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287节

  然后在实际执行中,户部和顺天府联合起来,将商税定的远超正统时期,几乎是以前的五倍。

  金濂是恭让皇帝的亲信,打量着新皇帝不懂,就故意使了使绊子。

  金濂以为皇帝软弱可欺,其实对朱祁钰来说,杀一只鸡是杀,杀两只鸡也是杀。虽然金濂已经病死,但秋后算帐的办法多的是。

  恭让皇帝的忠臣们老是挨着往外蹦,那就怪不得皇帝心狠了。

  不过这都是小节,铨选、京察、大计,才是文武百官的利益所在。

  对于在京三品及以上的文官来说,肯定不愿意恢复铨选,取代保举制。

  对于中下级文官来说,则不想要京察和大计。

  整整一天时间,文武百官人心惶惶,都在讨论这个事情。

  到了快傍晚的时候,百官都开始写奏本,各抒己见。写完奏本递上去,然后再回家。

  第二天一早,等朱祁钰起床一看,今天房中一封奏本都没有。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奏本呢?今天这是怎么了?”

  浅雪笑道:“您自己去凤阁看吧,奏本太多了,抱不回来。”

  朱祁钰无奈,用过早饭,来到凤阁。

  一进门,就对上了何宜充满幽怨的眼神。朱祁钰有些不好意思地问道:“这么严重吗?我捅了马蜂窝了?”

  何宜回道:“因为圣上早就放出风去,要恢复铨选,并且在今年进行京察和大计。所以百官早就酝酿许久了,昨天圣上正式提出这个问题,百官可不就全部上书献计献策了嘛。”

  “他们都说什么了?”

  何宜回道:“首先是铨选,吏部官员自然是无一例外地支持恢复铨选。其他人,大多赞成铨选与保举并行,支持在京三品及以上官员继续拥有保举资格。”

  朱祁钰点点头:“这很正常,都是人之常情。那京察和大计呢?”

  何宜回道:“反对的人非常多,占了大多数。至于反对的理由是,如果集中进行京察和大计的话,京官加上地方官员,得有数千,甚至上万之多。

  吏部那些官员,面对着大几千人,恐怕连人都认不明白。想要通过几张文书,就确定一个官员的政绩,实在是有些过于儿戏。

  而且如此考核,只会让官员变得更加急功近利。比如考核中更看重课税的多少,官员就会将精力集中在收税上。

  至于朝廷不大重视的治水、修河、防洪、赈灾,官员自然就更加没有动力去关注了。”

  朱祁钰点点头:“其实他们说的有道理。治理地方,还是要给地方官吏比较宽松的氛围,以及更大的自主权。

  整天就知道课税的,那是酷吏。啥也不管,只混日子的,那是庸官。

  怎么能督促着这几千地方官吏既为国尽心,也为百姓谋利,就是个大问题了。

  商税和钞关他们怎么说?”

  何宜笑道:“没什么人关心废除钞关。至于京城的商税过高,户部已经给出了回复,是户部郎中徐敬、顺天府治中刘实,当时接到朝廷命令后,负责重定税额。

  当时这些官员对物价估计的过高,所以税额过重。

  前任户部尚书金濂未及酌量,即命行之。

  户部的意见,是将徐敬、刘实治罪。”

  朱祁钰冷哼一声:“把责任都推给一个顺天府治中,那府尹呢?府丞呢?都假装不知道是吗?

  顺天府府尹、府丞、治中,户部郎中徐敬以玩忽职守之罪,罢官免职。

  已故户部尚书金濂以欺君罔上之罪,本应族诛,念其有功于国,又已身故,追夺一切朝廷封赐,削除爵位,贬其子为民。”

  “这处罚是不是有些重了?”

  “重什么,他都欺君了,没杀他全家就算不错了。关键他还不是一次了,我下令减免各省赋税,他竟然还阳奉阴违,打量我不知道,以前没有理他而已。

  我说点什么他都阳奉阴违,这样的忠臣,当真让人无法恭维。”

  ……

  却说徐有贞一大清早来到了工部,刚到大堂准备先喝口茶,却见另一位工部尚书周忱极为罕见地出现在了工部大堂。

  徐有贞好奇地问道:“周公,您怎么来了?”

  周忱一边乐呵呵地摆弄着桌子上的十数枚银币、铜钱,一边笑道:“我也是工部尚书,我不应该出现在工部大堂吗?”

第499章 工部铸币火力全开 景泰通宝流行

  徐有贞闻言抱怨道:“您老最近也不露面了,我本来是专管水利的尚书,结果工部的日常事务也全被我管了,忙的我脚都快沾不着地了,这罪真是遭大了。”

  原来最近周忱痴迷于铸币和外城建造,绝大部分时间都泡在外城,轻易不回工部。如此一来,也落得自在,省得掺和朝堂上那些烂事了。

  但这样一搞,可就累惨了徐有贞,周忱不好意思地回道:“元玉,你还年轻,你得多干点活儿。

  我都七十二了,再干个两三年,看着外城建好,铸币走上正轨,我就功成身退,回家含饴弄曾孙去了。”

  徐有贞走到桌边,拿起周忱那些银币铜钱细看起来:“工部现在一共铸了七种钱币吧,以后还有别的样式吗?”

  周忱闻言,又从袖中掏出两枚金币递给徐有贞:“现在铜钱有五种:小平钱、当二钱、当三钱、当五钱、当十钱。

  银币有两种,小银圆是一钱银子。

  大银圆是一两银子,抵十枚小银圆,抵一千枚小平钱。

  还有这两枚金币,大金圆是一两金子,小金圆是一钱金子。但是金币的纹更繁复精细,铸造成本更高,这是工部刚造出来样币,还没有正式发行。”

  徐有贞点点头:“这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在大明完全流通起来?”

  周忱笑道:“什么时候能在大明完全流通起来,我不知道。但是这些景泰通宝已经在京师流通起来了。

  我敢保证,快则两年,慢则三年,京师的大街小巷全是景泰通宝。京城百姓所有的日常交易,都会改用景泰通宝。”

  徐有贞有些不信:“有这么快?”

  周忱一脸得意地卖弄道:“你知道咱们工部已经铸了多少景泰通宝吗?你知道今年还要铸多少吗?”

  正所谓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铸了那么多钱,不显摆显摆周忱心里难受。

  徐有贞试探道:“已经铸了一百万两?”

  周忱摇摇头:“光铸造的铜钱,就已经价值六百多万两白银了。银币,我已经铸了二百多万两了。

  今年剩下的五个月,咱们还要铸五百万两的银币。”

  徐有贞被吓了一跳:“不可能,哪里来的这么多银子?”

  周忱笑道:“当年圣上去西郊建造齐王府,前前后后一共拨给了工部三十万两黄金、四百万两白银,然后咱们工部收了三十万两白银作为铸造费用。

  剩下的给齐王府铸造成了等值的铜钱,然后齐王府在建造过程中,将这价值几百万两白银的景泰通宝全了出去。齐王府特别好心,还附赠了一条连通京城和西郊的齐国大道。

  这些景泰通宝都通过物料钱、工钱的形式,流入了京城百姓的口袋里。

  户部把圣上从也先部落抢来的财宝兑换成银子,拨了一百万两给工部,再加上从齐王府得到的四百万两,一共是五百万两。

  我们已经拿出二百万两铸了银币,还剩三百万两白银、三十万两黄金躺在工部银库里。

  另外当初为了建造北京外城,咱们工部、户部还筹了二百万两去铸景泰通宝。”

  徐有贞倒吸了一口凉气:“也就是说,铜钱和银币算在一起,京城市面上一共有价值八百万两白银的景泰通宝在流通。”

  周忱点点头:“刚刚齐王妃又拨给了工部三百万两现银,委托我们铸造景泰通宝。”

  徐有贞更惊诧了:“齐王府为何这般有钱?”

  周忱无奈地摇摇头:“我们被圣上算计了,当初重臣们与圣上达成了共识:文臣、武将、勋贵、外戚抄家所得,归朝廷。

  藩王、太监、锦衣卫、僧、道抄家所得,归内廷。

  这次兵变,内廷的太监们被抄了个底掉。你别看不起太监,他们比文武百官、勋贵外戚有钱多了。

  最重要的是,太监们普遍与僧侣交好。这次兵变,大批的僧人,甚至整个寺庙都牵涉其中。另外太监的很多财富都是委托僧人持有的。

  根据之前的协议,这些太监、僧侣的财产,全部归了圣上。

  所以这次抄家抄下来,圣上手里的财富多到难以想象。三百万两,只是道开胃小菜而已。后面至少还会有上千万两交给工部铸造。

  咱工部光收齐王府的铸币费,就已经赚得盆满钵满了。”

  徐有贞闻言都无语了:“老尚书您也太厉害了,还敢向圣上收铸币费?”

  周忱一脸无辜地反问道:“不收怎么办?咱们工部那么多工匠不要吃饭的吗?咱们工部的铜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那都是下属各大铜矿一点一点开采冶炼出来的,这些不都是成本吗,哪有白给人铸币的。

  而且圣上还给工部批准了一项为其他显贵豪富之家代铸银币的业务。

  比如你家有一万两现银,可以送来工部,我收三百两铸币费,剩下的给你兑换成等值的景泰通宝。

  不过这不是强制的,你愿意换就换,不愿意换就拉倒。”

  徐有贞点点头:“等一下,让我捋一捋,圣上是这么计划:

  第一步,铸造景泰通宝,废除抢劫民间财富的大明宝钞。

  第二步,抄了这帮吸百姓血的太监和僧侣,得到大笔财富。

  第三步,圣上用这笔财富重启西洋贸易。一旦西洋贸易再次做起来,每年能流入四五百万两白银到朝廷手里。

  第四步,有这了每年四五百万两的额外收入,朝廷就可以大幅减免国内商税,一来减轻百姓负担、增加百姓的积蓄;二来让便宜的商品在全国流通起来。商品一旦流通起来,景泰通宝自然也就跟着开始在全国流通了。”

  周忱补充道:“岂止,我猜啊,等第四步成功的时候,圣上甚至会全面放开海禁,连海外贸易的商税也不收了。

  本来我认为南方那些权贵富商是一定会反对下西洋的,但如果海也不禁了,税也不收了,他们高兴都不来及,为什么还要反对呢。

  那样一来,海上走私没必要了,捣鼓倭寇也没必要了,南方可就真的太平了。

  太宗时代的下西洋,是由朝廷出钱,海外贸易的利润归内帑。就这样郑和下西洋还坚持了七次。

  现在完全反过来了,重启下西洋的费用,由圣上自己出绝大部分,但是海外贸易的收入,全部归朝廷。

  一旦朝廷收入大涨,紧接着圣上再次给百官大幅增加俸禄。到时候真未必还有多少人反对下西洋。”

  徐有贞点点头:“当年太宗是凭借着北伐蒙元,南灭交趾,四面开疆拓土建立了巨大威望,以此来强行维持着郑和下西洋。

  如果圣上能够开疆拓土,一样可以靠巨大威望维持住西洋贸易。

  说别的太远,眼前就看能不能痛痛快快把安南打下来了。”

  周忱点点头:“王翱让他治理地方还不错,让他统兵,简直啥都不是,辽东被他搞成了那个鬼样子。

  如今他又做了两广总督,真让他去进攻安南,那不是误国吗。

  看来圣上很快就会将他换掉,只是朝中大臣死的死,退的退,老的老,病的病,能用的人不多了,也不知道圣上会派谁去。”

  徐有贞笑道:“我会主动向圣上请缨的。周老您赶紧再推荐个工部尚书分担庶务吧。”

  “啊?元玉你要去领兵打仗?”

  “这个自然,食君之禄,忠君之事。短短两年时间,我从一个正六品的翰林侍讲,蒙圣上厚爱,跃升至正二品的工部尚书。

  如此知遇之恩,为人臣者,岂能不报?

  我要建功立业,辅佐圣上为明君圣主,我自己也好跟着做中兴明臣,名垂青史,流芳百世。”

  周忱闻言赞道:“年轻就是好啊,机会都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好好把握吧。我去内阁写道奏本,把金币样本递上去,然后就接着铸币去了。”

  徐有贞笑道:“那我也一起去内阁写奏本。”

第500章 圣心独断废除保举 胁迫占城出兵

首节上一节287/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