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319节

  朱祁钰对浅雪笑道:“听到了吧,回复周叙,就说咱们家中宫娘娘懿旨,让他主动请辞,回家抱孩子去吧。”

  凝香依旧一脸不忿地回道:“夫君别拿奴家取笑,若是周叙敢来京师,奴家一定指着鼻子骂他,从他太爷爷,一直骂到他三孙子。”

  朱祁钰反而被逗乐了,正要继续陪着爱妃顽笑,这是仙儿突然急匆匆走了进来禀报道:“夫君,您看看吧,这是京城锦衣卫送来的加急密报。”

  “京城锦衣卫?加急密报?咱北京城中可是平静好久了,莫非有人又静极思动了?”

  浅雪一脸疑惑地撕开封条,取出密信读了一遍,不禁紧紧皱起了眉头:“夫君,奴给您念念啊:

  锦衣卫校尉侦获万宁寺僧人赵才兴等言,才兴自谓能通兵法,及气候诸术,

  与广通寺僧人真海、道人谭福通、内使萧保之父萧亮,刺血誓天,谋欲为乱。

  谓才兴赵太祖之后,推为皇帝,封真海为二王,谭福通为三王,萧亮为四王,取素与奸者义勇卫百户之女为后,立其徒如海为太子。

  至是,真海诱集无赖数十人,聚饮朝阳门外,事始觉。

  锦衣卫请示夫君该如何处置?”

  朱祁钰捂着脑袋回道:“我不知道啊,我真不知道如何处置。”

  这些事情也太玄幻了吧,大明这些奇葩造个反怎么都跟过家家一样,前面岷藩那两个郡王搞笑一样的造反还没处置,这边京城僧道无赖的造反简直儿戏得突破了认识下限。

  朱祁钰大大地无语,这是真把我给整不会了。

  愣了半晌之后,朱祁钰回道:“先不要抓人,把这事交给逯杲去办。

  什么僧人道人的无所谓,只是这个涉及的内使萧保,他一个内廷太监,为何也要掺和这种事情,让逯杲查查和恭让皇帝那边有什么联系吧。”

第550章 太子正妃亡国公主 三月平南京师

  八月初八,夏日炎炎。

  但玉泉山中依旧清凉得很,到了夏天,朱祁钰便带着宠妃们改到清凉殿居住了。

  早晨醒来凉飕飕的,朱祁钰盖着被,搂着佳人玉体,盯着屏风发呆。当年从恭让皇帝手里淘来的屏风,如一幅意境幽远、美轮美奂的山水国画,将青山秀水,红绿树立体呈现于眼前。

  盯着玉屏风看久了,还能使人心旷神怡,清静自在。

  朱祁钰正发呆呢,仙儿又走了进来送信。

  如今仙儿充当起了信使的角色,浅雪和素汐解放了。外面有什么急报,会先报到长乐宫,由仙儿甄别之后再送进来。

  所以浅雪、素汐二人还在睡懒觉,仙儿送完信就走了,也回去补觉。

  朱祁钰取过安南军报,揭去封条,打开一看,不禁用力往床上一拍,高声叫道:

  “老天开眼,终于收复了安南,这下局面全都打开了。有了开疆拓土之功,我这皇帝当的就硬气多了。”

  几位宠妃都被惊醒了,朱祁钰将黎浚手书的降表递给众女。

  林香玉姐妹看过之后,连衣服都没顾得上穿,便光着身子跪在地上,磕头颂圣。

  朱祁钰只感到有些飘飘然,当下奋起神威,将五女挨个临御了一遍。

  不到中午,降表送入内阁,捷报传遍京师。

  内阁之中,王文等人愣了半晌,才勉强接受现实。

  魏骥叹道:“从四月二十日发起进攻,到七月初七黎氏投降,一共不到三个月时间,就打完了?

  这就打赢了?就算是永乐朝进攻安南,太宗那样英明神武,都打了七个月呢。”

  王文笑道:“换我是黎朝君臣,我也投降。三十万大军把东京一围,然后掘水灌城,这谁能受得了。

  圣上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调动了南方那些小国组成联军,攻下了安南的南方五府,导致黎朝君臣退无可退。

  若非如此,他们退入南方五府,我军的补给支撑不了南下追击。

  一旦战争陷入僵持,很可能就又变成宣德朝故事了。”

  江渊笑道:“反正打赢了,而且赢得特别漂亮。自从宣德朝以来,我大明畏安南如虎,好像他们多么厉害一样。

  如今呢,在圣上面前,皆土鸡瓦狗,不堪一击而已。

  真是扬眉吐气了,就因为宣德朝那些破事儿,南方那些藩属国已经轻视我们多少年了。

  也该让他们知道知道什么是中国天子,威加四海了。”

  由于内阁中要么是皇帝亲信,要么是中间派,所以每个人都很高兴。

  恭让皇帝一派中,官位最大的是礼部侍郎廖庄,也没什么实权。

  礼部尚书王一宁很会揣摩圣意,将回复黎浚降表的差事交给了廖庄。

  既然黎浚恭恭敬敬递了降表,以天朝的大国气度,自然要由礼部以皇帝的名义回复,好好安慰他一番。

  廖庄的脸上,是一种想哭哭不出来,憋得浑身难受的表情。做梦也想不到啊,曾经将英明神武宣庙大皇帝的脸面按在地上狠狠摩擦的黎氏,就这样投了?

  黎氏竟然都没有组织起十万大军,与明军正面一决雌雄?

  黎浚心里也很苦啊,都是被大明天子给骗了,本以为明年才会开战,所以根本没来得及组织起十万大军,就兵败如山倒了。

  更惨的是刘定之、林聪、叶盛等人,他们正在给太子授课,讲的还是仁宣二帝如何开创大明盛世,结果讲到一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诚亲自来向皇太子报喜。

  这下尴尬大了,宣庙与三杨口中带给大明巨大负担的安南,不到三个月就被当今天子给征服了。

  就连皇太子都向刘定之、林聪、叶盛等人问出了心中疑惑:“敢问各位师傅,既然安南如此不堪一击,叔皇只用不到三月就能将其收复,那当时祖父宣庙皇帝又为何要听信杨士奇等奸佞之言,无故弃地求和呢?”

  刘定之等人都被问住了,以前还可以说,宣庙弃地是因为安南太强大,但现在事实就摆在眼前,还能说什么呢。

  无能就是无能,软弱就是软弱,在事实面前,再多的狡辩都是苍白无力的。

  朱见深指指王诚:“你是司礼监掌印太监,你来回答本宫的问题。”

  王诚也不客气,躬身回道:“宣庙爱养百姓,不愿为了外藩之地而劳民伤财。

  当今圣上目光远大,心怀四海,不愿为了一时安逸而遗弃汉土,致使后世子孙作捶胸顿足之叹。”

  王诚的话,翻译一下,就是阴阳怪气地指责宣庙是爷卖崽田心不疼。

  刘定之等人都能听明白王诚的意思,但是又没办法出言指责,至少人家明面上不仅没有骂人,还夸奖宣庙爱养百姓呢。

  朱见深极为聪慧,也能听得出王诚的话外之意。毕竟对于安南,大明一共就两个观点:一个是宣庙的外藩疆土取之无用论,一个是当今天子的汉土尺寸不可弃论。

  两个完全对立的观点,一方胜利,就意味着另一方的失败。

  而朱见深,虽然整天被刘定之等人围绕,但实际上却更倾向于自己叔皇的汉土尺寸不可弃论。

  但朱见深毕竟年纪幼小,还考虑不到更深的层次。

  朱祁镇就不一样了,在得知安南投降的消息后,先是呆愣半晌,然后便在自己宫中大砸大摔起来。

  虽然收复失地是好事,但自己可被坑傻了,刚刚替太子娶了个安南公主,正洋洋自得没几天,结果好好的太子正妃就变成了亡国公主。

  说好的安南十万大军做太子坚实后盾呢?

  现在好了,让满朝文武如何看?

  不论自己如何失败,朱祁镇都没有灰心,毕竟还有太子这个希望在。但是被自己自作聪明这么一搞,太子也被坑得够呛。

  大臣们会支持一个娶了亡国公主做正妃,父皇还是社稷罪人的皇太子继承大统?

  想毁婚,自己弟弟明显是不可能允许的。

  朱祁镇突然想到,朝鲜还将公主塞给了太子做侧妃,这朝鲜不会也要亡国吧?如果朱见深一下娶了两个亡国公主,估计他自己也没脸再做皇太子了吧。

  一石激起千层浪,几家欢喜几家愁。

  到了下午,朱祁钰又追加了诏命,由英国公祭告太庙,然后先去长陵,向太宗报喜:曾孙祁钰恢复了太宗的事业,将来彻底稳固住对安南的统治,这一功绩,曾孙与太宗共享之。

  祭完长陵,英国公再去景陵,为当今天子做了收复安南这一不孝之事向宣庙告罪。

  另一道诏命,令百官向皇太子朝贺。皇帝这边,百官就不用来了。

  朱祁钰没兴趣在百官面前得瑟,而是选择了约见黎叔林,开始着手安抚安南人了。

第551章 两广云南析分安南 目光西移瞄准

  八月初九,皇太子朱见深于奉天门受文武百官朝贺。

  下午,皇帝回复文武百官,拒绝了朝会请求。

  在被南京翰林院侍讲学士周叙阴阳怪气地教训了一顿之后,朱祁钰便被朱翊钧附体,开始破罐子破摔了。

  当皇帝还天天受气,何苦呢。反正你们也不喜欢我,反正你们的心怎么都捂不热,我干脆就不见你们了。

  等到后年,景泰朝第二次科举结束之后,这些乱七八糟的人,全让他们滚蛋回家。

  青云阁中,朱祁钰带着四位宠妃,和裴当、黄七、何宜、高瑶悠哉悠哉地喝着茶。

  朱祁钰眯着眼睛,全身放松地仰在靠背上,听何宜讲如何治理安南,四位宠妃分列左右,有捏肩的,有捶腿的。

  何宜兴致勃勃,越讲越高兴:“圣上,首先,宣庙割让给安南的土地,要还给云南、广东、广西三省。

  然后,将安南的新安府、奉化府、建昌府、建平府划给广东,将谅山府、谅江府、太原府划给广西,将宣化、归化、嘉兴、广威四府划给云南。

  如此一来,云南、广东、广西三省,上至官府,下到民间,才有动力投入资源开发安南。

  安南之地才能彻底巩固住,不然还像以前那样划分省界的话,云南、广东、广西与安南之间依旧是被大山阻隔,相互之间极少交流。

  过上几十年,说不定又会重复宣庙故事。”

  朱祁钰点点头:“可以,等于大明的云南、广东、广西、安南四省,共治共管原来的安南国之地,我们再封建五六个亲王,分镇原来的安南国土。

  有个五十年,两代人的时间,基本上就能将统治稳固住了。行了,继续说吧。”

  何宜继续说道:“以后安南各府,每年可推荐三名学子进入国子监;各州每年可推荐二人,各县每年可推荐一人。

  这人数远高于当年太宗给出的名额,另外每届科举,至少给安南一省三百个举人名额、三十个进士名额。

  这项优待至少维持五届,并且这些人可以有一部分在安南本地为官,以此来拉拢安南的读书人。”

  朱祁钰点点头:“可以。”

  “最近几年,安南各地水、旱、蝗灾连绵不断、此起彼伏,这也是我们收复安南如此顺利的主要原因之一。

  臣以为应该为安南百姓分配土地,三年内免除一切赋税徭役,并且由朝廷调运粮食、种子、耕具,无偿分发给安南百姓。”

  朱祁钰又点点头:“可以,占城、真腊等国都撤军了吗?”

  “截止于我们目前得到的消息,这几个小国是同意撤军的。虽说请神容易送神难,但是我们不到三月收复安南,实在有些太吓人了,这些小国都被震慑住了。

  而且徐有贞同意他们把在安南的清化、演州、安、新平、顺化、升华六府掠夺的财富和人口带走,他们拿了不少好处,很爽快地便答应撤军了。

  与云南总兵官沐一起出兵的缅甸、木邦等土司拿了徐有贞给的白银和财宝,也已经原路返回了。”

  朱祁钰笑道:“好,这些小国和土司们撤军之后,事情就好办多了,接下来抚境安民,就全都交给徐有贞和杨信民了。

  郝义怎么说?”

  浅雪回道:“郝义传来密报,说靖安伯王骥与宁阳侯陈懋、保定伯梁以及方瑛达成共识,要千里奔袭,彻底攻下孟养。

  若时机合适,还会乘机攻下缅甸。”

  “哈哈哈哈,这个王骥,可是真会玩啊。算了,由他去吧。不把缅甸打下来,我还真不好安置王骥和他麾下的大军。

  让这支大军回来吧,他们都是忠于恭让皇帝的。灭了他们吧,格局太低,那到底也是我的子民,人家反形未现,咱们也不能胡乱杀人。

  最重要的是,缅甸是个好地方,那里有我急需的柚木。

首节上一节319/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