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刘备谋主,谋尽天下 第59节

  下意识的看向幽州方向,刘备心有感慨。

  ......

  此时。

  幽州,上谷郡。

  古道上。

  战马驰骋,烟尘惊起,十余骑勇呼啸而过。

  虽然地域辽阔,但边境苦寒,又时常有胡人南下。

  这上谷郡的人烟却是稀少,上谷八县,户籍加起来也不超过万户。

  但最近几年,来上谷郡避难隐居的人却不少。

  就在这居庸关往南五十里,山峦起伏,依山傍险处,藏了一个小山村。

  年初的时候,小山村来了一老一少,以教授村民识字为报酬,在这小山村住下。

  十余骑勇顺着地图的指引,来到了这个小山村前。

  其中一名骑勇,独自进村打探。

  良久,骑勇返回,语气有些兴奋:“将军,打探清楚了,卢尚书就在这山村,还开了间学堂教授村民识字呢!”

  骑勇姓田名豫,渔阳人,今年刚满十九岁。

  而田豫口中的将军,则是奉命来幽州寻卢植的张飞。

  张飞先去右北平寻了公孙瓒,告诉公孙瓒刘备即将迎娶平原王刘硕的外甥女,希望公孙瓒能借些兵马助阵捧场。

  公孙瓒跟刘备交情颇深,这听得刘备要迎娶平原王的外甥女,也不希望自家兄弟被小觑了。

  财大气粗的公孙瓒,二话不说,直接调了五百骑兵给张飞。

  听得张飞要去寻隐居的卢植,公孙瓒又遣人给张飞绘制了上谷郡的地图。

  而田豫则是这五百骑兵中的一个伯长,因为熟悉上谷郡的地形而跟着张飞一起来到上谷郡。

  探得卢植的消息,张飞连日来的苦闷终于释怀了。

  “再寻不到卢尚书,俺都没脸回去见大哥了。”

  在这幽州耗费的时间太久,张飞也是颇为烦躁的。

  “卢尚书是海内大儒,又是大哥的恩师,不能怠慢。”

  “田豫,你跟俺去见卢尚书,其余人都留在村外,莫要惊了村民。”

  比起见郑玄的时候,张飞的礼数显然更周到了。

  身为刘备的义弟,不论是关羽还是张飞,都在暗暗的约束自己的言行,努力的成长,不想让自家大哥在其他的公卿大臣面前丢了面子。

  看似粗犷的外表下,张飞心思其实是很细腻的。

  只不过个性急躁,平日里张飞懒得去细想,脾气一上来也会怼人揍人,只有遇到重要的人或事的时候才肯去多动脑子。

  备齐了礼物,张飞和田豫策马来到了小山村。

  避免吓到村民,张飞和田豫都没有带骑兵用的长柄武器,只是怀揣了短刀防身。

  顺着村民的指引,张飞和田豫来到了卢植新开的学堂。

  学堂中,少年的读书声琅琅上口。

  卢植则是捋着短髯来回巡视,遇见有读音错误的,会停下来纠正。

  “先生,门外有两个大汉,自称是先生昔日的门生。”

  听到门人的禀报,卢植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自从年初逃避董卓的追杀,跟幼子卢毓隐居在这个小山村后,鲜少有人知道卢植父子的行踪。

  世道混乱,即便是卢植这样的公卿大臣,也保不住族人的安全。

  卢植四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和三子都死于战乱,唯有七岁的幼子卢毓还呆在身边。

  略思一阵,卢植健步来到堂外。

  虽然年过五旬了,但卢植常年习武,又严于律己,这身体也是十分的健硕的。

  见到张飞和田豫,卢植的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眼前的这两个青年,卢植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两位以前,见过老夫?”卢植上下打量张飞和田豫,不知来意。

第78章 卢植出山,招募幽州志士

  张飞向前,作揖长拜:“学生涿郡张飞,张翼德,见过卢师!”

  真是我门生?

  卢植再次打量张飞,但脑海中还是没有丁点儿印象。

  “嗯,你怎知老夫在这里?”卢植不动声色,既没有承认也没有否认。

  张飞见卢植没有否认,暗暗有些小得意,但语态依旧恭敬:“俺去右北平寻了公孙瓒,公孙瓒给了俺地图,俺顺着地图寻来的。”

  认识公孙瓒,看来真是老夫的门生。

  卢植虽然还是想不起来,什么时候收过张飞这个门生,但语气明显亲近了许多:“翼德来寻老夫,可有什么要事?”

  张飞敛容答道:“卢师,是俺大哥刘备,要迎娶平原王刘硕的外甥女。但伯父死得早,大哥族中又没个长辈能主持婚事。”

  “显谋先生就建议大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可请卢师来主持。”

  “俺来上谷郡,就是专程请卢师去平原的。”

  玄德?

  显谋?

  卢植吃了一惊:“你口中的显谋先生,莫非是郑玄之子郑平?”

  张飞连连点头:“对,就是康成先生的次子!大哥当了高唐令后,就去北海延请显谋先生出仕。”

  “我来幽州前,大哥是高唐县的县令,显谋先生是高唐县的县丞,不过现在,大哥应该当了平原相了。”

  卢植越听越心惊:“翼德,你说详细些。”

  郑平去助刘备,本就让卢植惊讶了。

  这刘备忽然当了平原相,卢植就更疑惑了。

  卢植还记得,董卓废帝之后,为了拉拢名仕人望,封了不少名仕去地方当官。

  其中就有平原相陈纪!

  于是张飞将高唐县剿匪偶遇郑平,一直到刘备当了平原王刘硕准外甥女婿期间的事,择其重点,详细的给卢植讲了一遍。

  “玄德能有这般大志,老夫心甚慰啊!”卢植不由感慨。

  虽然门生故吏颇多,但能让卢植记忆深刻的却很少。

  而这其中,刘备是一个。

  记住刘备的原因,不是刘备学业好,而是刘备是个学渣却善于结交,志向还很宏大。

  当时一批跟着卢植求学的门生中,就没一个会说刘备坏话的。

  因此,卢植才会让刘备去诵读《汉书》《礼记》《六韬》《商君书》,希望刘备今后能在官场上有所成就。

  后来,卢植征讨黄巾,刘备在征战中立功也不少,对刘备的印象也更深了。

  但卢植自个儿的仕途也不顺,难以去在官场上照拂刘备。

  唯一间接帮刘备的一次,还是大将军何进派丘毅到丹杨募兵,刘备中途以卢植门生的身份加入。

  再后来,卢植遭到董卓的追杀,隐居在这上谷郡,对刘备的事就关注更少了。

  虽然隐居上谷郡,但卢植时刻记着天子还在长安受难,只是苦于没有勤王的机会。

  公孙瓒虽然在幽州,但想让公孙瓒勤王却是办不到的。

  对于公孙瓒而言,勤王不如杀胡。

  不仅如此,公孙瓒跟刘虞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乌桓见汉朝廷动乱,常在边境劫掠百姓。

  公孙瓒虽然奉命征讨乌桓,但却受到刘虞的节度。

  而公孙瓒带兵,只注重自己的部队强大,放任部曲侵扰百姓,刘虞又注重仁政,很关爱百姓,两人时常闹矛盾,卢植也不想去掺和刘虞和公孙瓒之间的事。

  于是卢植也只能在这上谷郡,教授村民识字读书,来排解心中的忧郁。

  如今听到刘备志在青州,又在郑平的辅佐下立足平原,卢植心中亦是燃起了久违的热血。

  “既然是玄德的婚事,老夫又岂能不亲自前往?”

  “平原王乃是桓帝的亲弟弟,他的外甥女也是帝室之后,若老夫不去,岂非让平原王小觑了玄德?”

  卢植也是个人精,只口不提去青州的真实目的,而是顺着张飞话,要去给刘备主持婚事。

  见卢植答应得爽快,张飞顿时大喜:“卢师,俺们什么时候动身?俺向公孙瓒借了五百骑兵,已经等候多日了。”

  “你还借了骑兵?”卢植微有惊讶。

  张飞嘿笑一声:“显谋先生说了,卢师是知兵的,有兵马的卢师和没兵马的卢师,区别是很大的。”

  卢植恍然笑道:“康成兄的儿子,还是一如既往的狡黠啊。既然决定了要去青州,这准备不能少。”

  “翼德可先去涿郡,以老夫和玄德的名义,募些才俊,一同前往青州。”

  “老夫也得厚颜去向伯安兄借些钱粮了!”

  卢植口中的伯安兄即是刘虞。

  郑平的目的,卢植已经看穿了。

  给刘备主持婚事是真,但借机让卢植举兵青州也是真。

  青州刺史焦和,卢植曾经也见过,是个清谈高论的庸才。

  而青州黄巾的壮大,也证明了焦和的才能不足以当一州刺史。

  以卢植的名望,还有昔日征讨黄巾的威名,这来到青州了,顺手灭几个黄巾难道焦和还会不同意?

  即便焦和瞧不起刘备,但也不敢对卢植使眼色。

  甚至于,苦无良策的焦和,还可能亲自延请卢植助阵。

  顿了顿,卢植看向一脸小得意的张飞:“翼德,你既然唤我卢师,这求学拜师的礼可得补上。”

  “啊?”张飞脸上的笑容戛然而止,眼神也有些局促:“卢师,这礼还有能补的吗?”

  卢植哈哈一笑:“照理说是不能补的,不过老夫今日高兴,就许你补礼了。”

  一旁的田豫,眼神也变得兴奋,欲言又止。

首节上一节59/41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