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78节

虽然不如后世精巧,但是原理是一样的。

在他搞清楚这些之后,李恪才将钟摆的完整图纸给了他。

可以说搞清楚了这些,再拿到完整的钟摆图纸,李福吃透整个图纸也不过就是时间问题,而且这种教出来的工匠已经不单单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了。

他已经明白了许多原理和道理,并且有能力将这些原理和道理进行深化了。

至少李恪从田蒙这里知道,李福这大半年的时间几乎每天都是在抓紧时间学习,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更是他学习的重中之重。

“我们现在制作一个摆钟要多少成本?”李恪开口问道。

“这些零件都非常的精细,按照我们钟表厂自己铸造的零件和向铸造厂订购的发条并且给铸造厂预留100%的利润来算的话,我们制作一个摆钟的成本大约要30贯左右,时间要大约半个月。”李福开口道。

“培养出来了多少工匠人手?”李恪问道。

“大约400人左右,其中大约只有30人值得继续培养。”李福开口道,“剩下的人最多只能达到对摆钟进行维护维修的地步,他们想要自己制作摆钟恐怕很难。”

“30贯。”李恪重复了一下,这个成本不高,它不高的前提是钢铁的成本被李恪压缩了下来。

“这种基础的桃木款的售价订到3000贯!”李恪指了指这些已经做出来的20台大约1米左右高度的摆钟道。

“后面你们要努力研发更小的摆钟,摆钟越小,定价越高,除此之外,我会在让人开始在长安城的朱雀广场建立一座钟楼,到时候将会在钟楼上建造一座巨大的摆钟,到时候整个长安城的百姓都可以以这个钟楼的时间为标准。”李恪开口道。

朱雀广场就是朱雀横街和朱雀大街的交汇处,大唐皇城宫城朱雀门的最前方。

“是!”李福有些压力,这么大的一个钟楼,摆钟的重量,长度等等想要完全计算出来倒是可以,但是制作的时候,重量稍微有点问题恐怕时间都不会准确。

“另外,摆钟外面的木材,比如说红木,紫檀木等不同的木材定制的价格也不一样,木材越贵价格越高,上面还可以让木匠师傅进行雕花,雕花越好看,价格越高。”

“比如说木材更为名贵,成本增加了10贯,你就以3000贯的基础,将新增加的成本翻50倍,卖3500贯。如果木材成本增加10贯,雕花请工匠师傅又花了10贯,那就卖4000贯。”李恪给他交代了一句,“记住这是出厂价。”

“是!”

“嗯,到时候比如我的悦来商行代售的话,我们会象征性的收取个十几贯的利润。”

“其他商行也是同样如此,允许他们自己加利润,但是加的售卖利润不能太多。不过短时间来说,其他商行售卖的可能性不高。”李恪开口道。

“对了,到时候你自己给钟表起个名字,名字要写在表盘当中,打个比方,我会先给朝廷的三省六部各个部门赠送一台,你起个名字,六部的叫马系列,三省叫牛系列。到时候给我爹用的,比如说应龙系列。即便是同样的材质,这应龙系列就要比这个牛马系列贵1000贯。”

“是……那个你记住了吗?”李福挠了挠头,然后看向了他身后的一个年轻人问道。

“我记住了。”这个年轻人立刻弯腰道。

“殿下,这是我们厂里面的财务,这些东西我太不擅长。”李福有些不太好意思。

“嗯,挺好的,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李恪笑了笑,财务这方面肯定是悦来商行培养出来的,将这些事情交给他们也可以,反正懂得怎么加利润就可以了。

“记住以后有人问的话,你就说为了研发钟表,总计花费了一百万贯,这是研发费用。”李恪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啊……可是……殿下这个怎么能花的完这么多?”李福人都傻了。

那是一百万贯,怎么可能花的完?

“怎么就花不完,你为了测试钟表在不同地方的走时准确,向大唐东西南北不同方向,各自派出十几支测试的队伍,这些队伍至少有一百个人组成,他们的吃喝拉撒不要钱啊?运送这些钟表的损坏之类的不要钱啊?”李恪无奈的开口道。

“那我明白了。”李福也不傻,不擅长又不代表别人说出来之后不理解。

“对了,将我们的皇家认证都给加上。另外,这个系列的钟表就叫孺子牛牌吧。摆钟的上给我刻一副对联。上联:春蚕到死丝方尽。下联:蜡炬成灰泪始干。横批:为人民服务。记得将我们皇家标示给加上。要多长时间能改完?”

“这个简单,一天的时间就可以了。”李福很干脆的开口道。

“现在就干,明天早上我要。明天我去给三省六部送温暖,说起来我从这南洋回来了,还没有去给他们送过礼物呢,刚好。”李恪开口道。

“是!”

从钟表厂出来,李恪又叫过来田蒙,让他去找个工匠,又雕刻几幅牌匾,既然要送温暖,那自然是要送到位了。

第694章 秦王殿下给百官送温暖(下)

这些朝堂百官,他们不缺钱财,他们缺的是精神慰藉。

所以李恪得时刻慰藉他们的精神,这既是对他们的鞭策,也是对他们的鼓励,更是对他们的期许。

为了保障明天官员基本都在官署内,李恪自然先派人去通知了,李恪这里一通知,李世民自然也就知道了,因为先通知的肯定是李世民。

“李恪说是要给百官送温暖?”李世民看着常林问道。

“是的。”常林认真的弯腰行礼道。

“说是送什么了吗?”李世民问道。

“臣不知,殿下只是说明日无紧急公务的官员都要前往衙署。”常林开口道,“陛下您明日要去看看吗?”

“他让我去了吗?”李世民问了一句。

常林:“……”

不是,陛下您这话问的,这大唐您才是陛下,谁敢让不让您的啊?这您让我怎么回答。

“他没说我就不去,我觉得不是什么好事。”李世民摇摇头,他可太明白了。“这件事就当我不知道。”

“是。”常林还能说什么,就当您不知道?这秦王殿下第一个就是启奏的陛下您,您还能不知道?这不是自欺欺人吗?

李世民琢磨了一下,然后又开口道:“你去将褚遂良叫过来。”

“是。”

褚遂良很快就到了两仪殿,见过李世民之后,李世民开口道:“褚遂良,明日秦王殿下去了三省之后,你派遣两个史官一路跟着他,秦王殿下的所作所为都要记录下来,如果史官人手不够的话,你就多加几个。”

“是。”褚遂良有些奇怪,不过还是直接答应了下来,他刚刚也接到了李恪的通知,虽然他不知道送温暖是什么意思,但应该是好事。

“记得啊,现场的所有行为都得给我记录下来。”李世民开口道。

“是。”褚遂良答应了一声。

让褚遂良离开之后,李世民才冷哼了一声,现场我可以不去,但是我可以看文字记载,可惜了,如果不是有魏征盯着,我派遣一帮小太监中间传话,可以直接听现场反应。

看看李恪到底又要搞什么幺蛾子。

李恪当然不可能知道李世民的骚操作,不过知道了他也只能是无语,不能说什么。

钟表厂总共制作出来了三十座摆钟,而且现在并没有停下制作的工艺,他们大概可以可以同时制作三台摆钟,因为基本都是流水线的组装作业,所以也就是说每天可以完成三台摆钟的制作。

其实零件制作很简单,主要是组装比较麻烦,而且组装是需要达到一定水平的工匠才可以,普通工匠还不行。

组装的时候需要对里面的零件进行微调。

所以这个制作速度是取决于组装的速度,所以也没有办法再快了。

像是什么外壳的雕刻啊,材料啊,表盘啊这些都单独制作就行了,没什么难度。

第二天,李恪早早的就将钟表厂准备好的三十台摆钟放到了准备好的四轮马车上,因为长安城附近的主要官道都变成了混凝土道路,所以李恪也建造了不少的四轮马车用来拉货,因为四轮马车更加平稳,马车的体积可以做大,单次的运载能力自然也就更强。

虽然两轮马车更省力(这个别跟我杠了,马车重量相同,拉同样重的货物,两轮就是比四轮省力,有农村的小伙伴肯定有这样的经验,两轮马车放在地面上,没有马的时候,当你从后面上去,当前面翘起,在一定位置的时候,哪怕你不往前推,两轮马车都会自己往前走,这是有一部分重力转化为了向前的力,四轮马车你试试,更不要说四个轮胎的摩擦力等了。)

但是在平稳性,单次的运输量等方面都比不上四轮马车,所以在道路平坦的情况下,从整体做工效率来看,四轮马车更优。

比如说同样运输2吨货物,四轮马车一次,而两轮马车需要两次,自然是四轮马车的选择更优。

拉着东西,带着相关的工匠,进了皇宫之后,李恪就直奔三省所在的衙门去了。

三省位于皇城,分布在承天门出来到朱雀门的承天大街两侧。面向承天门,道路左侧为中书省,右侧是门下省,而尚书省则是在门下省的南侧。

李恪进来按理说是应该先去尚书省的,毕竟这里的部门最多,但李恪来到这里的时候,就发现这些官员都在这里等着呢,显然大家都想看看李恪这到底是在搞什么。

“哈,诸位都在呢。”李恪向所有人都拱了拱手打了个招呼。

“见过秦王殿下。”所有人都有些无语,这不是殿下你通知我们过来的吗?我们可不都在呢,要不然殿下你生气了怎么办?

“哎,我李恪近日观诸位为了朝政颇为辛苦,所以今天过来我是代表我自己给大家来送温暖的,走走走我们先去中书省。”李恪笑眯眯的开口道,什么代表皇室的话他就没说了,这些人又不是普通人。

“这不知殿下送的是何物?”中书令温彦博有些好奇的开口道。

看到温彦博,李恪脸上笑开了花,他走过去伸出手,伸出手跟温彦博握了握手,对于李恪的这种礼节,朝廷众臣都见过了,反正秦王殿下老搞出一些莫名其妙的礼节,他们也都习惯了。

只能是认为这是表示亲近,温彦博多少有些疑惑,他跟秦王殿下之间其实交流倒是不多。

“老温,身体没问题,挺硬朗吧?”李恪很是高兴的问道。

“多谢殿下,托殿下的服,前年找孙真人给看了看身体,去年殿下出发之前孙真人还给检查了身体,一直都有食补方子,而且殿下让太医署下属的医生多有关注,臣的身体很硬朗。”温彦博笑着道。

硬朗好,硬朗好,李恪笑的那叫一个开心,这位也是有本事的,但是历史上这位今年就要去世了,但现在看来,应该身体没问题,还能多为大唐多干几年!

好事!都是好事!

“这可太好了!身体好,就是大唐的福气!百姓的福气!”李恪一脸感慨的开口道,顺便心里补了一句也是我的福气。

周围所有的大臣都挺感动的,毕竟殿下在关心他们的身体。

“来,将东西拿过来,这是我最近研发出来的,我称之为钟表,这个叫摆钟,是用来计时的,它可以精准的记录时间!将一天分为二十四个小时,两小时为一个时辰,一个小时为六十分钟,一分钟为六十秒。”

“这样诸位大臣工作起来也就能够更加的精准,能够按时吃饭,有病在身的也可以按时吃药,免得耽误病情。为国为民重要,但你们的身体也同样重要。”李恪一脸认真的开口道。

第695章 这是对你们的期许

当李恪让人将东西拿出来之后,这些大臣们看着那不断摆动的钟摆,以及表盘上面的十二个数字,以及每个数字之间的五个点,而一根指针随着下面的钟摆摆动一次,就刚好精准的走过一格。

“所以,我今天是来给大家送时间来了!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有更夫以及沙漏,但是沙漏总归没有那么精准,而且我们日常是没有办法精准确定时间的,现在这些钟表就代表着时间,可以让大家更加精准的利用时间,自然我大唐朝廷的办事效率也是会得到极大的提升。”

“大家可以看到这上面有十二个刻度,每一个刻度就代表着一个小时,而一整天则是刚好二十四个小时,也就是这根最短的时针转两圈。”

“这样我们日常的工作就可以做到非常精准了,一些工作也不会耽误。而大家每日上下班的时间也可以做到很精准,另外为了朝廷众臣的身体,我决定以大唐皇家信托的身份,将大家的膳食改为两餐,也就是非朝会日,大家来衙门工作的时候,会提供早饭和午饭。”

“根据孙真人的说法,诸位大臣年纪都不小了,早上吃一点早餐对身体更好,而饿着肚子工作可不是什么好的选择。”李恪认真的开口道。

“多谢殿下。”众臣立刻都纷纷行礼道,虽然说他们都是老油条了,这点小恩小惠不至于感激涕零,但是表面上的功夫肯定是要做足的,而且李恪的行为也确实是让他们感受到了一丝温暖,殿下果然还是在乎他们的。

“不用客气,这些摆钟每个衙门我都准备了一个,我父皇的两仪殿和太极殿那边我专门准备了材质更好的。”李恪微笑着开口道,“除此之外,我还给大家各个衙门都写了一副对联牌匾,我决定给你们都安排上。”

对联?众人都有些茫然,衙门上面过年的时候贴过对联,但是这个时候安排什么对联?

但是殿下既然说了,他们肯定不可能说不,只能是想看看李恪到底是写了什么。

很快,李恪就让人拿了一副木制的对联过来,然后将中书省大门两侧给钉了钉子,然后将牌匾给挂了上去。

等挂上牌匾之后,李恪这才亲自将牌匾上面的两块红绸布给揭了下来。

当两块红绸布被取下来之后,所有人看到上面的内容都惊呆了。

这……特么怎么看的这么熟悉?温彦博整个人都傻了。

上面写着两行字,上联:春宵苦短日高起。下联:从此君王不早朝。

这……这……这……这不是去年过年时候殿下直接贴在太极殿上的吗?这啥意思啊、直接贴在了他们这里。

温彦博这里人傻眼了,其他的大臣们也都差不多,而那边的魏征就实在是忍不了了。

殿下,虽然我老魏确实是挺你,而且你的很多事情做的也确实是很棒,但是这个我老魏真的是忍不了了,你这不是嘲讽人吗?你什么意思?!你是觉得我这个侍中拿不动刀了是吧?还是说我这个侍中太过于宠着你了?太过于向着殿下你了?

“殿下!”魏征直接站出来大声开口道。

魏征一站出来,周围的众臣立刻就松了口气,我说你早就该出来了,你看看,你看看,殿下的事情是不是做的越来越离谱了?

为什么殿下越来越离谱了?

这不是你魏征养……哦,这不是你魏征惯得?!

你是时候该站出来喷一喷殿下了。

你之前怎么喷陛下的?怎么在殿下这里你就一忍再忍呢?你的底气呢?

众人的表情各异,尤其是温彦博一脸期待的看向了魏征。

然后魏征这里后续的话还没说出来,李恪这里就笑着开口了:“郑国公,你也同意我的意见对不对?”

首节上一节278/490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