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58节

老头,你他娘的不早说,我能少走好几年弯路……

“荀君所言非虚?当真如此?”

“不错!我绝不会认错,也不会私自蒙骗,事实如此,便是如此,”荀对郭谊做了个拱手的姿势,鞠躬而下,已变得颇有礼仪,起身后又真挚的看着他,“你是我荀氏八龙之幼,慈明无双的唯一弟子。”

荀爽,字慈明。

时在颍川才干出众,八岁则熟读经学典策,遍熟家学,十二岁得人评价“已可为人师”,一生致力于作著办学,对官途并无贪恋。

曾于王允除董卓,但在举事前就已经病逝。

想来,死之前密令自己的贴身之人,将消息还要来告知郭谊。

试问普通人如何能跨越千里来传话。

这是将他当做弟子了。

“我叔父,一生没有收过门生,只是教授、点拨、解惑,但传书籍典策,除却他留给荀氏的学问之外,剩余的都在你这里。”

“孟誉,你也不必怀疑了,自能确信。”

郭谊当即愣住,然后急切道:“不,我的意思是,如果荀君确定的话,是不是该将老头留给荀氏的书籍,给我抄录一份放着。”

荀:“……”

“孟誉,不该如此称呼,那是你的老师,按照礼制,你需叫我一声兄长。”荀纠正了郭谊对自家叔父的称呼,但是说完又觉得不对劲。

叔父生平最为注重礼仪,若是他自己都不曾有过纠正,那说明就是放任郭谊这么叫,甚至还……挺和谐的?

这些年,他在汉滨与郭谊相交,想来也是挺快乐的。

“那不是,”郭谊忽然坐正了些,挪动了一下自己的下身,腰板都慢慢挺直了,表情也淡然了起来,“我和老头是忘年交,同辈。”

“我们两个甚至,差点就结拜了。”

荀:“……”

你跟我在这加辈呢!?

“孟誉,你这就……胡诌了。”

两人忽然就大眼瞪小眼了起来。

瞪了一会,气氛逐渐变得放肆,郭谊叹了口气,“罢了,这关系,于我而言也是一份暖意,沉甸甸的,我自己知道就好。”

“以后对外,就说我是他弟子吧。”

荀嘴角猛然抽搐了一下,聊了一夜,发现郭谊看自己的眼神,居然多了一点……奇怪的色彩。

好像是长辈对晚辈的慈爱?

完了,真给他加上了。

开更啦开更啦!今日两万走起,求数据资瓷!!

第74章 这一月,整个兖州磕疯了!

“当真?!”

深夜。

曹操刚从宴席上回来,揉了揉微昏的脑袋,眼神迷离的看着荀。

今日在席上,和那淮汝一带的豪雄许定、许褚兄弟喝了不少酒,还以为现在是做梦。

“千真万确,我已看过书籍。”

“其实,叔父的确也在家书中提过,在汉滨时,过了些快活日子,当时只以为他在汉滨寻到了什么红颜。”

是啊,正常人谁这么形容快活?

曹操脸色逐渐精彩,表情变得鲜活起来,从塌上起身不断走动,这做梦也梦不到这么离奇。

孟誉还是荀爽的唯一门生?!

这传出去,天下士人岂能不惊?荀氏同样也会大受此名带来的便利,已故的荀慈明声名又可达到何等地步。

他教出来的弟子,几乎以一己之力安置兖州,又仁攻徐州,甚至还可率众抵抗蝗灾。

虽偶尔也行离经叛道之事,但郭谊的计策里,大部分理念和荀爽平日办学都是十分契合的。

关键,他还好学。

荀平静的补上了一句,“孟誉勤学甚笃,且学有所获极快,天资非常高,和家叔小时简直一模一样。”

曹操:“……”

看吧,果然如此。

“若是,此事传扬出去,于境内,乃至徐州、兖州都可有益处。”

“孟誉似乎不太愿意,说我害他。”

荀无奈的看向曹操,可能只有你出马了。

曹操顿时叹了口气,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荀,无奈道:“文若,你治理子民,善专内政,兵马未动而粮草先行,但对于孟誉这等人,却是不太了解。”

“你直接与他这么说,当然不会答应,人皆有疑心,孟誉自会不安,若是声名缓缓而升自然无虑,忽然提及,岂非惹人刺杀。”

“不过,此事对我取各处都有好处,也可更得人心。”

这话说来,让荀顿时沉默。

我不信!

今夜我可是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还搬出了我的叔父!

我算是看透了,他就是谨慎!不愿担此盛名!

“怎么,不信?”曹操笑着歪了歪脑袋,似笑非笑的看了过去。

荀默然不语,神色不断微微改变,最终躬身道:“的确不信,主公亲自去劝说一番试试?”

其实这事,根本不需要郭谊同意,只是两人尊重他罢了。

毕竟一个人的名声,的确是交由他人去评判的,这不是郭谊可以决定的,现在倒是变成了赌约了。

荀不信曹操能劝动他欣然接受,想到这他连忙拱手补了一句,“主公不可以威势强压。”

不然不公平,你若是逼他,他难受不也得笑着接受?

“绝对不会?!我岂会逼迫臣下做不喜之事?”曹操嘿然一笑,同时摆了摆手,“再说了,我哪里敢逼他?”

“我父亲对孟誉可关心得很,昂儿又如此敬佩他,整日与他厮混一起,说是

同学同思,也不知真假,哈哈。”

荀嘴角抽动了一下。

虽然是在自谦,可您的表情很是得意呢。

“请孟誉来。”

曹操大方对宿卫下令,让他深夜去请郭谊。

……

不多时,郭谊和典韦一同到了衙署中院内,一路到堂内来见曹操,郭谊一看荀在,大致就明白了什么。

然后很开朗的笑了起来,微微一挺腰板,点头道:“文若,你也在啊。”

荀顿时一噎,面皮抽动几下,没有立刻回话,而是躬身行礼,轻声道:“孟誉。”

“嗯。”

郭谊点头,走向了曹操。

荀那边黑着脸,他又不会做失礼之事,只能忍他一手。

毕竟一个过处留香的君子,当然不会和郭谊计较。

虽说不计较,心里还是会像吃了蝗虫一样不舒服。

他臭不要脸!

然而这一幕看得曹操顿时愣神。

诶?!

你们之间,好像有了些微弱的改变?!

怎么感觉文若要更尊敬孟誉些呢?

孟誉一副可了不得的模样。

“啧,”曹操白了郭谊一眼,“孟誉,听文若说你自己还不愿木秀于林?”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你说的是吧?”

郭谊点头,“对呀。”

还对呀。

“木秀于林,该受风摧才对!”曹操当即呵斥,“否则为何众林给养皆予一木?若无此豪情,如何承重大事?当有此心,日后方可成为参天巨木。”

“你这想法太过片面,我不便说你。但换言之,你得身后师门,同时功绩彰显,其实并非是坏事,当世谋者,无不是冲着闻达于诸侯而去,你如何不愿?”

“闻达诸侯,便可得人青睐仰慕,事迹若大,则为英雄也,自古以来,何家美人不慕英雄?若如此,求娶任何人家,都极为便捷,若是再有人与你相争,那便是损其名而为之。”

郭谊顿时后仰,若有所思,不自觉的点了点头,“有点道理啊。”

有鸡毛道理啊?!

荀在旁边直接听麻了。

我们求学、务真之人,从不以此美色为望,主公这般劝诫,简直是将孟誉清净之心无端践踏也。

郭谊:“那行,多谢主公,此事广为流传吧。”

荀:“???”

“哼哼,这就对了。”曹操冲荀扬了扬眉头。

“求娶之事,在下倒是不看在眼里,主要是主公说得对,应当受风摧,受浪摧,在下就是浪摧的。”

“求娶之事,主公多费心。”

郭谊拱手之后,打礼离去,准备回家去看书去了,临走之前又和荀点了点头,他好像上瘾了一样。

留下曹操一脸得意的看着荀,两人相顾无言。

直到许久之后荀都没想明白,郭谊到底是个什么人?

懂医术、会打铁、能骑马作战、懂得地图绘制、能内政可军务,日夜求学不辍,平日谦虚谨慎,虽然他喜去妙馆、渴望求娶名门女子、和我超级

加辈,但他应该是个好人。

荀心想。

……

郭谊,荀爽之徒也。

首节上一节58/1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