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07节

选长子即位,就是最稳定的做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哪怕长子是个草包,那也得选长子上位。

其他皇子,就算是再有才华,除非是造反,否则也只能老老实实的当个藩王。

这无关对错,只是为了让皇权的交接尽可能平稳度过。

但在朱标看来,事无绝对。

有些惊才艳艳之辈,是能打破规则的。

而朱桂就是那样的人。

不让朱桂当皇帝,不是朱桂的损失。

而是大明的损失!

但如何让朱元璋转过这个弯,就是个难题。

稍一思索后,朱标就有了主意。

“父皇,看您刚才说的话,是认为十三弟的能力还不足以让其他藩王折服,因此才说越过那些藩王封十三弟为储君的话,会让他们不满。”

“但父皇有没有想过,如果十三弟的能力远超其他藩王呢?”

朱标继续出着主意,同时他额头上的冷汗也越来越多,连说话都十分费劲了。

这看的朱元璋很是心疼,也就连忙打住:“标儿,你别说了,先歇会吧!”

“父皇!这件事儿臣必须说完!”

朱标依然是强撑着,他想着必须要把这件事给解决了。

“行吧,那你说,咱听着。”

看着朱标这幅热切的样子,朱元璋也不好否决,只能应和道。

朱标见此,继续说道:

“能力的强弱固然不能直接看出来的,但可以通过面对问题所施展的手段判断出来其能力的高低。”

“之前父皇就考核过数次藩王,但那些考核大多侧重于军事,要想当个合格的储君的话,需要什么事都懂点。”

随着朱标不断说话,朱元璋大概也听懂了什么意思。

朱元璋也就直接问道:

“所以标儿你的意思是,要通过考核的方法来选拔谁是下一位储君?”

“不错。”

朱标闻言点头。

得到确认的朱元璋面色怪异起来。

朱标这是一幅操办后事的样子啊!

毕竟现在朱标就是大明储君,如今他却说着要通过考核的方式来选择下一任储君。

朱标这话说的仿佛是他自己已经死定了一样。

“那咱不同意,听上去像是胡闹一样。”

朱元璋立刻表示反对。

毕竟现在大明储君就躺在老朱面前,老朱可不想搞什么选拔新一任储君的事。

朱标也不直接反驳,而是提出了自己的考核项目。

“儿臣准备让他们来改革大明宝钞,其中最受百姓认可的改革宝钞者就是胜者!”

一听到这个考核项目,朱元璋眼睛立刻就直了。

改革大明宝钞!

这可是关乎大明钱袋子的事!

而若是大明财政有钱的话,也就能做很多事了!

一时间,朱元璋有些意动了。

觉得可以让藩王们来试着改革一下大明宝钞,有效果的话那自然最好,就算是没有效果也不会损失什么。

至于这个考核奖励是储君之位的事,朱元璋不想认。

“这个考核项目不错,奖励是储君之位的事,你也尽可以放出去消息,但事先声明一点,这个奖励咱不会认。”

朱元璋看着朱标认真说道,同时嘴角还有一丝狡黠的笑意。

老朱这是准备空手套白狼了!

而且骗的人还是自己的儿子们!

朱标也不介意这点。

有些事开始可能是假的,但有时候假的也容易变成真的。

朱标是相信朱桂能取胜的。

他也相信在自己死后,朱桂很可能会执掌大明帝国。

只是可惜的是,那会已经死亡的自己,看不到大明在朱桂手上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一旁的蓝玉听了全程。

蓝玉内心就像是掀起了惊涛骇浪般。

他没想到朱标不想把皇位给自家儿子留下,反而一直想和推给弟弟朱桂!

一时间蓝玉也不知道该说朱标是大公无私,还是傻了吧唧的。

同时蓝玉也开始思索着后路。

如果朱标真死了,而且帝位也不是朱标子嗣继承,而是那位代王朱桂的。

想到这里,蓝玉开始思索着要不要去舔一波代王朱桂?

毕竟自己也是堂堂凉国公,身上还有战功无数,朱桂应该不会拒绝这样一个人投靠吧?

当然蓝玉也只是想想,朱标没死之前,蓝玉并不准备付于行动。

而后,一道消息在应天府里传了起来。

说是太子朱标自知命不久矣,又觉得他的那些儿子尚小,难堪重任。

所以太子朱标就向朱元璋推荐其他藩王继任储君之位。

但又因为藩王人数众多,所以太子朱标也就出来个考题。

说是让藩王在各自藩国之中改革大明宝钞,能获取最多百姓认可的人即为胜利。

而根据传闻中的情况,考核胜利者是能获得储君之位!

于是。

许多藩王们都疯狂了!

他们想当储君,他们想当皇帝!

当然,他们并不知道这是朱元璋空手套白狼。

朱元璋只想要改革宝钞的方案,但并不想真把储君之位当奖励。

但又因为储君之位的奖励能调动藩王们的积极性,所以朱元璋也就没有辟谣。

至于事后奖励不兑现而会引发的问题,朱元璋就更不担心了。

毕竟老朱是大明皇帝,最终解释权完全在老朱那里。

考核消息传出去后,藩王们开始招贤纳士,都想着能找到改革大明宝钞的人才!

考核消息传到大同府。

朱桂刚从第二基地回来。

目前朱桂已经打下西北边陲的伊犁城。

不过朱桂并没有暴露第二基地是明朝人所创立,表面上依然是用着草原人。

并且朱桂还穿了一层马甲,给自己的第二基地取名为大汉!

大汉的发展路线是一路往西打过去!

当朱桂回到大同府时,朱棣也从迤都回顺天府。

路径大同府时,朱棣和朱桂唠了会嗑。

“我听说前段时间你嫂子来找你兴师问罪了?”

代王府内,朱棣喝了一杯酒后,饶有兴趣的看着朱桂问道。

徐妙云就是朱棣的妻子,也就是燕王妃。

上次徐妙云带着徐妙怡来找朱桂兴师问罪,不过被朱桂以办公事的理由挡了回去,让徐妙云找不到下手的机会。

“那兄长应该也知道嫂子当时气呼呼的走了。”

朱桂微笑着说道。

一听这话,朱棣哈哈大笑。

他仿佛看到那位极为强势的妻子吃瘪的样子,顿时笑的更开心了。

但当朱棣想到最近关于改革宝钞改革的事,于是也就对朱桂问道:

“最近父皇给的考验那事,到处都传闻是考核储君的人选,十三弟你觉得这个传闻可信度如何?”

朱棣这次从迤都回来,就是为了准备这次考核的事,因此也就想着尽可能多点的收集情报。

站在朱棣身边的姚广孝,也认真看着朱桂。

姚广孝想从朱桂的回答中,看看朱桂的水平。

“应该是假的,储君的位置怎么可能如此儿戏的方法就选出来?况且长兄还在世,不会这么迫不期待的选一个储君出来。”

朱桂给出自己的判断。

姚广孝闻言瞳孔微微一缩。

这个判断和自己的一模一样!

果然不愧是和自己一样有着造反心的代王殿下!士.

第75章:老朱的手段!草原蛮子精汉?朱棣人傻了!奖励名相管仲!

不过就算姚广孝猜到储君之位的奖励可能是假的。

首节上一节107/469下一节尾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