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77节

  浅雪和素汐的俏脸早就已经吓得雪白,听到这话便不再坚持。林香玉浅笑着嘱咐道:“夫君别太晚了,稍微安排一下就早点回家吃饭,奴家给您做好吃的。”

  朱祁钰闻言,挨个抱抱自己的小王妃,然后温柔地目送走了三位佳人。

  三位王妃一离开,朱祁钰立即换上一副肃穆地表情,手握青云剑,将三王的人头砍了下来。

  朱祁钰坚持要在众目睽睽之下,亲自动手。由于没砍过人头,不会技巧,只能将刘昌叫过来,在一旁指导。

  朱祁钰笨拙得砍了几十下,才将三颗人头砍了下来。

  晋王和宁化王最先受不住,快步跑到墙角,哇哇吐了起来。

  有了人带头,其他人也不再强撑。连陈循与王文这两位新君亲信都心悸不已,以前只知道新君荒唐,没想到他还这样狠,杀人、砍人头,一套做下来,竟然面不改色。

  朱祁钰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人不狠,站不稳。在皇帝这个位置上,自己在法理上又不够稳定,如果再不狠一点,让文武百官害怕,早晚被别人霍霍死。

  而且这个机会难得,平时自己肯定不能乱杀文臣武将立威,但是现在杀瓦剌头领,最多被人说凶残,但从道义上却是无可指摘的:大明天子亲自斩杀侵略大明的敌人,任何人都不能说天子做的不对。

  砍完人头,朱祁钰向刘昌吩咐道:“把三王的人头,还有新砍的一万六千颗人头,都统计好,明天开始,游街三日。然后连同之前这四千人头,一起在西直门城头筑成京观,以后咱们移师西直门,全力对战也先的瓦剌主力。”

  吩咐完之后,朱祁钰又向陈循和王文笑道:“最近胡爱卿、王爱卿、于爱卿都在瓦剌大营侍奉太上皇,两位爱卿就多担待些,把朝廷中枢维持好。

  待战事结束,我为两位爱卿好好论功行赏。”

  陈循、王文连忙跪下谢恩,皇帝这就已经做的非常明显了,硬是把立功的机会给了陈循和王文。别的不说,新君对自己的亲信,那是真心的没话说。这要是再不感恩戴德,就有点过分了。

  朱祁钰安排好众人,就回家去了。

  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消息已经彻底传开了。

  最震惊和失望的是太上皇朱祁镇。在瓦剌中军大帐之中,也先反复确认了好几遍,朱祁镇方才接受这个事实。

  大明新君全歼孛罗两万大军,并亲手斩杀宣府王、大同王、赛罕王,与太上皇的丧失辱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下就连普通老百姓,都能轻易地分辨出哪个皇帝有能力了。

  也先见朱祁镇脸色极为难看,只得劝慰道:“陛下勿忧,就算攻不下京城,我们还可以回草原积蓄实力,等待局势变化。”

  朱祁镇摇摇头:“局势还能怎么变化,朕这个弟弟,比想象中利害多了。才不到两个月时期,你看他做的这些事情。哎,朕以后复位无望了。”

  “陛下勿忧,臣这就派出密使,命阿剌知院和脱脱不各带三万兵马前来会合。我们聚齐十二万兵马,再与新君决一死战。”

  朱祁镇无奈地点点头,无精打采地回自己毡帐找女人发泄去了。

  送走了朱祁镇,也先立即便恢复了平静。反正也先早就对攻下北京不抱希望了,所以今天的大败,对也先倒是没有什么打击。

  正好,送走了三位具有危险性的弟弟,及其麾下两万二流兵马。而且三位弟弟留在瓦剌的部众、家属、财产,现在可全归也先所有了。接下来,只要再削弱掉伯颜帖木儿和阿剌知院,自己就可以彻底统一瓦剌了。

  伯颜帖木儿也不傻,在得知今日的战报之后,第一反应,就是想到了黄溥的建议:保护着太上皇,率先返回瓦剌,趁早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第144章

  三王授首的当天下午,便有四批使者赶往脱脱不和阿剌知院军中。

  分别是也先派出的两路使者,命脱脱不和阿剌知院迅速杀到北京城下,与也先的主力合兵一处,继续与明军决一死战。

  另外还有脱脱不和阿剌知院派驻在朱祁钰身边的联络密使,也是快马加鞭,急勿勿地赶回去分别向两位蒙元巨头通报最新军情。

  在孛罗三兄弟死后,蒙古的权利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现在进攻大明的蒙军中,也先和伯颜帖木儿加起来有六万大军,阿剌知院和脱脱不加起来也是六万大军。

  阿剌和脱脱不本来就有反抗也先的心思,如今随着两人话语权的进一步扩大,只会与也先更加离心离德。

  两人也将做出最后的决断,到底是跟着也先一条路走到黑,还是与大明天子结盟,卖掉也先。

  朱祁钰回到家中,又在凝香和玲珑身上发泄了一番,也算有始有终,好歹把杀人带来的恶心反胃以及后怕给淡化了下去。

  发泄完之后,朱祁钰忽然想明白一个问题:‘也先的性命,现在好像已经操控在我自己手上了。自己手里光北京城的兵马就有二十多万,再加上阿剌和脱脱不的六万大军,足足是也先兵马的五倍之多。

  这样的兵力优势还能输的话,除非是我被朱祁镇附体了,或者也先被韩信白起附体了。

  但我肯定不会学朱祁镇的,我只会学后世那位姓曾的贤人,来个结硬寨、打呆战,拿火炮生生轰死也先,拿粮草辎重生生耗死也先。

  总之苟就完事了,打仗最怕的就是没有绝世名将的本事,还非要以为自己是韩信白起。眼下的战事,只要不自作聪明,就算大局已定了。’

  凝香在床上见自己的夫君倚着枕头,一边自言自语,一边摇头晃脑地傻乐,便好奇地问道:“看夫君的样子,是快要高兴地上天了吧。我们大明不是死了五十万人吗,如今才砍回来二万人头,夫君至于如此吗?”

  朱祁钰苦笑一声:“嗨,什么五十万,那是用来骗别人的。京营早就腐败了,实际人数有在册人数的一半就算烧高香了。

  就这样,靖远伯、宁阳侯还带了几万京营精锐去南征。剩下的人一共都凑不出十万来,它上哪死五十万去啊。

  阳和口、鹞儿岭、土木堡,这三场大战加一起,能死个十几万人就不少了。”

  说罢,朱祁钰又补充道:“不过这都是咱们在床上的私密话,下了床见着别人,我还是得说明军死了五十万,你们也还是得信明军死了五十万。

  这就是宣传的力量,众口铄金,大家说得多了,这五十万也就成了真的了。”

  凝香笑着摇摇头:“这些军政大事太复杂了,奴家就是个只会侍寝的傻丫头,也听不懂这些,更没法像姐姐那样做夫君的贤内助,真是让人惭愧。”

  朱祁钰再次摆摆手:“你这样就挺好,外面打打杀杀的事情,我这做男人的负责,你们不需要操心。

  们就把家事打理好,把我服侍得舒舒服服的就可以了。

  你们十五个姐妹各司其职,也不需要每个人都会管家。像你这样温婉娇俏的小姑娘,只要负责侍好寝,让我心情愉悦,就算大功一件。”

  凝香这才满意地笑道:“那行,奴家别的不行,就爱给夫君侍寝。”

  “嗯,真乖。就这一两天吧,我要下旨给你们提提位分。总是侧妃侧妃地叫着,真够难听的。

  我册封你们十二个人为皇贵妃,我已经够荒唐了,干脆破罐子破摔得了,反正狮子多了就不咬了,别人都是三妻四妾,索性我就来个一夫十五妻。

  以后你们十五个都是妻,谁也不是妾。后面我也暂时不纳妾了,等过个十年八年的再说。”

  凝香和玲珑闻言,连忙就要下床磕头。却被朱祁钰赶紧拉住:“好了,好了,等侍寝的时候你们再跪吧,现在你们好好休息,我得去陪浅雪和素汐了。

  她俩今天被我杀人的模样吓坏了,估计晚上我不陪着,她们是睡不着了。”

  ……

  到了第二日,一众文武重臣、勋贵藩王,自发地来到齐王府,等候新君召见。

  朱祁钰不得已,只能来到西厅召见群臣。

  虽然谁也没说组织朝会,但这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场早朝。

  朱祁钰懒懒散散地斜倚在软榻上,百官们山呼万岁时却比往常更加虔诚了。

  待百官跪拜完之后,朱祁钰明知故问:“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大家来得如此整齐?我记得我没有召开朝会啊。”

  陈循忙回道:“启禀陛下,百官们是自发而来,没人召集。如今战争形势大变,列位臣公都急于聆听陛下圣训,好对自己下一步的任务重点有所把握。”

  朱祁钰闻言,开口第一件事便是去抢占道德制高点:“如今瓦剌遭遇重挫,我大明士气正盛,百姓也重拾信心,愿意誓死保卫京师。

  当此之时,正是与瓦剌展开谈判,逼也先送还太上皇的良机。

  陈镒、杨善、李实、李贤、黄溥,你们五个人都出使过瓦剌,与也先打过交道。朕便委派你们五人,组成谈判使团,与也先进行交涉。务必迫使也先无条件地放太上皇回来。”

  众人闻言,忙跪地齐呼‘陛下圣明’。

  朱祁钰吸收了历史教训,如果扭扭捏捏,明显表现出不愿迎回太上皇的态度,只会让自己失去道义,处于被动。而有些大臣,也就有理由趁机作妖了。

  但是我现在表现得比大臣们还积极,不用大臣们开口,便急着去和也先交涉,这样大臣们就没话说了。

  决定了谈判的人选,王文出班问道:“陛下,谈判期间,咱们的军队应该如何应对?”

  朱祁钰笑道:“二十余万大军,组成四个大营,摆个一字长蛇阵,步步为营地朝也先的大军逼近。

  具体来说,刘得功率麾下三万兵马占据石亨现在的大营。孙镗、刘聚率三千营、御马监四卫,在刘得功之前二里扎营。

  石亨的五军营,在孙镗、刘聚之前二里扎营。”

第145章

  朱祁钰悠哉悠哉地喝口茶,又继续说道:“兴安侯徐亨、都督范广,率骁骑营、神机营、天策卫、营州卫,在石亨大军之前二里扎营。

  四座大营之间,相互配合,相互辅助,用火炮交叉掩护各营侧翼。

  这样最前面的徐亨大军,与也先的大营也就相隔四五里,白天大军固守营房,若也先来攻,不必出战,只用火炮轰击便可。

  晚上明军出动,袭扰也先的营地,让瓦剌的将士不得安生。”

  石亨闻言,连忙站出来问出了自己的疑问:“陛下,我们白天作战不行吗?晚上的话,大部分将士都有夜盲症状,黑夜里不能视物。

  末将在边将镇守数十年,还没未见过与蒙古骑兵夜战的呢。”

  朱祁钰点点头:“你们五军营不愿意参加夜战,可以躺在营中睡大觉嘛。没问题,朕不会强求将士们去参加夜战。

  有想参加的,朕听说用松针煮水喝能治夜盲症状,总之让太医院的御医负责解决这一块的问题。”

  石亨又问道:“可是也先大军的夜不收极为精锐,夜袭时稍一靠近,便会被夜不收发现的。”

  朱祁钰笑道:“这个更好说,砍一颗夜不收的人头,赏银一百两。这个钱不用朝廷出,是朕个人的赏赐。

  咱们一手交人头,一手给赏钱,童叟无欺,绝不亏欠。

  朝廷只需要给名分就行,砍一颗夜不收的人生,赐‘大明勇士’称号。砍三颗夜不收人头,赐‘大明锐士’称号。砍五人者,封锦衣卫百户,砍十人者,封锦衣卫千户。

  而且不局限于明军将士。所有人,不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市井游侠;不论是汉人,还是蒙人、苗人、女真人,都可以去砍夜不收。

  哪怕是罪犯囚徒,只要能把鞑子人头砍回来,朕一样给赏,绝不歧视任何有功之人。”

  众人闻言,便无话可说了。毕竟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皇帝出了这么重的格赏,肯定有的是人嗷嗷叫着往上冲。

  这个政策最有吸引力的地方在于:皇帝认头不认人。哪怕你是市井流氓,或是偷鸡摸狗之辈,只要你把十颗夜不收人头砍下来,立时就是锦衣卫千户,并且有一千两赏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而且京城之中,卧虎藏龙,多的是空有一身抱负,却苦于没有门路的猛人。

  而明军之中,这样的人就更多了。二十万大军里,怎么也得有个一两千有本事有抱负的人吧。

  朱祁钰已经开始感受到了做皇帝的快感,大义名分这个东西,落在会使用它的皇帝手里,那真是无敌了。

  只要给名给官给权给钱,大明有的是人愿意哭着喊着为皇帝效命。

  皇帝三言两语这样一顿指示,大臣们也不知道接下来该说啥了。朱祁钰便对众人笑道:“我还有三项诏命要发布。也先虽然还在城外,但他的失败已经注定了。所以我们要向前看一点,不能像某些奸臣那样,只顾眼前,不管将来。

  在打败也先之后,朝廷需要进行改革,改变以前的不合理政策。

  朕改革朝政的第一项诏命:名为养廉。

  从景泰元年开始,前五年,文武百官的俸禄每年增加现在的两成。

  从景泰六年到景泰十五年,文武百官的俸禄每年增加现在的一成。

  也就是说,景泰朝要用十五年时间,将文武百官的俸禄,提升到现在的三倍。”

  众大臣闻言,先是鸦雀无声、面面相觑,继而纷纷交头结耳,不顾礼仪地议论起来。

  主要是朱祁钰给众人的刺激太大了,尤其是饱读诗书的文臣们,即使看遍了史书,也是头一次见到发起改革的皇帝,第一步先给文武百官大幅度增加俸禄的。

  朱祁钰也不着急,一直等着大臣们商量完了,安静下来。

  兼任着户部尚书的首辅陈循忍不住率先问道:“陛下,大明的财政一向入不敷出,就是百官现在的俸禄,也是经常不能按时发放。

  就算是按时发放的时候,也是会用一部分大明宝钞抵充俸禄。

  至于陛下所说的五年俸禄加倍,十五年俸禄提升到现在的三倍,微臣斗胆,敢问陛下,钱从何来?”

  朱祁钰笑道:“不外乎就是开源节流而已。改革的第一步,是节流。首先从皇帝开始节起,皇室的用度要大幅度缩减。

  省出的钱,一部分用于抚恤百姓,一部分从来给大家提高俸禄。

  而且以后大家的俸禄都是足额发放,这是朕的承诺。就算朕不吃不喝,也少不了们的俸禄。

首节上一节7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