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94节

  八月二十一日,釜山热闹非凡。

  山东水师主力、福建水师主力、广东水师主力共出动船只一千六百余艘,运送七万五千余人抵达釜山。

  山东巡抚岳正、福建巡抚薛希琏、广东按察使杨宜,以及陈明德、张宁、武忠、黄松等人随行。

  徐亨、江渊、徐永宁、范广、方瑛、韩明浍、黎思诚等人在码头相迎。

  望着遮天蔽日的水师舰船,徐亨、江渊心中大受震撼。

  韩明浍、黎思诚这两位朝鲜、安南的降人更是久久无言,幸亏大家投降早,原来大明一直都没有发力,若是早把这无敌的舰队派上来,朝鲜、日本早被打烂了。

  合着一直以来,大明皇帝都是在逗着朝鲜、日本玩呢。

  当然了,韩明浍、黎思诚这些人并不知道大明皇帝为了打造舰队,费了多少人力物力。

  徐亨、江渊热情地将岳正、薛希琏等人迎进中军大帐。

  寒暄过后,江渊感叹道:“幸亏釜山有一个巨大的优良港湾,我们又提前半年做了准备,建起了大大小小近百个简易码头,一般的地方还真停不下这么多船。”

  岳正笑道:“我们山东带来了两万五千余人,登陆加贺后可以驻守两三年,然后再派兵轮换。

  福建水师运来了三万苗人青壮,广东水师运来了两万瑶人青壮。这些人可以长驻加贺,后续把他们的家人运过来,便可以在那里安家立业了。”

  徐亨点点头:“算上加贺北边的能登国、越中国,加贺南边的越前国,一共是沿海四国。

  我们这边能出明军三万、朝鲜军五万、日本降军三千。圣上之前迁到朝鲜的汉人、苗人、瑶人里,分别有两万汉人,两万苗人,一万瑶人青壮愿意携家带口转去日本。

  另外朝鲜本地百姓中,缺少土地的,亦有三万青壮愿意举家迁往日本。

  这半年我们也很不容易,全在辛辛苦苦招募青壮,终于凑出了这么些人口。”

  岳正当即汇总明白:“那我们加在一起,有十万八千可用之兵,十三万可用青壮人口。

  这样算来,我们要分四批运送,第一批先将六万精锐及粮食、军械运送上去。第二批运送四万八千军队及三万青壮。

  第三批运送八万青壮,第四批运送两万青壮、粮食、马匹、军械。

  家眷及其他物资,等稳定之后再慢慢运送。”

  江渊闻言,压力大减,这次自己总算要立下大功了吧:“我们二十余万人,占据加贺、越前、越中、能登四国。

  能登国主要是山,而加贺、越前、越中三国都有不小的平原,耕地加在一起在三万顷左右。

  咱们进行军屯,自给自足绰绰有余。

  而且这四国往西背靠大海,往东三面环山,敌人很难派大军来攻。

  虽然咱们也很难率大军出击,但可以大大震慑敌人。”

  范广在旁补充道:“当初援朝日军中,山义就率三千残部投降。而山氏正好是越中、能登的守护。

  所以我们有内应,可以轻松掌握越中、能登及周边的加贺、越前两国情报。”

  一堆文臣武将聚在一起,越说越高兴。

  整个军事行动,唯一的难点,就是千万不要在海上遇到风暴。除此之外,众人再无顾虑。

  九月初九,风和日丽、秋高气爽。

  经过半个多月的休整与准备,第一批六万明军精锐登船,携带粮草、火炮、军械远赴加贺登陆。

  ……

  合欢殿中,朱祁钰早早就醒了,坐在榻上、拍着茶几,摇头晃脑地开始念诗: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林香玉从被窝中伸出纤纤玉手拉拉朱祁钰:“夫君再回来温存一会吧,虽说今天是重阳节,您背背王维的诗作也无可厚非。

  但是您亲哥哥被软禁着呢,今天应该登不了山,就算登了山他也不会想念您的。”

  朱祁钰摇摇头:“爱妃想多了,我怎么会想念亲哥哥呢。按前线传来的军报,明军不出意外是今天出发,前往日本登陆加贺。

  真正的攻日之战,从今天正式开始了。

  我五百万两白银的岁入和八百万人口的民力啊,有了它们,明年就可以舒舒服服杀兄废侄了。

  当皇帝啊,还是得有文治武功才能坐得稳。”

  林香玉笑道:“明年您再彻底免除人头税,这么大的恩惠一出,百姓真得拿您当亲爹供着,您就是真正的万民君父了。

  免除了人头税,再降低百姓的徭役负担,从而大大鼓励生育。

  生的人多了,再迁移到边远省份和新占领的小国,从而巩固对边疆的统治。

  对边疆统治稳固了,又可以用边疆的税收和资源反哺内地,降低内地百姓的负担。

  传统汉地的百姓会更加对夫君感恩戴德。

  好家伙,您这都形成逻辑闭环了!”

  朱祁钰无奈地笑笑:“哎,什么逻辑闭环,你们把我的名词都学会了,还胡乱应用起来了。

  如今前线囤积了足够的军械、粮草,已经开始独立动作了。

  连内阁和兵部都不知道前线的具体动向。

  现在大臣们不定在心里怎么埋汰我呢。

  前线那帮将帅是撒出去不用管,那我就没事干了啊,要不我带着你们登山去吧。”

  凝香问道:“那我们今天去香山看枫叶?”

  “枫叶还没红吧?”

  “先去看看呗。”

  朱祁钰点点头:“也行,自打从京城搬出来之后,我还没怎么去过香山呢。”

  凝香起身笑道:“臣妾遵旨,这就去找武安侯安排车驾,再把小朱、小徐也带上。”

  朱祁钰揶揄道:“我好好的侯爵,一天天的成你跟班了。”

  浅雪在一旁问道:“成敬从南京递来奏本,想让他儿子成凯进入詹事府,要答应他吗?”

  感谢诛邪道人打赏500点币

第679章 皇帝闲散家中怡情 无人设防明军

  听到这个问题,朱祁钰就开始用手捂头。当初成敬入王府为属官,那可是朱祁镇派去的啊。

  猜疑他吧,显得不重感情;重用他吧,他又不肯效死。

  历史上的成敬,还给景泰推荐了石亨和兴安这俩王八蛋。最后景泰就是被这俩王八蛋一内一外活活坑死的。

  人心啊,是世上最难测的东西。

  做皇帝,尤其要有怀疑精神,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这是金科玉律。

  想到这里,朱祁钰有点急了:“我把成敬从内臣转回到文臣,给了他南京兵部侍郎的位置;对他儿子成凯也在尽心栽培提拔。

  我够对得起他了,他怎么什么都想要呢,还没完没了了。”

  浅雪回道:“那个成凯还是挺想做近侍之臣的,看着倒不像有坏心思的样子。咱们也不好过于不给成敬面子了。”

  朱祁钰想了想,然后摇摇头:“不行,他想弄死我可以,但朱文芳身边,我不会明知有隐患还故意放纵的。

  这样吧,让成凯任南京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从六品,够体面了吧。

  再让成凯兼任南京户部主事。父子俩都在南京,也方便成凯尽孝。

  我尽力了,我就只能做到这里了。

  以后类似的请托全部照此办理,北京詹事府只要真正的亲信。其他人扔到南京詹事府去。”

  几人正说着,玲珑、妙月、碧瑶三人端着早饭走了进来。

  因为怕挨数落,所以朱祁钰端端正正坐在茶几旁,等着早饭上桌。

  玲珑笑道:“今天吃热腾腾的蛤蜊疙瘩汤,两位妹妹回京前,特意派人从山东海边运回来的蛤蜊。

  这种蛤蜊夫君应该没吃过,如今正是肥美的时候,所以带回来给您尝个鲜。”

  说罢,玲珑还将两片蛤蜊皮在朱祁钰面前显摆了显摆。

  朱祁钰只看了一眼蛤蜊皮,便笑道:“两位娘娘有心了,不过这蛤蜊我既见过也吃过。”

  玲珑闻言不信:“胡说,夫君又在跳大神了,自奴家进府以来,您什么时候吃过。内廷送来的蛤蜊虽说咱从来不吃,但也不是这种啊。”

  朱祁钰笑道:“这个叫文蛤,又叫滑皮蛤蜊,因为表面光滑并且有美丽的黄、褐、黑杂色纹而得名。

  这种不仅肉质非常鲜美,口感十分嫩滑,是最好吃的蛤蜊之一。

  而且沙特别少,皮特别厚,还特别不容易死。所以它才能从山东运到京城来,我们还能吃上一口新鲜的。

  这种蛤蜊在唐朝时就曾被列为宫廷的海珍贡品。”

  玲珑闻言,颇为惊异:“夫君竟然又知道了,妙月姐姐也是这样说的,您怎么什么都知道。”

  朱祁钰捏着玲珑的下巴笑道:“你以为这么好的女人是随便谁都能玩的,没两把刷子怎么镇得住你们。”

  玩过玩笑,朱祁钰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一边吃一边称赞:“好吃好吃,真好吃,好久没有吃到这么鲜美的蛤蜊疙瘩汤了。”

  妙月环视一番屋中的陈设,又端详着茶几上的屏风,玉质的屏风正反面各裱着一幅画作。正面画的是一棵桃树,开的正好。而林香玉、凝香两人未着衣衫、为绳所缚、并排将手绑吊在桃枝上。

  画中一对佳人梨带雨,楚楚可怜的样子。反面画的是林香玉靠架在石椅上,细节处粉粉嫩嫩、纤毫毕现、栩栩如生。

  妙月不禁皱起了眉头:“大姐你们怎么越来越胡闹了。而且脸皮也越来越厚了,做女人都八年了,怎么可能还这样粉嫩?”

  躺在被窝里的林香玉笑道:“我正好没穿衣服,要不掀开被子看看是不是和画上一样粉嫩,验证下我有没有骗人。”

  妙月摇摇头:“当初一本正经的姐姐怎么变成现在这样了,你自尊自重点行不,整天带着陛下胡闹。”

  果然又挨了顿数落,朱祁钰只得埋头吃饭,也不接话。只是好奇,林香玉、凝香她们几个前两天特意把这架屏风摆出来,明明知道妙月两姐妹回来了,还放在如此显眼的位置,这不是上赶着挨数落吗。

  凝香又自己给自己补了一刀:“这才哪到哪啊,上次夫君特意命人把惜儿姐姐请来,教我们各种新的技艺。

  学不会,他就打我们。”

  说罢,凝香两手捻着一根丝线绷直,将线抿进嘴里,用舌头一搅,然后把线吐出来:

  “你看,惜儿姐姐教我们用舌头给丝线打结。夫君逼着我们一遍遍试,失败一遍,就打我们一下,我挨了几百下才学会的。”

  妙月、碧瑶两人看傻眼了,妙月连连摆手:“算了算了,你们别说了,等山东的灾情平息下去,我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青州齐王府还有好多事情,我们还是抓紧时间为陛下烧制琉璃和瓷器去吧。”

  凝香问道:“山东的灾情怎么样了?”

  妙月回道:“我们回来的时候,到处都是洪水。山东算是彻底摊上麻烦了,就算洪水退了,今年百姓怎么过冬,明年又如何恢复耕种。

  我们回来路过济南时,山东的陈按察使都已经快哭了。”

  浅雪回道:“朝廷从通州仓硬挤出了一百万石,咱们自家内帑拿出了二百万石,再有四五天第一批粮食应该就能运到济南了。

  三百万石粮食,应该够让百姓撑过今年了。再过两个月,安南的粮食也能运过来了。

  现在就怕最近这一个月内出什么变故了。”

首节上一节394/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