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95节

所有人都会认为自己给典籍写的标点符号才更符合原意!才是正统!

那时候,必定会有一番腥风血雨!

每本典籍的标点符号正统头衔,都会有无数大儒去争夺!

授课老师只是猜想了一下,就察觉到朱桂好像是弄出了一个大事件!

也就在授课老师想着这些时。

朱可怜巴巴的看着朱元璋问道:

“父皇,儿臣可以拿回来填写标点吗?”

朱元璋眉头一皱:

“回去干吗?就在这用标点符号给《大学》注释,咱亲眼盯着你!”

不过朱元璋说话间,想到自己的公务繁忙,也就补充说道:

“就算是咱不在这盯着你了,也会派锦衣卫盯着你做完这个!”

听到朱元璋这话。

几乎是立刻,朱和其他几位皇子就用一种十分幽怨的目光看向朱桂。

这实在是太痛苦了啊!

他们原本是可以闲着的,结果朱桂来了,突然就在他们之中掀起了内卷!

朱桂看到皇子们幽怨的眼神,如果眼睛能杀人的话,朱桂不知道倒下多少遍了。

所以朱桂眼见着已经挑起皇子们学业间的内卷,朱桂便选择溜了。

“父皇,儿臣还有其他事,先告辞了!”

朱桂朝着朱元璋拱手,沉声说道。

再不走的话,恐怕就得被朱等人用眼神给钉死了!

“嗯,那你先走吧,咱再盯一会这几个小兔崽子做723的学业。”

朱元璋看也不看朱桂,只是朝着朱桂的方向摆了摆手,视线继续看着朱正绞尽脑汁的给《大学》注释标点符号。

朱元璋因为出身问题,时常会有读书人在背后以此攻击他!

所以朱元璋就想着后代中出现一个厉害的读书人。

就能把那些背后的闲言细语给堵死!

不过可惜的是,朱标虽然仁厚有余,但才学不足,还不能让海内外大儒诚服。

至于老二朱,只知享乐,老三朱,残忍暴虐,老四朱棣,打仗还行。

总之,哪怕朱元璋挨个排下来,也没有一个读书的人才,更别说让海内外大儒诚服了。

不过朱元璋始终觉得,老朱家应该是要有一个才学上佳的人,用来充当门面的。

现在既然那些大号养废了,如今朱元璋也只能盯着朱这几个小号来练了。

因此朱元璋亲自盯着朱等人的学业。

不过在盯了会后,朱元璋就有些乏了。

在命令锦衣卫继续盯着后,朱元璋就离开了。

殿内只留下满脸冷酷的锦衣卫,以及三位满脸愁容,依然在不断加着标点的小皇子们。

朱桂在告辞朱元璋之后,其实也没什么事,就回家整理下化工体系的思路。

在大同府时,朱桂有处理不完的政务。

但应天府是大明帝都,这里朝堂官员众多,他们各司其职,再加上还有个小卷王朱元璋在,根本就没有需要朱桂处理的政事。

所以朱桂也就乐得做自己的事。

“化肥,烈性炸药,需要尽快搞出来!”

朱桂微微沉吟。

现在距离朱标死亡的时间越来越近,等朱标死后,朝堂局势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到时候朱元璋还会不会看重自己,谁也说不准。

所以朱桂也没把朱元璋当成自己的依仗。

朱桂所信任的,只有自己能掌控的力量!

在朱桂这样想着时,他不知道的是,标点符号的用法在应天府传播开了。

大儒们很快就意识到标点符号的价值!

当然,凭空的标点符号没有任何价值!

但要是将标点符号用于各种典籍之中,那就拥有了无上的价值!

可以通过标点符号对典籍中文字的断句。

让这些圣人所写的典籍,能成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

毕竟哪怕是大儒cc,想要表达自己的观点,空口说出来一句话,也还会有人质疑。

但只要这位大儒,从自己用标点符号注释过的圣人典籍中,摘抄出一句自己处理过,且符合自己想表达观点的话。

那谁还能反驳?

谁反驳这话,就是在反对圣人!

其他人也会斥责,就你也配反对圣人?

应天府的大儒们都想到了这点。

掌握了典籍里标点符号的使用权,就相当于是掌握了话语权!

旋即大儒们齐齐疯狂了!

是夜,应天府的大儒们齐齐挑灯夜战,纷纷开始给典籍里加上标点。

他们并不追求语句通顺,所追求的是怎么通过标点断句,让典籍符合自己的思想!

然后就演化成了朱桂意料不到的一幕。

朱桂原本只是想着用标点符号让皇子们学业内卷起来。

但没想到的是。

标点符号出现后,还让应天府里不少声名显赫的大儒们也卷了起来!

这些五十六岁的大明大儒们,丝毫不顾及身体情况,纷纷开始熬夜给典籍加标点符号!

他们想着早一步给典籍加上标点,那就意味着早一步对典籍拥有最终解释权!

所以大儒们都疯狂了!

疯狂熬夜加着标点富豪!

等到白天,有大儒拿着加好标点的典籍想着要给其他大儒炫耀时。

愕然就发现!

不止是自己一个人在通宵给典籍加标点!

然后这群人把互相加标点的典籍看了看后,赫然就发现很多人标点加的地方不一样。

这个不一样不关乎对错!

而是很多人想借着给圣人典籍加标点的方式,用圣人典籍来表达自己的主张!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这群大儒谁也不服谁,都觉得自己加的标点是正确,还想要官方发行推广!

一时间众大儒骂战四起!

在骂战中,有人出主意道:

“大家都觉得典籍里应该用自己注释的标点符号,但又争不出结果。”

“我这里有个主意。”

“既然我们争不出结果,不如我们找个公证人来评判应该是用谁的?”

“这个公证人的人选,我看可以是代王殿下,标点符号就是他创造的。”

这话一出。

那些正在吵闹的大儒们,顿时也就偃旗息鼓,都觉得有道理。

“好!那就去找代王殿下评评理!”

旋即以方孝孺为首的,一群大明声名赫赫的大儒们朝着朱桂住所而去。

道路另一边。

朱元璋和朱标两人穿着常服过来。

他们两处理完政事,便想找朱桂说说话。

“说起来咱最可惜的事,是咱老朱家没有出现一位真正的才子。”

朱元璋正被朱标搀扶着走路,途中想到练朱这些小号的事,也就叹息说道。

朱标一愣:

“父皇,难道小十三不算是才子吗?”

朱元璋摇头。

按照朱元璋的标准,朱桂是个有才学的人,但算不上才子。

“咱说的才子是那些文人骚客,是能被那些文人、士大夫承认的才子。”

朱元璋解释说道。

虽然朱元璋平常不把文人当人看,但内心还挺想老朱家能出个有学问的人。

对于这话,朱标只能苦笑了。

虽然朱标也有人不少文人追随。

那些人要么是看朱标太子的身份,要么是看朱标仁厚的性格追随的。

至于说什么被文人、士大夫承认的真正才子,朱标也不敢冒领这个身份。

“我们家武夫还是不缺的,至于说什么被文人承认的才子……”

后面的话朱标没有再说了。

但朱标觉得恐怕是不会有了。

不过也就在朱标还想说些什么时。

突然发现朱桂府门口围了一堆人!

而且朱标注意到,门口的这些人中有不少是翰林院学士!

登时朱桂就愣住了!

首节上一节95/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