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414节

  三月未见,朱文芳、徐晴两人执意要磕头行礼,朝云、暮雨勉强受了。

  朝云劝道:“这次就罢了,以后你们不要行此大礼了,芳哥儿做了太子,那就是君了,怎么能动不动就下跪磕头呢。”

  朱文芳笑道:“就算儿臣做了皇帝,也是各位母妃的儿子,逢年过节,头还是必须得磕的。”

  暮雨拉着朱文芳笑道:“你这孩子,虽然继承了大姐的长相,但这嘴甜的,倒像是学了凝香的路数。”

  朱文芳作惊讶状:“七娘目光如炬,您是怎么看出来的,儿臣最近可不是天天跟在十娘身边受教导呢。”

  暮雨得意地笑道:“就那几个疯丫头,我还能不知道她们。怎么样,哥儿在紫禁城住的还习惯吗?”

  朱文芳无奈地摇摇头:“只住了两天,儿子就知道父皇当初为什么要跑了。太遭罪了真是,儿臣给两位母妃请过安,再略转转就回齐王府了。太子太难当,儿臣还是回去当齐王吧。”

第713章 皇妃亲传下毒之道 太子受教提高

  暮雨笑道:“你爹那个人,贼精贼精的啊,狐狸都没他精。土木堡之变刚发生的时候,他要挟着当时的太后和满朝文武,硬将他自己由王晋升为了齐王。

  登基之后,他更是一直死抓着齐王之位不放手。别人起初都以为他多此一举,脑筋有问题,实际上这一招可狠了。

  比如现在的山东,除了曲阜及周边一部分受鲁王影响外,剩下的都是齐王府的势力范围。接下来你爹就该把山东交给你管了,让收山东百姓之心,作为统治天下的基本盘。

  你爹把齐王之位给了你,你可一定要好好珍惜。以后你借齐王名义,能做好多好多以太子、皇帝身份不方便做的事情。”

  朱文芳点点头:“谢母妃教诲,儿臣记住了。”

  暮雨又问道:“你们在坤宁宫是怎么吃饭的?”

  朱文芳回道:“没吃尚膳监的饭菜,我们自己临时弄了个小厨房,要来食材,奶娘和保姆做的。”

  “嗯,这就对了。内廷这些太监、宫女的手段,防不胜防。要想保证自己的安全,就得像你爹那样走极端,入口的饭菜只吃自己女人做的。”

  朱文芳好奇地问道:“母妃这样推崇爹爹,为什么不跟他住在一起呢?”

  暮雨被问得一愣,过了半晌,见朱文芳眼中的疑惑越来越深,只能凑到朱文芳耳边,小声嘀咕了几句。

  朱文芳听闻,眼睛都瞪圆了:“难怪爹爹不许我进灵玉宫呢,他也太刁钻古怪了,难为常住灵玉宫的五位母妃是怎么熬到现在的。”

  暮雨摇摇头:“女人和女人是不一样的,灵玉宫那五个疯丫头还甘之如饴,天天争宠呢。

  我们私底下给她们起了个外号,叫做灵玉五疯女。”

  朱文芳彻底摇了脑袋了:“爹爹和母妃们的情情爱爱,儿臣真是搞不明白。”

  暮雨笑道:“不说那六朵奇葩了,正好你俩来了,我也不擅长别的,就教你俩几招如何防范宫人坑你吧。”

  朱文芳和徐晴一听,都来了精神,连忙坐直身子认真倾听。

  暮雨嘱咐道:“宫人一上来直接下砒霜等剧毒的几乎没有,要下毒都会选择十分隐蔽的慢性毒药。

  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铅和汞。

  而且一般情况下,人们并不把铅、汞视作毒药。

  举个例子吧,太医们将铅制成铅白霜,并作为安神汤的重要材料。

  喝了这玩意,会让人无精打采,昏昏欲睡。

  普通老百姓,一般不会喝这种破玩意儿。但是宫中的皇子、公主,吃的好,用的好,就容易精神旺盛、活力四射。

  以前宫中嫔妃怕自己孩子没完没了闹腾,四处闯祸、惹是生非,就给他们喝安神汤。

  皇子、公主经常喝安神汤,自然就安静了。倒是不闯祸了,但长期服用,影响生育能力,甚至是折寿。这也是皇子、公主经常早夭的重要原因。

  再举个例子,比如小儿惊风散,由朱砂、雄黄、全蝎、炒僵蚕、甘草五味药组成,可谓是五毒俱全。

  吃了这玩意,小孩子更安静,但是会汞中毒。

  一个铅、一个汞,潜移默化,如果你们不加防范,很容易就吃大亏了。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很多宫女、太监都懂,但是他们打死都不会告诉你。

  你们还在那里傻乎乎喝呢,他们心里却早就乐开了。

  还有,如果你们生了孩子,要紧不能养猫。宫中好多婴儿,都是被宫人放纵猫狗搞出动静,活活把他们惊吓死的。

  这里面门道太多了,回头我会总结一份小册子给你们,要紧好好读一读。

  得时时刻刻居安思危,千万别觉得没人会杀皇帝、杀太子。

  用你爹爹的话说,什么时候一个皇帝认为自己的安全高枕无忧了,那他也就活的差不多了。”

  朱文芳、徐晴双双起身,要给暮雨跪下谢恩。

  暮雨连忙扶住,然后调侃道:“我只盼你们快快长大,然后赶紧把各种责任都接过去。

  为了给你爹爹开枝散叶,好广建藩王、巩固他这一脉的皇位,我都生了三个孩子了。

  以后开枝散叶的责任你们得赶紧接过去,我不能再生了。

  跟你说实话吧,要不是没办法,我真是一个都不想生。你这些母妃里也没几个想生的,你看凝香、浅雪、素汐她们三个,仗着你爹爹溺爱,仗着她们年纪小,拖到现在都不生。”

  朱文芳回道:“儿臣只想疼晴儿一个人,也不想再纳别的女人了。”

  “你是认真的吗?”

  朱文芳郑重地点点头。

  暮雨愣了半天,然后给破防了,坚定地一摆手:“你们爱怎么样怎么样吧,反正我是打死都不生了。”

  朝云在一旁附和道:“我也生了三个了,我也打死都不生了。”

  见两位母妃彻底躺平了,朱文芳无奈地回道:“儿臣和晴儿尽量多生吧,若是能像太宗文皇后一样生出三四个儿子来,我就不纳别的女人了。

  若是实在不行,我就只能学爹爹,纳一批妃嫔了。”

  暮雨笑道:“这个想法是对的,就像你爹一样,他只喜欢灵玉五疯女,把我们十个都当单纯的生育工具。你也可以照着学。”

  朱文芳回道:“爹爹其实对每位母妃都很疼爱的。”

  “我不是挑毛病,所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你爹爹给了我们这么多,给他生孩子是应该的。

  你爹只要随便吆喝一嗓子,大明朝愿意给他当生育工具的美人,能从咱这里,一直排到合欢殿去。

  所以生育工具一词不是贬义,我们已经很知足和感恩了。能给你爹当生育工具,是我们十世修来的福分。”

  母子几人聊了半晌,朱文芳才告辞离去。

  出了琼华岛,朱文芳又和徐晴一起去了原来的老齐王府,如今的京师文、武学堂。

  这次是何宜、刘昌、王诚、舒良、裴当、阮竹陪同。

  何宜负责给朱文芳、徐晴讲解,这里是西厅,原来是圣上处理政务的地方;那里是绛云轩,是圣上宴请文臣武将的地方,刘昌也时不时插几句。

  这些地方没人敢使用,都原样保留着呢。

  何宜、刘昌是完整经历过那段时光的,如今故地重游,那是忆苦思甜来了。

  另外朱文芳还着重参观了京师学堂的大藏书阁。

  很快,朱文芳就被一楼书架处的《景泰实录》吸引了。

  这部书放的十分显眼,何宜解释道:“这是学子的必读书目,记录了从景泰一年到五年的大小事件。

  回头你也可以读一读,不懂的问我。别的书不敢说,这部《景泰实录》是我主持编纂的,里面大大小小的内幕我都知道。”

  朱文芳取出其中一册,翻看片刻,然后惊叹道:“新君破阵斩三王?这里的君是谁?”

  何宜笑道:“自然是圣上了,当初也先兵临城下,圣上亲自出击,斩杀了孛罗三兄弟。这三人不仅是也先的弟弟,也是蒙元的郡王。”

  朱文芳闻言,一脸疑惑:“真的假的,爹爹这么厉害吗?”

  何宜回道:“这个自然,不信你回去问问,当初用来斩杀三王的青云剑,如今就挂在灵玉宫,你去要,圣上肯定给你。”

  朱文芳点点头:“回头我得好好读读这部《景泰实录》,一直还以为爹爹是个仙风道骨的文弱修士呢。”

第714章 德兴探得巨型铜矿 皇帝酬劳亲信

  江西,景德镇。

  锦卫衣千户李善一大早接上高平,乘马车前往德兴镇。

  高平与李善素来要好,见面寒喧一番之后,便问出了心中疑惑:“我从安南监军回来,好容易坐船到了南京。

  屁股还没坐热,就接到旨意,让我来德兴。

  我又辗转奔波了上千里,真是遭罪。你们在德兴神神秘秘地做什么呢?”

  听到这个问题,李善面露生无可恋之色:“我们在山上刨坑挖石头呢。”

  “为什么要挖石头?”

  “说是太祖皇帝给圣上托梦,在景德镇之东,德兴山中,有什么天赐巨型浅埋铜矿,乃圣上景德兴盛之兆。”

  讲完这话,李善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这种事情,怎么听都不像真的。

  高平点点头:“也就是说,圣上把你我派来,是要让我们分得一份功劳?”

  李善回道:“我自己猜度,也是这么回事。当年咱们在皇城内斗中立了不少功劳,这次差事是圣上给的奖赏。

  但是真能挖出铜矿来吗?这个托梦之说竟然真能实现?”

  高平摆摆手:“算了,眼见为实,明天到了我亲眼看看再说,现在我还是先睡会吧。”

  “你昨晚没睡好?”

  高平苦笑道:“别提了,景德镇那帮民窑做瓷器的大老爷们可太热情了,生拉着我去酒宴招待。

  又是听曲,又是观舞的,还硬给我塞银子。这也就算了,他们还硬给我塞女人,说我一个太监要女人做什么呢。

  这帮爷折腾我一晚上,我现在头都是嗡嗡的。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一个一个的,我也没办法说他们,这都什么事儿啊。”

  李善笑着解释道:“这个很正常,那帮做瓷器的大商人老爷们已经急眼了。

  以前朝廷派太监来这边,都是催着官窑、民窑烧制御用瓷器。这些太监都是飞扬跋扈、颐指气使,各种压榨盘剥。

  这次阮公率五千营州卫将士前来,就一门心思扎在山里挖石头,看都不看瓷商老爷一眼。

  瓷商老爷们反而心里不踏实了,一个个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钻山打洞找门路,就为了和阮公见一面,说上几句话。”

  高平摇摇头:“这都是什么贱毛病,合着不折腾他们,他们自己还不高兴啊,莫非他们是喜欢被虐?”

  李善笑道:“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我就不懂了。”

  一路颠簸,第二天中午,两人才来到德兴镇营州卫驻地。

  略吃了几口饭菜,李善带着高平来到山上,好容易才找到阮昔。

  只见阮昔正撸起袖子,在那里刨土呢。

  高平好奇地问道:“老阮,你这是干啥呢?”

  以前高平在孙戾妃宫中卧底,阮昔负责联络消息,二人都是司礼监秉笔太监,所以也是比较熟络了。

  阮昔闻言看去,见是高平,忙上前揽着高平笑道:“哎呀,高老弟啊,自你去了安南,可是好几年没见了,愚兄甚是想见啊。”

  两人寒暄了半日,才又聊起这次的差事。

  阮昔解释道:“皇爷说了,这里有一个特别特别大的铜矿。一旦开采出来,朝廷每年可以增铸一千万贯到两千万贯的铜钱。

首节上一节414/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