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79节

啊?魏征人都傻了,他一脸难以置信的看着李恪,殿下你是不是在挑衅我,你都这样了,你告诉我,我同意你的意见?你是不是不把我魏征这个人放到眼里?还是说你觉得我们门下省的侍中们都是一帮废物?这种事情都不喷?

看到魏征难以置信的表情,李恪笑着道:“郑国公,你是不是觉得我猜对了你的心思?其实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不过夸就不用夸了,看起来你也看穿了我的真实想法。”

魏征:“???”

真实想法?他本来是想喷的,但是听到这四个字之后,魏征不知道为什么就想到了一年多以前李泰在那里监国,说是秦王殿下盖了一个极度离谱的秦王庄,然后他上门的情形。

那个时候他确实是没有看穿秦王殿下的真实想法,他以为秦王殿下就是为了享受,结果事实证明,秦王殿下是将百姓放到心里面的,这会儿殿下又说这个……难道……有什么我没想通的?

“那个……殿下你说说?”魏征试探着问道。

众臣:“????”

不是,魏征你离了大谱你知道吗?就这样了,你还要殿下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你也太离谱了吧!魏征你变了!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这是我对你们的期许啊!”李恪感慨的开口道。

众人:“?”

期许?你没说错?

“这是对你们的一种鞭策,一种鼓励,一种期许!为什么我这么说?看起来好像是让君王不务正业,但是你们有没有想过,君王为什么不早朝,而君王不早朝国家都不乱,是什么原因?”

“当然是因为有你们这帮前所未有的优秀大臣啊!什么时候,我希望大唐有一天,即便是我父皇一年不上早朝,你们都能够完美的处理国事,并且整个国家都运营的仅仅有条,这才是对国家最大的负责啊!难道这不是对你们的最高鼓励吗?!”李恪一脸“感慨”的开口道。

所有人都愣了。

魏征也是跟着愣住了。

这……好像没毛病?!三省六部就能处理一国政事,甚至都不用君王,这不就是对他们这些臣子的最大鼓励和期许吗?!这……不少人心里都想到了之前流传出来的那个说法,说……殿下好像有益让陛下给他们让更多的权利出来?!

难道是真的?!所有人看这幅对联的心情一下子就不一样了。

原来,这是殿下和陛下对他们最大的期许和鼓励啊!

第696章 你是不是在针对我魏征

所有人都被李恪的话给震撼到了,主要是被他话里面的离谱内容给震撼到了。

怎么说呢……这个话,他们听着没什么毛病,但是这东西就越想越离谱,你家期许是这么期许的?你怕不是以为我们是个傻子?

几乎所有人的内心里面都冒出了这个念头。

但还是那句话,念头归念头,要不要说出来,这是两回事。

原因很简单,这关系到他们本身的利益。

这就好比一千多年后的普通人在一家世界五百强的企业里面任职一个管理层,然后董事长给你办公室门口贴了一句话,叫:今日好好工作,明日继承公司。

虽然你会觉得这个话很离谱,但是这句话挂在那里,你能获得董事长的欢心,重点是,董事长这话还不算是纯粹的画饼,还给你涨工资。

想必,就算是心里都知道这话很那啥……但是也无人拆穿吧?大家不都得鼓掌欢迎?没事嘴上还得夸赞一句董事长高硬?

现在众臣的心里就差不多是这个心里,话是有些离谱没错,这是对他们的期许也能解释的通,但……之前那个留言还真不是无的放矢。

最顶级的几个宰相姑且不论,就单说六部官员,最近的权利可是被放大了许多。

因为六部的拆分已经是必然的了,到时候就不是六部了,谁知道有几个部门,但这些部门的头头最起码都是尚书职位没错了吧?别管是不是只是将以前的权利划分了,但是对于这些部门的头头来说,他们的品级提升,这才是最关键的。

至于权利的问题,就算是以前很多权利集中在一个部门,也不可能他们一个人都能拥有所有的权限啊,六部侍郎都是有各自不同的任务分配的,更何况六部下面还有不同的司,不同的局等分派部门。

众多大臣的表情多少有些扭曲,因为他们刚开始觉得离谱,后来又被震撼了一把,最关键的是越想,李恪这说话还他妈越没毛病。

于是众人都是,虽然我不懂,但是我大为震撼的心情,那表情当然扭曲了,他们就想不通,殿下脑袋里面这奇奇怪怪的想法到底是从什么地方想到的,这真的是……

总感觉正常人想不到殿下的这种想法,但是你说殿下不正常吧,但是他却正常的狠。

就有一种小孩子恶作剧的感觉,但这种恶作剧的背后却是一个对大唐大刀阔斧改革,并且为大唐大规模开疆扩土的人,这两种完全冲突的特性集中到一个人的身上,就让人有种强烈的失真感。

众臣的心情都是这样,魏征整个人就更加不好了。

我是谁?我在哪?我应该怎么做?他本来是想喷的,但是你说这个情况他还怎么喷?

你别管这个事情本身有多离谱,你就说这是不是好话吧?如果说人家是好话你都要喷的话,那这事情就不对了啊,重点是李恪这事办的,已经不仅仅是好话的问题了,这还是一种从古至今都是文人宣传的一种君子的德!

只是以往很多君子并不会这么执行而已,因为这会削弱君子的权利。

现在不管是李恪还是陛下既然要这么做,这事你还能说这是坏事?你怎么想的?你是要断了所有人的路不成?你看看谁会同意?他这个时候要是喷的话,都不用李恪说话,估计不少跟他同样是御史的人都要反喷回来了。

这就像是一千多年后的那句话,我们都是社会主义接班人。

这话本身有毛病吗?没毛病,谁也不能说这句话不好。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就是对的。

就算是普通人也不会觉得这句话有什么让人难以接受的。

而像是他们这个级别的人就更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对了。

……

殿下你是不是针对我魏征?魏征有些头秃,特么一年多以前幸亏我没去喷你,而是直接老老实实的回家了,不然的话,岂不是又会被你喷回来?果然,殿下的想法是与众不同,以后看起来要更加的深思熟虑才行,不能让自己陷入尴尬的境地。

“殿下所言极是,这话虽然表面看起来是一个意思,但是放到这个地方,却代表着另外一种鞭策,殿下如果能将这种鞭策之意写在明处恐怕会更好了。”魏征一脸认真的开口道。

众人:“?”

魏征你还要不要脸了?你什么时候变成一个佞臣了?!你什么时候开始只会说谄媚之言了?我们还是喜欢以前那个头铁的你,你恢复一下。

所有人都傻眼了,你这也变的太快了,敢情你在秦王殿下这里只会说好话是吧?咋的?面对秦王的时候,那些喷人之语就从你的脑海里面被扣掉了是吗?

“哈哈,不错,郑国公所言极是,这样我后面让人用一块大石头将这句话给刻上去,然后放到你们这各个衙门里面来,你们都得将这句话当成是我对你们的鞭策才行。”

“走诸位,去各个衙门看看,这时间我得亲自给你们送过去才行。”李恪很是高兴的开口道。

众人都是无语,不过他们也不能说什么,这话是离谱了一些,但是送时间这件事本身就是好事,有了这摆钟尤其是这摆钟如此精准的话,那对各个衙门而言确实是好事!

当然了,这摆钟的时间调整李恪也是让随同而来的工匠交给了这些各个衙门的人,其实它上弦也很简单,后面有一个类似钥匙一样的存在,不断的转圈上弦就可以了。

它的发条让它可以维持三天左右,也就是说两天上一次弦就没什么问题。

不过它的发条质量一般,估计用个一两年的话,这个时间肯定会被缩短,到时候估计得更换发条。

这些都是小事,到时候让工匠随便过来就能更换。

去完了中书省,李恪就去了门下省,相较于尚书省来说,这两个省的官员数量要少一些,毕竟六部都是隶属尚书省的,所需官员数量自然是极多。

而像是魏征这种侍中之类的则是属于门下省。

第697章 监察委员会

离开门下省的时候,李恪从怀里面掏出了一个文件递给了魏征。

“额?殿下这是?”魏征有些疑惑。

“给你的,看一看,思考好了之后写一份奏章给我父皇。”李恪开口道。

魏征顿了一下,点点头然后将手里面的奏章接了过来,魏征是知道李世民心思的,所以李恪给他的东西,他当然也就接下来了。

接下来李恪又去了尚书省,六部部门一个部门一个,尚书省这里的部门也留下了一个。

随后就是左卫,右卫,将作监,大理寺,司农寺,尚辇局,鸿胪寺等等。

一趟走下来,第一批的三十台摆钟居然不够。李恪有些感慨,看起来虽然是古代,但传到后世之后,只知道古代是三省六部制,但实际上三省六部制下面的其他衙门也是非常多的,御史监啊,宗正寺啊,太仆寺,太府寺,少府监,都水监等等……

果然能够管理一个国家的衙门就没有那么简单,这可不像是羌国那样的国家,姜去胡日常连个抓小偷的活儿都能亲力亲为。

很多东西自古以来都是有流传下来的,这东西就是传承啊,一个国家果然是没那么简单。

想到这里,李恪生生打了个冷颤,不对,我想这个干嘛跟我有什么关系。

啧啧想想这些衙门,李恪就觉得头疼。

我还是闪人吧。

李恪没有进宫,虽然人来了,但是他觉得自己还是不要去见自己老爹的好,万一李二同志想不开给他安排活怎么办?自己说了两个月不进宫就是两个月不进宫。

李恪这里离开之后,各个衙门的人自然也是好奇的围绕这个摆钟看了好久,尤其是那摆钟的三根时针,分针,秒针,真的是每次都是移动的一模一样的,看起来就非常的精致。

而且他们作为大唐最顶尖的一帮人自然也是清楚,这东西对于提升效率等方面有多大的好处,时间更加量化了,自然一些事情的处理也就可以量化。

它能影响最大的,自然也就是将作监等制作场地,但是对他们这些衙门来说也是有好处的。

至少一个时辰这样的时间跨度太过于粗糙了,比一个时辰更小的时间对他们来说很多时候都是估算,而现在有了这摆钟,时间自然更加精准。

而门下省这边的魏征则是打开了李恪给他的那个写着奏章的东西。

魏征翻开看了一眼,《关于成立大唐纪律监察委员会》的构想和相关设定。

名字是秦王殿下的风格没错,不像是大唐的一些衙门,将作监之类的名字,普通百姓都不知道干什么的。

但是这个记录监察委员会一眼就知道它是干什么的了。

“大唐的御史制度和侍中都有着监察皇帝和百官的职责,但是从古至今这些制度对百官的威慑并不大,故,该制度需要进行改制。”

“监察委成立后,它不属于任何政府部门,而是归属于未来将会成立的最高委员会(暂定)管理。它的主要任务是负责监察百官,并且富有调查百官贪污腐败的职权,但不具有审判职能,在监察完百官,发现问题之后,可以向相关的刑部等部门提交相关证据资料,然后由刑部等部门审核。”

“监察委的主要任务除了调查百官的贪污腐败等问题之外,还有是否违法违规使用权利,滥用权利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足以判刑或者罢官的,则由监察委对相关官员进行训诫或者是诫勉谈话。”

“监察委独立于各个道、州的政府系统之外,并且最高监察委有权利任命组成检查小组到下面各个道州进行相关调查。”

看到这里,魏征深吸了一口气,这是秦王殿下对监察委建设提出的整体构想,而这里面要求魏征以这个构想为框架进行填充,尤其是一些注意事项的等等。

但如果这个监察委成立的话,那意味着他们这些侍中和御史就不再是单纯的在朝堂上放放嘴炮,没事挑挑别人小毛病的角色和职位了,也不会是没事就逮着别人一些小毛病不放的事情了。

这东西对于魏征来说,还真的是一个挑战,从这个监察委的职能来看,以后他魏征的主要对象恐怕就是从皇帝变成了百官,想到这里,魏征也是有些无语。

这么说,殿下虽然不知情,但是这算不算也是给自己找路子了,咋了,不想让我们这些侍中和御史每天盯着他呗。

这里面倒是也有关于监察宗室啊皇子啊之类的职责,但是这份职责的前提是来自于这些人同样担任了职位,如果没有职位的话,只是单纯的就是个皇子的话,那你就不用管了,除非对方犯法。

魏征人都无语了,这不就是摆明了秦王殿下不想让人盯着吗?至于犯法,秦王殿下肯定是不犯法的。

废话,以秦王殿下的身份地位和体谅,大唐律才是他最大的武器,他为什么要自己违反?这是肯定的,只要在大唐律规定的范围之内,秦王殿下玩的不知道有多开心。

纠结之余,魏征也是多少有些振奋,因为这意味着陛下和殿下的想法居然是真的?真的是要将权利下方?

这监察委成立后的权利有多大,魏征是肯定知道的,但是这种监查的权利以前只能说都是皇帝的,官员相互之间弹劾之类的肯定是有的,但是调查,那是陛下下令之后才能够调查。

而从殿下的描述来看,监察委似乎自己就有相关决断的能力。

虽然最后肯定是要向上汇报的,但是这意味着他们可以先调查,甚至先抓人再最后汇报。

这样做的最大好处就是,解放了作为最高掌权者的工作强度,比如说像是一些县级等低级官员,这个监察委自己就可以处理了,最后上报陛下,陛下审阅之后没问题就直接处理了。

甚至需不需要上报陛下,到时候都是一个未知数。

尤其是那个最高委员会,或者不叫这个名字,殿下标注了是暂定,或者暂且说它是三省内阁,由他们这些人共同决定,陛下就算是不知道都无所谓了。

第698章 殿下你是想我死

将整个文章看完之后,魏征的脑海里面大概也就有了相关的一个框架,但是要将这个框架填写完成可没那么容易。

不过让魏征开始沉思的是,殿下为什么将这个任务交给了门下省?

门下省是审议机构,日常负责的是审议奏章,中书省与皇帝讨论之后起草的法案等都由门下省审议、审核。这些方面如果有认为不恰当的,可以直接驳回,让他们重新去写。像是给事中更是可以在中书省所拟的诏令上面进行涂改,让他们重新去写。

另外就是陛下所写的诏令是否违规,是否合适,都是由他们来负责的,不然的话,魏征每天哪来那么多喷李二的素材,都是从这些地方来的。

而现在,殿下却给了他塞了一个监察委的活儿,这个监察委的监察任务,无疑就是极大的增加了门下省的权力。当然这跟门下省的部分职权确实是有些相同,审查人也是审查不是吗?

当然魏征不知道的是,李恪是仔细思考过的。

其实西方所谓的三权分立制,和三省的职能只要想一想,就知道真的是很相似。

首节上一节279/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