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83节

  朱祁钰笑着摆摆手:“陈阁老不必忧虑,咱们大明有钱,你没看皇太后几天时间,就从后宫凑了六十万两的现银。

  总之,朕不会让你这位户部尚书难做的,朕的政策,你们尽力推行就是了。钱不够了,内帑出。

  就算内帑的钱也不够了,朕砸锅卖铁,卖儿卖女,也会把钱给凑出来。”

  陈循和王文听到卖儿卖女之说,不禁会心微笑起来,厅中的气氛轻松了不少。

  跟着皇帝能捞着好处,大臣们便没有什么不满意的。至于皇帝愿意打仗,那就打好了。毕竟现在有土木堡之变堵在那里,哪个大臣敢公开反战,皇帝就可以轻易把他打发回家抱孩子。

  反对抵抗瓦剌、主张南迁的徐就是例子,要不是皇帝开恩,这人的仕途就要彻底结束了。

  朱祁钰继续吩咐道:“朕已经给伯颜帖木儿和阿剌知院封了亲王,如今既然在和也先讲和,就不好厚此薄彼,这样吧,给也先也封个亲王吧。

  王号朕已经想好了,就‘敬王’吧。然后朕再给他们每人赐两名侧妃,以示天恩。”

  陈循闻言,连忙劝阻:“陛下,封亲王可以,但是赐侧妃,这个不好吧。按照大明祖制,是不可以和亲的。

  这也涉及到皇帝的威严,朝廷的体面,汉女是绝对不能送给外族糟蹋的。”

  朱祁钰闻言揶揄道:“我的大首辅,亏你还是连中三元的超级大才子呢,怎么脑子就转不过弯来呢。

  谁告诉你我要送汉女给瓦剌了,蒙古归顺我大明的达官、达军那么多,你们就不能从他们家里找几个女儿出来?”

  陈循闻言,恍然大悟,自己实在是关心则乱,归顺达官家的女子又不是汉女,而且又与瓦剌权贵都是蒙人,蒙人之间通婚,这也没什么好说的。

  想通了这些,陈循忙带着文武百官,齐呼天子圣明。

  朱祁钰又吩咐道:“赎回太上皇的钱,皇太后和朕一共凑了七十万两,剩下的三十万两,要在全京城范围内进行募捐,你们家里有闲钱的,就捐一些出来也可以,没有闲钱的就算了。

  朕知道你们都是清官,也没那么多钱,朕就不难为你们了。

  最近几天战事可能重开,大家不要懈怠。行了,大家都散了吧。”

  大臣闻言,行过礼便要退出。

  朱祁钰忽然开口,止住众人:“抱歉各位,朕还有句话忘了说了。朕刚才说的向阿剌知院赎人,只是赎宣府逃亡军的普通将士。

  那些弃城而逃的守将,如杨俊等人,让阿剌知院先替朕收押吧。朝廷收税收的是百姓的血汗钱,朕不能拿这个钱去赎一帮国贼,那样对百姓、对北京城下浴血奋战的大明将士,都是交待不过去的。”

  陈循、王文等人连忙答应了,大家早想把杨俊这帮人宰了,如今于谦不在,也没人有兴趣替他们说情。

  打发了大臣们,朱祁钰回到后院睡觉。

  朱祁钰一进到房里便吓一跳,七八个女人,未着寸缕,只以纱巾覆面,齐刷刷跪在地毯上。一见自己进来,便一起娇滴滴地笑道:“请夫君择女侍寝。”

  朱祁钰使劲定了定神,方才问道:“哪个是王妃,你先去给我办点正事,咱们一会再玩。”

  跪在最左边的林香玉掀开面纱,笑盈盈地问道:“主人有何事,尽管吩咐奴家。”

  “再有个四五天,我们和瓦剌又要开打了。从明天晚上起,我要在王府连开三场夜宴,分别宴请勋贵、武将、和咱家亲信的文臣武将,给他们好好做个战前动员。

  你现在去把请帖写好,让亲卫发下去。你告诉他们,如果有公务在身,或者身体不适的,可以不来。只是家宴,不强求不强制。”

  林香玉闻言,连忙答应了,站起身来笑道:“夫君选三个留下侍寝吧,剩下的人跟奴家去写请帖。”

  朱祁钰笑着掀了三个女人的面纱,分别是仙儿、凝香和暮雨,运气不错,正好是自己比较宠爱的。

  林香玉又问道:“夫君是全请还是指定个大概范围?”

  “勋贵的话,给在京的所有人全部发请帖,包括全部外戚勋贵在内,愿意来的就来,不愿意来的就拉倒。

  武将的话,只请在京二品及以上的武将。”

第157章 六十万银入瓦剌 送女不公恼也先

  “第三晚是宴请咱们自家的亲信,说些体己话,这个你看着请吧。前两晚请过的勋贵、武将,如定国公、兴安侯、成山侯、范广等人,重复请一下。

  第一天宴请勋贵,你把李璇也请来,安排在国公席上。朕不装了,朕要用定国公、兴安侯、李璇组成亲新君的三国公,再加上负责替朕守备南京的魏国公。

  剩下的国公,爱哪去哪去吧。他们懒得效忠朕,朕还不稀罕伺候他们呢。”

  王妃笑着答应一声,便带着众人出去了。

  朱祁钰在家玩女人,过程无法细述。

  练纲则忙得热火朝天,指挥着京城设置的所有宣讲点,全力开动,鼓动着京城百姓捐款,来赎回太上皇。

  对于赎回太上皇的来龙去脉,练纲都如实的讲了,这是孙太后私人名义募捐,私人名义纳赎金,

  京城的百姓们的反应,说不上踊跃,也说不上特别冷淡。能把太上皇赎回来,大家还是愿意的。毕竟太上皇也是为了保家卫国而出征,才导致了被留虏廷;毕竟一国皇帝长期做俘虏,于国家也确实不体面。

  至于天子叫门,引瓦剌大军至北京城下,虽经朱祁钰着力宣传,但对京城百姓来说,终究不够生动具体,并不是人人都能感同身受。

  朱祁钰对此也无所谓,只要宣传能对小一半的百姓起到作用就行。想在这个时代,通过宣传,就让人人都厌弃皇帝,也不现实。

  到了晚饭之前,基本上京城的显贵们就都收到了请帖。文官和低阶武官收到的是一份请帖。

  勋贵、高阶武将普遍收到的是两份请帖:一份是皇帝的邀请,一份是来自接天楼的请帖,这家京城最大的酒楼,受朝廷委托,连续三晚进行募捐晚宴。

  恰巧的是,两家的时间安排是完全一样的。不知道的人那就疑惑大了:这座接天楼的东家是何方神圣,竟然敢和皇帝唱对台戏,难道真有通天的背景?

  接天楼的请帖上还写得非常明白,广邀了京城名妓、各大戏班轮番表演,而且东家还会在晚宴上拍卖数百件奇珍异宝,这个吸引力一下就大了起来。

  最刺激的是,受邀而来的名妓,可以通过表演,来拉募捐。东家规定,每位名妓筹集到一万两募捐,不仅可以恢复自由身,而且永除贱籍,抹去一切官方不良记录,甚至可以在两情相悦的情况下,现场选择一人托付终身。

  最后的结果很显然,人们都愿意去赴接天楼的邀约,一个是这边的活动丰富,另一个是大家的好奇心被勾了起来。

  人们既好奇能募捐到多少,能有多少名妓恢复自由身。更好奇与皇帝打擂台的这位东家能不能兑现承诺。敢许诺为名妓永除贱籍,并抹去一切官方不良记录的,那绝对不能是一般二般的人可以做到的。

  众人怀着激动的心情,熬到第二天。

  这日一早,一支庞大的使团,便浩浩荡荡地出城去了。

  这支使团由胡亲自主持,陈镒、杨善、李实、李贤集体出动。就连司礼监秉笔、兼东厂提督太监兴安都罕见地亲自出马了。

  孙太后因为急于赎回朱祁镇,所以便命兴安亲自押运已经筹集的六十万两白银,送到也先军中。

  把钱送出去,心里就踏实了,发生变故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也先再怎么不堪,拿钱办事的规矩还是要遵守的。

  朱祁钰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但是没有阻拦,反而是非常地乐观其成。

  这些银子待在瓦剌大营里又不会跑,反正自己的亲卫最终是要夜袭的,到时候只要能让也先大军炸营,这些银子还不是随便捡嘛,就当是给自己亲卫们发的零钱了。

  拿政敌的钱,养自己的亲卫,这是一件多么令人愉快的事情。

  这次的使团里,还带着周皇后为太上皇准备的八位才人,以及赐给马良、袁彬、哈铭的一共十二名姬妾。另外周皇后生怕太上皇冷着,又送了十车红罗炭。

  这就造成了两个完全相反的态度,孙太后和钱皇后是按照接太上皇回来的立场行事,周皇后是按照太上皇在瓦剌长住的预期行事。前面送了十车红罗炭,现在又送十车,太上皇死命地造,一冬天也烧不完。

  朱祁钰下令赐给也先和伯颜帖木儿的侧妃,也同样带在了使团中。

  因为这些都是朱祁钰早就计划好的,人选也早就定了,是从自家营州卫达官中,选取的心向大明、纯粹蒙古血统的女子。

  这样既不违反禁止汉女和亲的祖制,又能在也先和伯颜帖木儿身边安插上眼线。虽然不指望她们承担西施那样的角色,但是给也先造成点心理压力还是不成问题的。

  朱祁钰也是非常的偏心和爱惜羽毛,一到要办这种烂事了,就不让黄溥去了,而是交给胡、陈镒、李贤等自己非常讨厌的大臣去办。

  等也先吃完早饭,巡查一圈军营之后,使团便来到营前。由于使团来来往往都成了常态,也先也没多想,便将人全部放了进来。

  胡率众人先拜见了太上皇,紧接着便赶忙将带来的六十万两烫手山芋交付给了也先。

  也先自然是喜出望外,连连称赞皇太后之圣德,并表示只要后续的四十万一到,立即奉还太上皇。

  但是也先高兴没有多久,接下来胡传达了新君的旨意,也先的脸色便阴沉下来。

  新君册封也先为亲王,本来是好事。但也先也不傻,这样一来,也先、伯颜帖木儿、阿剌知院,都是亲王,三人在名份上正式平起平坐了。

  在大明这边,三人都是亲王。在大元那边,从理论上,三人都是脱脱不的臣子。那大家还有什么本质差距呢?还有什么上下尊卑呢?也先要是能高兴就怪了。

  再看到使团带来的女人,也先心中更是窝火。

  不算带来的侍女,就这二十四个有正式身份的女人里:八个中等姿色的汉女,是太上皇的女人。十二个极品的绝色汉女,从名义上分别是马良、袁彬、哈铭三人的姬妾,实际上也是送来给太上皇享用的。

  而剩下那四个最没有姿色的蒙女,则是新君赐给也先和伯颜帖木儿的侧妃。

  这不是埋汰人嘛,大明朝廷摆明了就是在表达也先不配睡汉女的意思。

  除了这些女人,还有数十名侍女和太监,被派过来伺候太上皇。

  也先实在有些受不了了,太上皇是在自己这里当俘虏的,这弄着弄着,朱祁镇还真把自己当皇帝了。

  也先也知道大明新君身边有十五个极品尤物,而现在的太上皇又得了十二名绝色,加上之前的四名姬妾,一共十六名,比新君还多出来一个。

  说太上皇过得比皇帝还像皇帝,一点都不过分。

  也先看了一眼太上皇,心中暗生怨毒:这新君看不起自己也就算了,但是自己这些日子以来对太上皇也算执礼甚恭,关爱有加,结果呢,太上皇虽然有替自己向朝廷讨赏赐,但从来没有赐自己女人的想法,更别说将新君送来的女人分给自己一两个玩玩了。

  看来太上皇也是打心眼里认同新君的做法,就觉得瓦剌人不配享用汉女。即使这汉女之前只是一名教坊司妓女,堂堂蒙元太师、瓦剌太师,也不配享用。

  大明君臣这种侮辱人的偏见和执念,令也先再度生出了推翻和谈成果,继续开战的想法。

  一旁的伯颜帖木儿显然也想到了这一层,再细看一下也先的脸色,便知和谈要遭。

  作为瓦剌的上层权贵,伯颜帖木儿非常知道也先和阿剌知院的弱点:这两人一个毛病,都是要强。也就是所谓的人争一口气,佛为一柱香。

  为了赌一口气,这两个人是什么都敢干。

  所以伯颜帖木儿下定了最后和决心:还是听从黄溥的建议吧,跑,赶紧跑,头也不回地跑,一路跑回瓦剌去,留下也先自己在这里送死吧。

第158章 周后送妾扰人心 上皇议归拒凤阳

  想通了的伯颜帖木儿,回到自己营帐之中,便命部众提前收拾行装,给出的公开理由是,大明即将赎回太上皇,战事也要随之结束了。

  虽然伯颜帖木儿所部只有一万人,但是这么一带头,闹得整个瓦剌大营人心惶惶。以至于就连也先的心腹部众们,都自发聚焦到也先的中军大帐打探消息。

  如果真的有一百万两白的银子,绝大部分将领是愿意撒军的。虽然在北京城下损失了两万大军,但死的是孛罗三兄弟,大家并没有一定要为孛罗报仇的意愿。

  从利益的角度来说,孛罗死了也挺好,少了孛罗的两万大军,就少了两万人分战利品,剩下的人就能多得很大一份。

  一百万两,加上之前孙太皇私自送的八大车奇珍异宝,以及一路抢掠的物资,足够大家舒舒服服过一年了。

  游牧民族嘛,不就是过一年算一年嘛,下一年不够了,再来抢就是了。

  即使伯颜帖木儿公开地要跑路,但也先还是不敢拿这个弟弟怎么办。孛罗已经死了,再把伯颜帖木儿推到对立面,那一旦脱脱不、阿剌知院和大明天子三方联盟,可就再也控制不住局面了。

  也先虽然预感到脱脱不和阿剌知院将有异动,但是做梦也想不到两人已经走得这么远,到了要立即联手大明天子做掉自己的程度。

  于是也先对自己的心腹部将们好一顿呵斥,然后以打通归路、筹集粮草的名义,命伯颜帖木儿从原路经紫荆关返回大同,主力大军在拿到剩下的赎金之后再拔营西归。

  伯颜帖木儿欣然领命,其他将领见战事有望结束,便也心满意足,各自散了。

  使团带来的姬妾,由马良、袁彬、哈铭各自领回军帐;使团另外带来一顶新的毡帐,用来安排新带来的八名才人。

  朱祁镇召见胡、陈镒等人密议,马良等人便各自回了军帐中休息。

  新赐的四名姬妾,加上之前的四名姬妾,马良看着自己帐中的八个绝色美人,心中止不住地叹气。马良也想守着绝色尤物舒舒服服过日子啊,可惜偏偏自己是太上皇的男宠,明明自己不乐意,还得违背心意地奉承上皇。

  这个日子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过到头,而且太上皇还明确指示,这些姬妾只有他自己能碰,马良只能看,不能用,这不是折磨人嘛。

  好在马良经历的多,倒是也能想通。但是袁彬就不一样了,袁彬本是低阶锦衣卫,刚刚使团才宣读了新君诏旨,封袁彬、哈铭为指挥佥事。

  袁彬没经历过上层的这些事情,还比较单纯。皇后赐下四名姬妾,袁彬竟当真以为这些姬妾就是自己的了。

  待袁彬回到帐中,就见一名十四五岁的绝美小姑娘,正做在床边哭泣,另外三位美人则在一旁耐心劝慰。

  于是袁彬好奇地问道:“这是怎么了?谁给她受委屈了?”

  其中一位年长些的姬妾解释道:“启禀夫君,我们这位最年幼的灵儿妹妹,才刚满十四岁,虽然是教坊司出身,但还未开苞。

  刚才教坊司左司乐派人过来通知,让我们新来的十二名姬妾,都脱光衣服,以纱巾蒙面,跪到上皇旁边新搭的毡帐里去,等待上皇挑选。选中的就要为上皇侍寝,灵儿妹妹不愿意,所以哭泣。

首节上一节83/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