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加开恩科取士守边 暴君酝酿灭佛
朱祁钰治国理政有个规律,就是每次取得重大威望之后,先要强硬地消耗掉一部分再说。
八月十二日,朱祁钰在没有与内阁商量的情况下,直接发出了一道诏命。
今年紧急加开一届恩科,而且是文武并进。
文科选出举人三千,进士五百;武科也选出举人三千,进士五百。
这一届文武取士数量巨大,是实至名归的恩科。
当然了,既然是特别恩科,那肯定有限制和要求的。
不论文武,所有选中的举人、进士,都要有去安南、缅甸、辽东、奴儿干等偏远边疆终生为官为将的觉悟。
这是为了巩固住边疆,特意开设的恩科。愿意为大明开疆拓土、抚境安民的就来考,不愿意的就不必来考了。
你说你考上了这届进士,却非要在内地弄个县令当当,那门儿都没有。
什么话都讲在前面,勿谓言之不预也。
不过这届恩科有个好处,只要中了进士,起手最低就是县令,而且不用候缺,立即加官任事。而且俸禄、待遇方面,要全面优于内地各省。
内阁拿到这份诏命也是一头雾水,很显然,皇帝就是要凭着收复安南得到的巨大威望,强硬通过这届恩科。
王文看向吏部尚书何文渊,何文渊点点头:“让这一届的进士、举人去新打下的边疆任职,也影响不到咱们本来的官员。
再说了,光一个安南,少说都需要一百多个县令。不加开恩科的话,你们打算让谁去安南当县令?
让已有的进士、举人去?拖家带口跑几千里,他们肯吗?
再说圣上的意思,明显是去了就要长期扎根边疆,那就更没几个人愿意去了。我这吏部尚书总不能拿刀架在他们脖子上,硬逼着他们去吧。
所以圣上才是对的,还是开一届恩科吧,不嫌远,愿意去的报名,不愿意去就拉倒。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嘛。你情我愿,到时候谁都别抱怨。”
王文向其他人看了一圈,也都没有意见。很简单的问题,谁觉得皇帝的开恩科手段不对,那你可以提个更好的办法出来。
但是也没人想的出更好的办法。
只有黄溥提出了个补充:“我们可以问问已有的进士、举人,他们若是愿意去边疆任职,也可以向吏部报备。
大明的举人好几万,总会有几个愿意去的。边疆空缺着那么多官职,对他们来说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王文点点头:“那就这样吧。”
……
托报纸的福,京城之中,收复安南的消息已经家喻户晓。
练纲在报纸首页用了个大大的标题:闪击安南、复我汉土。
京城上下想不关注都难。
这就让朝野上下感到很矛盾了。以前皇帝击败瓦剌,生擒也先,还可以用时运来解释。
之后的镇压兵变,剿灭叛逆,也可以用侥幸来解释。
但现在的三个月收复安南,又怎么解释?
总不能把什么都解释成皇帝命好吧。
安南啊,曾经可是将英明神武的宣庙皇帝打得威风扫地、颜面尽失。
如今京师百姓前脚刚从报纸上听说大明出动大军前去收复安南了,一晃才不到三个月,就收复成功了,要知道太宗朝收复安南还用了七个多月呢。
至此,朝野上下心态都出现了动摇,开始倾向于相信当今天子是真的厉害了。
而且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当今天子的‘大汉正统论’,未必没有受众。
要知道大元直接统治中国近一百年,加上前面的北怂王朝,南怂王朝,汉人前前后后,一共被异族欺负了足足四百年。
再加上刚刚大明还来了个土木堡之变,连皇帝都被异族捉了去。
基于这些背景,朱祁钰的皇汉思想不可能没有受众。
清凉殿中,朱祁钰悠哉悠哉喝着茶,翻看着东厂、锦衣卫、内官监、御马监、接天楼、神女阁分别汇报上来的京城各方反应。
为了不被欺瞒,为了不遗漏消息,朱祁钰启用了多个信息渠道。
把这些消息汇总到一起,相互印证。这样单独一个机构想要欺上瞒下,难度不是一般二般的大。
浅雪一边陪着翻弄情报,一边好奇地问道:“夫君这什么时候是个头啊,为什么京师百姓还是不服您?”
朱祁钰笑笑:“无所谓了,人嘛,都是畏威而不怀德,尤其是京城百姓,历史早就证明了,你对他们再好也是没有用的。
尤其是我还要灭佛,光这一项,就把人得罪的干干净净了。
你跟京城百姓说别让他们信佛了,那简直就比杀了他们的父母还难受。”
林香玉问道:“夫君就一心非要灭佛了?”
朱祁钰点点头:“不仅灭佛,还灭道。你想想,这些所谓出家人,住着极尽奢侈的寺庙,享受着天下百姓的香火贡奉。
这也就算了,关键他们还有着天量的土地,还不交税,不服徭役。
这不是搞笑嘛,我当皇帝,是为了‘剥削’天下臣民的。
我辛辛苦苦在前面开疆拓土,维持着天下太平,难道不应该收点税吗?这些僧道不交税,不服徭役,一个个吃的脑满肠肥。
那不成了他们反过来剥削我了吗。
你说好笑不好笑,僧道剥削皇帝,真是有意思。前面那几位皇帝忍得了,我忍不了。”
林香玉点点头:“也是,那些假和尚什么都不用付出,凭什么坐享无数将士拿生命换回来的太平。
他们的世界如此美好,到底您是皇帝,还是他们是皇帝。”
朱祁钰补充道:“如果你是真正的苦行僧,要信佛,没问题,我不管。
如果你是真正拥有慈悲心的和尚,愿意身体力行,救济百姓,造福苍生,我也不管。
如果你是身具慧根的大德修士,愿意在山中盖几间小屋安安静静参禅悟道,我也不管。
但是那些啥也不懂,就知道念两句阿弥陀佛,然后就住着豪华的寺庙,坐拥良田千百顷,不交税,不服徭,每天吃的脑满肠肥,就知道剥削皇帝,占朝廷便宜的假和尚,就等着看我怎么收拾他们吧。
我宁可当下一个武宗,也不受他们剥削。”
林香玉又问道:“那万宁寺和尚造反的事情,您还管不管了?”
“哎,先放着吧,等到十一月十一日,我一次性给他们来个大惊喜。
最近我想了想,还是有些不对,我们还是得使劲生孩子。
景泰四年正月初一,正旦大朝,我要大封亲王。咱们九个儿子,已经封了一个世子、三个亲王。我把剩下那五个也封出去。
儿子明显不够用啊,打下的土地越多,需要册封的亲王也就越多,不生还是不行。
没办法,我出尔反尔了,咱们那几位爱妃,还是得被迫给我当生育工具。”
林香玉嘲笑道:“夫君在生育问题上,可是左右纠结,反反复复好几遍了。”
“哎,没办法,我又不是神,做不到预知一切。随着时局的变化,我的思想也总是在不断变化。
再说了,还不是你们不允许我纳妾,把我卡在这里了。不然我再纳几百妃子,没几年就能制造出几十个儿子来。”
林香玉劝慰道:“夫君想开些,人生哪里有两全其美呢。您再纳几百妃子,那后宫内斗,皇子内斗,还不得打开啊。
还是让姐妹们回来好好当生育工具吧,姐妹们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这是天经地义的。哪有光拿妻子的好处,却不尽妻子义务的道理。”
朱祁钰点点头:“那就这样吧,你让姐妹们在月事结束十天后来侍寝,每天一次,连续五天。
这样怀上的机会更大,不出意外,最多三个月都能怀上。
等正旦大朝时,我又有六位宠妃怀上身孕了,活活气死那帮大臣。
明年是个好年景,我已经把战略设计好了,上半年我就把恭让皇帝废为亲王。
准备笔墨,我得给咱们的大曹国公写封信,到了该他出手的时候了。”
第554章 一督二抚经营安南 王骥大军突袭
几位宠妃铺纸研墨,但朱祁钰并不会真的自己动手写,而是让浅雪代笔了。
这一封信,洋洋洒洒数千言,算是把整个计划交待的明明白白。
了半天时间才写完,朱祁钰嘱咐道:“这封信太重要,不要让外人经手了,让赵率领五千名营州卫亲兵去送信。
务必务必,让赵把信亲手交到曹国公手中。
名义上,就说让这五千营州卫去军前效力。今年甘肃军队会有大的行动,派兵增援很正常,不会引起别人联想的。
也不着急,让他们慢慢走,三个月内送到就行。然后让赵领着这五千人,跟着曹国公打打仗,捞点军功吧。”
素汐取过信,负责将其密封。浅雪则握着手腕撒娇:“夫君您看看,奴写的手腕都肿了,好疼。”
朱祁钰赶忙将佳人搂在怀中,一边握着玉腕轻轻揉捏,一边笑道:“辛苦爱妃了,我给雪儿做个全身按摩,保准把爱妃服侍得舒舒服服的。”
……
自收复越南之后,朱祁钰便恢复了常态,天天窝在家中不出门,让别人想下毒都找不到门路。
朝云、暮雨、仙儿等六位皇妃轮流进清凉殿侍寝,以生育为目的,紧锣密鼓地行动着。
朝廷发出一封封加急文书,将开设恩科的消息传向了全国。
这次主考官设置非常特别,也是朱祁钰消耗自身权威的大头所在。
朱祁钰选择了何宜为主考,徐正、黄鉴、王越、高瑶四人为副主考。
用这么年轻的大臣做考官,需要力排众议,极为强硬才行。
至于背后的考量,主要是为了稳定。这届进士、举人肯定要选一批非常年轻的出来,他们需要长期在边疆为官。而巩固住新占领的边疆地区,怎么也需要四五十年。
四十年后,何宜、王越这些人正好做到了宰辅,依旧可以和这届进士、举人保持稳定的师生关系。
这样地方和中枢双方才能相互信任和支持,共同维持边疆的稳定。免得到时候谁都不认识谁,那也是很让人头疼的。
出人意料的是,还是有相当多学子响应这届恩科的,毕竟有官当就比没官当强。
除非特别自信能在景泰五年那届高中,否则大部人还是愿意试一试这次恩科的。
时光匆匆,转眼来到九月二十日。
工部右侍郎黎叔林,已经赶到了安南的河内府城,也就是原来的东京龙城。
安南已经降了,肯定不能再叫东京了,叫龙城也不合适,所以朱祁钰赐名河内。
进入总督府衙中,徐有贞等人对黎叔林进行了热情的迎接。
双方落座,徐有贞向黎叔林介绍了一遍,在场的有安南巡抚杨信民、山东巡抚岳正、安南按察使杨宜、成山侯王通、武安伯刘昌、司礼监秉笔太监高平等人。
黎叔林有些吃惊,这个阵容好强大啊,光文臣就有一个总督、两个巡抚在这里坐镇。
关键是这个山东巡抚为什么出现在这里呢?
见黎叔林好奇地看着自己,岳正主动解释道:“我在山东负责打造远洋水师,这次收复安南,圣上命将新造的船只用来运送粮草,支援征南大军。
我亲自带了一百艘战船前来支援。本来仗打完要回去的,但圣上来信说让我等着黎侍郎,然后一起负责用柚木打造更先进的战船。
现在安南到处都缺少官吏,在您来之前,我苦啊,被徐总督临时征调去当清化知府了。”
黎叔林知道岳正这个清化知府是在开玩笑:“我听说几年前,前安南皇帝派大军在清化沿海开凿军港,您是想在清化造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