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246节

  很快,拟好的诏命又送回了内阁。

  今天的诏命十分耐人寻味,内阁这些人主动聚在了一起探讨。

  首先是魏骥,皇帝的任命一到,立即便脱离几位礼部尚书的行列,和王文站到了一起。

  魏骥只是刚正不阿,但又不是泥古不化的缺心眼儿,事实是显而易见的:礼部这些人全部都要自寻死路了,明证就是皇帝改自己为刑部尚书,让自己远离了这场是非。

  至于礼部剩下的人,呵,皇帝的杀罚果断,早就是被多次验证过的了。

  但接下来魏骥和王文的压力也是极大,皇帝要求将三件大案迅速审结,这就很难办了。

  至于新升任的右都御史王来,受过杨士奇举荐,受过于谦器重,一看就是皇帝向朝野传达的信号:三杨是三杨,与其举荐过的大臣无关。只要你没有作奸犯科,放心大胆继续干活就是了,皇帝不搞连坐。

  至于选秀女,皇帝特意强调各省女子必须自愿参选,任何人不得强迫。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如此严肃地特地强调一番?

  还是王文最先想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是:想要一步登天,谋得无边富贵的傻女人们,我可是非常非常严肃地劝阻过你们了。

  选秀有风险,参加须谨慎。

  我作为君父,仁慈爱民的义务尽到了,你们非要参选,那死了就别怪我了。

  参与后宫争斗,是一定会死人的。

  不听劝,那死了活该。

  王文想通之后,以皇帝对三大案催得太紧为由,率先跑路回了刑部。魏骥亦步亦趋,也跟着溜了。

  陈循和俞士悦却不知足,还想和其他阁臣探讨一下具体的选秀流程。

第440章 恭让看穿选秀陷阱 强调仝寅回京

  虽然每个成为内阁大学士的文臣都不是泛泛之辈,但纵观整个历史,即便最顶级的文臣,也经常会祭出一些匪夷所思的昏招。

  比如在皇后这个问题上,千古名臣霍光悍然杀害宣帝皇后,置全族性命于不顾,简直就是令人瞠目结舌、目瞪口呆。

  如今礼部的官员们也集体失了智,彻底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俞士悦在内阁滔滔不绝地讲述选秀的流程,嫔妃之位的分配。最近两任皇帝的皇后和妃子,都是从低级武官、低级文官中选取。

  至于多少名额分给武将、多少名额分给文臣,俞士悦以为众人会感兴趣。

  但是,何文渊、罗通、周忱、沈翼、江渊都只是静静地听着,完全不接话,半点不表态。

  尤其是年纪最轻的江渊,面带微笑,心中却不住地摇头:罢了,罢了,你们就没完没了地显摆吧。反正我好好的,打死不会跟你这将死之人交谈。

  时间久了,众人也讲不出什么新鲜东西来,罗通便和江渊一起回兵部处理军务去了。南方苗乱再起,兵部的轻闲日子又过到头了。

  晚饭之时,朱祁镇听到陈祥的禀报,不禁更加疑惑:“哎呀,朕这弟弟倒底是病了还是没病呢,朕实在有些分不清了。

  将暂驻大同的一万京军调回京师,并交由任礼和毛忠掌管,还让曹吉祥兼任监军,他是真不怕这些军队造反逼宫啊?

  这真的不是弟弟那些宠妃们在瞎搞吗?”

  陈祥笑道:“那肯定不是啊,如果是皇帝的宠妃们在代皇帝批阅奏本,必然不会批准礼部的选秀章程。

  她们总不会上赶着帮礼部选个皇后出来吧?奴婢虽是太监,但也知道世上绝没有如此大度的女人。

  所以奴婢还是觉得这些奏本乃是皇帝御批,可能皇帝身体不好,再加上听到流言,也对身边的宠妃们不满了吧。所以想立后纳妃,选一批新的女人贴身侍候。”

  朱祁镇摇摇头:“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弟弟的宠妃们笃定选秀必然夭折、皇后根本就选不出来,所以她们才会表现得如此大度。

  她们既有皇长子,又有一大批武将勋贵支持,人家想发动兵变也不是不可能的。

  说不定弟弟已经被她们挟制住了,所以才会趁宠妃们看明白之前,调大同京军回来,又交给任礼、毛忠、曹吉祥掌管。

  待藩王进京之后,我们用这支军队,再加上各府家丁,控制住京城,然后号召天下兵马勤王,则大局可定。”

  陈祥心中一阵无语,自家皇爷已经思想错乱了,看他这意思,是觉得皇帝不想将皇位传给宠妃的儿子,而是把皇位还给自家皇爷或者皇太子,这是正常人能干出来的事情吗?

  不过呢,反正整个京城如今都是乱糟糟的,自家皇爷被整懵了也很正常。

  人性就是这样,总是倾向于把事态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预计。

  不管心中怎么想,陈祥嘴上却直呼皇爷圣明。

  趁朱祁镇被夸得飘飘然之时,陈祥又小心翼翼地试探道:“皇爷,奴婢的兄长有个小女儿,姿色容貌都有可取之处,也从小读书识字,略通琴棋书画。

  兄长已经好几次托奴婢打听,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参加此次选秀?”

  朱祁镇没好气地揶揄道:“活的不耐烦了,你就让她参加呗。来,看礼部这份奏本中弟弟的批复,所有女子自愿参加,各级官吏要再三强调,参选自愿,有官吏敢强迫女子参选者,立斩。

  朕给你把弟弟的批复转换成大白话:‘想攀高枝的傻女人们啊,千万不要来参加选秀啊。

  通不过各省的初选那还好,一旦通过初选,被送到京师,那是必然要丢掉性命的。

  朕作为皇帝,爱民如子,朕苦口婆心地劝过你们了,千万不要来京师送死啊!

  如果你们非不听劝,那刀剑加身之时,勿谓言之不预也。’

  听明白了吧,弟弟已经说得如此直白了,你若是不想自己侄女继续活下去了,那就尽管让她参选好了,到时候死了别怪朕不提醒你。”

  陈祥闻言,作出一脸惊诧的表情。

  朱祁镇看陈祥好像有点不大相信,继续解释道:“你不要觉得杀这些人很难,最近朕把弟弟从登基到现在所有做过的事情都推演了一遍。

  朕都总结出来了,只需要一把火,这些秀女,甚至连同整个礼部那些混蛋,就全都烧没了,根本就没你想的那么难那么复杂。”

  陈祥闻言大恐,连忙回道:“还是皇爷圣明,若非皇爷提点,奴婢的侄女便要丢掉性命了。

  可怜那么多人还争着抢着想做皇帝的女人,做梦也想不到竟是一条死路。”

  “世事难料,慢慢看吧。兴安呢,兴安去哪里了?”

  陈祥回道:“兴安去库房了,说是要选些礼物,给会昌侯送过去。”

  “这不过年不过节的,给会昌侯送礼物做什么?”

  “兴安说会昌侯前日从太后宫中出来,甚为不悦,闹得人尽皆知。如今送些礼物过去,缓和下关系,也免得让外人觉得皇爷和孙家生出了嫌隙。”

  朱祁镇闻言站起身来,一边在殿中来回走动,一边摇头叹道:“哎,朕总觉得有哪里不对。

  到底是哪里不对,又说不上来。而且最近这朝局的走向,明显不同寻常。

  还是没人可用啊,到了关键时刻,还是得用读书人出谋划策,可是朕的嫡系又死的死、退的退,哎,愁人啊。”

  陈祥小心翼翼地提醒道:“皇爷,武清侯石亨的门客中有个叫做仝寅的术士,当初皇爷亲征之前,仝寅便奉命为皇爷算过吉凶,其预言的前半部分,都已应验。

  后半部分预言,仝寅还说过皇爷必然复辟。

  奴婢以为,可以将仝寅请来,再卜算卜算,不仅为皇爷,甚至也可以为皇帝卜上一卦,算算皇帝的病情如何。”

  朱祁镇闻言转喜:“朕早就听说过这个仝寅,只是石亨去了南京,仝寅是不是也跟着去了?”

  陈祥肯定地点点头。

  “去,命礼部尚书邹干向皇帝上书,要求将石亨、孙镗、刘永诚,以及暂驻南京的五军营、三千营全部调回北京。”

  陈祥领命,又继续禀报道:“皇爷,奴婢昨日晚间听高平转述,兴安昨日午时前去英华殿向太后问安,并逗留了两刻,高平只是隐约听到太后和兴安多次提到了会昌侯。

  高平不敢隐瞒,一得机会便报与了奴婢知道。只是奴婢疏忽,以为不过是些不起眼的小事,便没有及时禀报皇爷。”

  “兴安,会昌侯,太后,嗯,先看看刑部审理金英案和三杨案的结果吧。”

  一夜无话。

  到了第二天一早,朱祁钰早早起了床,靠在榻上处理政务。

  整个茶几上都堆满了奏本和密报。

  昨天太后都说了什么,恭让皇帝都说了什么,全都落于纸上,摆在了朱祁钰面前。

  朱祁钰拿着一封密报对宠妃们笑道:“你们看看,昨天恭让皇帝说了,你们是假装大度,实际上却早早便谋划着要弄死选入京师的秀女们。”

  浅雪取过密报,细看一遍,然后连声赞道:“没想到,没想到,恭让皇帝竟是我们姐妹的知己。

  夫君不是说恭让皇帝呆呆笨笨,尤其不懂女人吗?”

  朱祁钰揶揄道:“你们这些小丫头,昨天还肯装呢,今天怎么又不装了?”

  浅雪笑道:“昨天通情达理,是因为前天晚上夫君服侍的好;今天不通人情,是因为夫君昨晚光偏向颦儿了,本宫不开心,本宫没有被喂饱,自然便不装了。”

  “哎,现实,你们几个是真现实,一个个都是喂不饱的雪白小狐狸。”

  素汐则好奇地问道:“夫君,如果我们真派亲卫去杀了那些秀女,夫君会怎么处置我们?”

第441章 京军调整石亨回朝 暗线出手收服

  朱祁钰笑道:“处置啥啊,你们若真派亲卫去杀了她们,我倒会感觉很欣慰。

  如果我自己的女人连醋都不吃,高高兴兴地和其他女人分享我,那只能说明你们心中根本没我,只是把我当成工具而已。

  不,甚至连工具都不算,毕竟不谈感情,光讲利益,卧榻之侧,你们姐妹也不应该容得他人酣睡啊。”

  素汐笑盈盈地问道:“那我们可真派人去杀了啊?”

  林香玉笑道:“好了好了,不要一大清早就死啊活啊的讲个没完了,把跳的最欢,对我们最不尊敬的猴子坑一坑,剩下的鸡就放回去吧。

  都是人生父母养的,就不要总逼着夫君妄造杀孽了。”

  浅雪拧着林香玉的俏脸笑道:“夫君您看看吧,这就是被您喂饱了的小女人说的话。是不是比本宫通情达理了一百倍?”

  朱祁钰双手合十而拜曰:“好好好,今晚寡人虔诚恭敬的服侍玉妃娘娘三次,这样总行了吧?”

  浅雪闻言,立即又变回娇软的小女人模样,搂着朱祁钰的脖子笑道:“这才是咱们英明神武的齐王殿下该说的话,奴家给殿下磕头谢恩了。”

  朱祁钰一边笑呵呵地将浅雪搂在怀中抚弄,一边继续看奏本。

  当看到礼部尚书邹干请求调石亨、孙镗、刘永诚回京时,朱祁钰不禁皱起了眉头。

  石亨、孙镗、刘永诚带去平定苗乱的京军,还有陈懋带着平定东南民变的京军,如今有相当一部分暂驻南京。

  邹干上书请求将这些军队全部调回,一堆六科的言官跟着附议。

  邹干之所以不在背后操控着言官上书,而是亲自跳出来带头,就是笃定皇帝会同意。如此一来,邹干在礼部和言官中的威望就会越来越高。

  朱祁钰自然看得出邹干的小心思,但是没办法,为了早点结束政斗,好能安心改革,只能将欲取之,必先予之了。

  只是南京的五军营、三千营将士绝对不能让他们全部调回。

  朱祁钰需要考虑自己的亲军三卫,以及骁骑营、神机营的承受极限。

  如果对面的五军营和三千营超过三万人的话,失控风险便会极速上升。

  自己西郊三万营州卫、居庸关三万骁骑营,对战三万京军加五千勋贵家丁、五千藩王护卫,很容易就玩脱了。

  朱祁钰自言自语道:“按照道理,京营是不敢直接造反的,但是我不敢赌啊。万一人家来个清君侧之类的,或者将士都信了我重病不起,即将归天,那不真酿成夺门之变了吗?

  哎,算了,还是不玩悬的了。我就只让石亨、孙镗、刘永诚一共带五千人回来。理由是其余京军要留在南京,由兵部尚书于谦负责操练,随时准备调去平定苗乱。

  我要成就耀眼夺目的文治武功,彻底平定苗、瑶等族的动乱。再把交趾拿回来,然后把这些倔强的苗人迁过去。

  暹罗、南掌有那么多土地,让苗人在上面尽情撒欢去吧,而大明也省得扳着脖子统治他们了,这样大家就都开心了。”

  素汐在一旁好奇地问道:“恭让皇帝昨天做上了大头梦,今天夫君竟然也开始了。刚刚夫君是自言自语呢,还是需要奴家真的写在手诏上?”

  “真写上,把石亨、孙镗、刘永诚以及五千京军调回来,另外再从朵颜三卫抽调两万骑兵,以备操的名义,驻扎于密云。

  我把从也先所部俘虏的男女青壮,大部分都分给了朵颜三卫做奴隶,又给他们一分不少地发着亲卫军饷,他们也是时候替我效效力了。

  八万亲军从三个方向围在京城周边,再加上随时可以从山西抽调回来的三万神机营、两万天策卫,足够控制住局面了。

首节上一节246/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