韦被叫到,当即站出来对诸葛亮抱拳。

此刻,诸葛亮见到这门板一样宽厚,如山般气势的猛士,一时间,刚刚才生的喉结不禁上下滚动,心里一阵发寒。

他忽然感觉头皮麻了一下。

不对劲。

这位老师,的确和以往家中长者不同,也与那些名士教学完全不一样,因为他好像……

没有休息的时日。

“还要,习武?”

诸葛亮圆润白净的面容上浮现讪笑,抬起头来看向郭谊。

郭谊则是微笑着,丝毫没有退让。

“不错,六艺之中,难道射不是武艺吗?既然都要学射术,不如连同武艺一起练,否则日后你怎有强健体魄来处理大量的公务?”

“需知,经国之才非是学识足够即可,要能施展出来才算数,日后体魄孱弱,难道你要点灯续命不成?”

诸葛亮微微缩了缩脖子。

首节上一节71/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