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泰风云:大明第一荒唐皇帝 第130节

  请陛下不要再辞,至于戕害亲王者,当诛九族,以儆效尤。”

  朱祁钰也不说话,甩甩袖子便回家去了。

  不想第二日一早,更加轰动的消息传遍了京城。

  经历丧子之痛的王太妃杭氏,选择了自杀,以求解脱。

  刚直倔强的王太妃,不堪受辱,为免遭朝野猜忌,于寝殿自焚。而两位公主,因当夜风大,被火势波及,不幸遇难。

  此一石瞬间击起千层浪。

  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短短几日之内,皇帝经受了数次打击,失去了多位亲人。

  今天不在状态,我明天加更吧。我得写快点了,争取早日百万

第250章 皇帝追查顺德死因 大兴诏狱厂卫复起

  几位阁老、尚书,以及掌管部事的侍郎罗通、何文渊在西厅等了足足两个时辰,直到接近午时,朱祁钰才一脸疲惫地走了进来。

  众人忙欲下跪,朱祁钰直接摆摆手:“不必行礼了,也不必劝慰朕,都坐吧,直接说正事。”

  群臣闻言,只得依次坐了。

  朱祁钰以往都是歪在软榻上,如今却极为罕见地正襟危坐,满面严酷肃杀之意。然后也不和群臣商议,直接开始发布诏命:

  “第一件事情,追谥王朱见济为哀王,追封两位郡主为公主,与王太妃杭氏皆葬于盘山之东。

  原王太妃汪氏以戕害皇子之罪,废除王太妃之位。汪氏满门,免职、抄家、流放三千里。

  朕与家人斋戒三日,哀悼王太妃、哀王与两位公主。

  其余所有人不必举哀,正常过年就是了。”

  陈循听到这话,刚要起身开口质疑。王文连忙抢先领命,然后用眼神坚定地劝阻陈循。

  陈循再环视一圈,见其他人都没有任何要发声的意思,便也只得坐了回去。

  众人之所以沉默,原因也很简单:虽然大家都知道整个事件或许另有隐情,并没有表面上看到的那么单纯。但那又如何呢,汪家倒不倒,关大臣们什么事呢。

  在众人看来,指使宫人毒害王,更像是孙太后的手笔,汪氏不太可能蠢到使用如此容易引火烧身的方式。

  当然,也有可能是汪氏做的非常隐密,很难查证,却被皇帝强硬地定性为了下毒。

  还有可能是汪氏的亲信自作聪明,擅自出手毒害王。

  但是不管哪种可能,汪氏是孙太后亲自挑选的王妃,两人关系极为亲密,这是事实。

  孙太后从始至终都在往王府安插眼线、培植心腹,这也是事实。

  汪氏对孙太后渗透王府的行为熟视无睹,甚至自己也在替孙太后监视王府的一举一动,这也是事实。

  做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不向着自己丈夫,却联合外人一起坑自己的丈夫。大臣们觉得实在没有必要替这种人出头。

  胡皇后是大明的正经主母,群臣都没替胡皇后申过冤。如今区区一个吃里扒外的亲王妃,根本就不值得让一个顶级文臣搭上前途去力争。

  毕竟傻子都看的出,如今的皇帝已经到了爆发边缘了。现在去触皇帝的逆鳞,纯粹就是找死。

  皇帝说什么就是什么吧,犯不着为了一些和大家利益没有关系的事情去和皇帝抬杠。

  见没人反对,朱祁钰下了第二道诏命:“兵部尚书于谦改任南京兵部尚书,兵部左侍郎罗通升任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内阁参与机务;江渊升兵部左侍郎。

  何文渊卸任礼部尚书、吏部左侍郎,改任吏部尚书,由翰林学士升为东阁大学士。

  王文升任文渊阁大学士。

  以后内阁和六部尚书就算稳定下来了,希望众爱卿以后实心用事,勿失朕望。”

  被点到的三个人连忙跪下谢恩。

  这次朱祁钰已经懒得再顾及部分重臣的颜面,直接将北京六部的尚书全部凑齐。

  反正已经撕破脸了,那索性也就不装了,如今,北京的阁臣、六部尚书全部换上了自己的人。

  接下来,朱祁钰又宣布了第三道诏命,也是最后一道诏命:“王府涉及到毒害哀王的宫人,朕会即刻命锦衣卫移交刑部。

  王爱卿负责组织三司会审,就一天时间,明天上午案件审结。涉事宫人全部于午时拉到菜市口凌迟。”

  王文毫不犹豫便领命了。

  朱祁钰打发走了众人,又将锦衣卫门达、逯杲等人召入。

  在进来之前,门达等人便接受了逯杲的劝说,一致决定进去之后,不向皇帝请罪。

  昨晚是锦衣卫负责看护汪氏的,如今出了这样的事情,按理说锦衣卫罪责难逃。但逯杲是个非常有想法,也非常有野心的人。

  所谓富贵险中求,锦衣卫中有的是人愿意提着脑袋赌一把,而逯杲就是其中之一。

  其实昨晚负责值守的,就是逯杲及其手下亲信,而门达作为实权千户,把差事交待给逯杲,自己就回家去了。

  至于王府后院之中具体发生了什么,而逯杲又做了什么,就只有逯杲和他的亲信下属知道了。

  果然,朱祁钰并不理会昨晚之事,也不多闲话,直接开始交待任务:“第一件事情,把王府涉事宫人及其口供,立即移交给刑部。

  第二件事,朕得到密报,太医院中有人与汪氏勾结,本欲将王的死期控制在正旦大朝当天,以损伤朕的威望,影响国之大事的正常进行。

  你们去严刑审讯太医院的所有人,找出勾结之人。

  第三件事,调查顺德公主之死。朕要知道驸马都尉石是如何勾结太医,害死了顺德公主。

  在害死顺德公主这件事情里,会昌侯府孙家在其中扮演了什么角色,也要给朕查的一清二楚。

  另外,门达升锦衣卫指挥佥事,逯杲升锦衣卫千户。你们手下参与审案的有功之人各升一级,列个名单,报给武定侯就可以了。

  朕刚才交待的两个案子,一共给你们一天时间,明天太阳落山之前,朕要知道结果。

  朕给们便宜行事之权,放手去查,一切后果,朕来承担。”

  门达、逯杲连忙谢恩领命,马不停蹄地去忙活了。

  交待完事情,朱祁钰起身回到房中。

  一到门口,就见几位宠妃正忙活着将本已挂好的红灯笼摘下来,换成素色的灯笼。

  本已经贴好的对联,也被揭了下来。

  眼看府中再也没有喜庆的气氛了。

  朱祁钰重重地叹了口气,缓步走进内室。

  几位宠妃都知道皇帝心情沉重,于是服侍地更加殷勤。

  朱祁钰刚在软榻上坐下,林香玉便亲自捧着凉茶递了过来。

  接过来喝了一大口,朱祁钰立即嘱咐道:“最近几天,你们姐妹谁都不要出门,不要见任何人,也不要说任何话。

  在这个当口,要避嫌,千万别让旁人抓住把柄。”

  林香玉点点头,又轻声问道:“王府那边,要不要派人去照看一下?”

  朱祁钰苦笑道:“还照看什么,王府主人已经全军覆没,奴仆也全部被处决了。属官和护卫则已统统发配充军。

  还有下毒的那些宫人,等三法司会审结束,明天午时便要被凌迟了。

  整个王府,一个人都没了,藩马上就要彻底消失了。“

第251章 王妃通透皇帝暖心 公主洗冤驸马下狱

  林香玉闻言颇为惊异:“王府的宫人全部被处决了?”

  朱祁钰肯定地点点头:“母妃昨晚住在了王府,今天一早,母妃便亲自下令,命刘昌将所有宫人就地处决了。”

  林香玉闻言,感叹连连。

  朱祁钰握住自己小王妃那冰凉滑腻的纤纤素手,无奈地问道:“你是不是觉得我和母妃特别残忍?”

  林香玉回道:“奴家说了多少遍,夫君死活不肯相信。其实奴家就是个特别温婉细腻的小女人,只知道以夫为天。

  也只想守着自己的夫君,住在一处小桥流水、诗情画意的山水园林之中,经营一个温馨静谧的小家。

  至于夫君对外人做了什么,用了什么手段,使了什么计策,奴家不了解,也不想了解。”

  朱祁钰点点头,总结道:“颦儿的意思就是男主外,女主内呗。但是如果我主外的时候,行的不是光明正大之道,使用了阴险毒辣的手段呢?你也不介意吗?”

  林香玉好奇地问道:“夫君为何会有这样奇怪的想法?外面的人心是如此的险恶,夫君每日要苦苦打拼,与无数人斗智斗勇。

  如果只允许使用光明正大的手段,那谁能受的了呢,用不了多久夫君不得被那帮恶狼生吞活剥了啊。

  奴家不是没有良心的人,夫君每日殚精竭虑、辛辛苦苦地为咱们这个小家遮风挡雨,奴家反而还去责怪夫君,那还算是夫君的好女人吗?”

  朱祁钰闻言连连点头,虽然自己的小王妃貌似在阴阳汪氏,但至少这话说得诚恳,听着也暖心。

  有个通情达理的王妃,自己起码比那些操碎了心,却不被家人理解的人幸运多了。

  林香玉又补充道:“我们十五个姐妹都是这样想的,夫君处理外务时用什么手段都好,我们姐妹绝对不会有任何的反对。”

  朱祁钰满意地点点头:“行,那我现在倒也没什么事情可干,躺着睡觉吧,你去给我拿本书过来。”

  一日无话。

  直到第二天傍晚,养足精神的朱祁钰才来到西厅,接见锦衣卫。

  这次不仅是门达、逯杲,连暂掌东厂的舒良都一起来了。

  虽然舒良也不想过来麻烦皇帝,但是在其位,就得谋其政。

  如今眼看锦衣卫受到重用,东厂上下都坐不住了。

  舒良只得应下属的要求,过来向皇帝讨差事。

  毕竟皇帝光支使锦衣卫,却把东厂晾在一边,那东厂众人就显得太尴尬了。

  朱祁钰先问起了昨天交待的两件案子:“先说顺德公主吧,是哪位太医下的毒?和这次毒害王的太医有什么关联?”

  门达连忙回道:“陛下圣明,毒害公主的,是现在太医院崔院判。这位崔院判因为毒害顺德公主,受到孙太后信任。

  这次毒害王,也是崔院判受人主使,命其弟子张御医下的手。”

  朱祁钰冷哼了一声,继续问道:“那驸马都尉石呢?”

  门达回道:“末将审讯了石家中老奴,当年太皇太后薨逝,胡皇后彻底失去庇佑。石便生出了以毒杀顺德公主作为投名状,从而倒向皇太后的想法。

  并最终与崔院判付诸实施,成功得到了皇太后的信任。这些年来,石不仅没被胡皇后和顺德公主牵连,反而备受孙太后和太上皇信重。

  只是石是驸马都尉,末将未奉明诏,还没有对石进行抓捕审讯。”

  朱祁钰心中气愤,之前只是怀疑顺德公主被驸马谋害,如今锦衣卫已经给出了明确的结论,孙氏对胡皇后母女的迫害,竟到了如此地步。

  于是朱祁钰厉声向舒良吩咐道:“舒良,去带着东厂和锦衣卫,捉拿石,投入诏狱。

  整个驸马府包围起来,任何人不得进出。一旦石供认罪行,立即抄没家产。”

  舒良闻言大喜,终于给东厂要到差事了。

  三人出了西厅,舒良客客气气地和门达、逯杲商量着办差事去了。

  虽然朱祁钰是命舒良统领着东厂和锦衣卫办差,但是舒良倒并不敢托大。

  以前是东厂在锦衣卫之上。但现在,东厂若还想像以前一样凌驾于锦衣卫之上,那就纯属痴心妄想了。

首节上一节130/435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