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剧透未来,朱元璋崩溃了 第313节

  “那个……要不咱等一下问问韩成,看看李善长历史上是一个什么结局,韩成又是什么意见,然后父皇再做决定如何?”

  朱标犹豫了一下,望着朱元璋说道。

  一般而言,在国家大事上,朱元璋一旦将会话说到了这个份上,哪怕是马皇后,朱标一起开口,都没有什么用了。

  朱元璋不会更改。

  可是现在,朱标提及韩成,朱元璋思索了一下,竟然罕见的点了点头:“行,就按照标儿你说的做。

  看看韩成这小子,在这事情上是什么意见……”

  朱标闻言又是高兴,又是显得有些吃惊。

  高兴的是,自己终于算是暂时劝住了父皇。

  吃惊的是,不知不觉间,韩成在父皇这里,竟然有这样高的地位!

  ……

  寿宁宫里偏殿里。

  坐在椅子上的朱元璋,望着韩成道:

  “韩成,你与咱说说,咱大明那些武勋,为何在后来竟没落到那种程度?

  这个问题,咱是怎么想,都没有想明白。”

  朱元璋来到这里之后,先问了武勋一蹶不振的事,李善长的事,他准备最后再问。

  听到朱元璋问出这个问题,韩成一时间有些愣神。

  好家伙!

  老朱这是怎么了?

  咋突然想不开,要问自己这个问题?

  关键是问就问吧,还带着朱标一起过来问。

  就朱标这身体,自己真的向他们告知了真相之后,他真能遭得住?

  老朱最近不是忙着收拾吴祯吴良等人,为接下来重开市舶司做准备的吗?

  怎么这个时候,突然间就问起这事情了?

  他是不够忙?

  还是觉得生活过于平淡了,仅仅只是对付吴良等人,还不够刺激?

  “陛下,你怎么突然想起问这事情了?”

  韩成望着朱元璋询问。

  “没什么,就是突然想到了,你与咱说说。”

  “你确定要现在就听?”

  一听韩成这话,朱元璋的神色就变得郑重起来,心往下沉了很多。

  边上的朱标,也一样是如此。

  虽然在没有问韩成之前,他们就知道,这里面肯定有着很多,不好的事情发生。

  不然的话,强大的武勋,不会无缘无故的弱成那副样子。

  但听到韩成这样说,他二人心中,还是为之沉重。

  只怕,这件事情要比他们想想的更加严重!

  “嗯,就现在听!”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定的说道。

  见到韩成似乎有想要开口,再次相劝的意思,便忙道:“有什么你就只管说什么,不用担心,咱承受的住!!”

  自从得知了朱标早亡,朱棣登基称帝,又知道朱瞻基将他叔父给烤了之后,朱元璋觉得,自己的心性已经得到了锻炼。

  千锤百炼的那种。

  其余的事情,哪怕是再离谱,他都能抗住!!

  好吧!

  见到老朱执意要听,还如此自信满满,韩成当下就也不再犹豫。

  心中默念了一句,希望老朱真的能抗住之后,就开口:“武勋一蹶不振,是明堡宗的手笔。

  是他一手将大明武勋,给按的奄奄一息……”

  韩成这话一出口,就将朱元璋给听愣住了。

  这事情不对啊!

  他深知武勋之强大。

  除了他还有老四,没有那个皇帝还有这样大的能耐,可以一下子对付这样多的武勋。

  这明堡宗一听,就是属于后世的皇帝。

  莫非在后世,自己大明又出现了一个极其强势,能够凭借一己之力,力压全部武勋的优秀帝王?!

  一念及此,朱元璋竟是有些忍不住的小激动……

第197章 朱元璋的血压都高到爆表了!!

  一人之力,力压全部武勋,这是何等的魄力!

  从韩成之前讲述之中,哪怕是被称为仁宗的朱高炽,以及宣德皇帝朱瞻基,都做不到这些。

  结果在他们之后,自己大明竟然又出来了一个,能够力压众多武勋的强势皇帝?

  朱元璋是真的有些激动。

  虽然从韩成所透露出来的意思来看,这家伙的强势,所带来的结果并不好。

  使得大明勋贵一蹶不振。

  但大明能够在经历了好几代之后,又出现了这样一位强势的帝王,还是有一些可以值得称道的地方。

  他有些迫不及待的,想要听韩成讲述,明堡宗的传奇故事。

  有些激动和期待的,不仅仅是朱元璋,朱标在听了韩成的话之后,也一样是有些意外和激动。

  他也一样是没有想到,大明在后来,竟然还能出现这样的人物。

  但随后,朱标的眉头就微微皱了起来。

  总觉得这所谓的明堡宗的堡,听起来有些奇怪。

  按说,庙号这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正所谓‘祖有功,宗有德’。

  一开始时,庙号是一个极其严格的事,一般只有在位期间,做出一些突出成就的皇帝,才能拥有庙号。

  后来随着南北晋朝的混乱时期开始,庙号也随之泛滥起来,远没有之前那样严格。

  但就算是这样,也一样是有它的规律在。

  比如一个大一统王朝的第一任皇帝,一般都是太祖,接着再出现一位强势的二代皇帝,就是太宗。

  再接下来‘文’、‘武’、‘仁’‘、宣、’‘英’、‘宪’、‘神’、‘宁’、‘玄’等诸多的庙号。

  而每一个庙号后面,都代表有不一样的含义。

  比如‘中宗’‘宪宗’为中兴之主。

  ‘世宗’‘高宗’等为贤明君主。

  ‘仁宗’‘宣宗’为明君贤主。

  “神宗”‘英宗’功业不足。

  ‘光宗’‘熹宗’昏庸腐朽。

  至于‘哀宗’‘思宗’这些,则是对应亡国之君。

  这些都有讲究。

  朱标学问不浅,对这些都有研究。

  可也正是因为有研究,这个时候在从韩成这里听说了,明堡宗这个称呼之后,才会显得懵。

  实在是想不明白,这明堡宗出自何处,有什么依据,又有什么含义。

  明堡宗,明堡宗……怎么会有这样奇怪的庙号?

  “标儿,咋了?”

  朱元璋发现了朱标的不同,开口询问朱标。

  朱标道:“父皇,孩儿觉得明堡宗的这个庙号,有些奇怪,让人摸不着头脑。

  孩儿一番仔细思索,都没有想起来有谁用过堡宗这个庙号。

  一众庙号里,也没有堡字。”

  竟然是这样?

  朱元璋一愣。

  然后又是一喜。

  不愧是自己的标儿,学问就是深。

  连这庙号不合常理,都一眼看出来了!

  不仅朱元璋,韩成多少也有些被朱标给秀到。

  朱标这个大舅哥,就是不一般。

  在读书做学问等事情上,不是老朱能比的。

  当然,也不是他能比拟的。

  “韩成,这是咋回事?”

  想不明白就问韩成,朱元璋懒得多想。

  “岳父大人,大哥,有些事情一开始看起来,挺不可思议的。

  不过,若是捋清楚了前因后果之后,再去看,往往就会觉得很合理。

  就比如明堡宗这个事。

  接下来我给你们说一说,你二人就能明白,他为什么会被称之为明堡宗。

  也能明白大明勋贵,是如何被他凭借一己之力,给按的奄奄一息,一蹶不振了。”

  说到这里,韩成停顿了一下补充道:“对了,这位明堡宗,还有别的技能,比如精通外语。

  并且还是大明唯一一个,出国留学的帝王。

  也是继承永乐帝之后,又一位深入漠北的大明皇帝。”

首节上一节313/1078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