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54节

第124章 反击开始

“你们都看一看,这才是正确的,高端的写评论方式,当然,这样的言论不能都学,我是让你们学这种评论的方法,这种情绪带入和议程设置的方式!”李恪将手里面的这份纸张再次给所有人展示,并且让他们相互传阅。

不少看过的士子直接站起来向杨安宁抱拳行礼:“安宁小娘子大才,某不如。”

“不敢。”杨安宁赶忙回礼。

“安宁小娘子果然巾帼不让须眉。”

“是啊,安宁小娘子厉害,不愧是殿下选中的人。”

这些士子们看完也是惊为天人,因为这篇文章,连他们这些知情人看的都是头皮发麻,都觉得背后脊椎骨一股凉气直冲天灵盖,更不要说那些普通的寒门士子和普通百姓了。

而且这篇文章里面还帮殿下用另外的方法洗白了。

接下来所有人再次都热烈的讨论了起来,不少人都相互交流自己的想法,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场战争!一场属于他们的战争!

整个讨论一直持续到中午,午饭是大厅吃的,所有的饭菜都端在了桌子上,然后李恪站在了杨安宁他们平时演出的那个舞台上,面对着所有人开口了。

“诸位!事情的经过你们都知道了,这对你们来说,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因为这关系到你们的未来,关系到天下无数百姓的未来,也关系到将来会不会有更多的寒门士子诞生的未来!”

“在以前,你们只是无足轻重的普通学子,你们的想法无人在意,你们的生死无人在乎,你们的未来无人理会!但现在!这一切都变了!不同了!你们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自己的手里!”

“我李恪!大唐蜀王殿下!说实话,我本可以当一个逍遥王爷,闲散王爷!因为我什么都不缺!就像是你们所编写的黑料,我每天可以在庄园里面跟杨安宁她们夜夜笙歌,我可以流连于各个青楼之间,我可以吃喝玩乐的享受!我可以同样不把你们当人,依然生活的很好!”

“但是我没有,为什么?!因为我觉得,天下众生,皆有苦楚。天下众生,皆为平等,也许我身为皇族,不该说这话,但是我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活的有尊严!活的能够得到其他人的认同!而不是被人当成货物!当成随意操控的玩具!”

“我希望即便是一个普通人,都能够每日喜笑颜开,可以安稳的过日子,可以儿孙满堂,可以幸福美满。”

“因为那样,我大唐才能够屹立于诸国之巅,因为那样,有一天,凡日月所照之处,才能皆为我大唐国土。因为那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国家威服四海!”

“因为那样,我大唐才不会再发生,易子而食,百户不存一,路无行人的惨状!百姓才不会沦为两脚羊!”

“而这一切,靠谁?!靠你们!我李恪只能提供给你们这个机会,但是未来!需要你们去创造!”

“我希望有一天,你们能够对那些笼罩在大唐之上的门阀世家说一句!”

“去他妈的!”下面的士子不用李恪教,直接就齐声怒吼道,其中还夹杂着一些青楼女子清脆的喊声,连杨安宁她们几个人都是听的热血沸腾。

“现在!吃饭!吃完饭之后,走向属于你们的战场!让那些坐在豪宅高堂之上的人看看,看看属于你们的力量!”李恪直接一挥手,所有人脸都涨的通红,但是却没有人动筷子,大家都在等。

没有人说话,大家的心里都憋着一股劲。

李恪从台上走了下来,就直接在附近杨安宁他们一桌上坐了下来,桌子还有其他几个文人士子,桌上也摆放着跟所有人一模一样的饭菜。

李恪也不说话,直接端起碗就吃。

所有人仿佛得到了一个信号,二话不说同样直接低头就吃。

整个大厅里面,瞬间响起了吃饭声,但是却没有任何说话的声音。

站在周围的看着这一幕的侍卫们,虽然面无表情,但是他们的看着这些文人士子的眼神里面多了一种认同,原来这些人也是有一些热血的,而不是一个娘们唧唧的,就知道抱怨。

吃完饭,所有人都向李恪行了一礼,然后快速离开了这里,他们会回去写自己的东西,会在这个特殊的战场开启自己的战斗。

等大家走了之后,李恪才看着杨安宁笑着道:“起个你自己的代号吧,这篇文字,我会让人发出去。”

“啊……这个……”杨安宁有些懵,她也没想到自己的文章居然能发出去。

“那,那就叫随恪居士。”杨安宁红着脸开口道。

李恪伸手在她的脑门上敲了一下,杨安宁下意识的发出了一声痛呼,“殿下,你干嘛。”

“随什么恪,怕人不知道啊?叫宁婵吧。”李恪扫了一眼和她身边的偷笑的柳青蝉道。

“是。全凭殿下安排。”杨安宁不敢抬头,赶忙低声道。

“我去忙了,这几天我可能没时间过来,如果事情有了分晓的话,接下来必然是风起云涌的时候,你们就留在有间商城,哪里也不要去。”

“是!”

第二日,大清早,所有评论栏的小字报焕然一新,而今天格外的早,遍布长安城各地的地头蛇在五个营府兵的带领下,就已经张贴完毕了。

等到清早的时候,所有百姓都习惯性的凑了过来观看。

大家都习惯第一时间去找兰陵笑笑生的评论。

“月余前观《大唐周报》之现状,曾本以为这是一史无前例之创举,为天下寒门士子开拓一条全新的道路,但其走势格局,却让我目瞪口呆,不由感慨门阀世家力量之强大,即便连《大唐周报》也已成为其控制之物,便连蜀王殿下之尊贵,亦无能为力。”

“可见其势力之大,看看过去月余之内容,忍不住让人发笑,堂堂一已有万国来朝之势之大国皇子,流言四起,谣言漫天,却无人能拿出一实证,可见都乃长舌之言,但如此可笑言论,作为归附朝廷后国之喉舌,却无任何辟谣举措,所做之事,所登之文,明为夸赞之举,暗行助谣言弥漫之事。”

“可见门阀世家之力量,《大唐周报》早已沦为对方掌控之物,《大唐周报》已无购买之必要。悲愤之余,邀友人饮酒买醉,故赋诗《思李恪》一首,刊登于此。”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文章至此,戛然而止。

这首诗的字面含义,放到当前背景之下,也无比合适。

观看的所有人,无不动容。

尤其是那最后四句诗,不知道击中了多少人这段时间以来内心的感触。

是啊,蜀王殿下乃前无古人之举,而以目前之形势,恐怕也后无来者了,因为都被门阀世家所掐断了。

第125章 为何会如此?

不少人看完兰陵笑笑生的评论,都是面露悲愤,之前无人点出来,他们也就算了,但是现在被兰陵笑笑生一首《思李恪》直接戳中了所有人的大动脉。

这是思李恪吗?!这是思殿下之思想,这是思殿下之壮举,这是思殿下之悲怆!

而作为一个皇子殿下,却为天下黎民着想,作为一个皇子殿下,却为天下寒门着想,作为皇子殿下,却为所有读书人谋一条出路!

试问?可曾前有古人?可还会后有来者?!

不,如果蜀王殿下倒下了,不会有了!

原来他们之所以觉得《大唐周报》越来越没有看的意思,是因为它已经被世家门阀所掌控,原来它已经沦为了世家门阀的工具,再一次开始掌控所有人。

看客当中,当场就有人破口大骂。

“我就说,前几日那么多的蜀王殿下的黑料哪里来的,现在想来都是那些门阀世家派人故意污蔑!”

“对啊,这么多年了,以蜀王殿下那鲁莽的性格,有这事早就被爆出来了,但是这么多年长安城可曾出现过一件?没有!这突然之间就出来了,而且越来越离谱!”

“蜀王殿下冤呐!”

“哎,算了算了,兰陵笑笑生说的对,大唐周报不值得买了,没什么必要了,上面所写内容,看不看对你我有何区别?那些文章,不过是那些朝臣阁老相互去看的而已。”

“是啊,我明天也不买了。”

“哎,诸位请看这里有个新的,宁婵写的这篇文章……他写出了兰陵先生想说的话啊!”

“哪里?我看看!”

一篇篇文章,就如同一个个信息源,瞬间在长安城的所有百姓里面引起了轰动!长安一百多个坊市可都有类似的内容在贴着,而兰陵笑笑生的一篇《思李恪》让所有人都悲愤不已。

普通的百姓更是嘴里咒骂不停。

而那些原本咒骂蜀王殿下黑料的人已经都没有了,这个时候,谁还能出来骂?你没看吗?兰陵先生都说了,那些都是被世家门阀所控制的大唐周报故意抹黑蜀王殿下。

你还信哪个?你也是出身门阀世家吧?

一些暂时没看的人也会很快被人所普及,然后赶过来看这些小字报。

仅仅一天的时间,可以说,整个长安城的舆论彻底翻转不说,各种文人士子百姓之间都是讨论不休,现在是个人都知道了门阀世家的威力。

只是长孙无忌乃至整个朝堂所有人却都不知道此事,因为过去将近一个月的时间,他们也都一直关注这个东西,但是随后却发现,这个东西好像真的是自发组织起来的,虽然刚开始或许是蜀王殿下的手笔。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多的文人士子自己加入了其中,显然蜀王已经无法掌控,而后来他们开始反面宣传之后,蜀王殿下也没有任何反应,这让他们彻底放了心。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李恪不是不反击,而是时间未到,后世那句话说的好呀,让子弹飞一会儿。

现在已经过去了月余,根本没有人关注了,而李恪似乎也偃旗息鼓,好像整个人一下子都萎靡不振了一样,自从被陛下打了之后就从未在人前出现过了。

所以到了后面这几期大唐周报,这些人才放飞了自我,又开始了他们的那老一套。

虽然文章依然是用白话写的,但是里面的内容却大不相同。

这段时间李世民也是有些心烦意乱,李恪没有了消息,这完全不是他的性格,这小子,从小就没吃亏过,现在陡然吃了这么大的亏,却没什么反应。

给大唐周报的纸张照常供应,要多少给多少,甚至价格都是按照给大众的售价,他自己也没来他这里哭诉,甚至连李世民在朝堂之上通过的荣誉爵位的事情,李恪都好像不在意一样。

这搞得李世民心里都没了底,这小子不会一下子就被打垮了吧?这次好像确实是有点过分了,当初自己就应该拦一拦的。

如果他当初拦了这件事,虽然最后可能结果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但是给李恪一个缓冲的时间,也许他能接受。

这要是人垮了,李世民多少有些不舒服,那是他自己的儿子!而且还是很优秀的儿子!李恪这段时间以来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对大唐帮助之大,他能不知道吗?

现在想想,好像确实是自己不对,他弄出了这么多东西,自己没给什么赏赐也就算了。

哎……这小子心寒也是对的。

“常林,去宣魏征和房玄龄来见朕。”李世民叹了口气道。

“是!”

很快,魏征和房玄龄就赶到了两仪殿,见礼过后,李世民沉思了一下,他也不好说别的,只是换了个说法:“这月余以来,朕一直在思考,蜀王做出了这么多于国于民都有利的事情,朕没给什么奖励,好像确实也是有些偏颇,所以,朕决定给他改封一下王爵,你们意下如何?”

房玄龄和魏征对视了一眼,他们大概知道李世民是因为什么,说实话他们也没看懂蜀王在干什么。

只是月余了,蜀王殿下确实没什么反应,上朝也不上,人也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去了,好像一直在府里,推脱说养伤。似乎也没什么反应,好像是被长安城的言论给打击到了。

“可倒是可以,不知陛下属意什么王爵?”魏征倒是无所谓,这些封号无非就是李世民儿子自己封着玩,食邑户数之类的,最多再多个一二百户,影响不了大局,就是他们自己家的事而已。

“秦王。”李世民嘴里吐出了两个字。

“啊?”魏征和房玄龄懵了,他们万万没想到李世民居然会封这个……秦王那是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前的封号,一般来说,是不会封给其他皇子的。

如果说未立太子之前,倒是能封,因为这有继承衣钵的意思,一般来说后面就是太子。

但是太子现在是有了,这个时候封秦王……这确实是荣誉大了,问题是,你就不怕引起太子的想法?其他的什么吴王,魏王,晋王这些顶尖王爵都可以封,为什么非要封秦王?

“怎么?不行?”李世民挑了挑眉毛。

“这个当然不是,陛下想封什么都可以。”魏征犹豫了一下,他其实想从历史、祖制等各个方面找借口,但是这似乎也不违反什么,按照道理上来讲,在某个人成为皇帝之后,他之前的爵位和职位等不少就成为了当朝禁忌。但这种规则不是明面的,是大家默许的。

第126章 先拿郑氏开刀

魏征和房玄龄都在思考,先秦有先例,前秦世祖苻坚,也是前秦最优秀的君王。在苻坚登基为王之前,有个职位是龙骧将军,苻坚发动政变,登基为帝之后,这个职位就成为了一种禁忌。前秦朝堂之上,就无人授予这职位,哪怕它本就不是什么太大的官职。

最后苻坚授予姚苌chang为龙骧将军,当时所有人都明白,这是很器重此人。

秦王也同理,李世民也是发动政变上位的,像是他的王爵,包括天策上将这个职位都不可能再封,天策上将就是因为李世民军功太大,封无可封,李渊就干脆创造了一个天策上将给李世民。

因为这是他儿子,自然无所谓,而其他将军就不可能给这个职位了。

秦王这个王爵,大家默认也不会有人会封,李世民不封,后世李唐同样不会有人封的。

但是现在是李世民自己要封,那这个他们还真不太好反对,唯一担心的不过就是太子李承乾而已。

“那太子那里……”房玄龄犹豫了一下,直接开口道。

“关他什么事?身为太子,一国储君,未来的皇帝,连这点容人之量也没有?”李世民不咸不淡的问道。

房玄龄立刻闭嘴。

“暂缓吧,今年对吐谷浑用兵,前些时间李靖传回了消息,预计这个润四月就能解决跟吐谷浑之战,到了年底班师回朝,必然要封赏,贞观十年年初,一起吧。”李世民叹了口气,自己又暂缓了。

“是。”两个人弯腰道。

“蜀……哎,李恪还没反应?”李世民问道。

首节上一节54/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