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老朱让躺平,我成千古一帝 第106节

朱元璋就快步上前,先抢夺走御医手上熬好的药,然后来到朱标身边,亲自要给朱标喂药的同时,同时说道:

“标儿,啥话也别说,先吃药,吃完药咱的标儿就能好起来了。”

这时的朱标已经睁开眼睛。

他看到了旁边端着药碗,双目中隐隐有着泪光的朱元璋,苦涩的笑了一下。

朱标推开药碗,并没有喝。

这些药喝了也没什么用了,他的身体什么情况他自己清楚。

“父皇还是把这些御医都遣散了吧。”

朱标这会面色苍白无比,艰难的说道。

朱元璋听懂了这话是什么意思。

朱标这是不想因为自己的事而让御医受到牵连。

毕竟按照朱元璋的脾气,若是这些御医治不好朱标,这些御医都要去陪葬的。

“只要你能好起来,咱这就把他们都遣散了。”朱元璋红着眼说道。

朱标见劝不动朱元璋,也就没有再劝,只是双目无神呆滞的看着上空。

而后朱标较为艰难的说道:

“父皇,儿臣的身体恐怕是坚持不住了,儿臣想着大明有没有儿臣,区别都不大,但大明不能没有小十三。”

说到这里。

朱标看向朱元璋,一字一句说道:

“所以儿臣想着,若是儿臣死后,那就让小十三来继承帝位吧。”

这话一出,朱元璋眉头微皱.

第74章:新的考核!奖励储君之位?!朱桂创立大汉!

朱元璋皱眉的原因很简单。

因为朱标这句话要成立的话,首先朱标得死,才有可能让朱桂上位。

但朱元璋不想让朱标死!

也就觉得这句话~是不吉利的话!

“刚才你那句话咱就当没听见,以后不要再说了-!”

朱元璋瞪了朱标一眼,又将药碗端到朱桂嘴边,劝道:“多少还-是喝点药吧。”

这会老朱的认知还很朴素,不管这药有没有用,喝点反正不会有坏处。

朱标也知道朱元璋是好心。

而且按照朱元璋的性子,如果自己执意不喝的话,恐怕朱元璋会让锦衣卫掰开自己嘴,然后把药给自己灌进去。

所以朱标就算知道自己这身体情况喝了药也没用,但也还是老实把药喝完了。

看着朱标把药喝完。

朱元璋脸上这才出现笑容。

“再熬一碗!”

朱元璋立刻将空的药碗递给旁边的御医,同时欢喜说道。

也就这时,蓝玉从门外走了进来。

蓝玉在殿外听到房间里的声音,因此猜测朱标醒了,他也就迫不期待想进来看看朱标,因此这才没有诏令出现在房间内。

在蓝玉听到朱元璋说再给朱标熬一碗药时,立刻就自告奋勇的说道:

“陛下!末将来给太子殿下熬药吧!”

蓝玉作为大明国公之一,战场上杀敌无数的武将,如今心甘情愿的给朱标熬药。

同时蓝玉还顺便想听听,这对父子两这个时候会说些什么。

“你怎么进来了?”

朱元璋看到蓝玉出现,神色有些不满。

毕竟现在是朱元璋和朱标父子温情的时候。

蓝玉一个将领,未得诏令就擅自进来,颇有些不敬了!

“末将十分担忧殿下的身体情况,刚才听到里面有动静就忍不住进来了,如今看到太子殿下已经苏醒过来,末将深感宽慰!”

“陛下若要责罚,末将甘愿受罚!”

蓝玉拱手躬身,诚心诚意的说道。

见此。

朱元璋也没责罚,只是把药碗给了蓝玉,说道:“行吧,那你就去熬药。”

他知道蓝玉这说的不是假话。

要说这世界上最想朱标健康长寿的人,除了朱元璋之外,那必然有个蓝玉。

按照亲戚关系来说,蓝玉是朱标舅舅。

按照君臣关系来说,蓝玉就是朱标日后执政时核心班底之一。

像其他朝代的皇帝,会防备太子和武将勾搭在一起,避免被动成了太上皇。

但朱元璋丝毫没有这种担忧。

甚至朱元璋还鼓励朱标去结识武将,帮助朱标去组建他的执政班底。

蓝玉就是这样成为朱标班底成员的。

朱元璋自认为,做皇帝、做父亲做到自己这个地步的,也是独一份。

但可惜,老天好像不愿作美,竟有要收走朱标性命的意思。

想到这里,朱元璋视线不禁看向蓝玉。

若朱标真的走了,那以蓝玉为首的太子党羽该如何处置?

也就在朱元璋想着这些时。

朱标看着朱元璋喊了一句:

“父皇。”

朱元璋闻言立刻就收敛心神,继而将目光温柔的看向朱标,问道:

“喝了药后,你是不是舒服点了?”

朱标点头,勉强笑道:

“舒服很多了。”

听到这话。

朱元璋长舒一口气,脸上也出现笑容。

朱标则是继续说道:

“儿臣觉得父皇还是应该考虑下儿臣刚才的建议。”

“十三弟如今执政大同府就做出不小的成绩,我若死后让他来执政大明,那十三弟必然也会将大明发展的更加辉煌!”

一听这话,朱元璋脸上的笑容凝固了!

旁边正在熬药的蓝玉身形也陡然僵住!

蓝玉整个人都傻了。

大哥你说的啥?

你死后让你的十三弟代王朱桂当皇帝?

那你让我们这些被称为太子党羽的人该怎么办啊?

朱元璋的神色很快就恢复过来,他看着神色不似作假的朱桂,一时间有些无言。

老朱不禁心想这孩子是不是傻了,帝位都能让的吗?

而且朱标的理由也不能说服朱元璋。

虽然朱元璋以前也惋惜过朱桂不是长子。

但实际上对于帝位的传承而言,更重要的是长子这个身份,而不是能力的高低。

想到这里,朱元璋看向朱标,否定道:

“标儿你这话就说笑了,就算小十三能力再强,可立他为储君的话,置燕王、周王、楚王那些实力强大的藩王于何地?”

能力这东西是一个比较笼统的说法,甚至每个人的标准都不一样。

而年龄和辈份的大小,就是实打实的一目了然。

若是越过十多个藩王,而单独封排行十三的朱桂为储君,那些镇守边疆的藩王们恐怕都会不服,都会成为帝国的不稳定因素。

因此朱元璋也就拒绝了朱标的提议。

旁边正在熬夜的蓝玉,在听到朱元璋的话后,差点就没忍住拍手叫好了!

陛下说得好啊!

怎么可能越过那么多藩王,单独去封代王当储君?

就算是他能力再强也不行!

这不符合礼制!

蓝玉这时的目光看向朱元璋,也觉得朱元璋愈发顺眼了。

同时蓝玉心中则是心悸不已!

那个代王朱桂到底是给朱标灌了什么迷魂汤?

居然能让朱标将帝位拱手相让?

旋即朱元璋语气稍缓的对朱标说道:

“再者咱也不觉得你会出事,那些御医一定会把你治好的。”

朱元璋知道朱标病重的原因是劳累过度。

因此他也就对朱标颇为愧疚。

毕竟之前老朱几乎是把朱标当成驴来使,却不关心朱桂的身体情况,现在朱标病了的时候,他想要好好补偿朱标一番。

听到朱元璋拒绝的话,几乎是在朱标意料之中。

朱标也知道对于帝位传承而言,稳定性是第一位的。

首节上一节106/469下一节尾节目录